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水景以它独特的观赏特性和美学表达方式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在园林水景景观创作中需要考虑各种要素的表达及在具体造园环境中的应用,动静结合,山水融合,临水建亭等。在园林水景景观设计中只有不断地探索、与时俱进,才能创造出更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本文从水景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入手,对园林景观中的水景设计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水景景观;园林设计;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1、水景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
在我国的现代化城市建筑中,大多依托于自然水系而发展,而且借助水系能够促进商业贸易繁荣发展。从我国的传统园林设计中可以发现,水景设计起到了重要的烘托作用,几乎在所有的园林景观中,都包含了水景元素。当前,在园林景观中的水景主要包含了天然水景以及人造水景。天然水景主要指的是依赖于天然的地势特征、建筑山水、自然景观而形成的水景。在园林景观建造的过程中,通过协调处理水体、建筑以及植物三者的关系,能够更好地引起人们的注意,使园林景观的意境更加深远。
1.1以水景设计来衬托园林景观
在园林景觀中包含了水体、建筑、山石以及植物等各种自然景观,使这几方面之间充分的结合起来,可以使自然景观更加具有特征,山水严密结合起来,把水的风韵、气势很好的表现出来,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感受。
1.2可以反映地域特征
好的设计师在进行园林景观规划时,并不是完全的照搬别人的规划风格,而是对当地的区域特征进行充分的考虑,结合当地的文化来设计园林水景,使自然风景、人文建筑景观充分的结合起来,形成协调的关系。
1.3使自然园林景观更加的活化
在园林景观中设计水景,可以使园林水景愈加具有空间感,充分发挥水景的流动性特征,使用水景给园林景观营造出良好的立体界限,使游客的视觉范围进一步加强。此外,在园林景观中使不同的水池相互进行组合,可以使人们感受到视觉上的层次感,园林景观的空间进行有效的重叠。
2、园林景观中的水景设计策略
2.1空间设计
水景在有限的空间中通过各类组合以及其它景观的融合,就使园林景观有了灵动性。(1)大面积的水体对景观在空间上有一定的延伸作用。水若虚似无的形态延伸了园林景观的视觉效果,水中的倒影丰富了景观内容,并扩展了景观空间。面状的水在景观设计中常采用多个形状规则或不规则的立体水池,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多变的效果,具有拓展空间的效果。(2)点式水景因为具灵活小巧特性,在环境设计中经常与亲水平台、花坛等结合,组成跌水、喷泉等。在园林景观空间设计中成为吸引人们目光的焦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线式水景通常采用活水元素,与喷泉、景观湖等形成景观。从点式水景延展性的不同可分为平直型和折型,景观中的河、湖具有流向性,能形成主要的轴线,能够自然的划分园林景观空间的界限,引导人的视线而且不会显得突兀,在某一方向是延展并且形态狭长称之为折型,在林中若隐若现的溪流,蜿蜒曲折,十分含蓄,给人营造出一种连绵不断的空间感。
2.2山水融合
自古中国园林水景景观设计中就有“无山水不成园”的说法。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山,将山水二者进行巧妙地融合可以增添水景的美。山的高大巍峨与水的柔婉清丽互相衬托,更能够凸显山的刚毅,水的柔和。如承德避暑山庄,依托自然地貌特征,山峦雄伟壮观,湖泊波澜壮阔:山是园林的骨架,水是园林的血脉,山有峰峦、有崖谷、有岩洞、有峭壁,水有湖池、有瀑布、有溪流、有泉眼:山水相依相融,水绕群山流动,山因水活,相映成趣,园林生机勃勃。
2.3临水建亭
水是生命的源泉,它静中有动,寂中有声:水面开阔明朗,有的碧波万顷,有的宁静致远,情趣各异。水体建亭是在水体中依水而建的亭子,能够增加水景的趣味性与美观性,为人们提供休憩的场所。为了突出水景不同的景观效果,小水面的亭子适宜建造在低邻水面:而在碧波坦荡的大水面上应临水高台建亭,或者选择在比较高的石块上,能够观看近处的水和远处的山,人们处身其中妙不可言。一边临水、多边临水或四周都被水环绕起来等都是多种不同形式的水体建亭:在岸边的石矶上、湖心台基上或在湖心小岛上都可以临水建亭,不仅增加了水面景色的丰富感,更增加水面景色空间的层次感。在中国水景园林中亭子更是设计水景重要部分。
2.4水面设桥
桥是架在空中或水上便于通行的建筑物:一般而言,桥是为人们提供横跨河流的工具,是依水结构的重要部分。例如中国的四大古桥:广济桥、赵州桥、卢沟桥和洛阳桥,它们不仅给人们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更增加了环境的美感。在中国的山水园林景观中,地形奇特,变化多穷,桥在其中起着沟通景观的作用。最原始的过水形式是步石(跳墩子),水景中加入这种古老渡水方式,质朴自然,别有情趣:梁桥、拱桥、浮桥等也是园林水景景观中常见的桥体。梁桥,亦称平桥,其结构简单,外形平直,适用于宽度不大小河、溪流:拱桥是采用石材形成的大跨度工程,如北京的玉带桥,其弧形如玉带凌架于滔滔激流之上;浮桥是采用船或浮筒作为桥体,是一种临时性通过水面的方法,它与静态水形成强烈对比,动静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视觉美感。水中或水旁的植物倒影与水面的桥相互交映,加强了水体的美感;植物可以使水面更生动活泼,五光十色,清澈剔透,极具灵气:园林中的植物、水和桥相互衬托,相映生辉,共同组成了一首绿与蓝的交响曲。
结语:
水是轻灵的、流动的,它把园林从单纯静态的存在变成能够被动态感官认知的美景。水是园林水景景观创作中必不可少的造景元素,素来也是园林理想主题表达的核心。水景具有灵活性、流动性等多种特点,能够借助静态的物体再造景色,更好地区分园林景观层次,引导人们的视觉变化,而且能够净化园林环境的空气。
【关键词】水景景观;园林设计;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1、水景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
在我国的现代化城市建筑中,大多依托于自然水系而发展,而且借助水系能够促进商业贸易繁荣发展。从我国的传统园林设计中可以发现,水景设计起到了重要的烘托作用,几乎在所有的园林景观中,都包含了水景元素。当前,在园林景观中的水景主要包含了天然水景以及人造水景。天然水景主要指的是依赖于天然的地势特征、建筑山水、自然景观而形成的水景。在园林景观建造的过程中,通过协调处理水体、建筑以及植物三者的关系,能够更好地引起人们的注意,使园林景观的意境更加深远。
1.1以水景设计来衬托园林景观
在园林景觀中包含了水体、建筑、山石以及植物等各种自然景观,使这几方面之间充分的结合起来,可以使自然景观更加具有特征,山水严密结合起来,把水的风韵、气势很好的表现出来,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感受。
1.2可以反映地域特征
好的设计师在进行园林景观规划时,并不是完全的照搬别人的规划风格,而是对当地的区域特征进行充分的考虑,结合当地的文化来设计园林水景,使自然风景、人文建筑景观充分的结合起来,形成协调的关系。
1.3使自然园林景观更加的活化
在园林景观中设计水景,可以使园林水景愈加具有空间感,充分发挥水景的流动性特征,使用水景给园林景观营造出良好的立体界限,使游客的视觉范围进一步加强。此外,在园林景观中使不同的水池相互进行组合,可以使人们感受到视觉上的层次感,园林景观的空间进行有效的重叠。
2、园林景观中的水景设计策略
2.1空间设计
水景在有限的空间中通过各类组合以及其它景观的融合,就使园林景观有了灵动性。(1)大面积的水体对景观在空间上有一定的延伸作用。水若虚似无的形态延伸了园林景观的视觉效果,水中的倒影丰富了景观内容,并扩展了景观空间。面状的水在景观设计中常采用多个形状规则或不规则的立体水池,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多变的效果,具有拓展空间的效果。(2)点式水景因为具灵活小巧特性,在环境设计中经常与亲水平台、花坛等结合,组成跌水、喷泉等。在园林景观空间设计中成为吸引人们目光的焦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线式水景通常采用活水元素,与喷泉、景观湖等形成景观。从点式水景延展性的不同可分为平直型和折型,景观中的河、湖具有流向性,能形成主要的轴线,能够自然的划分园林景观空间的界限,引导人的视线而且不会显得突兀,在某一方向是延展并且形态狭长称之为折型,在林中若隐若现的溪流,蜿蜒曲折,十分含蓄,给人营造出一种连绵不断的空间感。
2.2山水融合
自古中国园林水景景观设计中就有“无山水不成园”的说法。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山,将山水二者进行巧妙地融合可以增添水景的美。山的高大巍峨与水的柔婉清丽互相衬托,更能够凸显山的刚毅,水的柔和。如承德避暑山庄,依托自然地貌特征,山峦雄伟壮观,湖泊波澜壮阔:山是园林的骨架,水是园林的血脉,山有峰峦、有崖谷、有岩洞、有峭壁,水有湖池、有瀑布、有溪流、有泉眼:山水相依相融,水绕群山流动,山因水活,相映成趣,园林生机勃勃。
2.3临水建亭
水是生命的源泉,它静中有动,寂中有声:水面开阔明朗,有的碧波万顷,有的宁静致远,情趣各异。水体建亭是在水体中依水而建的亭子,能够增加水景的趣味性与美观性,为人们提供休憩的场所。为了突出水景不同的景观效果,小水面的亭子适宜建造在低邻水面:而在碧波坦荡的大水面上应临水高台建亭,或者选择在比较高的石块上,能够观看近处的水和远处的山,人们处身其中妙不可言。一边临水、多边临水或四周都被水环绕起来等都是多种不同形式的水体建亭:在岸边的石矶上、湖心台基上或在湖心小岛上都可以临水建亭,不仅增加了水面景色的丰富感,更增加水面景色空间的层次感。在中国水景园林中亭子更是设计水景重要部分。
2.4水面设桥
桥是架在空中或水上便于通行的建筑物:一般而言,桥是为人们提供横跨河流的工具,是依水结构的重要部分。例如中国的四大古桥:广济桥、赵州桥、卢沟桥和洛阳桥,它们不仅给人们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更增加了环境的美感。在中国的山水园林景观中,地形奇特,变化多穷,桥在其中起着沟通景观的作用。最原始的过水形式是步石(跳墩子),水景中加入这种古老渡水方式,质朴自然,别有情趣:梁桥、拱桥、浮桥等也是园林水景景观中常见的桥体。梁桥,亦称平桥,其结构简单,外形平直,适用于宽度不大小河、溪流:拱桥是采用石材形成的大跨度工程,如北京的玉带桥,其弧形如玉带凌架于滔滔激流之上;浮桥是采用船或浮筒作为桥体,是一种临时性通过水面的方法,它与静态水形成强烈对比,动静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视觉美感。水中或水旁的植物倒影与水面的桥相互交映,加强了水体的美感;植物可以使水面更生动活泼,五光十色,清澈剔透,极具灵气:园林中的植物、水和桥相互衬托,相映生辉,共同组成了一首绿与蓝的交响曲。
结语:
水是轻灵的、流动的,它把园林从单纯静态的存在变成能够被动态感官认知的美景。水是园林水景景观创作中必不可少的造景元素,素来也是园林理想主题表达的核心。水景具有灵活性、流动性等多种特点,能够借助静态的物体再造景色,更好地区分园林景观层次,引导人们的视觉变化,而且能够净化园林环境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