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玉龙 1963年生于江苏淮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古楚印社社长,淮安市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主任,淮阴师范学院特聘兼职书法(篆刻)讲师。
万玉龙先生出道较早,与当年那些昙花一现的朋友相比,他如今仍是圈子内活跃的人物。“活跃”不是指他喜好应酬,长袖善舞;相反,他那“不随世俗任孤行”(林散之先生语)的倔强劲是出了名的。我所说的“活跃”,是指他不时推出新作,引发书法坛热烈地评说——这在各领风骚三五年的残酷现实中是多么幸运!
这种“幸运”来自执着的最求。玉龙从小喜爱书法篆刻。看到报上登出的印章,他总是依样画葫,乐此不疲。1980年,著名篆刻家程博公先生设帐课徒,玉龙成了老人首批弟子。从此,读《说文解字》、写石鼓文、临秦汉印,进而沿波讨源,广涉明清流派……他在篆刻上终于皈依正道,进而深入堂奥。
玉龙以刀法为例,向我谈了师法传统的收获:西冷八家之一的钱松切刀中有披削,显得十分厚重;清季吴让之、黄牧甫又各有所长,吴以披削为主,黄则用刀爽利……当然,玉龙转益多师,心追手摩的前辈印迹何止于此!特别是1999年获得西冷印社篆刻评展“边款奖”,得到韩天衡先生厚爱,又于2005年投师“韩门”后,玉龙便不拘泥一家一派,而是从审美意识、创作理念、风格营造上提升境界,从而“养吾浩然之气”,用恢弘的胸怀吐纳传统,入古出新。天衡师“传统万岁,创新一万零一岁”的见解对他启发很大,他说:“通过领会所刻内容,娴熟石头品性,激发创作激情,融入巧妙构思,辅以精湛技法……就能创作好作品!”在他看来,成功的作品既要有笔墨情趣,也要有金石韵味,还要有绘画意境;进而透过形迹表现匠心,抒写怀抱,寄托心志。正如唐代孙过庭《书谱》所云:“达其性情,形其哀乐。”他常援引“石不能言最可人”的名言,充满感情地说:“数九寒冬,石头是冰凉的。如果经常让他在掌中把玩,就让体温融于其中,让人感受到温热,石头就有鲜活的生命,就成了寄托心声的挚友。”
玉龙的篆刻既有虚实、动静和开合的变化,又有对比、夸张、豪纵的机趣,但追求精致、精到和精妙的格调,讲究沉静、温雅、隽永的气息。为臻于这一境地,他注重“印由书出”和“印外求印”。玉龙长期浸淫散氏盘、毛公鼎、楚简帛书等邃远书迹,朝夕相对,攻习不辍,力求书风格高韵古,使印面线条苍劲雄浑、朴茂奇宕。同时,他把古文字演变作为治印“源头”,重视字源整合和融通,从诸多书体汲取营养,形成既符合字法要求,又具有传统品味,更充满时代情趣的篆刻语言,匆匆而在纷繁复杂的芸芸众生中凸显自我,风貌别出。正如宋人苏东坡所言:“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玉龙至今还能勇立潮头,是与他不断锤练技法、勇于临池攻书分不开的,更是与他研读书画理论、博涉姊妹艺术分不开的。而长期孜孜以求,用志不分,又使他从1988年参加全国首届篆刻展以来,不断在中国书协和西冷印社举办的中大展赛中入展获奖……
从艺30载,甘苦寸心知。细数平生,玉龙为篆刻艺术倾尽心力,却无怨无悔。他说:“一提到书法篆刻,一拿起毛笔刻刀,我就激动难抑,从中感受到无穷快乐。今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不会割舍这份追求。因为,艺术已经成为我终生的事业。”
万玉龙先生出道较早,与当年那些昙花一现的朋友相比,他如今仍是圈子内活跃的人物。“活跃”不是指他喜好应酬,长袖善舞;相反,他那“不随世俗任孤行”(林散之先生语)的倔强劲是出了名的。我所说的“活跃”,是指他不时推出新作,引发书法坛热烈地评说——这在各领风骚三五年的残酷现实中是多么幸运!
这种“幸运”来自执着的最求。玉龙从小喜爱书法篆刻。看到报上登出的印章,他总是依样画葫,乐此不疲。1980年,著名篆刻家程博公先生设帐课徒,玉龙成了老人首批弟子。从此,读《说文解字》、写石鼓文、临秦汉印,进而沿波讨源,广涉明清流派……他在篆刻上终于皈依正道,进而深入堂奥。
玉龙以刀法为例,向我谈了师法传统的收获:西冷八家之一的钱松切刀中有披削,显得十分厚重;清季吴让之、黄牧甫又各有所长,吴以披削为主,黄则用刀爽利……当然,玉龙转益多师,心追手摩的前辈印迹何止于此!特别是1999年获得西冷印社篆刻评展“边款奖”,得到韩天衡先生厚爱,又于2005年投师“韩门”后,玉龙便不拘泥一家一派,而是从审美意识、创作理念、风格营造上提升境界,从而“养吾浩然之气”,用恢弘的胸怀吐纳传统,入古出新。天衡师“传统万岁,创新一万零一岁”的见解对他启发很大,他说:“通过领会所刻内容,娴熟石头品性,激发创作激情,融入巧妙构思,辅以精湛技法……就能创作好作品!”在他看来,成功的作品既要有笔墨情趣,也要有金石韵味,还要有绘画意境;进而透过形迹表现匠心,抒写怀抱,寄托心志。正如唐代孙过庭《书谱》所云:“达其性情,形其哀乐。”他常援引“石不能言最可人”的名言,充满感情地说:“数九寒冬,石头是冰凉的。如果经常让他在掌中把玩,就让体温融于其中,让人感受到温热,石头就有鲜活的生命,就成了寄托心声的挚友。”
玉龙的篆刻既有虚实、动静和开合的变化,又有对比、夸张、豪纵的机趣,但追求精致、精到和精妙的格调,讲究沉静、温雅、隽永的气息。为臻于这一境地,他注重“印由书出”和“印外求印”。玉龙长期浸淫散氏盘、毛公鼎、楚简帛书等邃远书迹,朝夕相对,攻习不辍,力求书风格高韵古,使印面线条苍劲雄浑、朴茂奇宕。同时,他把古文字演变作为治印“源头”,重视字源整合和融通,从诸多书体汲取营养,形成既符合字法要求,又具有传统品味,更充满时代情趣的篆刻语言,匆匆而在纷繁复杂的芸芸众生中凸显自我,风貌别出。正如宋人苏东坡所言:“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玉龙至今还能勇立潮头,是与他不断锤练技法、勇于临池攻书分不开的,更是与他研读书画理论、博涉姊妹艺术分不开的。而长期孜孜以求,用志不分,又使他从1988年参加全国首届篆刻展以来,不断在中国书协和西冷印社举办的中大展赛中入展获奖……
从艺30载,甘苦寸心知。细数平生,玉龙为篆刻艺术倾尽心力,却无怨无悔。他说:“一提到书法篆刻,一拿起毛笔刻刀,我就激动难抑,从中感受到无穷快乐。今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不会割舍这份追求。因为,艺术已经成为我终生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