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追欧文苏字醉在琅琊山水

来源 :书画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dolon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元旦刚过,吴雪即在安徽滁州举办了一个书法新作展,名曰“吴雪书欧阳修滁州诗文作品展”。作为老朋友,我应邀出席了开幕式。吴雪为何在此时此地举办这样一个展览呢?他在题为《琅琊醉我》的自序中有着充满深情的陈述。
  自序中说:“我常想,如果今生能与醉翁亭为邻,与欧文苏字碑作伴,那是何等的快哉!可能是精诚所至,可能是书法情缘,也可能是命运的召唤,20lO年我有幸被组织派到滁州市政府挂职一年,终于使我有了和琅琊山、醉翁亭亲密接触的机会,也了却了我的一个夙愿。”滁州琅琊山,因宋代欧阳修曾为此地太守并撰名篇《醉翁亭记》而享有盛名。如今吴雪挂职滁州满一年,书展正是在他即将卸任离滁之际举办,其中的情感内涵、文史内涵与书法之缘相生发,使此次书展颇为耐人寻味,不只在其书法之艺术审美价值也!
  所谓“琅琊醉我”,吴说有三:一为“醉在山水”。琅琊山之美,有欧公《醉翁亭记》早已渲染得淋漓尽致。山水美成就了欧文之美;欧文之美,更使琅琊山水美上加美了。滁州琅琊山,岂止使滁州人醉,游山水诵名篇,天下人皆为之醉也!二为“醉在欧公”。其任滁州太守仅两年有余,就令此地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为此,欧公先后写了《丰乐亭记》和《醉翁亭记》,其舒畅得意之心境,读其文者无不被其感动!三为“醉在情意”。吴君在滁挂职仅一年,即深感无时不被当地人之真诚、纯朴、善良和热情所感动。照他的说法,“就像到家一样,一切都那么自然,不需要客套”“那份尊重、那份呵护、那份信赖,真让我三生难忘。这份情让你醉在心里,久久不愿醒来”。三个“醉”字,道尽了这个书展的缘起。
  这是一个十分有看头、主题明确的书法展。如今书法展可谓“遍地开花”,又可谓“泛滥成灾”。我赞赏吴君的这个书展,是因为它有丰富的审美内涵,不限于书法本身。
  这个书展有感而发,非无病呻吟。其内涵的关键词是一个“情”字。情牵当地父老,情牵欧公,情牵琅琊山水,而其情缘在挂职滁州,因此,我戏称之为“古今两太守,情结琅琊山”也!以“情”寓书,以深情为内驱力,其书法才有魂,笔墨才出神,这是其书展的难能可贵之处。
  吴雪是安徽省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去年初由组织安排在滁州市政府挂职副市长,分管文化方面的工作。虽说他无论在省文联或滁州市都是一位文化官员,但在今天的专职文化官员中,能具备像吴雪这样精湛的书法艺术水平者,在全国都甚少,何况一般的官员呢!加之他是高校哲学专业毕业,具有良好的文史哲修养,又善文兼诗,综合起来看,其为官颇具儒雅古风。在他的书展上漫步观赏其大作时我就在想,这当是中国式的文化官员应具备的学养吧!他在挂职满一年即将返回省城之际在滁州办此书展,正是发挥了他超出一般官员的优势——书法展成为他抒发情怀的“有意味的形式”及超乎寻常的高雅载体。
  吴雪虽以宫身而善书,但他与爱好书法以至兼能书法的官员不一样。他是一位专业书家,具备坚实的书法功底和丰富的书法创作经验积累。其书以楷书、行书名世,精研晋唐楷法,深入“二王”行革并兼取米芾、王铎体势,功力甚深。近两年来叉拓展书路,兼涉各体,于甲骨、金文、简帛、碑志历代书迹广泛研习,功底因之更加深厚,风韵愈益潇洒出尘。其行书尤其巧中见拙,内涵篆隶笔意,逸兴遄飞,笔墨变化常显意外之趣。其书文人气甚浓,和气、天真、痛快,尤其是近期所书胆气壮,用笔爽,能够以气领势,以势生情,深入古法而新意迭出,步入一个更高的境界。此次滁州书展的新作,可见其近两年来博采约取、勇猛精进之成效。
  在此展中,如七条屏行楷书《丰乐亭记》,体在唐楷魏碑间,用笔、结体方圆相兼,铿锵中显灵秀之韵;六条屏《醉翁亭记》则体势开张,运笔活泼,多连贯变化,潇洒处更流畅超逸。又如团扇《琅琊溪》,颇有几分董思白笔调,字形体态端庄厚实而意蕴空灵秀润;行草书条幅《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尤其灵润超雅,相视间深感清气扑面。而擘窠大字《琅琊醉我》则豪气不可遏止,偶露吴雪书法风韵之另一面;狂草书条幅《醉翁亭记摘句》全幅两行一气相贯,字字呼应,笔笔借势,尤其末一“也”字最后一笔枯笔疾下,占全幅长度之一半,痛快之至也!
  此展之成功,具有里程碑意义。我衷心祝愿老友吴雪不断取得更新更大的成就!
其他文献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用刀刻在龟骨和兽骨上的文字,也叫“契文”“卜辞”“殷虚文字” 等。是殷商王朝占卜吉凶的内容的古汉字。最早研究和发现是清末王懿荣,而最早的以甲骨文入印的是简经纶。“简氏以甲骨文入古玺,以章草治侧款,实是民国印坛开先河 ……”(孙洵《民国篆刻史》)。后有王雪民、易大厂。杨仲子等人。甲骨文可认识的字很少,姚孝遂等编制的《甲骨文字形总表》,收入的总字数只有3691字(包括部分合文),其中公
期刊
纵观紫砂发展历史,有两条主线:一、紫砂艺人在紫砂造型、制作工艺、装饰手法、工艺技法等方面,不断发展创新,日臻完善;二、文人、士大夫参与合作紫砂的造型设计、装饰陶刻、工艺改良等方面,使紫砂有了更新、更快、更合理的发展。可以说前者是内因,后者是外因;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动力;两者互为补充,互为启发,才能达到现代盛世紫砂的局面。  清代著名金石书画家陈鸿寿为溧阳县县宰时,他从溧阳出发,经二百里水路来宜兴与
期刊
黄宾虹的画学博大精深,这里我只能谈一下我对黄老画学中墨法部分的一些认识。我的认识一共有四点:一、所传的五笔七墨中墨法应该是8种。二、这8种墨法根据其作用的性质两两相对结成4对。三、这4对墨法之间是递进的关系,因而构成了4个维度。四、这4个维度的8种墨法是黄宾虹画学中太极图秘诀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是八种墨法  大家都知道黄宾虹的五笔七墨。五笔为“平圆留重变”,似乎没有异议,但是墨法到底是哪几种?至
期刊
自我2005年问艺于裘国骥老师以来,他未曾动手画条线,点个墨点示范给我看,但我却非常享受跟随裘老师学习的过程。记得第一次去裘老师家里,在他不大的画室中见到很多艺术理论书籍,特别是经典理论书籍,甚是齐备,让我吃惊不小。最初几年我们的话题一直围绕在读书上,常就书中的某一问题讨论,争辩,并相互推荐,交换欣赏的书籍,裘老师的思辨精神让我获益匪浅。在10年的相处中,还时时感受到裘先生的耿直与纯粹。曾看到他与
期刊
1960年到1965年,是钱松喦艺术生涯中最为鼎盛和辉煌的时期,其间所作均为以革命圣地、革命纪念地以及当代社会生活为题材的作品。1962年,钱松喦的代表作《红岩》诞生,轰动画坛。红色,是革命的颜色。事实上,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红色山水”是深受广大画家们喜爱的题材,因为这一色彩已被赋予了鲜明的政治含义和时代特征,像李可染的名作《万山红遍》,也创作于这一时期。而由傅抱石、钱松品等画家组成的“新金陵画
期刊
认识魏启后先生的书法,我是基于魏老的这样一个观点,亦即:  一、王羲之以后的书法从“中庸”走向了两个极端  一是所谓的“正格”,一是所谓的“破格”。  “正格”更多的是法度,个人情性受到抑制,帖派书法多有此弊。康有为说“后人取法二王,仅成院体,虽欲稍变,其与几何,岂能复追踪古人哉”,又说唐楷“专讲结构,几若算子”“浇淳散朴、古意已漓”。因此,他推崇南北朝之碑,说“南北朝之碑,无体不备,唐人名家,皆
期刊
今年清明节后,笔者应邀专程陪诸天觉先生赴其父诸闻韵先生老家浙江安吉,商量捐赠作品和文献资料等事宜,当地政府已决定为这位英年早逝的著名中国画家、现代中国画教学开创者之一,正式设立诸闻韵纪念馆。适逢诸闻韵先生诞辰120周年,逝世76年,建立个人纪念馆诚然是一个姗姗来迟的喜讯。  诸闻韵(1895年-1939年)浙江安吉人,20世纪书画大家吴昌硕人室弟子,擅长花鸟又精山水、人物,画路颇宽。尤喜画竹,潇洒
期刊
姜宝林 山东平度人,1942年生于蓬莱。1967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由顾坤伯、陆俨少、陆维钊亲授。198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李可染山水画研究生班。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院委、研究员,中国画学会创会常务理事,李可染艺术基金会艺委会委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艺委会委晁,浙江画院艺委会终生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历任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教学指
期刊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85年以来,可谓孕育中国画人才最有效率的摇篮,任凭社会政治、各种意识形态以及来自经济的波动,教学也几经颠簸,但她的母性不变,在这里毕业的学生总是接受了比其他院校和场所更多的传统中国画的奶汁。尤其是上世纪60年代在潘天寿先生执掌期间,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顾坤伯、陆抑非、陆俨少、陆维钊等名教授亲自执教,学生于绘画思想、笔墨技法、创作理念打下的全面基础和正规训练,足以让后来者欣羡
期刊
杨中良:壬子年(1972年)生,山东蓬莱人,现任荣宝斋《艺术品》杂志执行主编。系全国膏联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生课程班。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大展并获奖,多家专业报刊杂志以及电视有专题介绍,著有《中国篆刻创作解读·流派印卷》《艺概丛书·杨中良》《纸上清风》等。发表文章共计50余万字。    第一次注意到杨中良先生的书法,是在由报改刊的第一期《批评界》(“七十年代书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