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高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适合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高职教育 教学方法 改革
当前,高职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知识老化、方法陈旧落后,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即使有个别教师声称使用新型教学方法,也是文不对题。教师在教学上更多沿用学历教育的教学方法,偏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能力培养。课堂上往往机械地恪守大纲,忠于教材,照本宣科。一堂课下来,老师从头讲到尾,即所谓“满堂灌”或称“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为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适应职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向社会提供大批实用型和技能型高级人才。要满足这种市场需求,就必须建立新的教学观念,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下面就简单介绍适合高职教育教学特点的三种教学方法。
1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工作方式,由学生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组织、安排学生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项目教学法实施的步骤:
①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如搜集信息和资料、估计项目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如何解决等。项目的选择要以教学的内容为依据,既要与书本的知识紧密结合,又要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在实施项目中能够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②制定计划:根据项目要求组织学生写出合同计划。
③实施计划:学生分组,明确任务分工,按照计划实施项目。
④检查:教师对项目实施进行辅导,解答学生实施中的困惑。
⑤评价: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在实施项目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所起的作用、合作能力及成果等进行评价。同时,总结学生在实施项目过程中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项目教学法的特点: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因此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从讲授、灌输转变为组织、引导,从讲台上讲解转变为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合作学习。创造学生积极参与、相互配合、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2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利用学习资源,在自主学习和协作的环境下,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提高了技能,还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角色是学习情景的创设者、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任务驱动法的步骤:
①确定任务: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尽量覆盖预定教学目标的各个知识点,引导学生由简到繁地完成一系列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课程学习的总目标。同时,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特点、认知水平、兴趣和设计任务的原则,写出任务和学习进程。设计教学任务要包括目的、内容、要求、时间安排、报告要求、考核和成绩评定。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与技能。
②创设情境:确定“任务”之后,教师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体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生动直观的形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相关的知识,从而利用这些知识去理解新的知识,发展自身的能力。
③自主学习、协作完成任务:任务驱动法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或资源,指导学生独立探索或分组去完成任务。以培养学生用探索式学习方法去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与此同时,倡导学生相互讨论和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④效果评价:正确地评价可以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评价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对学生能否完成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第二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能力和创新的能力的评价。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营造出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的新型学习模式。教学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3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并找出问题解决方案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教学活动,教师教给学生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可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
案例教学法的步骤:
①案例引入
教师在进行教学前,应该把案例材料发给学生。让学生阅读案例材料,搜集必要的信息,并积极地思索,初步形成关于案例中的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教师在上课时导入该教学内容后,应该结合案例马上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并要求按小组进行讨论。
②案例讨论
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将学生分成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派出自己的代表,发表本小组对于案例的分析和处理意见,发言时间应该控制在一定时间内。发言完毕之后,要接受其他小组成员的讯问并作出解释。此时教师充当的是组织者和主持人的角色,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选出几个意见比较集中的问题和处理方式,组织各小组对这些问题和处理方式进行重点讨论。这样就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方案的合理解决上来。
③概括总结
在小组讨论完成之后,可以让学生总结,也可以教师自己总结,讲明案例中的关键点,以及讨论中存在的不足和长处。在总结中,要揭示出案例中包含的理论,强化讨论的内容,提示后续案例,给学生们以鼓舞。教师还可让学生以书面的形式作出总结,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案例所反映出来各种问题的认识。
④成绩评价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着重考虑学生分析的步骤是否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和关键,运用了哪些思维方法以及从什么角度看问题等等。由于案例讨论的发言并不是人人机会均等,一般给予合格与否即可。
案例教学法的特点:所谓案例教学法是将已经发生或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作为个案形式让学生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求学生从实际工作的角度思考问题,充分表现自己,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快速反应的能力,学生必须全力以赴。教师的作用是组织课堂、引导讨论,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发挥各种类型学生的优势,挖掘他们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案例教学法的课堂上,不单纯地去追求一种正确答案,而是重视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这种教学法能够密切联系社会实践,有利于学以致用,有利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实用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教育 教学方法 改革
当前,高职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知识老化、方法陈旧落后,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即使有个别教师声称使用新型教学方法,也是文不对题。教师在教学上更多沿用学历教育的教学方法,偏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能力培养。课堂上往往机械地恪守大纲,忠于教材,照本宣科。一堂课下来,老师从头讲到尾,即所谓“满堂灌”或称“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为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适应职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向社会提供大批实用型和技能型高级人才。要满足这种市场需求,就必须建立新的教学观念,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下面就简单介绍适合高职教育教学特点的三种教学方法。
1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工作方式,由学生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组织、安排学生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项目教学法实施的步骤:
①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如搜集信息和资料、估计项目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如何解决等。项目的选择要以教学的内容为依据,既要与书本的知识紧密结合,又要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在实施项目中能够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②制定计划:根据项目要求组织学生写出合同计划。
③实施计划:学生分组,明确任务分工,按照计划实施项目。
④检查:教师对项目实施进行辅导,解答学生实施中的困惑。
⑤评价: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在实施项目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所起的作用、合作能力及成果等进行评价。同时,总结学生在实施项目过程中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项目教学法的特点: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因此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从讲授、灌输转变为组织、引导,从讲台上讲解转变为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合作学习。创造学生积极参与、相互配合、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2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利用学习资源,在自主学习和协作的环境下,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提高了技能,还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角色是学习情景的创设者、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任务驱动法的步骤:
①确定任务: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尽量覆盖预定教学目标的各个知识点,引导学生由简到繁地完成一系列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课程学习的总目标。同时,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特点、认知水平、兴趣和设计任务的原则,写出任务和学习进程。设计教学任务要包括目的、内容、要求、时间安排、报告要求、考核和成绩评定。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与技能。
②创设情境:确定“任务”之后,教师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体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生动直观的形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相关的知识,从而利用这些知识去理解新的知识,发展自身的能力。
③自主学习、协作完成任务:任务驱动法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或资源,指导学生独立探索或分组去完成任务。以培养学生用探索式学习方法去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与此同时,倡导学生相互讨论和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④效果评价:正确地评价可以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评价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对学生能否完成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第二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能力和创新的能力的评价。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营造出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的新型学习模式。教学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3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并找出问题解决方案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教学活动,教师教给学生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可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
案例教学法的步骤:
①案例引入
教师在进行教学前,应该把案例材料发给学生。让学生阅读案例材料,搜集必要的信息,并积极地思索,初步形成关于案例中的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教师在上课时导入该教学内容后,应该结合案例马上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并要求按小组进行讨论。
②案例讨论
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将学生分成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派出自己的代表,发表本小组对于案例的分析和处理意见,发言时间应该控制在一定时间内。发言完毕之后,要接受其他小组成员的讯问并作出解释。此时教师充当的是组织者和主持人的角色,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选出几个意见比较集中的问题和处理方式,组织各小组对这些问题和处理方式进行重点讨论。这样就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方案的合理解决上来。
③概括总结
在小组讨论完成之后,可以让学生总结,也可以教师自己总结,讲明案例中的关键点,以及讨论中存在的不足和长处。在总结中,要揭示出案例中包含的理论,强化讨论的内容,提示后续案例,给学生们以鼓舞。教师还可让学生以书面的形式作出总结,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案例所反映出来各种问题的认识。
④成绩评价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着重考虑学生分析的步骤是否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和关键,运用了哪些思维方法以及从什么角度看问题等等。由于案例讨论的发言并不是人人机会均等,一般给予合格与否即可。
案例教学法的特点:所谓案例教学法是将已经发生或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作为个案形式让学生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求学生从实际工作的角度思考问题,充分表现自己,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快速反应的能力,学生必须全力以赴。教师的作用是组织课堂、引导讨论,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发挥各种类型学生的优势,挖掘他们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案例教学法的课堂上,不单纯地去追求一种正确答案,而是重视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这种教学法能够密切联系社会实践,有利于学以致用,有利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实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