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一种动力。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这件事情他比较感兴趣,那么他一定非常愿意做。即使再苦再累,有一定困难,他都会心甘情愿地做。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教材的处理要精到,注意教学内容的美性和感性。
语文教材的基本构成是“美文”,特别是名家名篇,字字珠玑,美轮美奂,是美育的好载体,教师应该加以充分发掘。利用这些美育材料时,有些范文可以着重进行关于“美感”的教育,有的则着重进行关于“形式美”的教育,等等,可以有所侧重。语文教材中蕴含丰富的审美因素,它几乎涉及美的各个领域,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美的各种姿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美文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可让课堂变成一个美丽的春天。
语文教学还承担着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重任,语文教材已将人性中最美好的爱和生命意识、生命价值等放置其中。我们要做的是发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点点滴滴,让他们觉得文学反映的是他们的内心真实想法。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让我们看见了一位表面严厉、内心对女儿充满爱的父亲形象。病重的父亲仍不忘教育孩子不要畏惧生活的困难,严格的父亲绝不纵容孩子的懒惰,理智的父亲为孩子创造闯练的机会,父亲的一切行为都是爱孩子的表现。我们把这份父爱挖掘出来,让学生自己体会到家长对他们的爱,思考自己与家长之间的冲突与默契,由字里行间理解亲情的可贵。由于有学生这份真情的投入,学生很喜欢文章中的英子,也被英子的成长经历和勇创精神深深感动了。
二、掌握学生的心理和性格特点,进行引人入胜的引思。
初一学生好奇心重;有自己的看法与主张,并希望得到认可;好动,冒险心强。教学应充分肯定学生要求独立的愿望。老师用问题教学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欲望,并让学生在发言回答中体会到成就感。问题教学,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如我在教学自读课文《登上地球之巅》时,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能在提问题和解决困难中理解教材,并得到极大的满足感。有一个学生甚至质疑:刘连满不是英雄,他在困难面前退缩了,没有知难而上的英雄气概。这个问题一经提出就激起了千层浪,课堂“炸了锅”,同学们都进入了讨论和深思的阶段,并且纷纷发表看法。有的同学认为:刘连满最终虽然不能登上最顶峰,但是他已经越过了“第二台阶”,就凭这一点,他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有的同学认为:刘连满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他的战友,而自己却在有生存希望的情况下自主选择了死亡,在困难和死亡面前,无私和责任感是英雄的真实写照,他的死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有的同学又反击了(也许不是他的本意,只是为了表现自己的独特想法):他也许是假惺惺的,留下遗书留下氧气,说明他内心觉得对不起大家,所以才想出这个办法来补偿……因为初中学生的不甘落后,由于我能适时放手,所以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空前浓厚。
三、运用多种丰富生动有趣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现在很多老师在语文课教学中不甚得法,无论对哪个年级学生,讲哪种课文,总是一个模式。这样必然导致学生的兴趣降低,教学效果大大削弱。针对这个问题,我一直很担心,但是由于学校黑板加课本的场地限制,很多问题被疏忽了。《斑羚飞渡》的教学让我深深体会到,有了现代化教学手段,能把学生视听感各种感官都調动起来,既得到感官享受,又在感知中深入思考。学生能自觉地参与进来,主动地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把学生学习语文课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在这节课上,我充分利用形象直观、制作简单的关于人类滥杀动物的触目精心的幻灯片形象展示教材的环保主题,脉络清晰,学生在事实面前,都大为感慨,很多学生在下面唏嘘不已。另外我用美国巨星迈克尔·杰克逊的“Earth Song”表现时代主旋律。把拯救地球刻不容缓的主题提到了眼前。这是在教室里单靠老师的语言或同学们的发言联想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如果有老师说现代教学手段只是发挥了调动视听两种感官、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多媒体教学对于辅助“比较阅读教学”是非常有利的。在《斑羚飞渡》的第九段,我通过删减该段的有关语句,让学生比较该段与原文的不同,并总结写法的时候,我制作的幻灯片很好地让学生体会到了准确、传神的动词、形象生动的比喻、主观感受的抒写等的写法的不同表达效果。
这节课,我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消除了学生学习语文课时容易产生的枯燥乏味感;用形象生动、独具魅力的录像片说明时代生活,反映社会热点,从而让学生及时捕捉社会信息,等等。
四、向生活靠拢,从课外到课内,提高改学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饥渴度。
我发动学生自己在生活中寻找一些值得思考和探究的内容,将其引入课堂,由学生自主设计出探究性题目,然后将其汇编,让学生再思考研究,这样不同学生的发现就成了全体学生的共同关注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生活中语言的使用只是生活中的语文的一部分,关注生活,发现语文还应该发动学生理解书本上的语文和生活中的语文关系。“语文来源于生活”,除了词语使用上的来源外,还有更多的方面可以发现。例如文学的创作和生活的关系,我们可以引导高中学生阅读作家手记,了解作家创作的动机和素材来源,然后让学生去生活中寻找形成为作品的原型,探究原型与作品塑造的形象的异同,从而使学生真切体会到语文即生活的道理。关注生活,关注生活中的语文现象。不但提高了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学习能力。
“教语文就是教做人,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因此,在素质教育中,教师不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授人以渔”,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要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审美观,真正领会做人的真谛,为将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达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一、教材的处理要精到,注意教学内容的美性和感性。
语文教材的基本构成是“美文”,特别是名家名篇,字字珠玑,美轮美奂,是美育的好载体,教师应该加以充分发掘。利用这些美育材料时,有些范文可以着重进行关于“美感”的教育,有的则着重进行关于“形式美”的教育,等等,可以有所侧重。语文教材中蕴含丰富的审美因素,它几乎涉及美的各个领域,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美的各种姿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美文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可让课堂变成一个美丽的春天。
语文教学还承担着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重任,语文教材已将人性中最美好的爱和生命意识、生命价值等放置其中。我们要做的是发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点点滴滴,让他们觉得文学反映的是他们的内心真实想法。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让我们看见了一位表面严厉、内心对女儿充满爱的父亲形象。病重的父亲仍不忘教育孩子不要畏惧生活的困难,严格的父亲绝不纵容孩子的懒惰,理智的父亲为孩子创造闯练的机会,父亲的一切行为都是爱孩子的表现。我们把这份父爱挖掘出来,让学生自己体会到家长对他们的爱,思考自己与家长之间的冲突与默契,由字里行间理解亲情的可贵。由于有学生这份真情的投入,学生很喜欢文章中的英子,也被英子的成长经历和勇创精神深深感动了。
二、掌握学生的心理和性格特点,进行引人入胜的引思。
初一学生好奇心重;有自己的看法与主张,并希望得到认可;好动,冒险心强。教学应充分肯定学生要求独立的愿望。老师用问题教学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欲望,并让学生在发言回答中体会到成就感。问题教学,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如我在教学自读课文《登上地球之巅》时,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能在提问题和解决困难中理解教材,并得到极大的满足感。有一个学生甚至质疑:刘连满不是英雄,他在困难面前退缩了,没有知难而上的英雄气概。这个问题一经提出就激起了千层浪,课堂“炸了锅”,同学们都进入了讨论和深思的阶段,并且纷纷发表看法。有的同学认为:刘连满最终虽然不能登上最顶峰,但是他已经越过了“第二台阶”,就凭这一点,他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有的同学认为:刘连满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他的战友,而自己却在有生存希望的情况下自主选择了死亡,在困难和死亡面前,无私和责任感是英雄的真实写照,他的死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有的同学又反击了(也许不是他的本意,只是为了表现自己的独特想法):他也许是假惺惺的,留下遗书留下氧气,说明他内心觉得对不起大家,所以才想出这个办法来补偿……因为初中学生的不甘落后,由于我能适时放手,所以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空前浓厚。
三、运用多种丰富生动有趣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现在很多老师在语文课教学中不甚得法,无论对哪个年级学生,讲哪种课文,总是一个模式。这样必然导致学生的兴趣降低,教学效果大大削弱。针对这个问题,我一直很担心,但是由于学校黑板加课本的场地限制,很多问题被疏忽了。《斑羚飞渡》的教学让我深深体会到,有了现代化教学手段,能把学生视听感各种感官都調动起来,既得到感官享受,又在感知中深入思考。学生能自觉地参与进来,主动地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把学生学习语文课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在这节课上,我充分利用形象直观、制作简单的关于人类滥杀动物的触目精心的幻灯片形象展示教材的环保主题,脉络清晰,学生在事实面前,都大为感慨,很多学生在下面唏嘘不已。另外我用美国巨星迈克尔·杰克逊的“Earth Song”表现时代主旋律。把拯救地球刻不容缓的主题提到了眼前。这是在教室里单靠老师的语言或同学们的发言联想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如果有老师说现代教学手段只是发挥了调动视听两种感官、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多媒体教学对于辅助“比较阅读教学”是非常有利的。在《斑羚飞渡》的第九段,我通过删减该段的有关语句,让学生比较该段与原文的不同,并总结写法的时候,我制作的幻灯片很好地让学生体会到了准确、传神的动词、形象生动的比喻、主观感受的抒写等的写法的不同表达效果。
这节课,我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消除了学生学习语文课时容易产生的枯燥乏味感;用形象生动、独具魅力的录像片说明时代生活,反映社会热点,从而让学生及时捕捉社会信息,等等。
四、向生活靠拢,从课外到课内,提高改学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饥渴度。
我发动学生自己在生活中寻找一些值得思考和探究的内容,将其引入课堂,由学生自主设计出探究性题目,然后将其汇编,让学生再思考研究,这样不同学生的发现就成了全体学生的共同关注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生活中语言的使用只是生活中的语文的一部分,关注生活,发现语文还应该发动学生理解书本上的语文和生活中的语文关系。“语文来源于生活”,除了词语使用上的来源外,还有更多的方面可以发现。例如文学的创作和生活的关系,我们可以引导高中学生阅读作家手记,了解作家创作的动机和素材来源,然后让学生去生活中寻找形成为作品的原型,探究原型与作品塑造的形象的异同,从而使学生真切体会到语文即生活的道理。关注生活,关注生活中的语文现象。不但提高了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学习能力。
“教语文就是教做人,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因此,在素质教育中,教师不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授人以渔”,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要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审美观,真正领会做人的真谛,为将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达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