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是目前财政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很多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等在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中存在着很多不足,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比较低。本文从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如何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的应用和控制。
关键词 财政专项资金 管理 应用控制
中图分类号:F812.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财政专项资金是指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下达的用于社会管理,社会保障,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政策补贴以及其他具有制定用途的资金。财政专项资金对于我国地方公用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民生项目建设等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以及应用,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一直指财政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我国许多政府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在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以及应用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导致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一直比较低。本文从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应用控制的措施建议。
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工作不到位。
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对于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预先进行评估,预测,并根据情况提出相应的资金管理和应用的办法,从而可以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我国目前的地方财政预算编制大多都是采用的部门预算和细化预算的编制手段,其资金分配的模式可以总结为:“人员经费按标准,专项经费按实际,公用经费按定额”。这种分配模式具有很大的弊端,使得财政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一些单位在申请专项资金的时候,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造成拨付的专项资金存在大量的结余,形成资金沉淀的情况;另外,一些单位的财政专项资金却拨付不足,使得单位的职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实现。
(二)财务专项资金的财务控制意识薄弱。
很多政府部门在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和控制中,财务控制意识薄弱,不重视财务控制在资金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大多数政府部门对于财务专项资金的财务控制仅仅表现在会计核算和资金收支等简单的层面,多数财务人员对于财政专项资金的性质和概念不了解,对于财政专项资金具体的用途和决策也是模棱两可。在这种情况下,单位的财务部门很难对于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进行有效的评估和管理,财务人员无法根据业务的进度来合理的安排资金的支付,造成资金的管理非常混乱,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
(三)财政专项资金的支出结构函需优化。
财政专项资金的支出结构是指财政资金具体分配的领域,分配的形式以及分类专项资金在整个专项资金中所占的比重,这反应了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重点和政策导向,其结构是否优化意味着地方政府在财政专项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是否能够充分的履行其职能,“将钱用到刀刃上“。目前,我国的地方财政专项资金大多数用于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一些“政绩工程”建设,基本建设支出占据专项支出的首要位置,其他方面的支出比重远远低于基本建设支出。这种支出结构导致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非常分散,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非常低,用于民生项目和公共事业项目的专项资金严重不足,而基础设施建设等浪费了大量的专项资金。
(四)财政部门对专项资金的监管力度缺乏。
根据我国的《行政单位据会计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的规定,完工项目的财政专项资金如果有结余,需要上交相关财政部门或者报由财政部门批准后可以留用。我国的很多单位,为了不上交财政专项资金结余,经常会采用年终突击花钱,突击采购等行为,造成财政专项资金的大量浪费;还有一些单位将尚未开工的项目的专项资金提前拨付。我国的财政部门对于金额较大的专项资金实行跟踪调查的方法,但是对于大部分普通的专项资金,财政部门只是负责拨款,对于资金的具体使用方法,使用效率等都没有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另外,根据相关制度的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专项支出,应该定期向财政部门提交资金的使用情况报表以及文字报告,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很少得以严格的执行。
三、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应用控制措施
为了加强对于财政专项资金的应用控制,确保专项资金的使用安全,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管理和规范:
(一)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
财政部门需要加强对于财政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通过预算管理,规范资金的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财政部门需要对于现有的预算编制方式进行改革,推广零基预算编制的方法,不断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另外,针对具体的项目,要做好充分的预算工作,通过对于项目的评估和预测,合理的分配财政资金,根据项目具体的需求情况来核定资金的拨付量。要根据预算定额的标准,建立收支分类体系,加强对于财政资金分配的管理和约束,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提高财务控制意识。
单位要重视财务控制在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以及应用控制中发挥的作用,提高财务控制意识,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的作用。相关单位要将财务的职能定位于全面参与财政专项资金的决策方面。财务人员要加强对于财政专项资金的性质和概念的理解,并对于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项目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调查,参与到项目资金的管理和监督中,对于整个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财务控制,尤其是要加强对于资金支出方面的管理和控制,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透明性。
(三)实施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制度。
财政部门可以通过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制度的实施,调动各个专项资金使用单位节约资金的积极性,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制度主要包涵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评价工作程序的制定;其次是评价手段和方法的选择。绩效评价的方法有很多种,在具体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制度的选择方面,应该根据不同的项目有针对性的选择相应的绩效评价制度。针对有些效益可以用货币进行衡量的项目,可以通过“成本—效益评价法”来进行绩效评价。例如,针对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比如桥梁,高速公路等,这类项目影响成本效益的因素比较多,在进行绩效评价时,可以对于成本和效益分开进行评估。在成本评价时,可以通过计算项目建设成本等直接成本和其他人力物力支出等间接成本,与计算项目完工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以及间接效益进行对比,评价项目资金使用的效率。另外,在绩效评价制度实施过程中,可以选择事前评价,事中评价以及事后评价的形式。事前评价有利于对于项目进行科学的预算和评估;事中评价有利于综合项目进展的情况,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事后评价则可以对于项目支出的结果和绩效进行审查和评价。 (四)优化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结构。
地方财政部门要加大对于专项资金使用的审查力度,优化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结构,保证有限的资金能够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财政部门首先要对申请财政专项资金的项目和单位进行严格的调查,审核和筛选;然后要根据各个项目和单位的重要程度以及其他因素进行考量,从而对于各专项进行先后顺序的安排,并提供给预算部门进行参考;最后,由预算部门根据财政资金的情况对于各个项目的专项资金进行合理的安排,从而避免一些比如“先安排资金,后论证项目”等盲目的资金使用情况出现。财政专项资金的支出结构是指财政资金具体分配的领域,分配的形式以及分类专项资金在整个专项资金中所占的比重,这反应了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重点和政策导向,其结构是否优化意味着地方政府在财政专项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是否能够充分的履行其职能。目前,我国的财政专项资金中,基本建设支出所占的比重过大,大大挤压了其他专项,例如民生项目,公共事业项目等的资金使用空间,使得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比较低。针对这一情况,财政部门应该健全专项资金的审核和管理,有针对性的对于专项资金的使用进行调整,优化财政专项资金的支出结构。
(五) 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监控。
财政部门要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监控力度,保证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透明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首先,要健全专项资金的监控制度,尤其是对于各单位专项资金的结余,要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控制,对于存在年底突击还钱和突击采购的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措施。另外,要加强对于各专项资金的监控力度,通过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并通过与资金管理部门的协调合作,对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
四、结论
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以及应用控制是深化财政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应该重视对于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以及应用控制,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作者:资中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和新闻出版局,会计师,大学文化,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财务与会计专业)
参考文献:
[1]牛拥军.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初探[J]. 商业会计. 2007(21).
[2]姜红梅.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思考[J]. 时代金融. 2009(02).
[3]赵丽娥.新时期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经营管理者. 2010(01).
[4]金延宁.对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的思考[J]. 西部财会. 2009(01).
关键词 财政专项资金 管理 应用控制
中图分类号:F812.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财政专项资金是指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下达的用于社会管理,社会保障,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政策补贴以及其他具有制定用途的资金。财政专项资金对于我国地方公用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民生项目建设等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以及应用,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一直指财政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我国许多政府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在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以及应用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导致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一直比较低。本文从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应用控制的措施建议。
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工作不到位。
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对于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预先进行评估,预测,并根据情况提出相应的资金管理和应用的办法,从而可以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我国目前的地方财政预算编制大多都是采用的部门预算和细化预算的编制手段,其资金分配的模式可以总结为:“人员经费按标准,专项经费按实际,公用经费按定额”。这种分配模式具有很大的弊端,使得财政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一些单位在申请专项资金的时候,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造成拨付的专项资金存在大量的结余,形成资金沉淀的情况;另外,一些单位的财政专项资金却拨付不足,使得单位的职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实现。
(二)财务专项资金的财务控制意识薄弱。
很多政府部门在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和控制中,财务控制意识薄弱,不重视财务控制在资金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大多数政府部门对于财务专项资金的财务控制仅仅表现在会计核算和资金收支等简单的层面,多数财务人员对于财政专项资金的性质和概念不了解,对于财政专项资金具体的用途和决策也是模棱两可。在这种情况下,单位的财务部门很难对于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进行有效的评估和管理,财务人员无法根据业务的进度来合理的安排资金的支付,造成资金的管理非常混乱,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
(三)财政专项资金的支出结构函需优化。
财政专项资金的支出结构是指财政资金具体分配的领域,分配的形式以及分类专项资金在整个专项资金中所占的比重,这反应了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重点和政策导向,其结构是否优化意味着地方政府在财政专项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是否能够充分的履行其职能,“将钱用到刀刃上“。目前,我国的地方财政专项资金大多数用于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一些“政绩工程”建设,基本建设支出占据专项支出的首要位置,其他方面的支出比重远远低于基本建设支出。这种支出结构导致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非常分散,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非常低,用于民生项目和公共事业项目的专项资金严重不足,而基础设施建设等浪费了大量的专项资金。
(四)财政部门对专项资金的监管力度缺乏。
根据我国的《行政单位据会计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的规定,完工项目的财政专项资金如果有结余,需要上交相关财政部门或者报由财政部门批准后可以留用。我国的很多单位,为了不上交财政专项资金结余,经常会采用年终突击花钱,突击采购等行为,造成财政专项资金的大量浪费;还有一些单位将尚未开工的项目的专项资金提前拨付。我国的财政部门对于金额较大的专项资金实行跟踪调查的方法,但是对于大部分普通的专项资金,财政部门只是负责拨款,对于资金的具体使用方法,使用效率等都没有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另外,根据相关制度的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专项支出,应该定期向财政部门提交资金的使用情况报表以及文字报告,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很少得以严格的执行。
三、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应用控制措施
为了加强对于财政专项资金的应用控制,确保专项资金的使用安全,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管理和规范:
(一)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
财政部门需要加强对于财政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通过预算管理,规范资金的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财政部门需要对于现有的预算编制方式进行改革,推广零基预算编制的方法,不断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另外,针对具体的项目,要做好充分的预算工作,通过对于项目的评估和预测,合理的分配财政资金,根据项目具体的需求情况来核定资金的拨付量。要根据预算定额的标准,建立收支分类体系,加强对于财政资金分配的管理和约束,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提高财务控制意识。
单位要重视财务控制在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以及应用控制中发挥的作用,提高财务控制意识,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的作用。相关单位要将财务的职能定位于全面参与财政专项资金的决策方面。财务人员要加强对于财政专项资金的性质和概念的理解,并对于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项目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调查,参与到项目资金的管理和监督中,对于整个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财务控制,尤其是要加强对于资金支出方面的管理和控制,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透明性。
(三)实施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制度。
财政部门可以通过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制度的实施,调动各个专项资金使用单位节约资金的积极性,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制度主要包涵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评价工作程序的制定;其次是评价手段和方法的选择。绩效评价的方法有很多种,在具体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制度的选择方面,应该根据不同的项目有针对性的选择相应的绩效评价制度。针对有些效益可以用货币进行衡量的项目,可以通过“成本—效益评价法”来进行绩效评价。例如,针对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比如桥梁,高速公路等,这类项目影响成本效益的因素比较多,在进行绩效评价时,可以对于成本和效益分开进行评估。在成本评价时,可以通过计算项目建设成本等直接成本和其他人力物力支出等间接成本,与计算项目完工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以及间接效益进行对比,评价项目资金使用的效率。另外,在绩效评价制度实施过程中,可以选择事前评价,事中评价以及事后评价的形式。事前评价有利于对于项目进行科学的预算和评估;事中评价有利于综合项目进展的情况,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事后评价则可以对于项目支出的结果和绩效进行审查和评价。 (四)优化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结构。
地方财政部门要加大对于专项资金使用的审查力度,优化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结构,保证有限的资金能够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财政部门首先要对申请财政专项资金的项目和单位进行严格的调查,审核和筛选;然后要根据各个项目和单位的重要程度以及其他因素进行考量,从而对于各专项进行先后顺序的安排,并提供给预算部门进行参考;最后,由预算部门根据财政资金的情况对于各个项目的专项资金进行合理的安排,从而避免一些比如“先安排资金,后论证项目”等盲目的资金使用情况出现。财政专项资金的支出结构是指财政资金具体分配的领域,分配的形式以及分类专项资金在整个专项资金中所占的比重,这反应了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重点和政策导向,其结构是否优化意味着地方政府在财政专项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是否能够充分的履行其职能。目前,我国的财政专项资金中,基本建设支出所占的比重过大,大大挤压了其他专项,例如民生项目,公共事业项目等的资金使用空间,使得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比较低。针对这一情况,财政部门应该健全专项资金的审核和管理,有针对性的对于专项资金的使用进行调整,优化财政专项资金的支出结构。
(五) 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监控。
财政部门要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监控力度,保证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透明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首先,要健全专项资金的监控制度,尤其是对于各单位专项资金的结余,要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控制,对于存在年底突击还钱和突击采购的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措施。另外,要加强对于各专项资金的监控力度,通过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并通过与资金管理部门的协调合作,对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
四、结论
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以及应用控制是深化财政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应该重视对于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以及应用控制,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作者:资中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和新闻出版局,会计师,大学文化,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财务与会计专业)
参考文献:
[1]牛拥军.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初探[J]. 商业会计. 2007(21).
[2]姜红梅.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思考[J]. 时代金融. 2009(02).
[3]赵丽娥.新时期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经营管理者. 2010(01).
[4]金延宁.对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的思考[J]. 西部财会.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