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世博会是世界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是注册类世博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本届世博会促进和推动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交往,而在世博会结束之后,后世博效应为长三角加快港口群一体化进程和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和强大动力。
关键词:后世博效应 长三角港口群 一体化
0 引言
世博会是世界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注册类世博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本届世博会在促进和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的同时,也为长三角加快一体化进程和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那么,在世博会结束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世博会的影响力仍然在发挥着作用,这种后世博效应对加速长三角港口群一体化进程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 后世博效应的内涵
世博会是世界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创新的盛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注册类世博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
后世博效应即指世博的后续效应,是指世博会所展示的当代最精华的科技文化、人文文化,举办世博会所促进的与会展相关的各个行业,以及通过世博会所形成的大量基础设施、场馆建筑、制度文件和人与人之间的友好感情等,在世博会闭幕之后,对全世界,特别是举办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未来社会发展的理念、方向、结构和方式等所产生的广泛、深刻而且持续的影响。
2 长三角港口群的一体化发展
长江三角洲港口群主要以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和连云港港为主,还包括温州、南京、南通、镇江等沿海和长江下游港口。作为一个群体来讲,实际上它拥有一个共同的、庞大的经济腹地,各港口除去为本港所在的城市提供经济发展服务外,都有为长江流域各省(直辖市)提供运输服务的功能。长江三角洲各个地区都具有的历史、文化、资源、经济基础等方面的共性,正是由于这些共性构成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础。
长江三角洲经济带是整个长江流域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全国除开放地区以外,经济密度最大的经济地带,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是其他经济带所无法比拟的,它又是长江经济带中的经济核心区,位于繁忙的沿海海运线和长江内河水运的“T”字型江海转运的交汇点,区位优势极其明显,经济基础极其优越,科技创新和文化教育事业发达。我国现有沿海港口150余个。长江三角洲港口群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经济、贸易、金融、保险、口岸、服务、管理等多重优势,服务于我国长江三角洲以及长江沿线经济的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本身的运输需求巨大,直接支撑了如上海、宁波以及南京等港口的发展。
世界航运业的发展,要求港口群要由枢纽港、支线港和喂给港等组成,这又使得港口群的发展具有自身的特点。枢纽港、支线港和喂给港之间相互扶持、互相依赖是港口群协同的基础。那么,发挥港口群的作用,促进港口群内港口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是长江三角洲港口群各港口发展的共同道路,这些相邻的港口相距不过几十公里或一二百公里,但都是比肩发展,既相互竞争又互为补充,这样才保证了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3 后世博效应促长三角港口群一体化进程
3.1 促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建设机制
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促进了长三角地区交通网络的进一步全面对接,使地区的空间联系更为紧密。其中沪宁高铁、杭州湾跨海大桥和苏通长江大桥等重点项目的建设,进一步缩短了城市与城市间的空间距离,完善了交通综合运输体系,区域内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实现了更加高效便捷的流动和优化配置,这样形成了地区的竞争优势。长三角构筑起了一整套完善的现代化区域交通网络体系,进一步解决了交通的“瓶颈”问题,消除了地域限制对经济发展的障碍,从而了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融合。陷在世博会结束了,但这种后世博效应还在延续,交通基础设施的优化和改善的脚步还在一步不停歇的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3.2 强化核心增长极的集聚力,推动港口群一体化的纵深发展
上海作为世博会的举办城市以及港口群内的核心增长极,以此为契机,逐渐将世博会的筹备与举办期间的世博效应理念,转向世博效益理念上来,着力落实长三角港口群规划中的“一核两翼”中的“一核”的集聚力作用,充分发挥其作为国内外交通枢纽、长三角经济中心、文化交流中心、资源配置中心的地位,整合和利用周边地区的优势资源,增强并带动着长三角轴带集聚和网络开发的组织引导力,促进整体优势发挥和竞争力提升,进一步加强港口城市之间在科技创新、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等的合作与联动,把港口群一体化逐渐推向纵深发展。
4 结语
后世博效应对长三角港口群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发展发挥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在这个强大的助推器的推进下,长三角港口群的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整合港口资源,整合腹地资源,共享信息资源,共谋发展大计,港口群内的合作将会更加深入和高效。
参考文献:
[1]熊静,曹娜.长江三角洲港口群一体化整合浅析[J].集体经济战略研究,2009,6:38-39.
[2]后世博效應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区域联动研究[J].科学发展,2011,5:25-49.
[3]徐炳胜.后世博效应研究及预测[J].上海经济研究,2010,1:103-111.
[4]吕杨.港口群演化与整合综述[J].港口科技,2010,5:2-6.
[5]郁鸿胜.后世博效应与区域发展的长效制度设计[J].特别策划,2010,
5:28-30.
作者简介:王溪倩(1980-),女,辽宁本溪人,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方向:物流专业知识的教学和研究。
关键词:后世博效应 长三角港口群 一体化
0 引言
世博会是世界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注册类世博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本届世博会在促进和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的同时,也为长三角加快一体化进程和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那么,在世博会结束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世博会的影响力仍然在发挥着作用,这种后世博效应对加速长三角港口群一体化进程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 后世博效应的内涵
世博会是世界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创新的盛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注册类世博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
后世博效应即指世博的后续效应,是指世博会所展示的当代最精华的科技文化、人文文化,举办世博会所促进的与会展相关的各个行业,以及通过世博会所形成的大量基础设施、场馆建筑、制度文件和人与人之间的友好感情等,在世博会闭幕之后,对全世界,特别是举办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未来社会发展的理念、方向、结构和方式等所产生的广泛、深刻而且持续的影响。
2 长三角港口群的一体化发展
长江三角洲港口群主要以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和连云港港为主,还包括温州、南京、南通、镇江等沿海和长江下游港口。作为一个群体来讲,实际上它拥有一个共同的、庞大的经济腹地,各港口除去为本港所在的城市提供经济发展服务外,都有为长江流域各省(直辖市)提供运输服务的功能。长江三角洲各个地区都具有的历史、文化、资源、经济基础等方面的共性,正是由于这些共性构成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础。
长江三角洲经济带是整个长江流域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全国除开放地区以外,经济密度最大的经济地带,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是其他经济带所无法比拟的,它又是长江经济带中的经济核心区,位于繁忙的沿海海运线和长江内河水运的“T”字型江海转运的交汇点,区位优势极其明显,经济基础极其优越,科技创新和文化教育事业发达。我国现有沿海港口150余个。长江三角洲港口群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经济、贸易、金融、保险、口岸、服务、管理等多重优势,服务于我国长江三角洲以及长江沿线经济的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本身的运输需求巨大,直接支撑了如上海、宁波以及南京等港口的发展。
世界航运业的发展,要求港口群要由枢纽港、支线港和喂给港等组成,这又使得港口群的发展具有自身的特点。枢纽港、支线港和喂给港之间相互扶持、互相依赖是港口群协同的基础。那么,发挥港口群的作用,促进港口群内港口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是长江三角洲港口群各港口发展的共同道路,这些相邻的港口相距不过几十公里或一二百公里,但都是比肩发展,既相互竞争又互为补充,这样才保证了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3 后世博效应促长三角港口群一体化进程
3.1 促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建设机制
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促进了长三角地区交通网络的进一步全面对接,使地区的空间联系更为紧密。其中沪宁高铁、杭州湾跨海大桥和苏通长江大桥等重点项目的建设,进一步缩短了城市与城市间的空间距离,完善了交通综合运输体系,区域内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实现了更加高效便捷的流动和优化配置,这样形成了地区的竞争优势。长三角构筑起了一整套完善的现代化区域交通网络体系,进一步解决了交通的“瓶颈”问题,消除了地域限制对经济发展的障碍,从而了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融合。陷在世博会结束了,但这种后世博效应还在延续,交通基础设施的优化和改善的脚步还在一步不停歇的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3.2 强化核心增长极的集聚力,推动港口群一体化的纵深发展
上海作为世博会的举办城市以及港口群内的核心增长极,以此为契机,逐渐将世博会的筹备与举办期间的世博效应理念,转向世博效益理念上来,着力落实长三角港口群规划中的“一核两翼”中的“一核”的集聚力作用,充分发挥其作为国内外交通枢纽、长三角经济中心、文化交流中心、资源配置中心的地位,整合和利用周边地区的优势资源,增强并带动着长三角轴带集聚和网络开发的组织引导力,促进整体优势发挥和竞争力提升,进一步加强港口城市之间在科技创新、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等的合作与联动,把港口群一体化逐渐推向纵深发展。
4 结语
后世博效应对长三角港口群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发展发挥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在这个强大的助推器的推进下,长三角港口群的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整合港口资源,整合腹地资源,共享信息资源,共谋发展大计,港口群内的合作将会更加深入和高效。
参考文献:
[1]熊静,曹娜.长江三角洲港口群一体化整合浅析[J].集体经济战略研究,2009,6:38-39.
[2]后世博效應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区域联动研究[J].科学发展,2011,5:25-49.
[3]徐炳胜.后世博效应研究及预测[J].上海经济研究,2010,1:103-111.
[4]吕杨.港口群演化与整合综述[J].港口科技,2010,5:2-6.
[5]郁鸿胜.后世博效应与区域发展的长效制度设计[J].特别策划,2010,
5:28-30.
作者简介:王溪倩(1980-),女,辽宁本溪人,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方向:物流专业知识的教学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