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风展红旗如画(组诗)

来源 :福建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0年1月,林畲
  一支队伍走来,穿过硝烟
  行进在连绵茂密的森林里,行进在夜色中
  不用带火把,因为他们怀揣火种,红色的火种
  丛生的荆棘,崎岖的山路,湿滑的青苔
  皆倒伏在铿锵的脚步声里
  一支队伍走来,落脚在崇山峻岭的小盆地
  ——林畲,宁清归的枢纽
  夜已深,住在“诒燕第”的伟岸身影
  望着窗外,望着寒夜的星星
  谋划今日向何方,已看到红旗像星星之火
  燎原武夷山下,燎原整个大地
  一支队伍走来,帮耕帮种,救治病人
  开大会,写标语,似一股暖流
  涌动在寒冬的田野,在街市、学校、农舍
  仁寿寺的蜡梅开了,开在喜鹊的话语里
  开在穷人的眉梢,就连村口掉光叶子的枫树
  也涌动着发芽的念头
  锅蒙山小号手
  你姓啥名谁,年龄几许
  无可考证,但知道来自那里
  红军,一个铿锵的名字
  当号声穿越不了渔沧峡,你选择
  攀上懸崖,把手榴弹喂进敌堡
  随军号陨落
  其实,你没有倒下
  还站在锅蒙山顶
  与“把门石”一起断后
  每至清明,杜鹃点亮山谷
  号声又起,吹散
  一阵阵烟雨
  东岳庙的记忆
   ——李坊农民暴动侧记
  在记忆里,有些时光
  是洋坊河的水,流走了
  就不再回来,有些会留下
  像犁铧越磨越亮
  那是1930年深秋的一个夜晚
  以月亮为号,四周的大刀、长矛、锄头、土铳
  齐集庙堂。几日不见的私塾先生
  从怀中掏出一面红旗
  “李坊乡苏维埃政府”几个大字,像闪电
  擦亮了夜空,像一支支火把
  点燃了昏睡的心,直抵地主大院
  那是个激荡的夜晚,不眠的夜晚
  东岳庙边上的乌桕树,也看到了这一切
  缴枪支,烧田契,分稻谷
  地主昔日的威风,飘落成了满地的落叶
  燃烧的岁月,渐渐淡去
  有些人走出了庙宇,再也没有回来
  但他们的身影,像大刀、长矛上的红缨
  鲜活如初
  走进红34师101团部旧址
  “等我回来”,犹在耳边
  为了这句诺言,你坚守近百年
  那把点燃的松把,早已飘远
  带走了马刀,带走了熟悉的脚步声
  带走了闽西儿郎的果敢
  你孕育了101团,孕育了
  不灭的灯火,照在湘江边上
  青苔在墙角,反刍时光
  反刍一双双略带血丝的眼睛
  走进你,就是走进一部章回小说
  每条标语,每幅漫画,都是一个章节
  “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是最精彩的序言
  “打倒土豪分田地”,“活抓马贤康枪毙”
  “猛烈扩大红军一百万”,等等
  及雾阁、马屋伏击战
  让人击掌,让人荡气回肠
  此刻,天空正在下雨
  不知湘江岸边,是否也在下雨
  一滴,又一滴,跳入天井
  这是远征的将士,从湘江边上赶来
  再次返回驻地
  责任编辑 林 芝
其他文献
一  我们决定去石马岐,那个传说中著名的狼窝。大人们常常对我们说,要是不听话太顽皮,就送我们到石马岐喂狼。所以,石马岐一定是狼最多的地方。  最初对于狼嚎的印象来自树生公公,那时我不过是四五岁的样子。每到月朗星稀的夜晚,树生公公就会站在村口的大坪上,双手做成喇叭状,向着月亮的方向,嘴里发出长长的“呜——呜”声,尖锐而强劲,像划过夜空的流星,又像石马岐发出的悲鸣。正在坪里玩耍的我,只要听到这刺刀般的
一  当那个黑洞洞的枪口指向于韶阳的后脑时,他分明已经感受到了远胜于语言的威胁,奇怪的是他并没有多少死亡的恐惧,反倒充满了好奇心,不时偷眼打量着这支衣衫褴褛的叫花子般的队伍——假如真能称他们为队伍的话。长到这么大,于韶陽还从未被人用枪口指向自己,正像他从未被人用麻绳五花大绑一样。当然,他在于府大院所在的圩子里,见过太多乡丁包括自己的财主父亲,用枪指向那些穷人,用麻绳捆绑过那些欠了租钱粮米还不上的人
一  后天就是五月五端午节了,官坂街头出现少有的热闹。海边来的沿街摆着簸箕竹筐吆喝着卖鱼卖虾;山里来的挑着木柴挎着杨梅沿街叫卖;实在没东西可卖的人家,也要抓一两只鸡鸭到街上兜售。人人都想手头上有些钱,好给家里人买些好吃的,过一个舒心的端午节。  郑银花的家在官坂后街,两年前丈夫害痨病死了,她带着年幼的小孩生活实在艰难,在邻居的帮助下,包几捆粽子,在街头支个摊子卖粽子,赚些小钱给孩子买布做件小衣裳。
茂古决定去赴罗塘圩。算起来,前后有三年没有出门赴圩了,也就是说,自从父母去世后,再没有出过山。  吃过早饭,他腰间系紧竹刀鞘,插入柴刀,说,叔,今天江西罗塘墟,我想去。  叔愣一下,转头看他。  茂古不自然,低头看脚。脚趾头一勾一勾,挖着草鞋。  去吧,好久不出门了。他婶,多拿点纸票给茂古。  经过自家老屋前,他停下。老旧的房子是茅草屋,虽然自己时不时会修一下,终究不顶事,摇摇欲倾。每次看,都能看
● 创新整合点  创新使用教材,落实新理论“用教材教”。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以“鸟儿的视角”去看地形地貌,将高山、峡谷、平原、丘陵等相关地形视频进行剪辑,形成学生课前学习资源,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让其感知地理科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落实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本课从课前的任务布置,到“课始交流”,再到课上的“质疑辨析”,都紧紧围绕“辨”展开。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各种资源,发
"重组体系要以病人为中心,决策过程中要关注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对于病人是最好的?但这并不是说我们要满足病人的每个需求。相反,一个以病患为中心的制度,其前提是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健康负首要责任。"    美国礼来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陶瑞尔(Sidney Taurel)一头银发,看上去风度翩翩。而他那条鲜亮的大红色丝绸领带给有些简陋的北京大学医学院会议中心带来了中国式的隆重和喜庆。3月20日,在"北京大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这个叹息的纺织娘不是花木兰,她叫叶木兰。她也不是十五岁的妙龄女童,而是一位年近五旬的老妇。她叹息不是因“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而是因前些日子传来消息,丈夫在抗日前线阵亡,她已成了寡妇。虽然时间已过去了两三个月,她仍常常暗自神伤。  她想起丈夫临去当兵前的情形,脑子又走了神,手中织布的梭子溜到了地上。她弯腰捡起梭子,织机又“哐——咚”“哐—
弹尽粮绝无奈何,拿起钢盔来舂米,忍过几十饥饿日,击破重围斗顽敌,坚定眼神泛光辉。激战夜半降星坠,战友英灵不忍惜,雷鸣鼓刘脱身去,东方拂晓现晨曦,军旗凌空天下。  上述文字出自日本陆军第106师团少尉后藤武夫所作的《德安迂回战之歌》。所谓“德安迂回战”,在中方战史资料中被称之为“万家岭大捷”,这是中国军队与日军正面交锋中所赢得的为数不多的战术胜利之一。对此,这首《德安迂回战之歌》也没有回避。仅只言片
伯 公 灯  撕掉夜的假象。一盏灯微弱的光芒  咀嚼着灯油的影子  在老去的时间长河里,山林的落叶松  抖落掉滚烫的诗句  岩石的断裂处,老朽的根在腐烂  那是个混乱的年代  枪炮在火中飞,侦探在山河里蛰伏  汀江的水在不远百里的地方失语  此刻的伯公凹,分为上凹和下凹  上凹存放战略物资,一根扁担肩挑着时代的命运  下凹是隐蔽的落脚点,奔赴与凝聚一颗星的  激情。信仰有时是另一颗星  填补着夜的
红 军 井  在这里种一棵树,你就种下了  一片新绿、一束花香  一树果实或一地鸟鸣  在这里打一口井吧,1931年夏初  一个浓重的湖南口音  像春雷在這里炸响  伴着渔家傲的平仄  一股清泉从地心里喷涌而出  从此,这里西接赣水,北连卢沟  东入闽江,直通大海  红军井,仿佛一个隐喻  我要让那个手握毛笔  一生用湖南口音唱歌的人  住在我身体里  让那个续了一大把络腮胡子  左手镰刀右手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