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情感教育是上好小学语文的途径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uwan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对《语文课程标准》作了学习和对小学语文教材作了分析,通过学习,我发现《语文课程标准》对情感教育作了极大的关注,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更是触目皆是,随手可得。
  
  一、小学语文情感教育实施的背景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虽然现在升学率不再是衡量教师、学校水平高低的尺度,但是取而代之的是年级组、学校间的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竞争,导致教师盲目追求学生考试高分,片面强调智力因素,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格素质、价值观、审美能力、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中教师只管讲,学生只是听,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自由学习活动少,疲于应付教育的提问,而没有足够的时间自己思考、质疑、讨论;信息交流单向化,教师向学生大量灌输,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缺乏学习热情。
  虽然语文学科的“五育”教学目标中有丰富的情感因素,但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由于受“应试教育”以及其他种种因素的影响,“五育”中的情感目标往往被遗弃了,被忽视了。在“应试教育”中,知识而不是情感受到了极度的重视,整个教育活动以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为中心加以组织,而且把整个过程变成一个赤裸裸的知识的转移过程。离开了情感的激发和利用,学生很难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有的孩子就会在教育讲得正兴浓的时候开始说话、做小动作。从表面上看,这是纪律问题。但从深层上看,这正是暴露出“应试教育”遗弃了“五育”中的情感目标,把教学过程看作是纯粹的知识传递过程的局限性。失去了道德情感的道德教育只能是空洞的说教,正面的教育效果没有多大,反而使学生产生了一种对待道德教育的逆反心理;失去了理智感的智育只能是照本宣科与填鸭式教学,学习成了外在于学生的一种沉重的精神负担;失去了美感的教育只能是枯燥的练习和麻木的表演,并无多少内化喜悦和灵性表达可言,失去了情感培养的体育也演化为纯粹的技术训练,学生们唯一关注的就是考试“达标”;失去了正确劳动态度的劳动教育只能成为思想品德教育的附庸,要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感教育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情况,创造出审美化的教学,高质量地完成知识传递和情感发展的任务〔1〕。”
  《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增强审美能力。因此情感教育对语文教学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情感教育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努力促使学生实现良好情感体验的教学。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是对事物好恶的一种倾向,是抽象的体验和感受。因此情感教育的实施就要借助于具体的事物。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为情感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条件。
  
  二、小学语文教材是小学语文情感教育实施的主要凭借
  
  叶圣陶先生在《〈略读指导举隅〉前言》中说:“国文教学的目标,在于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养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这些事不能凭空着手,都得有所凭借,凭借什么?就是课文或选文。有了课文或选文,然后养成、培植、训练的工作方得以着手。”在此叶老先生明确了语文教材的凭借功能。这是由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的。
  (一)小学语文是母语学习的一门基础学科,为情感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平台。
  课程标准开宗明义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1]。
  小学语文是学习母语的学科,其教学内容包括汉语拼音教学、汉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等。教学是通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来促使学生朝着教育培养
  目标的方向发展。那么教师与学生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情感就被带到每一个环节中而只要有情感因素的存在,情感教育就会发挥作用。语文负载着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任务,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为此,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味、审美情趣。这要求为情感教育发挥作用提供了场所。
  小学语文的教学具有阶段性,每一阶段提出的教学目标不同。低年纪的教学目标要求与中、高年级的不一要;因教学内容的不同,情感教育也会发生变化,如阅读教学同写作教学不一样。比如,在阅读中,要求学生不仅做到文通字顺,而且通过阅读作品,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命运,关心作品中的人物命运和喜怒哀乐,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作文教学是使学生通过主旨确立、观点提炼、材料取舍等步骤,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加深对社会生活的感受理解,进而养成积极思考善于思考的优良品质。因此,小学语文教材中丰富的情感教育、教学内容为情感教育的实施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特殊性,为情感教育实施的提供了多元的情感因素。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虽然语文具有工具性,但它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工具,如刀、锤子等,这些工具不可能表达什么思想感情;数学、物理等学科也不能表达什么思想感情。而语文就不同了,不要说一段话,一篇文章,往往一个词,一句话都能反映一定的思想,表达一定的感情。语文,凭借民族的语言文字,负载鲜明的政治倾向,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意志情感,表达思想感情,非语文学科不能;培养从语言文字入手体会思想感情和凭借语言文字表情的能力,也非语文学科莫属。
  古人云:“文以载道。”作者在作品中倾注了自己的情感、意识、乃至整个心灵。语文教材中有相当数量的名家名篇,多是作者感情和心血的结晶,有些甚至是作者生命的绝唱。这些课文或显示了作者洞察人生的深刻哲理,或渗透着作者善良的人性,或表达出追求正义和真理的呐喊……其多元化的情感因素是其他学科望尘莫及的,也丰富了情感教育、教学的内容。
  (三)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广泛性,为情感教育实施的提供了丰富的情感因素。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范围很广,从时间上看,有远古的时代的,有近代的,有现代的;从空间上看,有描写现实生活的,也有描写异国他乡的,从大海到高山,从地面到宇宙,无不涉及;从内容上看,天文、地理、网络、人情无所不包。
  
  三、设计“情知互促”的课堂教学,提高情感教育质量
  
  情感与认知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客观规律。一方面认知为情感的产生和发展提供理性基础。另一方面,情感对认知活动又具有推动、强化、调节等功能。在教学过程中,情感与认知是互为条件的,没有对事物的真切感受是不可能又感情的,而感情可以牵引认知走向深化。有学者研究表明:在良好地学习气氛中,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对知识感受性高,思维敏捷,记忆深刻,注意力集中;在压抑的气氛中,学生情绪不稳定,认知活动效率下降、机械重复和混乱反映增多。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创设学生快乐-兴趣的情绪气氛,让学生高高兴兴地学、充满兴趣的学,无疑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根据教学内容及目标,可采取不同的设计方法,就此谈一下自己的五个设计想法。
  (一)自读感悟,体味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语文注重感悟、积累和运用。[1]”感悟一种心理能力,是学生通过读书,凭借对语言和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能力。由于学生知识、经验背景的差异和语义的丰富性、隐喻性,使得每一位学生的感悟水平、感悟结果都不能相同,常常是各有所悟和难以言传,因而,感悟是学生个体心理活动,所以也就必须让学生在自己读书的过程中去细心感悟,倾心体悟,最终使自己的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及情感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正如新课标所要求:“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1]”
  (二)设计“课本小品”表演,激发学生的情感。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意境深远、感情真挚的文章,但其中所蕴涵的情感内涵,常常不能被学生准确地理解、接受,因而,学生就产生厌烦之感,对学习活动不感兴趣。对于这种现象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排编小品,使学生在表演中理解教材的情感内涵,并且有助于学生情感体验形成内化。以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试用修订本)第七册,第十五课《城实与信任》为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白了诚实会换来别人的信任,确不明白对别人信任同样能换来对方的诚实。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请学生作演员把课文的内容再现出来,让他们自己谈一下作为事件主人翁的感受。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获得情感体验,比受教师情感感染,更有利于情感体验的内化.
  (三)鼓励学生画出心理感受,促进学生情感升华。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在表达自己情感的时候总是感觉力不从心。比如,作文中不能很明确清晰的表达自己观点;对课文中的情感因素能体会确说不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不如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情感体验画出来。使学生在画的过程中,逐步理清自己的情绪体验,在画画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获得了什么样的情感。比如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试用修订本)第十册中《麋鹿》一课的学习,学生对于麋鹿从中国消失没有做出明显的反应,这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把麋鹿离开中国时的表情画出来,从而使学生意识到离开家乡的悲伤,意识到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意义。在画画的过程中,学生把不明确的情感逐步的升华,形成意识。
  (四)感情交流,发展情感。
  语言不仅具有交流思想的功效,还有交流情感的功能。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有三大特性:情境性、感染性、动力性。其中“情境性”体现在“注重创设情境”一点中,而后两点特性则充分说明了“注重情感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当学生的情感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时,他的情感将得到进一步的激发,学习动机将获得增强,所以教师应注意自己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注意多用肯定的评价和鼓励的态度面对每一位学生,教师也应用良好的体态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关注。
  (五)拓展延伸,开发情感教育资源。
  新课标强调:要“开展丰富多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增长才干。”可见,课外的拓展延伸是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拓宽语文你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进行语文教学,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鲜有效的刺激,这种刺激必定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积极而愉悦的情感。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心驰神往,获得或运用了某些知识和技能,学生不但增长了知识和才干,情感也得到了发展。学完了关于第二单元(关于秋天的文章),在班级中开展了“秋天的果实“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用形态各异,五颜六色的树叶,拼成各种各样的图案,用秋天的果实拼成图案,并配上自己优美的文章。有一位学生,用50片树叶拼成了一颗大树,并在树叶上写上全班师生的姓名,起名:我们的家庭,希望全班同学凝聚在一起像一个大家庭,团结向上。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的情趣激昂,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情感得以释放,课外延伸活动确实是情感教育的重要阵地。
  本文就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背景,实施凭借及自己在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实施的两个设想,谈了自己的一些浅显看法。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而且,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将情感与认知相结合,课堂教学被激活了,教学效果自然也就提高了。
其他文献
摘要: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必须把“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核心理念。教师要做到:奉献一份“爱心”;多几分“关心”;行为中增加“耐心”,用自己的行动证实我们的教育工作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  关键词:学困生原因转化对策  “学困生”,是指学生的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的学生。专家学者们认为,有
期刊
【摘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的变革。在生物学科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科教育能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是教育改革的中心议题,也是当今初中教师较难面对的问题。本文拟对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对实施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问题的思考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素质教育应试教育   科学素养生物素质观  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
期刊
摘要:新课改要求教师转换角色,增强合作意识,促使新课改顺利实施。  关键词:合作,自主,团结  面对新课程改革全面启动,教师切实要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新课改对教师来说最根本的是对角色的挑战,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就必须转换自己的角色。新课程的综合化提出了“教师要合作”这一重大要求。    一、与学生合作,建立新的“学习共同体”,实现共同成长    学习是一个主动性和个性化的过程。新课改倡导通
期刊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不能仅仅着眼于这些能力的本身训练,而要在语文课全部教学活动中,从多方面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工作,直接地为语文能力服务。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便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一些问题,即学生的学习能力极差,他们在阅读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不会使用工具书,学习一篇文章不能按步骤把它读懂,只盼老师讲不会自
期刊
【摘要】如何在课堂教学,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在教学中注意引入数学中的史实故事,利用新奇的材料创设悬念,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描述抽象疑难问题,进行趣味性的问题设计,多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挖掘教学中的美学因素,同时注重教师情感的投入,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得到更好地激发,教学效果才会更好。  【关键词】数学教学 兴趣 激发 学生 学习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
期刊
摘要: 800米跑是体育高考必考身体素质之一,考生成绩大多集中在2分20秒到2分10秒之间.体育高考项目800米跑的技术对成绩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查找资料以及自己亲身带队参加比赛的实践,对体育高考项目800米的技术动作进行分析、对比,以求提高体育高考生的800米成绩。   关键词:体育高考 800米 技术  前言:体育高考项目800米是一项以耐力为基础、速度耐力为核心的次最大强度的竞速项目,它
期刊
摘要: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个性是在实施历史教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包括历史教师的理念、思维、教法和授课。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必须加强理论修养。不管是教育的与非教育的,不管是古代的与现代的,不管是中国的与外国的,都要学习与总结,去伪成真。要把自己学习到的、总结的理论、方法等积极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再结合教育教学过程,提出研究课题,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总结教育教学的规律
期刊
内容摘要:转化后进生,提高学生素质。转化策略是以爱心感染,挖掘闪光点,家校配合,帮助掌握方法。  关键词:转化后进生、策略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大部分中小学生都在健康地成长。但我们看到每个班级仍会存在一定数量的“后进生”,后进生的问题一直困扰素质教育的棘手问题。因此,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切实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这是每个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那么,如何转化后进生呢?
期刊
学习压力,顾名思义,是指人在学习活动中所承受的精神负担。这种精神负担,迫使人一定要在学习活动中取得成功,获得理想的学习成绩。学习压力大的人,往往对学习成绩的好坏非常敏感,对学习忧心忡忡,惟恐考试成绩不够理想。  一年八班有一个叫崔建的学生,入学以来成绩一直不够理想。他初中基础不好,自费上的高中,成绩在班级后几名。刚开学时他对学习有一定的积极性,和其他同学一样,在新的环境下大家都想把成绩往上提一提,
期刊
一堂成功的英语课,不仅导入要引人入胜,中间要环环相扣,结尾也要恰到好处。好的课堂结尾,可以起到画龙点睛、课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那么,我们该如何处理一堂课的结尾部分,使之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一、归纳总结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课堂上及时回忆的效率要比隔几个小时之后的回忆效率高出几倍。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教学结束前5、6分钟的时间,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及时进行总结,随后布置一些针对性较强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