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有一只“问题小鸡”吗

来源 :海外星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sca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粑粑麻麻们是否还记得,自从家里那个娃能把一个句子说溜,就开启了“十万个为什么”模式。
  “妈妈,为什么天黑了就要睡觉?”
  “因为我们的身体和脑袋瓜都需要充电。”
  “为什么要充电?”
  “因为不充电,第二天你就没有精力玩。”
  “为什么不能一直玩?”
  “因为一直玩你就会很累,太累身体就会抗议,会生病。”
  “为什么太累了身体就要抗议呢?”
  ……
  如果不找个法子打总结,这样的对话就会滔滔不绝绵延不断地继续下去。
  这只是“问题小鸡”的常规版,要是哪天她忽如其来发挥点想象力,那就得依赖谷歌,才能完美的进行下去。比如,“白宫为什么是白的呢?”
  估计很多爸妈活了几十年都没思考过这么深刻的问题,还好有智能手机这个神器,上网一搜,发现这问题还大有文章呢,答案甚至可以追溯到第二次美英战争,又涨知识了。
  除了“常规版”、“想象力版”,还有“尴尬版”。
  比如,某一天,娃在电梯里看着一个阿姨,悠悠地问:“妈妈,这个阿姨为什么这么胖呀?”
  又比如,大庭广众之下,忽然发问,“妈妈,为什么女人有乳房,男人没有?”
  总的来说,“问题小鸡”的提问模式是花样繁多的,而且提问时从不识时务,不管是不是很忙,是不是没闲功夫搭理他们,他们都秉承着光荣的牛皮糖精神,一旦黏住,绝不撤退。
  曾经有妈妈以为厕所是避难所,后来发现自己错了。
  “问题小鸡”随时都可能破门而入,要是把门反锁,她就会坚持不懈地蹲守门前,用隔空喊话的功夫,继续提问……
  待爸妈们冷静下来,认真一琢磨,发现“问题小鸡”并不是天生的。“问题小鸡”之所以能成为“问题小鸡”,其实离不开家长有意无意的栽培。
  
  回想当初,要是他们第一次跟在爸妈屁股后边叨叨“为什么”的时候,大人一声断喝,“哪来那么多为什么!”相信绝不会诞生一只“问题小鸡”。说到底,还是家长的纵容给了他们茁壮成长的空间,大人的“有问必答”成了滋养他们的土壤。
  哪有小孩不爱提问的呢,这个世界如此新奇,有那么多想了解想懂得的东西。只有一种情况下,孩子不再问问题,那就是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慢慢的,不爱问问题的小孩,会变得问不出问题,看什么都觉得理所当然。长大后,这孩子就发现,当他失去疑问时,也失去了探索的本能,好多本来可以学到的新知识都懒得再学。当他失去质问时,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一万个人都认同的肯定是对的,如果有个权威人物出来表态,就百分百没问题。
  而且,小孩子这种生物很有意思,提问不只是在找答案,也是在找关注。但很多大人不理解,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会因为不回他的问题,就认为爸妈没那么爱自己。父母们觉得很爱孩子啊,每天忙于生计,在事业和家庭间奔波,不就是为了孩子嘛。忙碌了一天,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感觉已尽完了爱的义务。这时候,再面对一个问题不断聒噪的娃,难免烦躁,但娃不理解啊,他们和大人理解爱的方式有差异,冲突就产生了。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说法:亲密关系里的挫伤和失败几乎都来自于“你不懂我”而做出的“你不爱我”的结论,深以为然。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家长再忙再烦也会回答娃那些无厘头的问题呢?原因只有两个:1、保护娃提问的能力;(这是最重要的)2、让孩子感到爸妈很爱他,在乎他,关注他。
  其实,“问题小鸡”这个绰号来自一本名叫《问题小鸡》的绘本,作者是法国的皮埃尔·戴勒。这个故事非常适合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读。对孩子来说,故事本身是鼓舞他们的,因为故事里的“问题小鸡”很可爱,虽然它刚开始招到了大家反感,最后还是找回了理解和爱。孩子容易在这个角色身上找到共鸣,还能从中学会如何用正确的方式提问。家长也能在故事中找到同感,因为“问题小鸡”的妈妈也是经历了一个从不怎么搭理“问题小鸡”到理解它的过程。
  鸡妈妈下了九个蛋,一只鸡蛋忽然说起话来。很快,鸡妈妈就被这个宝宝弄晕了头。它一敲破蛋壳,就马上问个不停,鸡妈妈生气地叫道,“哦,不,够了,亲爱的,请安静,我不想再听你没完没了的问问题了,你可真是一只问题小鸡。”
  不管鸡妈妈带着小鸡们走到哪里,去干什么,这只特别的小鸡总会问许许多多的问题,它遭到了所有人的指责,问题小鸡很委屈,大哭起来。它不喜欢被不停的告知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它决定离开。
問题小鸡来自同名的一本绘本

  然而很快鸡妈妈就明白,因为问题小鸡离开了,所以世界不再快乐。它找到小鸡并告诉它:“亲爱的,你当然可以说话,让所有人听到。我以前不明白这些,也不能理解你。我爱你,而且一直都爱你,我非常非常希望你能回家。”
  “不过,有三个条件。第一是你需要学会保持安静,因为还有很多小鸡也想说话。第二是关于你的那些问题,能够提问很好,但你应该先学会观察,也许你会发现答案已经在那里了。第三,继续保持提问和聆听问题的好习惯。”
  当他们走在回家的路上,天亮了,太阳升起来了,雨水填满了水坑,风儿吹走了云朵。这个喜欢问无数问题的,曾经被大家排斥的问题小鸡,它的世界又开始精彩起来了。现在这只问题小鸡依旧不停地问问题,只是它学会了聆听、理解。
  讲真,长时间的实用主义让我们这些大人思维逐渐固化,倒是娃这些无厘头的问题,替我们打开了一扇“无用”的大门。
  这无用背后,是我们遗失多年,宝贵的好奇心。(摘自东西儿童教育)(编辑/细辛)
其他文献
道林·格雷的画像    作者:(英)奥斯卡·王尔德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4月  书籍简介  无比奇妙的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一出版就震惊了世界!一个永葆青春的美少年的故事,是作者传奇一生的生动写照,探索美与道德的至高之作。19世纪末也因此被称为“道林的时代”。欢迎你从《道林格雷的画像》进入“读客精神成长文库”!浩瀚的经典文学史,就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成长史,大师们从各个
在金融业上班的许小姐,6年多前与未婚夫在台北市信义区买下一栋30年老公寓,准备当作结婚新房。当时,台北市房价刚走出SARS(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谷底,两人决定以一坪(约3.3平方米)不到25万元的价格购入,如今房价每坪至少45万元起跳,许小姐回想起来,仍对先生精准、睿智的眼光感到佩服。  但这项看似完美的决策背后,却因欠缺缜密的理财规划,让许小姐婚后除了背负房贷,还额外多了一笔小额负债。“老公寓
他的检举,让曾被视作创业神话的血检公司Theranos估值一泻千里,也令自己的家族关系失和。他是美国前国务卿乔治﹒舒尔茨的孙子,泰勒·舒尔茨。  前 记  Theranos曾许给世人一个仅需几滴指尖血就能迅速准确检测多种疾病的神话,政要云集的董事会阵容更是令其大获投资人追捧。但《华尔街日报》2015年10月的一则报道揭开了公司内部不可告人的技术违规,使得这只独角兽随之陷入危机。最早向监管机构检举T
有一位新加坡华人,是芭比娃娃的狂热粉丝。他已经收藏了了超过一万个的娃娃,还声称在此上的花费已经超过35万英镑。  这名华人叫杨健(音译),他的家已经被他收藏的芭比娃娃包围了。这位38岁的商业总监在新加坡的家是他自己设计的。他说他从3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收藏芭比娃娃了,但当他收藏到9000个时,就停止计算自己有多少洋娃娃。杨健说:“从1984年开始,我不小心打开了妹妹的圣诞礼物,我就爱上了芭比娃娃。”
哈里特说,很多衣服穿在模特身上都非常好看,但自己穿上去就差很多赫丝特几乎把八成的购买物品都退掉  你是不是也有买了东西之后改变心意又要退货的时候?英国就有一群“习惯性退货者”,买了一堆衣服最后只留下一件,其余全部退货。  为什么有些人就是喜欢退货呢?习惯性退货的消费行为对商家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在伦敦从事人力中介的哈里特·戈登每个月大概花400英镑在网上买衣服,但最后会退掉一半的衣物。  大
艾丽斯·约翰逊在1996年被判终身监禁,不得假释  艾丽斯的家人曾呼吁前总统奥巴马(图右)特赦艾丽斯,但最终没有成功  艾丽斯·约翰逊原本有一个美好的人生。她与丈夫育有五名儿女,住在美国密西西比州。她后来与丈夫离异,丢了工作和自己的房子,一连串的打击后,她加入了一个运毒集团,这个错误的决定令她要坐一辈子的牢。  往后的20多年,她在狱中表现良好,改过自新,曾获200多名国会议员支持她应获总统特赦,
继20世纪初量子理论出现后,现在正发生变革性技术的第二次量子革命。量子罗盘的问世,显示这项技术正在实现新的突破。  全球定位系统(GPS)为人们出行导航提供了便利,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这种卫星导航技术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在室内或是受到外来信号的干扰等,尤其是在核潜艇和油轮等方面,仅仅依赖卫星导航系统不可靠。    英国格拉斯哥科技公司M Squared Lasers与伦敦
“比苦难的地狱更可怕的是无聊的地狱。”法国小说家维克多·雨果在1862年出版的《悲惨世界》里写道。  直到今天,这仍是至理名言。在现代社会里,人们总是想方设法打发各种无聊时光,有的拿起手机玩一局《愤怒的小鸟》,有的时不时刷一下社交媒体。  无聊总是让人感到不安,这并不出人意料。只要看看整个社会对忙碌的重视程度就知道了。越是富有的人,工作时间往往越长,而忙碌也已经成为身份的象征和声望的标志。  与之
歐洲议会投票通过动议后,绿党议员萨尔根提尼(中)喜极而泣,众人为她鼓掌。对匈牙利启动调查程序的提案正是根据她的一份报告起草的  9月12日,欧洲议会通过决议启动,同意援引《欧盟条约》第七条展开对匈牙利“破坏民主制度”的调查,必要时将停止匈牙利在欧盟的投票权。  观察人士认为,这表明,面对民粹主义在欧洲可能走向联合这一“对欧盟价值观的重大威胁”,欧洲议会的建制派议员们已达成付诸实际行动的共识。不过随
2006年,费城一家三明治店贴出这个告示,引起了争议——最终从橱窗中移除  10年前,我搬到日本,在一所乡村中学教英语,英语是学生们的第二语言。这段经历让我意识到,作为一个母语是英语的人多么幸运。  美国人的身份和以英语为母语这二者的结合,使美国人享有巨大的经济特权。  为什么?因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英语一直是全球贸易和交流的通用语。哈佛大学 2013年的一份报告发现,英语技能和更好的收入密切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