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粑粑麻麻们是否还记得,自从家里那个娃能把一个句子说溜,就开启了“十万个为什么”模式。
“妈妈,为什么天黑了就要睡觉?”
“因为我们的身体和脑袋瓜都需要充电。”
“为什么要充电?”
“因为不充电,第二天你就没有精力玩。”
“为什么不能一直玩?”
“因为一直玩你就会很累,太累身体就会抗议,会生病。”
“为什么太累了身体就要抗议呢?”
……
如果不找个法子打总结,这样的对话就会滔滔不绝绵延不断地继续下去。
这只是“问题小鸡”的常规版,要是哪天她忽如其来发挥点想象力,那就得依赖谷歌,才能完美的进行下去。比如,“白宫为什么是白的呢?”
估计很多爸妈活了几十年都没思考过这么深刻的问题,还好有智能手机这个神器,上网一搜,发现这问题还大有文章呢,答案甚至可以追溯到第二次美英战争,又涨知识了。
除了“常规版”、“想象力版”,还有“尴尬版”。
比如,某一天,娃在电梯里看着一个阿姨,悠悠地问:“妈妈,这个阿姨为什么这么胖呀?”
又比如,大庭广众之下,忽然发问,“妈妈,为什么女人有乳房,男人没有?”
总的来说,“问题小鸡”的提问模式是花样繁多的,而且提问时从不识时务,不管是不是很忙,是不是没闲功夫搭理他们,他们都秉承着光荣的牛皮糖精神,一旦黏住,绝不撤退。
曾经有妈妈以为厕所是避难所,后来发现自己错了。
“问题小鸡”随时都可能破门而入,要是把门反锁,她就会坚持不懈地蹲守门前,用隔空喊话的功夫,继续提问……
待爸妈们冷静下来,认真一琢磨,发现“问题小鸡”并不是天生的。“问题小鸡”之所以能成为“问题小鸡”,其实离不开家长有意无意的栽培。
回想当初,要是他们第一次跟在爸妈屁股后边叨叨“为什么”的时候,大人一声断喝,“哪来那么多为什么!”相信绝不会诞生一只“问题小鸡”。说到底,还是家长的纵容给了他们茁壮成长的空间,大人的“有问必答”成了滋养他们的土壤。
哪有小孩不爱提问的呢,这个世界如此新奇,有那么多想了解想懂得的东西。只有一种情况下,孩子不再问问题,那就是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慢慢的,不爱问问题的小孩,会变得问不出问题,看什么都觉得理所当然。长大后,这孩子就发现,当他失去疑问时,也失去了探索的本能,好多本来可以学到的新知识都懒得再学。当他失去质问时,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一万个人都认同的肯定是对的,如果有个权威人物出来表态,就百分百没问题。
而且,小孩子这种生物很有意思,提问不只是在找答案,也是在找关注。但很多大人不理解,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会因为不回他的问题,就认为爸妈没那么爱自己。父母们觉得很爱孩子啊,每天忙于生计,在事业和家庭间奔波,不就是为了孩子嘛。忙碌了一天,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感觉已尽完了爱的义务。这时候,再面对一个问题不断聒噪的娃,难免烦躁,但娃不理解啊,他们和大人理解爱的方式有差异,冲突就产生了。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说法:亲密关系里的挫伤和失败几乎都来自于“你不懂我”而做出的“你不爱我”的结论,深以为然。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家长再忙再烦也会回答娃那些无厘头的问题呢?原因只有两个:1、保护娃提问的能力;(这是最重要的)2、让孩子感到爸妈很爱他,在乎他,关注他。
其实,“问题小鸡”这个绰号来自一本名叫《问题小鸡》的绘本,作者是法国的皮埃尔·戴勒。这个故事非常适合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读。对孩子来说,故事本身是鼓舞他们的,因为故事里的“问题小鸡”很可爱,虽然它刚开始招到了大家反感,最后还是找回了理解和爱。孩子容易在这个角色身上找到共鸣,还能从中学会如何用正确的方式提问。家长也能在故事中找到同感,因为“问题小鸡”的妈妈也是经历了一个从不怎么搭理“问题小鸡”到理解它的过程。
鸡妈妈下了九个蛋,一只鸡蛋忽然说起话来。很快,鸡妈妈就被这个宝宝弄晕了头。它一敲破蛋壳,就马上问个不停,鸡妈妈生气地叫道,“哦,不,够了,亲爱的,请安静,我不想再听你没完没了的问问题了,你可真是一只问题小鸡。”
不管鸡妈妈带着小鸡们走到哪里,去干什么,这只特别的小鸡总会问许许多多的问题,它遭到了所有人的指责,问题小鸡很委屈,大哭起来。它不喜欢被不停的告知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它决定离开。
然而很快鸡妈妈就明白,因为问题小鸡离开了,所以世界不再快乐。它找到小鸡并告诉它:“亲爱的,你当然可以说话,让所有人听到。我以前不明白这些,也不能理解你。我爱你,而且一直都爱你,我非常非常希望你能回家。”
“不过,有三个条件。第一是你需要学会保持安静,因为还有很多小鸡也想说话。第二是关于你的那些问题,能够提问很好,但你应该先学会观察,也许你会发现答案已经在那里了。第三,继续保持提问和聆听问题的好习惯。”
当他们走在回家的路上,天亮了,太阳升起来了,雨水填满了水坑,风儿吹走了云朵。这个喜欢问无数问题的,曾经被大家排斥的问题小鸡,它的世界又开始精彩起来了。现在这只问题小鸡依旧不停地问问题,只是它学会了聆听、理解。
讲真,长时间的实用主义让我们这些大人思维逐渐固化,倒是娃这些无厘头的问题,替我们打开了一扇“无用”的大门。
这无用背后,是我们遗失多年,宝贵的好奇心。(摘自东西儿童教育)(编辑/细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