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我是一个很喜欢“捡垃圾”的人。
小学时放学回家的路上我总是走得很慢很慢。那时回家的路旁总是有人们堆放的垃圾,我的乐趣就是从那一堆一堆被丢弃的物品中寻宝。
我曾在那些被人遗弃的杂物中淘到了一个还能用的电话,我如寻到珍宝似的将它捡回来擦拭干净。我还记得那个电话是有点发黄的白色,按键就是那个时代最普遍的一粒一粒的椭圆形。当拿回来发现它还能用的时候,妈妈也很高兴,但我也忘记后来我们到底有没有用过它了。
我还捡过木头,还有其他的一些小玩意儿。别人丢掉的东西就这样一件一件地被我捡回来,于是我们的仓库里渐渐堆起了一座小山,那座小山,正是我的杰作。
我还在小学的时候和同班同学去一座高高的土堆后面捡过鸡蛋。这个秘密是同学发现的,她告诉我土堆后有鸡蛋,我半信半疑,同她前往,发现竟然真的有鸡蛋,满心欢喜,觉得捡了便宜,便立马下手,在一堆鸡蛋里翻翻捡捡,想要找到好的鸡蛋然后带回家。
现在回想起来,估计那都是被人遗弃的臭掉的鸡蛋,我们还傻傻地视若珍宝,带回家给妈妈,终究被丢进垃圾桶。
长大以后我读三毛的书,知道了她是个拾荒者,而我意外地发现我当年的举动与她相像,还为此沾沾自喜,也给自己冠上“拾荒者”的头衔。
[2]
我的拾荒之旅随着小学生涯的结束而结束。我不再从外面捡任何东西回来,但我的家里还是很乱。
虽然我不捡东西了,但我开始买东西了。
中学时代,没什么钱,买衣服就去夜市,遇到便宜的觉得好看的,也没有确定是否合身就直接买下来了,导致衣柜里全是一些穿了一两次就不想穿的;甚至有些衣服一次都没有穿过,就那样静静地躺在我的衣柜里,度过了整个中学时代。
我们家似乎没有定期扔东西的习惯。住在旧家时,除了收破烂的来了,妈妈会整理一些废纸废书卖掉,衣物什么的几乎没有丢。我上到初一的时候,我小学一二年级的睡衣还在我的衣柜底。
其实我和妈妈一样,对旧物,都舍不得,觉得丢掉太可惜,觉得也许有一天还能用上。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对渐渐增多的旧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愿意真正去面对。
[3]
我第一次接触断舍离,是刷微博时无意间看到的。
当时我的意图是想要整理自己的房间,却意外地搜到了推荐的日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微博的配图是女主角麻衣呈“大”字形躺在木质地板上,四周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我一眼就喜欢上了那张图,那是一种完全没有束缚的自在舒服。
带着好奇,我看了这部剧。
女主角麻衣是一个以“丢丢丢”为人生口号的年轻家庭主妇,她的家里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物品,只留下必需品。就拿客厅来说,她的客厅只有一个电视,没有茶几沙发,更别说什么装饰品。如果有客人来,就从过道的壁橱拿出吃饭时用的椅子和桌子。
所有的东西都分类存放,衣柜里的衣服少而整洁,麻衣一直遵循一個原则:要买新的,就要舍弃一个旧的,以此保持数量恒等。
那个下午我把整部剧都看完了,之后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和妈妈说明天我要大扫除我的房间。之所以选择第二天是想要有一份完整的较长的时间去完成这一仪式。用仪式这个词是在看这部日剧之前从《怦然心动的整理魔法》中学到的。女主说断舍离是告别的仪式。
第二天一早,我便开始整理房间。首先从堆在房间各个角落和抽屉里的纸质类的物品整理起来,将那些已经过期的试卷、教科书统统打包丢掉,只把一些有纪念意义的东西留了下来。
[4]
那一天,我丢掉了房间里三分之二的东西。收拾完以后我的心情和房间一样,非常地空,非常地静,很清明的感觉。我知道,我很喜欢这种感觉。
回到学校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断舍离学校里的衣物。我把衣服铺在野餐垫上,分成心动、不心动、犹豫的三部分,不心动的断然舍弃(不是直接扔,是捐出去),在犹豫的衣服里,挑挑选选,一部分放回心动,一部分归入不心动。
每一次的告别都是一场仪式。像《怦然心动的整理魔法》里的女主说的那样,每决定要舍弃一件衣服,都要郑重地道别,对它说谢谢你,对不起,再见。是的,我也相信这些物品都是有生命的,它们能感受到我们的心情能听到我们的道别。
整理之后我的衣柜空了许多,留下的衣服基本都是我喜欢并且能穿的。花哨的衣服已经没有了,留下的几乎都是纯色,看着心里就非常舒服。
后来我读了山下英子的《断舍离》,对断舍离有了更深的体会。
断舍离的过程,其实就是和旧的自己告别。如果长时间被旧的事物包围,很多事情举步维艰,因此陷入泥潭。
现在的我,不会冲动做事,就像买一样东西,都会三思再三思。如果拥有一样物品,就要对它负责,所以我变得谨慎,珍惜所拥有的,不随意增加物品,除非非常必要的。
我渐渐地和过去的自己告别。
虽然外表变化并不大,但我知道,我真的在一点点地变好。
最后,分享《断舍离》对于断舍离这一概念的三句话,希望大家都能有所收获与感悟。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多余的废物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编辑/张春艳
我是一个很喜欢“捡垃圾”的人。
小学时放学回家的路上我总是走得很慢很慢。那时回家的路旁总是有人们堆放的垃圾,我的乐趣就是从那一堆一堆被丢弃的物品中寻宝。
我曾在那些被人遗弃的杂物中淘到了一个还能用的电话,我如寻到珍宝似的将它捡回来擦拭干净。我还记得那个电话是有点发黄的白色,按键就是那个时代最普遍的一粒一粒的椭圆形。当拿回来发现它还能用的时候,妈妈也很高兴,但我也忘记后来我们到底有没有用过它了。
我还捡过木头,还有其他的一些小玩意儿。别人丢掉的东西就这样一件一件地被我捡回来,于是我们的仓库里渐渐堆起了一座小山,那座小山,正是我的杰作。
我还在小学的时候和同班同学去一座高高的土堆后面捡过鸡蛋。这个秘密是同学发现的,她告诉我土堆后有鸡蛋,我半信半疑,同她前往,发现竟然真的有鸡蛋,满心欢喜,觉得捡了便宜,便立马下手,在一堆鸡蛋里翻翻捡捡,想要找到好的鸡蛋然后带回家。
现在回想起来,估计那都是被人遗弃的臭掉的鸡蛋,我们还傻傻地视若珍宝,带回家给妈妈,终究被丢进垃圾桶。
长大以后我读三毛的书,知道了她是个拾荒者,而我意外地发现我当年的举动与她相像,还为此沾沾自喜,也给自己冠上“拾荒者”的头衔。
[2]
我的拾荒之旅随着小学生涯的结束而结束。我不再从外面捡任何东西回来,但我的家里还是很乱。
虽然我不捡东西了,但我开始买东西了。
中学时代,没什么钱,买衣服就去夜市,遇到便宜的觉得好看的,也没有确定是否合身就直接买下来了,导致衣柜里全是一些穿了一两次就不想穿的;甚至有些衣服一次都没有穿过,就那样静静地躺在我的衣柜里,度过了整个中学时代。
我们家似乎没有定期扔东西的习惯。住在旧家时,除了收破烂的来了,妈妈会整理一些废纸废书卖掉,衣物什么的几乎没有丢。我上到初一的时候,我小学一二年级的睡衣还在我的衣柜底。
其实我和妈妈一样,对旧物,都舍不得,觉得丢掉太可惜,觉得也许有一天还能用上。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对渐渐增多的旧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愿意真正去面对。
[3]
我第一次接触断舍离,是刷微博时无意间看到的。
当时我的意图是想要整理自己的房间,却意外地搜到了推荐的日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微博的配图是女主角麻衣呈“大”字形躺在木质地板上,四周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我一眼就喜欢上了那张图,那是一种完全没有束缚的自在舒服。
带着好奇,我看了这部剧。
女主角麻衣是一个以“丢丢丢”为人生口号的年轻家庭主妇,她的家里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物品,只留下必需品。就拿客厅来说,她的客厅只有一个电视,没有茶几沙发,更别说什么装饰品。如果有客人来,就从过道的壁橱拿出吃饭时用的椅子和桌子。
所有的东西都分类存放,衣柜里的衣服少而整洁,麻衣一直遵循一個原则:要买新的,就要舍弃一个旧的,以此保持数量恒等。
那个下午我把整部剧都看完了,之后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和妈妈说明天我要大扫除我的房间。之所以选择第二天是想要有一份完整的较长的时间去完成这一仪式。用仪式这个词是在看这部日剧之前从《怦然心动的整理魔法》中学到的。女主说断舍离是告别的仪式。
第二天一早,我便开始整理房间。首先从堆在房间各个角落和抽屉里的纸质类的物品整理起来,将那些已经过期的试卷、教科书统统打包丢掉,只把一些有纪念意义的东西留了下来。
[4]
那一天,我丢掉了房间里三分之二的东西。收拾完以后我的心情和房间一样,非常地空,非常地静,很清明的感觉。我知道,我很喜欢这种感觉。
回到学校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断舍离学校里的衣物。我把衣服铺在野餐垫上,分成心动、不心动、犹豫的三部分,不心动的断然舍弃(不是直接扔,是捐出去),在犹豫的衣服里,挑挑选选,一部分放回心动,一部分归入不心动。
每一次的告别都是一场仪式。像《怦然心动的整理魔法》里的女主说的那样,每决定要舍弃一件衣服,都要郑重地道别,对它说谢谢你,对不起,再见。是的,我也相信这些物品都是有生命的,它们能感受到我们的心情能听到我们的道别。
整理之后我的衣柜空了许多,留下的衣服基本都是我喜欢并且能穿的。花哨的衣服已经没有了,留下的几乎都是纯色,看着心里就非常舒服。
后来我读了山下英子的《断舍离》,对断舍离有了更深的体会。
断舍离的过程,其实就是和旧的自己告别。如果长时间被旧的事物包围,很多事情举步维艰,因此陷入泥潭。
现在的我,不会冲动做事,就像买一样东西,都会三思再三思。如果拥有一样物品,就要对它负责,所以我变得谨慎,珍惜所拥有的,不随意增加物品,除非非常必要的。
我渐渐地和过去的自己告别。
虽然外表变化并不大,但我知道,我真的在一点点地变好。
最后,分享《断舍离》对于断舍离这一概念的三句话,希望大家都能有所收获与感悟。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多余的废物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编辑/张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