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标导向与评价驱动教学”是一种以“以课标为引领,目标为导向,工作记录单为载体,通过评价来驱动”的教学。它是一种把评价镶嵌于教学中的课堂新形态,通过“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和“评价驱动”的课堂实施两个阶段,大大地缩短了理想课程、实施课程以及习得课程之间的距离。
关键词:目标导向;评价驱动;工作记录单;设计与实施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12-0079-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5.12.030
新课程出现“两张皮”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研究表明[1],课改十年来,教材与课标的吻合度90%以上,教学与课标的吻合度却不到50%。
在课标、教材、教学之间存在的这种“断链”现象,说明理想课程、实施课程与习得课程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
我们认为,教师中习以为常的忽视课标、基于经验的课程实施方式是造成上述“断链”现象的重要根源。
因此,构建课标引领下的“目标导向”教学设计,实施“评价驱动”的课堂教学,促使教、学、评由分离走向融合,是解决上述问题的“良方”。
本文以浙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科学“材料的制造与环境保护”教学为例,予以说明。
一、基于“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
1. 明确教学价值取向和目标
所有的活动都要从确定目的开始,明确的目的是策划、实施和调整具体活动的有力依据。
本文所说的“目标导向与评价驱动教学”就是以课标为引领,目标为导向,工作记录单为载体,通过评价来驱动课堂,从而形成“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为目的的一种融教学与评价于一体的教学新形态。
目标是教师教、学生学及师生评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为更好地实现目标的导教、导学、导评的功能,为学生探究提供指南,我们认为,学习目标的设置必须基于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及学情分析。
“材料的制造与环境保护”属于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材料的发展”中的内容,在学习完物质的转化规律后,运用所学规律学习物质的制取途径、方法以及认识材料制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保护问题。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编排明显地体现了课标提出的“发展学生在科学探究,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认识和能力,逐步形成用科学的知识、方法和态度解决个人与社会问题的意识,保护自然的意识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2]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探究(“怎样以铜为主要原料制备硫酸铜”)这一核心问题,了解制造材料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积极探寻无污染及低排放的“绿色”新工艺。
教学的重点是物质制备可行性方案的标准,难点是在探究中形成正确、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提高学生应用科学知识、方法及科学思想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因此,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所达成的学习目标是:
(1) 仿照示例,运用物质转化规律,以流程图的方式设计出物质(硫酸铜)的制取途径、方法,正确写出实验原理的化学方程式。
(2) 通过对几种硫酸铜制取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小组讨论和集体交流,初步形成材料制取方案可行性标准(原理、资源、成本、环保等方面),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
2. 制定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是对学生的回答、作业和表现进行评判的指南、规则或原则。它告诉我们如何评价学生的表现或成果的水平。[3]“清晰、稳定的评分标准”[4],是成功实施学习性评价的关键。
依据本节学习目标,物质制备的评价标准如下(见表1)
(仿照方案①呈现方式,以流程图的形式设计实验方案并写出反应原理)
方案② ; 原理 。
方案③ ; 原理 。
⑶讨论交流
同学们设计的几种方案中,各有什么优缺点?哪一种方案最佳,请说明理由。
(提示:可从反应原理、实验操作、经济、环境保护方面评价。)
4. 拓展迁移
⑴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是一种利用价值较高的化工原料。其中之一是以石灰石为原料生产轻质碳酸钙(一种极细的粉末),可作为牙膏、化妆品的一种原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所学知识为某厂设计了以下四套方案:
①以上四套方案中,最佳的为方案 ,理由是_________。
②其他方案你们组不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__。
⑵ 潜水艇里要配备氧气的再生装置,以保证长时间潜航。有以下几种制氧的方法: ①加热高锰酸钾;②电解水;③常温下过氧化钠固体(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最适合在潜水艇里制取氧气的方法是 ,与其它两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优点是 。
二、基于“评价驱动”的教学实施
“评价驱动”的教学实施的特点是(如图1):以工作记录单为载体,以评价驱动课堂,教师对暴露出的原始资源进行判断、捕捉、整合,学生在展示交流中内化评价标准,然后运用形成的标准解决新的问题。下面以“案例1”所呈现的工作记录单为例,说明该模式的实施过程。
方案1-3理论不可能:方案1中氧化铜与水、方案2氯化铜与硫酸钠、方案3中硫化铜与氢氧化钠溶液不能发生反应。(标准一:理论上要可能,符合物质转化规律。)
方案4-5不环保:方案4虽简单易行但产生有毒的SO2且原料利用率低;方案5使用有毒的氯气不环保(标准二:绿色环保,污染要少;标准三:操作简单易行,符合实验安全。)
方案6不经济,原料(硝酸银)价格高。(标准四:经济合理。原料易得、成本低廉。)
方案7最佳。原理成立、操作便利、体现环保、经济实惠。
3. 回流拓展,促进发展
学生用这些标准审视自己和小组其他同学设计的方案的可行性如何,依照标准进行修改,并利用所得的标准进行拓展迁移(如完成工作记录单中的“拓展迁移”部分),在新的情境中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发展。
三、教学反思
1. “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是缩小“理想课程”与“实施课程”之间距离的前提
教学是以教学目标定向的活动。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基于课标的教学目标理应成为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每堂课的方向以及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判断依据。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们常常是在还没明确教学目标的情况下,首先考虑的却是怎样教,更别说目标是否与课标相吻合了。
如果说教师的这种习以为常的备课方式是造成教学目标“缺失”现象的内因的话,而相对宏观的课标、笼统的内容标准以及表现标准的缺失,教师难以据(课)标制(目)标,则是导致教学与课标吻合度不足50%的外因。
在本节“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中,首先通过学情分析、教材对话、课标解读,确定本节课的核心目标,即教学的重点(物质制备方案标准)和难点(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的形成),以及围绕重难点确立三维一体的具体学习目标;其次,依据学习目标制订出物质制备方案的评价标准(见表1);最后设计出对应的工作记录单(见案例1)。
“目标导向”的设计流程可用图2所示的模型来表示,据图可知,在影响设计的诸多因素中,基本要素有三:学习目标、评价标准及工作记录单,三者之间相互关联、互为因果,而学习目标则更是处于核心地位,结合学情和教材特点,对内容标准进行解构、分解、细化等技术处理,使得抽象上位的内容标准转化为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实现以(课)标定(目)标,解决“为什么教”和“教什么”的问题。评价标准则是对学习目标的进一步细化,是达成目标应有怎样的表现质量,是连接评价和教学的关键。工作记录单的设计一要符合生活性原则,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二要符合过程性原则,为学生的思考全过程留出空间;三要符合开放性原则,在内容、过程及结果等方面体现开放。
因此,围绕“目标导向”教学设计三要素的逐步确定,将内容标准分解并转化为学习目标、评价方式、学习活动,其实质就是形成了一条“课标-目标-教学-评价”一体化的教学路径,为教师提供了一条由专家的理想课程内化为教师的实施课程的技术路径,从而大大缩小了“理想课程”与“实施课程”之间的差距。
2. “评价驱动”的课堂实施是“实施课程”向“习得课程”高效转化的关键
“当所有的正式评价被视为教学和学习之后的事情时——力争优异教育的战斗其实已经输掉了。”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结束之后的环节才是评价,教学是教学,评价是评价,教、学、评是一个由此及彼的线性关系。评价与教学是相互分离的,评价不能很好地反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而“评价驱动”的教学,秉持“评价本身就是一种教学的意义”的理念,关注评价的反馈功能,通过持续地收集学生学习的信息,持续地对教学做出决策,从而实现把评价镶嵌于教学之中。
在本节课的课堂实施部分,通过开放性的工作记录单,学生以流程图的方式设计出各种个性化的硫酸铜制备方案,教师选取其中7种“原始方案”分成四类(方案1-3、4-5、6、7)有序呈现,比较各组方案的优缺点,在方案优缺点评析的过程中,把教师课前制订的物质制备方案的四条标准(理论可能、操作可行、经济合理、绿色环保)内化为学生认可的标准,然后学生利用内化的标准进行拓展迁移(即工作记录单中的“拓展迁移”部分),在新的情境中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获得发展。
高效实施“评价驱动”课堂教学的关键:
一是学生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要有独立思考形成个性化方案的时空,要有对小组内各个方案比较优化的时空。
二是教师要有判断、捕捉、整合资源的意识和能力。要把学生个性化的原始资源整合成“结构化资源”。
三是学生参与评价标准的第二次开发。评价标准就是学习目标的具体化,如果说教师在上课前设计评价标准属于第一次开发的话,那么在课堂通过呈现整合后的“结构化资源”,内化出好的物质制备方案的评价标准,则属于评价标准的第二次开发。通过评价标准的二次开发,从而实现了教师的“实施课程”向学生的“习得课程”高效转化。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 十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课改热点问题访谈[J]. 人民教育,2011,(18):37
[2] 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Judith Arter.课堂教学评分规则[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1:4
[4] Grant Wiggins著.教育性评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2:13
关键词:目标导向;评价驱动;工作记录单;设计与实施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12-0079-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5.12.030
新课程出现“两张皮”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研究表明[1],课改十年来,教材与课标的吻合度90%以上,教学与课标的吻合度却不到50%。
在课标、教材、教学之间存在的这种“断链”现象,说明理想课程、实施课程与习得课程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
我们认为,教师中习以为常的忽视课标、基于经验的课程实施方式是造成上述“断链”现象的重要根源。
因此,构建课标引领下的“目标导向”教学设计,实施“评价驱动”的课堂教学,促使教、学、评由分离走向融合,是解决上述问题的“良方”。
本文以浙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科学“材料的制造与环境保护”教学为例,予以说明。
一、基于“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
1. 明确教学价值取向和目标
所有的活动都要从确定目的开始,明确的目的是策划、实施和调整具体活动的有力依据。
本文所说的“目标导向与评价驱动教学”就是以课标为引领,目标为导向,工作记录单为载体,通过评价来驱动课堂,从而形成“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为目的的一种融教学与评价于一体的教学新形态。
目标是教师教、学生学及师生评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为更好地实现目标的导教、导学、导评的功能,为学生探究提供指南,我们认为,学习目标的设置必须基于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及学情分析。
“材料的制造与环境保护”属于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材料的发展”中的内容,在学习完物质的转化规律后,运用所学规律学习物质的制取途径、方法以及认识材料制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保护问题。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编排明显地体现了课标提出的“发展学生在科学探究,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认识和能力,逐步形成用科学的知识、方法和态度解决个人与社会问题的意识,保护自然的意识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2]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探究(“怎样以铜为主要原料制备硫酸铜”)这一核心问题,了解制造材料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积极探寻无污染及低排放的“绿色”新工艺。
教学的重点是物质制备可行性方案的标准,难点是在探究中形成正确、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提高学生应用科学知识、方法及科学思想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因此,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所达成的学习目标是:
(1) 仿照示例,运用物质转化规律,以流程图的方式设计出物质(硫酸铜)的制取途径、方法,正确写出实验原理的化学方程式。
(2) 通过对几种硫酸铜制取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小组讨论和集体交流,初步形成材料制取方案可行性标准(原理、资源、成本、环保等方面),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
2. 制定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是对学生的回答、作业和表现进行评判的指南、规则或原则。它告诉我们如何评价学生的表现或成果的水平。[3]“清晰、稳定的评分标准”[4],是成功实施学习性评价的关键。
依据本节学习目标,物质制备的评价标准如下(见表1)
(仿照方案①呈现方式,以流程图的形式设计实验方案并写出反应原理)
方案② ; 原理 。
方案③ ; 原理 。
⑶讨论交流
同学们设计的几种方案中,各有什么优缺点?哪一种方案最佳,请说明理由。
(提示:可从反应原理、实验操作、经济、环境保护方面评价。)
4. 拓展迁移
⑴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是一种利用价值较高的化工原料。其中之一是以石灰石为原料生产轻质碳酸钙(一种极细的粉末),可作为牙膏、化妆品的一种原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所学知识为某厂设计了以下四套方案:
①以上四套方案中,最佳的为方案 ,理由是_________。
②其他方案你们组不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__。
⑵ 潜水艇里要配备氧气的再生装置,以保证长时间潜航。有以下几种制氧的方法: ①加热高锰酸钾;②电解水;③常温下过氧化钠固体(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最适合在潜水艇里制取氧气的方法是 ,与其它两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优点是 。
二、基于“评价驱动”的教学实施
“评价驱动”的教学实施的特点是(如图1):以工作记录单为载体,以评价驱动课堂,教师对暴露出的原始资源进行判断、捕捉、整合,学生在展示交流中内化评价标准,然后运用形成的标准解决新的问题。下面以“案例1”所呈现的工作记录单为例,说明该模式的实施过程。
方案1-3理论不可能:方案1中氧化铜与水、方案2氯化铜与硫酸钠、方案3中硫化铜与氢氧化钠溶液不能发生反应。(标准一:理论上要可能,符合物质转化规律。)
方案4-5不环保:方案4虽简单易行但产生有毒的SO2且原料利用率低;方案5使用有毒的氯气不环保(标准二:绿色环保,污染要少;标准三:操作简单易行,符合实验安全。)
方案6不经济,原料(硝酸银)价格高。(标准四:经济合理。原料易得、成本低廉。)
方案7最佳。原理成立、操作便利、体现环保、经济实惠。
3. 回流拓展,促进发展
学生用这些标准审视自己和小组其他同学设计的方案的可行性如何,依照标准进行修改,并利用所得的标准进行拓展迁移(如完成工作记录单中的“拓展迁移”部分),在新的情境中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发展。
三、教学反思
1. “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是缩小“理想课程”与“实施课程”之间距离的前提
教学是以教学目标定向的活动。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基于课标的教学目标理应成为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每堂课的方向以及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判断依据。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们常常是在还没明确教学目标的情况下,首先考虑的却是怎样教,更别说目标是否与课标相吻合了。
如果说教师的这种习以为常的备课方式是造成教学目标“缺失”现象的内因的话,而相对宏观的课标、笼统的内容标准以及表现标准的缺失,教师难以据(课)标制(目)标,则是导致教学与课标吻合度不足50%的外因。
在本节“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中,首先通过学情分析、教材对话、课标解读,确定本节课的核心目标,即教学的重点(物质制备方案标准)和难点(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的形成),以及围绕重难点确立三维一体的具体学习目标;其次,依据学习目标制订出物质制备方案的评价标准(见表1);最后设计出对应的工作记录单(见案例1)。
“目标导向”的设计流程可用图2所示的模型来表示,据图可知,在影响设计的诸多因素中,基本要素有三:学习目标、评价标准及工作记录单,三者之间相互关联、互为因果,而学习目标则更是处于核心地位,结合学情和教材特点,对内容标准进行解构、分解、细化等技术处理,使得抽象上位的内容标准转化为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实现以(课)标定(目)标,解决“为什么教”和“教什么”的问题。评价标准则是对学习目标的进一步细化,是达成目标应有怎样的表现质量,是连接评价和教学的关键。工作记录单的设计一要符合生活性原则,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二要符合过程性原则,为学生的思考全过程留出空间;三要符合开放性原则,在内容、过程及结果等方面体现开放。
因此,围绕“目标导向”教学设计三要素的逐步确定,将内容标准分解并转化为学习目标、评价方式、学习活动,其实质就是形成了一条“课标-目标-教学-评价”一体化的教学路径,为教师提供了一条由专家的理想课程内化为教师的实施课程的技术路径,从而大大缩小了“理想课程”与“实施课程”之间的差距。
2. “评价驱动”的课堂实施是“实施课程”向“习得课程”高效转化的关键
“当所有的正式评价被视为教学和学习之后的事情时——力争优异教育的战斗其实已经输掉了。”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结束之后的环节才是评价,教学是教学,评价是评价,教、学、评是一个由此及彼的线性关系。评价与教学是相互分离的,评价不能很好地反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而“评价驱动”的教学,秉持“评价本身就是一种教学的意义”的理念,关注评价的反馈功能,通过持续地收集学生学习的信息,持续地对教学做出决策,从而实现把评价镶嵌于教学之中。
在本节课的课堂实施部分,通过开放性的工作记录单,学生以流程图的方式设计出各种个性化的硫酸铜制备方案,教师选取其中7种“原始方案”分成四类(方案1-3、4-5、6、7)有序呈现,比较各组方案的优缺点,在方案优缺点评析的过程中,把教师课前制订的物质制备方案的四条标准(理论可能、操作可行、经济合理、绿色环保)内化为学生认可的标准,然后学生利用内化的标准进行拓展迁移(即工作记录单中的“拓展迁移”部分),在新的情境中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获得发展。
高效实施“评价驱动”课堂教学的关键:
一是学生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要有独立思考形成个性化方案的时空,要有对小组内各个方案比较优化的时空。
二是教师要有判断、捕捉、整合资源的意识和能力。要把学生个性化的原始资源整合成“结构化资源”。
三是学生参与评价标准的第二次开发。评价标准就是学习目标的具体化,如果说教师在上课前设计评价标准属于第一次开发的话,那么在课堂通过呈现整合后的“结构化资源”,内化出好的物质制备方案的评价标准,则属于评价标准的第二次开发。通过评价标准的二次开发,从而实现了教师的“实施课程”向学生的“习得课程”高效转化。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 十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课改热点问题访谈[J]. 人民教育,2011,(18):37
[2] 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Judith Arter.课堂教学评分规则[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1:4
[4] Grant Wiggins著.教育性评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