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二环附近,中华财险的新数据中心正式启用。中华财险信息技术部项目负责人颇为自豪地介绍,新数据中心总建筑面积为1650平方米,是按照国家最高技术等级的A类机房建设标准,并结合自有建筑特点、因地制宜地建设而成的。
“历时10个月,中华财险完成了数据中心的整体迁移。”该负责人回首中华财险启用新数据中心的过程时如数家珍,“物理搬迁和系统迁移有节奏地分步进行,目前来看,新数据中心实现了‘高效、安全、灵活’的目标。”
从新疆迁移到北京
中华财险是新中国第二家国有保险公司,目前市场规模居全国第四位,其经营历史长、业务量大,在原总部所在地新疆的数据中心里积累了大量的数据。“2010年底,公司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将总部迁往北京,以进一步拓展业务。”伴随着这一搬迁,北京的新数据中心也摆上了议程——“新数据中心不仅要完整保留已有的系统和数据,还要成为中华财险新的生产系统中心。”该负责人表示,北京新数据中心的建设是中华财险“将信息化建设纳入公司发展战略,打造成提升效率、强化管控和提升形象的核心竞争力”的信息化五年战略规划中的一个重头戏。
在实施之前,中华财险与IBM、国内最大的专业机房装修服务商捷通公司一起,评估了项目的难点,以求有的放矢。“在初期,我们就将项目中会碰到的困难梳理出来,并制定了相应的处理策略,这正是后来的七批迁移每一批都一次成功的关键。”该负责人认为不打无准备之仗是项目顺利实施的前提。
据介绍,该项目的难处主要有五个方面:一、需要迁移的业务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和中间件众多,涉及到的重点保障的系统共有25套,其他小规模系统共有34套。新机房采用了PowerVM技术 ,新增PowerVM分区达到66个。二、采用高可用新技术,环境变化复杂。充分采用高可用性技术,如Power HA、OracleRAC、LVM、PPRC、F5负载均衡,覆盖了操作系统、存储、数据库、数据复制等多个领域,实现系统的高可用性建设目标。三、测试环节复杂。环境平台搭建阶段需要多轮测试,物理搬迁和系统迁移阶段需要配合测试。四、项目组织架构复杂。中华保险内部组织架构复杂,包括总部几十个部门和23家分公司。五、时间紧,人力组织困难。IT部人员少,任务重,要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完成系统迁移。
“从顶层设计抓起,这些困难被逐一击破。”IBM项目经理韩伟成说,“项目伊始,中华保险和IBM一起组建了一个系统架构设计小组,对新的数据中心,包括网络存储、主机服务器等软硬件进行了架构设计。这保证了新数据中心规划的科学性。”
满足8~10年发展需要
“我们对新数据中心的期望是,能够满足公司8~10年的发展需要和集团化经营的要求,具有高可用性、高可扩展性、高安全性、高可管理性和高虚拟化等特点。”该负责人认为,在新数据中心的建设过程中,保证业务的连续性是重中之重。
按照规划,中华财险信息技术部的工作人员每周工作6天,制定了严密的工作流程。自2012年10月启动以来,历经7个批次的系统迁移和5个月的测试,终于实现了中华财险自开业以来的各类业务财务数据和54套全国性应用系统由新疆向北京迁移工作的顺利完成。“54套应用系统 、100多台AIX LPAR、100多台PC Server、200TB 数据。”韩伟成摆出了一系列数据,“而且业务应用关联关系复杂,业务连续性要求高,涉及部门多。”在迁移过程中,中华财险在全系统共组织了5次大规模人工压力测试,充分调动了所有和迁移有关的各级机构的部门和人员,涉及分公司承保、理赔、财务、农险、电子商务等多个条线8000余人。
同时,在性能方面,新数据中心也获得了显著的提升——“过去60个CPU的运行压力长期保持在85%以上,现在保持在60%以下。而且由于大量采用虚拟化和负载均衡技术,并将云服务的理念逐步实施,提升高可用性,降低压力,提升可扩展性和应对压力的运算能力。”该负责人对新数据中心的性能表示满意。
“IT先行,IT要围绕业务发展来展开,这是我们对IT和业务关系的理解。”该负责人带领信息技术部将这种认识付诸实践,“中华财险启用新数据中心,可以对今后的各项业务需求做出快速反应,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便捷服务,有效提升该公司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历时10个月,中华财险完成了数据中心的整体迁移。”该负责人回首中华财险启用新数据中心的过程时如数家珍,“物理搬迁和系统迁移有节奏地分步进行,目前来看,新数据中心实现了‘高效、安全、灵活’的目标。”
从新疆迁移到北京
中华财险是新中国第二家国有保险公司,目前市场规模居全国第四位,其经营历史长、业务量大,在原总部所在地新疆的数据中心里积累了大量的数据。“2010年底,公司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将总部迁往北京,以进一步拓展业务。”伴随着这一搬迁,北京的新数据中心也摆上了议程——“新数据中心不仅要完整保留已有的系统和数据,还要成为中华财险新的生产系统中心。”该负责人表示,北京新数据中心的建设是中华财险“将信息化建设纳入公司发展战略,打造成提升效率、强化管控和提升形象的核心竞争力”的信息化五年战略规划中的一个重头戏。
在实施之前,中华财险与IBM、国内最大的专业机房装修服务商捷通公司一起,评估了项目的难点,以求有的放矢。“在初期,我们就将项目中会碰到的困难梳理出来,并制定了相应的处理策略,这正是后来的七批迁移每一批都一次成功的关键。”该负责人认为不打无准备之仗是项目顺利实施的前提。
据介绍,该项目的难处主要有五个方面:一、需要迁移的业务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和中间件众多,涉及到的重点保障的系统共有25套,其他小规模系统共有34套。新机房采用了PowerVM技术 ,新增PowerVM分区达到66个。二、采用高可用新技术,环境变化复杂。充分采用高可用性技术,如Power HA、OracleRAC、LVM、PPRC、F5负载均衡,覆盖了操作系统、存储、数据库、数据复制等多个领域,实现系统的高可用性建设目标。三、测试环节复杂。环境平台搭建阶段需要多轮测试,物理搬迁和系统迁移阶段需要配合测试。四、项目组织架构复杂。中华保险内部组织架构复杂,包括总部几十个部门和23家分公司。五、时间紧,人力组织困难。IT部人员少,任务重,要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完成系统迁移。
“从顶层设计抓起,这些困难被逐一击破。”IBM项目经理韩伟成说,“项目伊始,中华保险和IBM一起组建了一个系统架构设计小组,对新的数据中心,包括网络存储、主机服务器等软硬件进行了架构设计。这保证了新数据中心规划的科学性。”
满足8~10年发展需要
“我们对新数据中心的期望是,能够满足公司8~10年的发展需要和集团化经营的要求,具有高可用性、高可扩展性、高安全性、高可管理性和高虚拟化等特点。”该负责人认为,在新数据中心的建设过程中,保证业务的连续性是重中之重。
按照规划,中华财险信息技术部的工作人员每周工作6天,制定了严密的工作流程。自2012年10月启动以来,历经7个批次的系统迁移和5个月的测试,终于实现了中华财险自开业以来的各类业务财务数据和54套全国性应用系统由新疆向北京迁移工作的顺利完成。“54套应用系统 、100多台AIX LPAR、100多台PC Server、200TB 数据。”韩伟成摆出了一系列数据,“而且业务应用关联关系复杂,业务连续性要求高,涉及部门多。”在迁移过程中,中华财险在全系统共组织了5次大规模人工压力测试,充分调动了所有和迁移有关的各级机构的部门和人员,涉及分公司承保、理赔、财务、农险、电子商务等多个条线8000余人。
同时,在性能方面,新数据中心也获得了显著的提升——“过去60个CPU的运行压力长期保持在85%以上,现在保持在60%以下。而且由于大量采用虚拟化和负载均衡技术,并将云服务的理念逐步实施,提升高可用性,降低压力,提升可扩展性和应对压力的运算能力。”该负责人对新数据中心的性能表示满意。
“IT先行,IT要围绕业务发展来展开,这是我们对IT和业务关系的理解。”该负责人带领信息技术部将这种认识付诸实践,“中华财险启用新数据中心,可以对今后的各项业务需求做出快速反应,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便捷服务,有效提升该公司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