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通过与盐酸布比卡因对照, 对左布比卡蛛网膜下腔阻滞行老年下肢手术的临床效能进行试验观察。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A组为左布比卡因组,B组为布比卡因组。采用硬膜外-蛛网膜下腔联合阻滞麻醉, 经L2-3间隙穿刺。随后记录麻醉起效时间、肌松达标时间、感觉阻滞时间;持续观察麻醉前后血压、心率等的变化情况;随访术后头痛、头晕以及尿潴留的发生率,术后24 h观察其并发症。结果 A组与B组比较,所有病例麻醉效果均满意。在麻醉6min后,B组血压下降明显,阻滞平面达到最高所需时间和运动神经达到阻滞Ⅲ级的时间, A组长于B组,效能消退时间A组少于B组,感觉阻滞时间A组长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潴留发生率组明显少于B组。两组间麻醉前、后心率变化、麻醉起效时间、肌松达标时间差异较小,差异五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头痛、头晕病例,A组所有患者当天即可排尿,尿潴留发生率为0,B组发生有5例患者出现尿潴留,需行导尿术。两组均无其他并发症出现。结论 左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下肢手术麻醉效果较好,左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老年下肢手术出现尿潴留的发生率低于布比卡因组,较为安全可靠。
【关键词】 左布比卡因 布比卡因 蛛网膜下腔阻滞 老年下肢手术
布比卡因是左旋体和右旋体等量混合的消旋体型。多年来的研究表明,酰胺类局麻药的药代和毒性存在镜像体选择性,其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毒性主要来源于右旋镜像体,左布比卡因是从消旋混合物布比卡因中提取出的左旋镜像体,与布比卡因麻醉效能相仿,单纯的左旋镜像体毒性减弱,但在体内分布广,清除较慢。近年来随着药理学对其研究的进展,左布比卡因逐渐在临床上推广。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取80例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排除滥用药物、酗酒、有运动病史或精神失常患者。行择期下肢手术的患者,年龄60~ 90岁,ASAⅠ ~ Ⅱ级,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A组为左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组B组为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组。
1.2 方法
患者入室后便持续检测血压、心率等常规指标。侧卧位,经L2-3间隙穿刺成功后,A组蛛网膜下隙注入由50%葡萄糖稀释至浓度为0.5%的国产左旋布比卡因溶液2ml,B组 蛛网膜下隙注入用50%葡萄糖稀释至浓度为0.5%的重比重布比卡因溶液2毫升,注药时间均为10~15 s,置入硬脑膜外导管后取平卧位,持续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用针刺皮肤测试感觉阻滞,用Bromage标准评估运动阻滞。
1.3 观察指标
记录注药后1、3、5、10、15 min BP、HR、下肢运动阻滞程度(Bromage标准),记录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时间,以患者肌肉收缩无力为肌松达标,记录肌松达标时间。
1.4 统计分析
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用t检验进行组间对比,P< 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比、年龄、身高、体重、ASA 分级、手术种类、手术时间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别( P>0.05) 两组均无发生头痛、头晕病例,Ⅰ组患者在手术当天均能自主排尿,无发生尿潴留病例(0),Ⅱ组发生尿潴留3例,需行导尿术。
2.1 两组病人血压在麻醉后均有下降趋势,经对比分析的P>0.05,表明两种药物对血压影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其,见表 1
2.2 起效时间
麻醉阻滞平面分别达到T10、T6的速度B组较A组早,10分钟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麻醉10min后差异无显著性,见表2
2.3 消退时间
平面消退时间 A组较 B组早,麻醉消失时间 B组较 A组长,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5 ),见表3
A组尿潴留0例,B组尿潴留5例,两组病人均未出现其它并发症状。
3 讨论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是中下腹部、下肢、肛门会阴部等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之一。左旋布比卡因是布比卡因中的左旋镜像体提取物,在国内是用于硬膜外阻滞麻醉的主要药物。,临床作用机制和作用强度与布比卡因相似,其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毒性均较布比卡因低。
本组研究发现,布比卡因麻醉后1 min起效。5min左右平面固定, 10 min以时内运动阻滞程度较布比卡因弱, 且范围也较小, 15min后阻滞程度与布比卡因相似。但麻醉平面消退时间及麻醉消失时间,左旋布比卡因明显早于布比卡因,经多因素分析,认为这可能与手术患者的体位,麻醉医生的操作习惯有一定关系,但左旋布比卡因在临床麻醉效能上与布比卡因的差异是明显的。
同时,左布比卡因在各类检查或一些小手术中具有明显优势,这些操作有时仅需要十几分钟,此时如果采用布比卡因,往往手术结束了,但阻滞平面还没有固定,大多数麻醉医生都要等麻醉平面固定以后再移动,耽误了不少时间。由于左旋布比卡因的麻醉平面开始消退及麻醉消失时间均早于布比卡因,所以左布比卡因更适合于这类手术。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也发现A组与B组术中均出现血压下降,本研究对比分析了左布比卡因组与布比卡因组血压变化差异,左旋布比卡因在麻醉后3、5 min时阻滞平面范围不如布比卡因广,因此血压下降也不如布比卡因明显,对于麻醉医生来说左旋布比卡因的可控性更强,是更好的选择。
本研究的80例手术中,布比卡因组出现5例尿潴留症状外,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左布比卡因对运动神经的阻滞较布比卡因恢复快,对支配膀胱排尿的神经阻滞较弱。此外,无其它并发症出现。
由此我们得出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行老年下肢手术的优势极为明显,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如何更好地把握左布比卡因的适应症、使用剂量等仍需在今后的临床研究和实践中不断摸索。
参考文献
[1]熊章荣,唐延先.小剂量舒芬太尼-左旋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的临床应用[ J].重庆医学,2006,35(1):20.
【关键词】 左布比卡因 布比卡因 蛛网膜下腔阻滞 老年下肢手术
布比卡因是左旋体和右旋体等量混合的消旋体型。多年来的研究表明,酰胺类局麻药的药代和毒性存在镜像体选择性,其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毒性主要来源于右旋镜像体,左布比卡因是从消旋混合物布比卡因中提取出的左旋镜像体,与布比卡因麻醉效能相仿,单纯的左旋镜像体毒性减弱,但在体内分布广,清除较慢。近年来随着药理学对其研究的进展,左布比卡因逐渐在临床上推广。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取80例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排除滥用药物、酗酒、有运动病史或精神失常患者。行择期下肢手术的患者,年龄60~ 90岁,ASAⅠ ~ Ⅱ级,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A组为左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组B组为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组。
1.2 方法
患者入室后便持续检测血压、心率等常规指标。侧卧位,经L2-3间隙穿刺成功后,A组蛛网膜下隙注入由50%葡萄糖稀释至浓度为0.5%的国产左旋布比卡因溶液2ml,B组 蛛网膜下隙注入用50%葡萄糖稀释至浓度为0.5%的重比重布比卡因溶液2毫升,注药时间均为10~15 s,置入硬脑膜外导管后取平卧位,持续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用针刺皮肤测试感觉阻滞,用Bromage标准评估运动阻滞。
1.3 观察指标
记录注药后1、3、5、10、15 min BP、HR、下肢运动阻滞程度(Bromage标准),记录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时间,以患者肌肉收缩无力为肌松达标,记录肌松达标时间。
1.4 统计分析
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用t检验进行组间对比,P< 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比、年龄、身高、体重、ASA 分级、手术种类、手术时间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别( P>0.05) 两组均无发生头痛、头晕病例,Ⅰ组患者在手术当天均能自主排尿,无发生尿潴留病例(0),Ⅱ组发生尿潴留3例,需行导尿术。
2.1 两组病人血压在麻醉后均有下降趋势,经对比分析的P>0.05,表明两种药物对血压影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其,见表 1
2.2 起效时间
麻醉阻滞平面分别达到T10、T6的速度B组较A组早,10分钟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麻醉10min后差异无显著性,见表2
2.3 消退时间
平面消退时间 A组较 B组早,麻醉消失时间 B组较 A组长,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5 ),见表3
A组尿潴留0例,B组尿潴留5例,两组病人均未出现其它并发症状。
3 讨论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是中下腹部、下肢、肛门会阴部等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之一。左旋布比卡因是布比卡因中的左旋镜像体提取物,在国内是用于硬膜外阻滞麻醉的主要药物。,临床作用机制和作用强度与布比卡因相似,其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毒性均较布比卡因低。
本组研究发现,布比卡因麻醉后1 min起效。5min左右平面固定, 10 min以时内运动阻滞程度较布比卡因弱, 且范围也较小, 15min后阻滞程度与布比卡因相似。但麻醉平面消退时间及麻醉消失时间,左旋布比卡因明显早于布比卡因,经多因素分析,认为这可能与手术患者的体位,麻醉医生的操作习惯有一定关系,但左旋布比卡因在临床麻醉效能上与布比卡因的差异是明显的。
同时,左布比卡因在各类检查或一些小手术中具有明显优势,这些操作有时仅需要十几分钟,此时如果采用布比卡因,往往手术结束了,但阻滞平面还没有固定,大多数麻醉医生都要等麻醉平面固定以后再移动,耽误了不少时间。由于左旋布比卡因的麻醉平面开始消退及麻醉消失时间均早于布比卡因,所以左布比卡因更适合于这类手术。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也发现A组与B组术中均出现血压下降,本研究对比分析了左布比卡因组与布比卡因组血压变化差异,左旋布比卡因在麻醉后3、5 min时阻滞平面范围不如布比卡因广,因此血压下降也不如布比卡因明显,对于麻醉医生来说左旋布比卡因的可控性更强,是更好的选择。
本研究的80例手术中,布比卡因组出现5例尿潴留症状外,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左布比卡因对运动神经的阻滞较布比卡因恢复快,对支配膀胱排尿的神经阻滞较弱。此外,无其它并发症出现。
由此我们得出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行老年下肢手术的优势极为明显,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如何更好地把握左布比卡因的适应症、使用剂量等仍需在今后的临床研究和实践中不断摸索。
参考文献
[1]熊章荣,唐延先.小剂量舒芬太尼-左旋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的临床应用[ J].重庆医学,2006,3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