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其他集会相比,华尔街示威的特点向来就是草根、缺少组织领导、没有明确的政治诉求、宗旨纷繁多样。
布洛克菲尔德商用房地产公司在纽约下城金融区内拥有一个长六七十米、宽四十米左右的袖珍街心公园。因毗邻自由街,这座公园被称作自由公园,后来房地产公司以自己的主席祖考蒂命名。不管叫自由还是祖考蒂,它不过是曼哈顿成百上千个不起眼的城中绿化带之一,没人注意。
但从2011年9月17日起,因为“占领华尔街”的示威者们选择了这个公园作为运动的指挥部和宿营地,“祖考蒂”这个名字开始在报刊上频繁出现,而且逐渐占据了世界主流媒体的首页。
各色各样示威者
10月7日是个秋高气爽的日子,示威已进入第三周。当《世界博览》特约记者随着熙攘的人群来到祖考蒂时,公园东北角的有利地势被三个四五十岁的人占据:居中者一身迷彩,以董存瑞手拿炸药包的姿态高举“反对政府出钱救市、为华尔街买单”的标语牌;左边大叔的可爱胖脸上是一副苦大仇深、痛不欲生的表情,胸前挂着“阶级斗争”几个大字;右侧大爷激情战胜寒冷,短裤配无袖T恤,还写满了反战反布什的口号。路人纷纷与之合影,示威者们有求必应。甘当活体背景。
这三人群雕下,一中年男子微笑着举起一幅北德克塔州立银行的标牌,我立刻上前询问:“你是在为银行做广告么?”他连忙解释:“全美银行都是私有,只有北德克塔州银行是州府公立的。”“那你是银行工作人员么?”“不,我个人和银行没任何关系,只是觉得公立银行是杜绝资本剥削的良方,特地从加州赶到这里向大众宣扬这种理念。”
我正要详细追问,突然发现他身边小伙举着一人高的抗议牌,标题惊爆眼球一“强生公司蓄谋屠杀”,我连忙上前倾听小伙气愤的控诉:“我发明了将牙线末端固定在食指上的环扣,强生为了倾销同类产品,不仅将我的环扣强行下架,还串通牙医为我注射过量氟化品,导致我严重中毒,差点丧命。”围观路人问他为何不报案,他说:“我去纽约警署甚至FBI报案,他们不予接受,说证据不足,显然是被强生收买了。现在有几个著名博客作者已对我做了采访报道,大学教授也对我环扣的经济价值作了论证,我要坚持抗争下去。”我好奇地问环扣到底啥样,他立刻打开旅行包,里面全是包装待售的牙线环扣,我拿了一个,他慷慨地让我多拿几个。
再往下走,一对七八十岁的爷爷奶奶坐在花坛上晒太阳,每人脚前立着几尺高的标语“揭露9·11真相”,我问什么是真相,奶奶朝一中年人努努嘴,中年人塞给我一张光盘:“我现在不能花几小时和你细说真相,回去认真看,答案全在里面。”我说不用几小时,请你用三分钟告诉我谁制造的惨案。他压低嗓门:“很复杂。情报间谍组织、巴解、以色列……都想把脏水往穆斯林头上泼。回去好好看碟学习。”一直没插话的爷爷开口了:“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专门从河对岸过来。趁着人多发放光盘。嘿,我喜欢你时尚的帽子哦!”
对话美联社记者
刚把光盘放进包,耳边传来句中文:“请问这牌上写了什么?”问话的是位坐在台阶上自称姓林的中国男人。他身边一体重近300斤的美国肥弟胸前举着张小信纸,用炭笔写了两个大字“Hire Me(雇佣我)”。林先生跳起来:“请你帮我跟他说,人要自救,不能依赖政府。他跑到这儿嚷嚷没人雇佣,让他去唐人街看看,那里的中国人不会英语,很多甚至没有合法身份,在餐馆、洗衣店里卖苦力,几年下来不仅饿不死,还开店当小老板呢!他出生在此,要什么有什么,怎么会找不到工作?懒啊……”
肥弟饶有兴味地看着激动的林先生,又殷殷期待地转向我,我忠实地把原话翻译给他,当然省略了最后关于懒的感叹。肥弟立刻反驳:“我是博客作家,没有依赖政府过活,每个月光博客的广告收入就有3000多美元。这标语是替那些失去工作的人呐喊。为了替他们呐喊,我从芝加哥开了九小时的车来纽约!”
正在这时。一个瘦小的红衣女跳到了花坛上,声嘶力竭地喊起来,周围十几个人随声附和。由于市府规定这里不许用扩音器,所以示威者们发明了这种一人喊、众人和的“人声喇叭”。我跟着人潮涌向红衣女,凝神细听呼叫:“中午饭到,请吃匹萨!”几个身穿匹萨店服装的小伙把十几个直径约两尺的大匹萨放到公园中心铺着台布的餐桌上,接着一黄衣男替代了红衣女振臂高呼“餐饮服务,需要义工”,簇拥的“人声喇叭”立刻呼应,响亮的呼声传遍了公园每个角落。
黑压压的人群立刻向餐桌涌去,有当义工的,更多的人是去吃饭。不管是示威者还是围观路人,食物全部免费。考虑到饮食习惯和宗教信仰不同,含肉和全素的匹萨及三明治都分开摆放。餐后的饼干、蛋糕、水果品种齐全,矿泉水堆积如山,果汁、可乐全装在十几个两三尺高的桶罐里。所有食物都是附近的商家及居民奉献。一位婆婆端着一大盘通心粉送给义工:“这是我刚烤出炉的。”旁边一位挂相机的男子立刻按下快门并递上名片:“我是美联社的摄影记者,请问你的姓名。”婆婆开心地招呼她的“战友”;“美联社来采访我啦!”
旅美多年的经验告诉我,每当天灾人祸降临,所有媒体人都一马当先,像打了鸡血一样亢奋。这次占领华尔街运动他们却姗姗来迟,所以逮着个记者我忙问个究竟:“为什么一开始没有报道?”他有些不耐烦:“那边不是联合国在召开大会么?那段时间纽约城里登记安排了五十多场示威,从反战到环保,仅以色列的中东问题游行者就成千上万,这华尔街的小case我们怎么顾得上?“那现在呢?”“现在当然是全力报道,没看到这小公园里多少媒体?人手不够,我是借调来的。”“请问你们如何根据游行规模决定是否报道?判别依据是什么?”“依据就是游行是否形成了一场运动。就是整个社会都动起来。”我连忙点头。
我来自运动的故乡,怎么不懂运动?这运动的导火索就是10月1日警察以违反社安条例为名,逮捕了700名华尔街占领者,此后工会和全球革命大会纽约分会(NYCGA)就真地动起来了。这两会的手一伸,嗅觉灵敏的媒体知道好戏大戏要开场了。也立刻动了起来。我周围除了美联社记者,还有众多扛着长枪短炮的电视记者,包括以右翼保守思潮著称的福克斯新闻组。
华尔街占领者的合法性
离开餐桌往回走,看见一人独坐的肥弟。他对我解释:“林去拿午饭了,吃饱才好继续革命。”说话间林先生托着两大块儿铺满芝士的匹萨,腋下夹着大标语牌回来了。他自我介绍说。出国前是公交司机,1998年从上海来美。我问他是什么时候加入示威的,是否准备继续。他回答说从一开 始就加入了。会一直坚持到运动结束。
“那你不上班么?”“我在中餐馆打工送外卖,示威开始就辞了工,以后再回唐人街重找工作应该不难。”“那这些天你没收入了?”“我反正一人吃饱全家不愁,这里一日三餐吃得很好。”“你也抗议那些银行大亨?”“不,我有自己的口号。纽约所有示威抗议我都参加,但口号从来不变。我还请人帮忙写成中英双语的呢!”说着他举起标语让我给他照相,并用带有上海口音的普通话大声朗诵:“捍卫人类和平自由民主!前进进!”肥弟和周围的人虽然听不懂,但一起热烈鼓掌,林先生鞠躬坐下。
旁边一张签名桌上,不断有人在占领华尔街运动支持者的栏目里签下自己的姓名。一对中年白人夫妇边签边说:“是得做点什么了,否则这国家被他们糟蹋得不像样。”而另一位操着外国口音的游客却在摇头:“胡闹!什么州立公有银行?我们希腊到处是公立银行,不照样贪污腐败?”
这些不同观点的出现并不奇怪。上下一百多年,华尔街的示威就没停过。和其他地方的集会相比,华尔街示威的特点向来就是草根、缺少组织领导、没有明确的政治诉求、宗旨纷繁多样:有控告强生的上访专业户、林先生那样的游行专业户、“9·11”真相诉讼者、乐队舞者瘾君子……
由于公园不是市立公有,不在宵禁之列,而且布洛克菲尔德和市府签订的24小时开放协议正好让示威者们得以全天候驻扎。纽约警方已经花费了几百万美元经费在此日夜驻守维稳。自从大逮捕遭人非议后,现在又从律师楼雇了法律顾问和警察一起出勤。捕人之前警察需咨询法律顾问是否可行,弄得市财政厅心痛滴血:“那些顾问每小时都是千八百地收费啊!”
回家的路上,与一位华尔街金融师同行。他说:“我今天罩上10点特意路过去看究竟,结果那些人全在帐篷里睡觉。我早上6:00就出家门赶火车,他们日上三竿还没起床。是我该抗议还是他们该抗议?”
这时旁边一位科学家以数字回答,客观理性:“示威者说他们代表了全美99%的民众,我不同意。全美99%的民众既不是极右的茶觉保守派,也不是华尔街占领者那样的极左激进分子,而是拥护资本市场、同时反对贫富差距过于拉大的中立者。我们拥护市场经济,提倡自由冒险这些美国式的英雄主义。但鼓励致富不是纵容贪婪欺诈。30年前华尔街的平均工资只是纽约其他行业的两倍,今天的平均工资是年薪361330美元(1美元约合6.3元人民币),比别的行业高出6倍。可金融服务的质量提高了6倍吗?投资效益增长了6倍吗?没有。那么这种高报酬背后显然有剥削和欺诈。从这点上说,华尔街占领者的口号有其合理性,不是吗?”
我没有回头去看那位金融家,我想他的脸色一定很不好看。
布洛克菲尔德商用房地产公司在纽约下城金融区内拥有一个长六七十米、宽四十米左右的袖珍街心公园。因毗邻自由街,这座公园被称作自由公园,后来房地产公司以自己的主席祖考蒂命名。不管叫自由还是祖考蒂,它不过是曼哈顿成百上千个不起眼的城中绿化带之一,没人注意。
但从2011年9月17日起,因为“占领华尔街”的示威者们选择了这个公园作为运动的指挥部和宿营地,“祖考蒂”这个名字开始在报刊上频繁出现,而且逐渐占据了世界主流媒体的首页。
各色各样示威者
10月7日是个秋高气爽的日子,示威已进入第三周。当《世界博览》特约记者随着熙攘的人群来到祖考蒂时,公园东北角的有利地势被三个四五十岁的人占据:居中者一身迷彩,以董存瑞手拿炸药包的姿态高举“反对政府出钱救市、为华尔街买单”的标语牌;左边大叔的可爱胖脸上是一副苦大仇深、痛不欲生的表情,胸前挂着“阶级斗争”几个大字;右侧大爷激情战胜寒冷,短裤配无袖T恤,还写满了反战反布什的口号。路人纷纷与之合影,示威者们有求必应。甘当活体背景。
这三人群雕下,一中年男子微笑着举起一幅北德克塔州立银行的标牌,我立刻上前询问:“你是在为银行做广告么?”他连忙解释:“全美银行都是私有,只有北德克塔州银行是州府公立的。”“那你是银行工作人员么?”“不,我个人和银行没任何关系,只是觉得公立银行是杜绝资本剥削的良方,特地从加州赶到这里向大众宣扬这种理念。”
我正要详细追问,突然发现他身边小伙举着一人高的抗议牌,标题惊爆眼球一“强生公司蓄谋屠杀”,我连忙上前倾听小伙气愤的控诉:“我发明了将牙线末端固定在食指上的环扣,强生为了倾销同类产品,不仅将我的环扣强行下架,还串通牙医为我注射过量氟化品,导致我严重中毒,差点丧命。”围观路人问他为何不报案,他说:“我去纽约警署甚至FBI报案,他们不予接受,说证据不足,显然是被强生收买了。现在有几个著名博客作者已对我做了采访报道,大学教授也对我环扣的经济价值作了论证,我要坚持抗争下去。”我好奇地问环扣到底啥样,他立刻打开旅行包,里面全是包装待售的牙线环扣,我拿了一个,他慷慨地让我多拿几个。
再往下走,一对七八十岁的爷爷奶奶坐在花坛上晒太阳,每人脚前立着几尺高的标语“揭露9·11真相”,我问什么是真相,奶奶朝一中年人努努嘴,中年人塞给我一张光盘:“我现在不能花几小时和你细说真相,回去认真看,答案全在里面。”我说不用几小时,请你用三分钟告诉我谁制造的惨案。他压低嗓门:“很复杂。情报间谍组织、巴解、以色列……都想把脏水往穆斯林头上泼。回去好好看碟学习。”一直没插话的爷爷开口了:“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专门从河对岸过来。趁着人多发放光盘。嘿,我喜欢你时尚的帽子哦!”
对话美联社记者
刚把光盘放进包,耳边传来句中文:“请问这牌上写了什么?”问话的是位坐在台阶上自称姓林的中国男人。他身边一体重近300斤的美国肥弟胸前举着张小信纸,用炭笔写了两个大字“Hire Me(雇佣我)”。林先生跳起来:“请你帮我跟他说,人要自救,不能依赖政府。他跑到这儿嚷嚷没人雇佣,让他去唐人街看看,那里的中国人不会英语,很多甚至没有合法身份,在餐馆、洗衣店里卖苦力,几年下来不仅饿不死,还开店当小老板呢!他出生在此,要什么有什么,怎么会找不到工作?懒啊……”
肥弟饶有兴味地看着激动的林先生,又殷殷期待地转向我,我忠实地把原话翻译给他,当然省略了最后关于懒的感叹。肥弟立刻反驳:“我是博客作家,没有依赖政府过活,每个月光博客的广告收入就有3000多美元。这标语是替那些失去工作的人呐喊。为了替他们呐喊,我从芝加哥开了九小时的车来纽约!”
正在这时。一个瘦小的红衣女跳到了花坛上,声嘶力竭地喊起来,周围十几个人随声附和。由于市府规定这里不许用扩音器,所以示威者们发明了这种一人喊、众人和的“人声喇叭”。我跟着人潮涌向红衣女,凝神细听呼叫:“中午饭到,请吃匹萨!”几个身穿匹萨店服装的小伙把十几个直径约两尺的大匹萨放到公园中心铺着台布的餐桌上,接着一黄衣男替代了红衣女振臂高呼“餐饮服务,需要义工”,簇拥的“人声喇叭”立刻呼应,响亮的呼声传遍了公园每个角落。
黑压压的人群立刻向餐桌涌去,有当义工的,更多的人是去吃饭。不管是示威者还是围观路人,食物全部免费。考虑到饮食习惯和宗教信仰不同,含肉和全素的匹萨及三明治都分开摆放。餐后的饼干、蛋糕、水果品种齐全,矿泉水堆积如山,果汁、可乐全装在十几个两三尺高的桶罐里。所有食物都是附近的商家及居民奉献。一位婆婆端着一大盘通心粉送给义工:“这是我刚烤出炉的。”旁边一位挂相机的男子立刻按下快门并递上名片:“我是美联社的摄影记者,请问你的姓名。”婆婆开心地招呼她的“战友”;“美联社来采访我啦!”
旅美多年的经验告诉我,每当天灾人祸降临,所有媒体人都一马当先,像打了鸡血一样亢奋。这次占领华尔街运动他们却姗姗来迟,所以逮着个记者我忙问个究竟:“为什么一开始没有报道?”他有些不耐烦:“那边不是联合国在召开大会么?那段时间纽约城里登记安排了五十多场示威,从反战到环保,仅以色列的中东问题游行者就成千上万,这华尔街的小case我们怎么顾得上?“那现在呢?”“现在当然是全力报道,没看到这小公园里多少媒体?人手不够,我是借调来的。”“请问你们如何根据游行规模决定是否报道?判别依据是什么?”“依据就是游行是否形成了一场运动。就是整个社会都动起来。”我连忙点头。
我来自运动的故乡,怎么不懂运动?这运动的导火索就是10月1日警察以违反社安条例为名,逮捕了700名华尔街占领者,此后工会和全球革命大会纽约分会(NYCGA)就真地动起来了。这两会的手一伸,嗅觉灵敏的媒体知道好戏大戏要开场了。也立刻动了起来。我周围除了美联社记者,还有众多扛着长枪短炮的电视记者,包括以右翼保守思潮著称的福克斯新闻组。
华尔街占领者的合法性
离开餐桌往回走,看见一人独坐的肥弟。他对我解释:“林去拿午饭了,吃饱才好继续革命。”说话间林先生托着两大块儿铺满芝士的匹萨,腋下夹着大标语牌回来了。他自我介绍说。出国前是公交司机,1998年从上海来美。我问他是什么时候加入示威的,是否准备继续。他回答说从一开 始就加入了。会一直坚持到运动结束。
“那你不上班么?”“我在中餐馆打工送外卖,示威开始就辞了工,以后再回唐人街重找工作应该不难。”“那这些天你没收入了?”“我反正一人吃饱全家不愁,这里一日三餐吃得很好。”“你也抗议那些银行大亨?”“不,我有自己的口号。纽约所有示威抗议我都参加,但口号从来不变。我还请人帮忙写成中英双语的呢!”说着他举起标语让我给他照相,并用带有上海口音的普通话大声朗诵:“捍卫人类和平自由民主!前进进!”肥弟和周围的人虽然听不懂,但一起热烈鼓掌,林先生鞠躬坐下。
旁边一张签名桌上,不断有人在占领华尔街运动支持者的栏目里签下自己的姓名。一对中年白人夫妇边签边说:“是得做点什么了,否则这国家被他们糟蹋得不像样。”而另一位操着外国口音的游客却在摇头:“胡闹!什么州立公有银行?我们希腊到处是公立银行,不照样贪污腐败?”
这些不同观点的出现并不奇怪。上下一百多年,华尔街的示威就没停过。和其他地方的集会相比,华尔街示威的特点向来就是草根、缺少组织领导、没有明确的政治诉求、宗旨纷繁多样:有控告强生的上访专业户、林先生那样的游行专业户、“9·11”真相诉讼者、乐队舞者瘾君子……
由于公园不是市立公有,不在宵禁之列,而且布洛克菲尔德和市府签订的24小时开放协议正好让示威者们得以全天候驻扎。纽约警方已经花费了几百万美元经费在此日夜驻守维稳。自从大逮捕遭人非议后,现在又从律师楼雇了法律顾问和警察一起出勤。捕人之前警察需咨询法律顾问是否可行,弄得市财政厅心痛滴血:“那些顾问每小时都是千八百地收费啊!”
回家的路上,与一位华尔街金融师同行。他说:“我今天罩上10点特意路过去看究竟,结果那些人全在帐篷里睡觉。我早上6:00就出家门赶火车,他们日上三竿还没起床。是我该抗议还是他们该抗议?”
这时旁边一位科学家以数字回答,客观理性:“示威者说他们代表了全美99%的民众,我不同意。全美99%的民众既不是极右的茶觉保守派,也不是华尔街占领者那样的极左激进分子,而是拥护资本市场、同时反对贫富差距过于拉大的中立者。我们拥护市场经济,提倡自由冒险这些美国式的英雄主义。但鼓励致富不是纵容贪婪欺诈。30年前华尔街的平均工资只是纽约其他行业的两倍,今天的平均工资是年薪361330美元(1美元约合6.3元人民币),比别的行业高出6倍。可金融服务的质量提高了6倍吗?投资效益增长了6倍吗?没有。那么这种高报酬背后显然有剥削和欺诈。从这点上说,华尔街占领者的口号有其合理性,不是吗?”
我没有回头去看那位金融家,我想他的脸色一定很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