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5-000-02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等体育院校的办学特性、学术性、竞技性以及教学、训练、科研三结合几方面的阐述,就如何处理好高等体育院校办学中学术性与竞技性的关系,为高等体育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等体育院校学术性竞技性教学、训练、科研三结合可持续发展
高等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1952年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创建至今,已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里程,现已形成以15所体育院校(其中一所为国家体育总局直属)及解放军体育学院和118所普通高等学校体育院系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体系,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级的体育专门人才,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和高等体育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第一次大整合,推行大学强强联手,专业调整,隶属条块疏通,综合功能增加,规模效益提高,办学资源共享,大学校区相对集中等举措,我国高等院校进一步显示新的活力,逐步加快步伐与国际接轨。
随着与各个学科的不断交叉、融合、发展,当代体育派生出了许多新兴的相关边缘学科的科学理论体系,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育学科体系,并逐渐向不同学利自身项群的体育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发展。这极大促进了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创新拓展、充实发展,各单科性体育专业学科院校在本体范畴内,逐步走体育领域的多专业、综合化发展道路,其定位与专业及学科课程设置由单一性、粗放性向多元性、融合性发展,以培养出符合新世纪社会需要的各类体育专业人才,适应和弥补自身的先天不足。如何根据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认识和处理好竞技性与学术性的关系,使体育院校适应21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走“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
办学特性是学校的性质和属性,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指在一定的历史传统和社会文化背景影响下,形成的一所(类)大学比较固定、比较显著的性质。办学特性凸现的是一个(类)大学与别的大学的根本区别,这种区别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累形成的。
办学特性表现在观念层面是大学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以及学校在办学理念的指引下长期形成的以校风、学风为主要形式表现出来的大学精神;表现在操作层面就是学校与外部环境相结合而形成的宏观的办学体制、办学模式,也有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观的学科、专业布局特色,还可指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的微观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模式、培养方式以及高校在科学研究中形成的科学研究范式。对办学特性的把握,可以从三个维度去认识。一是独特性,一类(所)高校的办学特性首先是要有鲜明的个性,亦即人无我有,唯我独有。从哲学的意义上讲,特性是指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二是稳定性和持久性。办学特性的形成是在大学长期历史积淀的基础上形成的,能成为办学特性者必能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并被社会所广泛认可。三是发展性。办学特性不仅是对过去历史的总结,同时也要着眼于未来学校的发展前景和规划,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和外部办学环境的改变,办学特性也会随之不断丰富和发展,与时俱进地可持续发展。
按照认识办学特性的基本方法,确定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要遵循三条原则:应该反映高等学校的共性;应该反映体育的个性;应该是二者精髓的凝练,使之有机统一,形成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三个应该的综合,即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是学术性和竞技性的统一。学术性和竞技性的关系是认识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的一对范畴。范畴不仅其内容是高等体育院校办学客观现实真实关系的反映,而且这种反映还具有历史的辩证的性质。
二、竞技性与学术性关系的认识和处理
(一)竞技性
竞技性是体育的基本属性,高等体育院校是行业性较强的学校,因为它突出了体育的特性。以竞技性作为体育的特性,既尊重了体育发展的历史,又彰显了现代体育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首先,从体育的历史看,竞技一直是体育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再从体育的发展看,竞技性反映了现代体育发展的要求和趋势;然后,从体育的几个特性之间的关系看,竞技性是体育的核心表现。
(二)学术性
学术性是大学最基本的特性,是大学自治的基础,是大学产生和维系大学生存的重要依据,是推动大学发展和改革的内在逻辑力量,也可能是大学闻名于世的根本原因。教学和科研是大学学术性的具体表现,训练则是体育竞技性的具体反映。
(三)竞技性与学术性的融合
教学、训练、科研三者的有机结合,融合了学术性与竞技性,是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的表现,更是高等体育院校的综合优势所在。教学、训练、科研结合其自身历史性特点,同时也必须兼顾考虑该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体育等基本国情,也就决定了教学、训练、科研结合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四)竞技性和学术性关系的处理
大学的学术性是维系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依据,突出体育的竞技性是高等体育院校区别于其他各类大学的根本点。高等体育院校没有学术性和没有竞技性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甚至是体育大学。既要保持大学的学术性,又要突出体育的竞技性,这高等体育院校的发展始终面临着双重要求,也成了高等体育院校发展中一个矛盾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需要通过三方面来解决,一是学校是否具备大学的特性;二是学校是否有体育的特性;三是两个特性能否在办学过程中有机的统一,形成高等体育院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培养出各种层次、各种规格的体育人才多方面的需求。
三、高等体育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高等体育院校的办学思想没能紧跟时代的发展,没能及时采取可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导致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教学质量、师资队伍、生源质量、就业市场等产生了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其可持续发展。
对我国体育院系来说,加强学科建设、努力扩大师资队伍、科研队伍和学科建设。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增加投入,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科研队伍和学科建设。营造宽松的环境,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引进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通过学术带头人的带动作用,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的促进作用,营造良好的体育学术氛围:引进非体育专业人才,请进国内外专家,派出人员到国内外进修以打破学科壁垒等。培养师资队伍、科研队伍,优化人才结构,加强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按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要求,修订教学计划,改革课程设置及其内容,改革教学方法,重新设计对学生的评价指标体系。课程设置要注意将体育领域内新成果、新特点、新趋势及时增加进去。鼓励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支持学生参与各类社团活动,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
因此,高等体育院校的发展从始至终,都贯穿着学术性和竞技性关系的处理问题。这是高等体育院校在不断解决其与社会发展的矛盾过程中,所碰到的种种矛盾的集中表现。解决好学术性与竞技性的辩证统一,就是把握了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处理好学术性与竞技性的关系,是把握高等体育院校的根本问题。既要寻找学术性与竞技性统一的平衡点,又要让学术性与竞技性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
參考文献:
[1]陆遵义等.高等师范院校体育院系联合办学模式探索[J].体育科学.2000.20.
[2]戴晓敏等.论21世纪的高等体育教育[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
[3]孙明治等.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
[4]杨贵仁,季克义.当前我国体育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综合报告[R].教育部体卫艺司文件报告.2002.
[5]陈钧,孙明治.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办学模式和专业设置现状对策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02.1.
[6]史康成.2001年全国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发言摘编[J].体育科学.2001.21.
[7]杨桦等.关于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专业、学科、课程改革的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1.
[8]陈宁.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和模式的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9.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等体育院校的办学特性、学术性、竞技性以及教学、训练、科研三结合几方面的阐述,就如何处理好高等体育院校办学中学术性与竞技性的关系,为高等体育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等体育院校学术性竞技性教学、训练、科研三结合可持续发展
高等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1952年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创建至今,已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里程,现已形成以15所体育院校(其中一所为国家体育总局直属)及解放军体育学院和118所普通高等学校体育院系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体系,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级的体育专门人才,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和高等体育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第一次大整合,推行大学强强联手,专业调整,隶属条块疏通,综合功能增加,规模效益提高,办学资源共享,大学校区相对集中等举措,我国高等院校进一步显示新的活力,逐步加快步伐与国际接轨。
随着与各个学科的不断交叉、融合、发展,当代体育派生出了许多新兴的相关边缘学科的科学理论体系,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育学科体系,并逐渐向不同学利自身项群的体育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发展。这极大促进了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创新拓展、充实发展,各单科性体育专业学科院校在本体范畴内,逐步走体育领域的多专业、综合化发展道路,其定位与专业及学科课程设置由单一性、粗放性向多元性、融合性发展,以培养出符合新世纪社会需要的各类体育专业人才,适应和弥补自身的先天不足。如何根据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认识和处理好竞技性与学术性的关系,使体育院校适应21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走“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
办学特性是学校的性质和属性,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指在一定的历史传统和社会文化背景影响下,形成的一所(类)大学比较固定、比较显著的性质。办学特性凸现的是一个(类)大学与别的大学的根本区别,这种区别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累形成的。
办学特性表现在观念层面是大学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以及学校在办学理念的指引下长期形成的以校风、学风为主要形式表现出来的大学精神;表现在操作层面就是学校与外部环境相结合而形成的宏观的办学体制、办学模式,也有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观的学科、专业布局特色,还可指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的微观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模式、培养方式以及高校在科学研究中形成的科学研究范式。对办学特性的把握,可以从三个维度去认识。一是独特性,一类(所)高校的办学特性首先是要有鲜明的个性,亦即人无我有,唯我独有。从哲学的意义上讲,特性是指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二是稳定性和持久性。办学特性的形成是在大学长期历史积淀的基础上形成的,能成为办学特性者必能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并被社会所广泛认可。三是发展性。办学特性不仅是对过去历史的总结,同时也要着眼于未来学校的发展前景和规划,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和外部办学环境的改变,办学特性也会随之不断丰富和发展,与时俱进地可持续发展。
按照认识办学特性的基本方法,确定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要遵循三条原则:应该反映高等学校的共性;应该反映体育的个性;应该是二者精髓的凝练,使之有机统一,形成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三个应该的综合,即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是学术性和竞技性的统一。学术性和竞技性的关系是认识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的一对范畴。范畴不仅其内容是高等体育院校办学客观现实真实关系的反映,而且这种反映还具有历史的辩证的性质。
二、竞技性与学术性关系的认识和处理
(一)竞技性
竞技性是体育的基本属性,高等体育院校是行业性较强的学校,因为它突出了体育的特性。以竞技性作为体育的特性,既尊重了体育发展的历史,又彰显了现代体育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首先,从体育的历史看,竞技一直是体育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再从体育的发展看,竞技性反映了现代体育发展的要求和趋势;然后,从体育的几个特性之间的关系看,竞技性是体育的核心表现。
(二)学术性
学术性是大学最基本的特性,是大学自治的基础,是大学产生和维系大学生存的重要依据,是推动大学发展和改革的内在逻辑力量,也可能是大学闻名于世的根本原因。教学和科研是大学学术性的具体表现,训练则是体育竞技性的具体反映。
(三)竞技性与学术性的融合
教学、训练、科研三者的有机结合,融合了学术性与竞技性,是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的表现,更是高等体育院校的综合优势所在。教学、训练、科研结合其自身历史性特点,同时也必须兼顾考虑该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体育等基本国情,也就决定了教学、训练、科研结合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四)竞技性和学术性关系的处理
大学的学术性是维系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依据,突出体育的竞技性是高等体育院校区别于其他各类大学的根本点。高等体育院校没有学术性和没有竞技性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甚至是体育大学。既要保持大学的学术性,又要突出体育的竞技性,这高等体育院校的发展始终面临着双重要求,也成了高等体育院校发展中一个矛盾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需要通过三方面来解决,一是学校是否具备大学的特性;二是学校是否有体育的特性;三是两个特性能否在办学过程中有机的统一,形成高等体育院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培养出各种层次、各种规格的体育人才多方面的需求。
三、高等体育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高等体育院校的办学思想没能紧跟时代的发展,没能及时采取可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导致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教学质量、师资队伍、生源质量、就业市场等产生了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其可持续发展。
对我国体育院系来说,加强学科建设、努力扩大师资队伍、科研队伍和学科建设。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增加投入,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科研队伍和学科建设。营造宽松的环境,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引进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通过学术带头人的带动作用,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的促进作用,营造良好的体育学术氛围:引进非体育专业人才,请进国内外专家,派出人员到国内外进修以打破学科壁垒等。培养师资队伍、科研队伍,优化人才结构,加强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按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要求,修订教学计划,改革课程设置及其内容,改革教学方法,重新设计对学生的评价指标体系。课程设置要注意将体育领域内新成果、新特点、新趋势及时增加进去。鼓励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支持学生参与各类社团活动,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
因此,高等体育院校的发展从始至终,都贯穿着学术性和竞技性关系的处理问题。这是高等体育院校在不断解决其与社会发展的矛盾过程中,所碰到的种种矛盾的集中表现。解决好学术性与竞技性的辩证统一,就是把握了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处理好学术性与竞技性的关系,是把握高等体育院校的根本问题。既要寻找学术性与竞技性统一的平衡点,又要让学术性与竞技性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
參考文献:
[1]陆遵义等.高等师范院校体育院系联合办学模式探索[J].体育科学.2000.20.
[2]戴晓敏等.论21世纪的高等体育教育[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
[3]孙明治等.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
[4]杨贵仁,季克义.当前我国体育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综合报告[R].教育部体卫艺司文件报告.2002.
[5]陈钧,孙明治.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办学模式和专业设置现状对策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02.1.
[6]史康成.2001年全国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发言摘编[J].体育科学.2001.21.
[7]杨桦等.关于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专业、学科、课程改革的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1.
[8]陈宁.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和模式的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