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物理新课程中,教学过程要以人为本,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注意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科学探究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
科学探究式教学是当今教学改革的热点。科学探究是学生在物理课程和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就是要求我们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都可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如:物理的压强概念、焦耳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家庭生活用电、许多物理实验等,都可采用探究式教学。这样会让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成为知识的再发现者。正像波利亚所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高度重视物理中的实验部分,并尽可能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将验证实验改为探究实验,为学生创设一种再发现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中获得知识,掌握方法和技能。
二、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物理学习中,多数学生只注重物理基础知识学习,而忽视在学习过程中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为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造就具有高素质的新一代人才,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如:在复习电学知识时,我先向学生出示一个旧充电电池——它仍能向外供电,但上面的正、负极标志已模糊不清。我问学生:能否直接把它接在单放机或录音机上使用?有人说不能,有人说能,有人说会烧坏单放机或录音机。同时,就如何避免发生烧坏现象展开了讨论:有同学说,把电池的电压调到小电压,用电流表、小灯泡和电池连成电路进行试触,根据表针的摆动方向可判断电池的正、负极;有同学说,用电压表和电池连成测电压电路进行试触,根据表针的摆动方向也可判断;还有同学说,用电池给螺线管通电,旁边放一个小磁针,根据小磁针静止时指向确定通电螺线管的N极,再用安培定则确定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也可判断电池的正、负极,最后再使用就不会发生烧坏现象……像这样适时地提出一些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
三、展示物理趣味,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水平大致处于直接兴趣阶段,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处理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如:初中学“测量”后问:你怎样测一张纸的厚度?学“大气压”后问:为什么钢笔能吸入墨水?……由于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物理现象,所以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稳定了学生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喜欢实际操作。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如:在“长度的测量”教学中,让四位同学用同一米尺分别上台测量教师讲桌的长度,学生各自测量的结果暂时不公布,当四位同学都测量完以后,让他们四人同时在黑板上写出自己测量的结果,由于四人的结果各不相同,必须会使学生感到惊奇。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对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教学的展开有良好的启迪作用。
四、注重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1世纪是知识创新的时代,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作为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物理学科,更要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想法设法强化学生实验,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学完电学知识后,针对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电路故障检查),我让学生分组做了这样的实验:提供的器材有两节干电池、小灯泡、滑动变阻器、电流表一个、电压表一个、导线等。第一步,让他们连接一个电路,要求能调节灯泡的亮度,并同时分析灯泡的电流和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情况。学生觉得很简单,很快做完了。第二步,用电流表和电压表验证自己的判断。学生立即动手进行实验,不一会,也完成了任务。第三步,假如灯丝烧断了,电压表是否还有示数?先猜想后验证。学生来了兴趣,有的同学猜想:灯丝断后,电路中没有电流,电压表肯定没有示数;有的同学已开始借别组的电池,打算烧断灯丝看看;有的同学干脆把灯泡从灯座上拿下来直接观察。结果发现,电压表不仅有示数,还比原来大了,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却不变,开关断开时又无示数。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电压表的示数始终等于电源电压呢?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确定方法、探究原因、寻找结果,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自觉主动的地位,在错误和失败中总结经验、提高认识。这种成功不是教师启发的结果,而是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的结果,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加强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几乎所有物理定律均来自于物理实验,并受到社会进步和新的物理实验所检验,并又有新的发展。在物理教学中,首先要加强物理实验,这是物理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物理实验在不少地方成了薄弱环节,而解题成了学生学物理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由于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不是在手脑并用的科学过程中形成的,学到的物理知识变成了僵死的东西,造成不少学生“高分低能”。这与培养学生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素质教育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大力加强实验,要求学生“动手操作,注意观察,动脑思考”,尽量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把课内实验延伸到课外家庭实验。要鼓励学生在课外用生活用具、玩具做各种小试验、小制作,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使他们感到科学就在身边,物理并不深奥。
新的物理课改教学,需要大家不断努力去探索,在反思中进步、在总结中完善,并不断地更新自我。无论如何,都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实验为主干展开物理实验教学。只有不断更新教学观念,采用多种实验教学方法,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重视科学探究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
科学探究式教学是当今教学改革的热点。科学探究是学生在物理课程和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就是要求我们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都可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如:物理的压强概念、焦耳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家庭生活用电、许多物理实验等,都可采用探究式教学。这样会让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成为知识的再发现者。正像波利亚所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高度重视物理中的实验部分,并尽可能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将验证实验改为探究实验,为学生创设一种再发现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中获得知识,掌握方法和技能。
二、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物理学习中,多数学生只注重物理基础知识学习,而忽视在学习过程中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为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造就具有高素质的新一代人才,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如:在复习电学知识时,我先向学生出示一个旧充电电池——它仍能向外供电,但上面的正、负极标志已模糊不清。我问学生:能否直接把它接在单放机或录音机上使用?有人说不能,有人说能,有人说会烧坏单放机或录音机。同时,就如何避免发生烧坏现象展开了讨论:有同学说,把电池的电压调到小电压,用电流表、小灯泡和电池连成电路进行试触,根据表针的摆动方向可判断电池的正、负极;有同学说,用电压表和电池连成测电压电路进行试触,根据表针的摆动方向也可判断;还有同学说,用电池给螺线管通电,旁边放一个小磁针,根据小磁针静止时指向确定通电螺线管的N极,再用安培定则确定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也可判断电池的正、负极,最后再使用就不会发生烧坏现象……像这样适时地提出一些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
三、展示物理趣味,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水平大致处于直接兴趣阶段,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处理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如:初中学“测量”后问:你怎样测一张纸的厚度?学“大气压”后问:为什么钢笔能吸入墨水?……由于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物理现象,所以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稳定了学生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喜欢实际操作。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如:在“长度的测量”教学中,让四位同学用同一米尺分别上台测量教师讲桌的长度,学生各自测量的结果暂时不公布,当四位同学都测量完以后,让他们四人同时在黑板上写出自己测量的结果,由于四人的结果各不相同,必须会使学生感到惊奇。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对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教学的展开有良好的启迪作用。
四、注重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1世纪是知识创新的时代,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作为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物理学科,更要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想法设法强化学生实验,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学完电学知识后,针对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电路故障检查),我让学生分组做了这样的实验:提供的器材有两节干电池、小灯泡、滑动变阻器、电流表一个、电压表一个、导线等。第一步,让他们连接一个电路,要求能调节灯泡的亮度,并同时分析灯泡的电流和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情况。学生觉得很简单,很快做完了。第二步,用电流表和电压表验证自己的判断。学生立即动手进行实验,不一会,也完成了任务。第三步,假如灯丝烧断了,电压表是否还有示数?先猜想后验证。学生来了兴趣,有的同学猜想:灯丝断后,电路中没有电流,电压表肯定没有示数;有的同学已开始借别组的电池,打算烧断灯丝看看;有的同学干脆把灯泡从灯座上拿下来直接观察。结果发现,电压表不仅有示数,还比原来大了,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却不变,开关断开时又无示数。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电压表的示数始终等于电源电压呢?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确定方法、探究原因、寻找结果,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自觉主动的地位,在错误和失败中总结经验、提高认识。这种成功不是教师启发的结果,而是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的结果,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加强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几乎所有物理定律均来自于物理实验,并受到社会进步和新的物理实验所检验,并又有新的发展。在物理教学中,首先要加强物理实验,这是物理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物理实验在不少地方成了薄弱环节,而解题成了学生学物理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由于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不是在手脑并用的科学过程中形成的,学到的物理知识变成了僵死的东西,造成不少学生“高分低能”。这与培养学生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素质教育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大力加强实验,要求学生“动手操作,注意观察,动脑思考”,尽量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把课内实验延伸到课外家庭实验。要鼓励学生在课外用生活用具、玩具做各种小试验、小制作,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使他们感到科学就在身边,物理并不深奥。
新的物理课改教学,需要大家不断努力去探索,在反思中进步、在总结中完善,并不断地更新自我。无论如何,都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实验为主干展开物理实验教学。只有不断更新教学观念,采用多种实验教学方法,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