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師范大学
摘要:《哈姆雷特》被认为是莎士比亚的悲剧之首。哈姆雷特年轻,有着美好的前程,但他父亲的死改变了这一切。哈姆雷特发誓要为父亲报仇,可是因为他的性格,报仇注定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而且自己最终也只落得个悲剧的下场。
关键词:《哈姆雷特》;性格;悲剧
自从哈姆雷特问世以来,评论家们对造成哈姆雷特悲剧的原因做了很多不同的解释。造成其悲剧的原因有很多,但性格是最关键的一个。他的性格注定了他的悲剧是必然的[1]。本文将简单分析他复杂的性格特点以及他的性格是如何造成其悲剧的。
首先过度理性是哈姆雷特最大的性格缺陷。性格决定命运,而身份塑造性格。哈姆雷特作为一名未来将治理国家的王子,必然不能像普通人一样不顾后果地立即去采取复仇行动,因为一位王子如果随意杀人,势必在国内造成巨大的舆论,所以他必须得保持理性。而且因为哈姆雷特受到人文主义新思想的教育,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他不愿伤害到无辜的人,于是他得保持理性。另一方面,他的敌人—当今国王克劳狄斯是如此狡诈,且权势在他之上,因此为了确保自己的安全,他必须得仔细制定自己的复仇计划。所有这些因素导致他的理性,而他的理性导致他总是过度思虑。他太沉湎于思考而缺乏行动,他的复仇计划一拖再拖,误失时机,被动地陷入克劳狄斯设计的一系列阴谋里[2]。结果他成为了思考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
过度的思虑使他一次次错失报仇的好机会。例如当他父亲的鬼魂告诉他自己死亡的真相时,他马上变得无比愤怒,热血沸腾,立即喊叫起来:“让我驾着像思想和爱情一样迅速的翅膀,飞去把仇人杀死”[3]。这时读者都在等着他的行动,可是马上理智让他冷静了下来。他甚至开始怀疑鬼怪是否真实存在,以及他所听到消息的真实性,于是他决定在采取行动前要收集到足够的证据。他设计了一出戏去验证鬼魂告诉他的消息,事实证明鬼魂没有欺骗他。国王克劳狄斯看戏时的表现,即使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人也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出他是真正的杀人凶手。此时哈姆雷特大喊:“终于可以痛饮热腾腾的鲜血,干那白昼所不敢正视的残忍的行为”[3],但很快因为理性他又踌躇了。正是因为过度的思虑使他的复仇延误了两个月,而在这两个月中波洛尼厄斯和雷欧提斯,以及他挚爱的奥菲利娅无辜地死去。如果他及时采取了报仇行动,这三人本不会死去。雷欧提斯也像哈姆雷特一样要报杀父之仇,但他不像哈姆雷特一样优柔寡断,而是马上采取行动,没有一丝犹豫。如果哈姆雷特像雷欧提斯一样,那么悲剧根本不会发生。
迷信是他性格上的另一个缺陷。强烈的宗教意识使他错失了一个绝佳的报仇机会。当他确信他的叔叔克劳狄斯是真凶后,他决定马上采取复仇行动,而此时上天给了他一个极好的机会。当他走去母亲的房间时,克劳狄斯正在一个人独自做祷告。此时他可以轻而易举地杀死毫无防备的克劳狄斯,但他的宗教信仰阻止了他。因为在他看来杀死正在做祷告的克劳狄斯反而会送他进入天堂,而自己则会下地狱,于是他决定等待下一个报仇机会。但可笑的是,克劳狄斯自己觉得他的祷告根本没有作用:“我的言语高高飞起,我的思想滞留地下;没有思想的言语永远不会上升天界”[3]。就这样复仇计划又一次被延误了。
最后哈姆雷特是一位涉世未深天真无邪的青年,因而他缺乏与狡猾敌人斗争的经验。在他父亲去世之前,他还只是一名无忧无虑的王子,安心地在当时被誉为新文化中心的德国威登堡大学上学。受当时人文主义新思想的影响,他乐观向上,对世界充满了希望,认为一切都是这么美好。他根本想象不到他的国家已经变得如此黑暗,以及他的敌人是如此狡猾奸诈,所以报仇对哈姆雷特来说注定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因为天真无邪,他不懂得如何去保护自己。他总是公开地去指责克劳狄斯,这种行为势必让他的装疯卖傻变得毫无意义,于是克劳狄斯意识到哈姆雷特对他已经是一个危险的存在,于是他马上采取行动去杀害哈姆雷特。最后哈姆雷特掉进了克劳狄斯的圈套,而自己的母亲也被无辜得害死了。
悲剧主人公之所以死亡或毁灭,主要原因是在于他行为上的过失,而行为上的过失是由性格所决定的[2]。哈姆雷特的这些性格缺陷一开始就为他播下了悲剧的种子[4]。尽管他最终杀死了杀父仇人克劳狄斯,但他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充满希望的未来、他挚爱的奥菲利娅以及他亲爱的母亲也都不复存在。在某种意义来说他是失败的,彻头彻尾的失败。他的失败,或者说他的悲剧固然是由很多因素共同导致的,但如果他的性格不发生改变的话,那么他的悲剧命运则也永远不会发生改变。
参考文献:
[1]陈晓红. 性格决定命运——试析哈姆雷特的性格导致的无法避免的悲剧[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8(2).
[2]郑贤军. 性格决定命运——论哈姆雷特的性格与命运[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5(5).
[3]Shakespeare. 朱生豪/译. 《哈姆雷特》[M]. 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
[4] Xie Xiaoke. From the Contradiction of Hamlet’s Character to Discuss the Cause of Being Tragedy [J]. Journal of Gansu Normal Colleges, 2013(1).
摘要:《哈姆雷特》被认为是莎士比亚的悲剧之首。哈姆雷特年轻,有着美好的前程,但他父亲的死改变了这一切。哈姆雷特发誓要为父亲报仇,可是因为他的性格,报仇注定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而且自己最终也只落得个悲剧的下场。
关键词:《哈姆雷特》;性格;悲剧
自从哈姆雷特问世以来,评论家们对造成哈姆雷特悲剧的原因做了很多不同的解释。造成其悲剧的原因有很多,但性格是最关键的一个。他的性格注定了他的悲剧是必然的[1]。本文将简单分析他复杂的性格特点以及他的性格是如何造成其悲剧的。
首先过度理性是哈姆雷特最大的性格缺陷。性格决定命运,而身份塑造性格。哈姆雷特作为一名未来将治理国家的王子,必然不能像普通人一样不顾后果地立即去采取复仇行动,因为一位王子如果随意杀人,势必在国内造成巨大的舆论,所以他必须得保持理性。而且因为哈姆雷特受到人文主义新思想的教育,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他不愿伤害到无辜的人,于是他得保持理性。另一方面,他的敌人—当今国王克劳狄斯是如此狡诈,且权势在他之上,因此为了确保自己的安全,他必须得仔细制定自己的复仇计划。所有这些因素导致他的理性,而他的理性导致他总是过度思虑。他太沉湎于思考而缺乏行动,他的复仇计划一拖再拖,误失时机,被动地陷入克劳狄斯设计的一系列阴谋里[2]。结果他成为了思考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
过度的思虑使他一次次错失报仇的好机会。例如当他父亲的鬼魂告诉他自己死亡的真相时,他马上变得无比愤怒,热血沸腾,立即喊叫起来:“让我驾着像思想和爱情一样迅速的翅膀,飞去把仇人杀死”[3]。这时读者都在等着他的行动,可是马上理智让他冷静了下来。他甚至开始怀疑鬼怪是否真实存在,以及他所听到消息的真实性,于是他决定在采取行动前要收集到足够的证据。他设计了一出戏去验证鬼魂告诉他的消息,事实证明鬼魂没有欺骗他。国王克劳狄斯看戏时的表现,即使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人也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出他是真正的杀人凶手。此时哈姆雷特大喊:“终于可以痛饮热腾腾的鲜血,干那白昼所不敢正视的残忍的行为”[3],但很快因为理性他又踌躇了。正是因为过度的思虑使他的复仇延误了两个月,而在这两个月中波洛尼厄斯和雷欧提斯,以及他挚爱的奥菲利娅无辜地死去。如果他及时采取了报仇行动,这三人本不会死去。雷欧提斯也像哈姆雷特一样要报杀父之仇,但他不像哈姆雷特一样优柔寡断,而是马上采取行动,没有一丝犹豫。如果哈姆雷特像雷欧提斯一样,那么悲剧根本不会发生。
迷信是他性格上的另一个缺陷。强烈的宗教意识使他错失了一个绝佳的报仇机会。当他确信他的叔叔克劳狄斯是真凶后,他决定马上采取复仇行动,而此时上天给了他一个极好的机会。当他走去母亲的房间时,克劳狄斯正在一个人独自做祷告。此时他可以轻而易举地杀死毫无防备的克劳狄斯,但他的宗教信仰阻止了他。因为在他看来杀死正在做祷告的克劳狄斯反而会送他进入天堂,而自己则会下地狱,于是他决定等待下一个报仇机会。但可笑的是,克劳狄斯自己觉得他的祷告根本没有作用:“我的言语高高飞起,我的思想滞留地下;没有思想的言语永远不会上升天界”[3]。就这样复仇计划又一次被延误了。
最后哈姆雷特是一位涉世未深天真无邪的青年,因而他缺乏与狡猾敌人斗争的经验。在他父亲去世之前,他还只是一名无忧无虑的王子,安心地在当时被誉为新文化中心的德国威登堡大学上学。受当时人文主义新思想的影响,他乐观向上,对世界充满了希望,认为一切都是这么美好。他根本想象不到他的国家已经变得如此黑暗,以及他的敌人是如此狡猾奸诈,所以报仇对哈姆雷特来说注定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因为天真无邪,他不懂得如何去保护自己。他总是公开地去指责克劳狄斯,这种行为势必让他的装疯卖傻变得毫无意义,于是克劳狄斯意识到哈姆雷特对他已经是一个危险的存在,于是他马上采取行动去杀害哈姆雷特。最后哈姆雷特掉进了克劳狄斯的圈套,而自己的母亲也被无辜得害死了。
悲剧主人公之所以死亡或毁灭,主要原因是在于他行为上的过失,而行为上的过失是由性格所决定的[2]。哈姆雷特的这些性格缺陷一开始就为他播下了悲剧的种子[4]。尽管他最终杀死了杀父仇人克劳狄斯,但他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充满希望的未来、他挚爱的奥菲利娅以及他亲爱的母亲也都不复存在。在某种意义来说他是失败的,彻头彻尾的失败。他的失败,或者说他的悲剧固然是由很多因素共同导致的,但如果他的性格不发生改变的话,那么他的悲剧命运则也永远不会发生改变。
参考文献:
[1]陈晓红. 性格决定命运——试析哈姆雷特的性格导致的无法避免的悲剧[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8(2).
[2]郑贤军. 性格决定命运——论哈姆雷特的性格与命运[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5(5).
[3]Shakespeare. 朱生豪/译. 《哈姆雷特》[M]. 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
[4] Xie Xiaoke. From the Contradiction of Hamlet’s Character to Discuss the Cause of Being Tragedy [J]. Journal of Gansu Normal Colleges, 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