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教育行政职能的转换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cb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县(市)教育局作为县域教育的行政主管部门,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一般认为,教育行政具有领导功能、服务功能和监督功能。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县(市)教育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理念,重新审视行政职能。
  
  一、以服务为基本职能,促进教育全面发展
  
  作为县(市)级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在努力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县(市)教育局面临着同样的转型任务。按照“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教育局是为全县(市)教育发展服务,而一切教育活动的开展,最终由学校实施。因此,作为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为学校开展教育活动服务,以促进学校的发展来促进全县(市)教育的全面发展。
  (一)为学校营造宽松发展环境,促进学校自主发展
  充分体现学校的教育主体地位。一是学校的日常管理方面,如学校的人事安排、管理制度的制定、教育教学方式的选择、教育活动的开展等方面,在不违背党的教育方针,不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尊重学校的自主权利;二是在学校的发展规划方面,要尽量尊重学校的历史和现实情况。
  努力为学校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教育局要充分发挥行政主管部门的权威作用,积极主动宣传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成绩,要让群众真正地了解学校,能为学校的成绩而自豪,为学校的不足而出谋。另外,要积极搭建商校合作平台,在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广泛发动商界人士资助学校建设,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二)为教师创造良好成长条件,促进教师自我完善
  完善教师培训制度。一是加大学校领导班子的培训力度,积极探索和改进学校领导培训的内容、方式,使学校领导班子的培训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二是加大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在做好新教师培训工作的同时,要加大对青年教师,特别是参加工作后3到5年的年轻教师的培训力度,把对这一部分教师的培训工作落实到各学校,指导各学校建立相应的培训机制和培训措施,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三是加大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要加大名师培养力度,实行学科带头人评选制度,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对名师的培养给予支持。
  搭建教师成长平台。我局曾先后开展了“新课程标准学习与体会征文比赛”,“新课程标准教材课堂教学比赛”,“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与反思”评比,“新课改教学论文评选”,“我与新课程一同成长”演讲比赛等活动,使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得到充分展示,也发掘了一批教改积极分子,促进了他们的成长。
  建立合理的县(市)内流动机制。教师在县(市)内的正常流动,有助于教育资源、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交流,促进学校间的良性竞争,对全市教育的均衡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是维护教师的自由择校权利并进行合理的控制;二是建立合理的支教机制,以合理的机制促使教师积极投身支教工作。
  
  二、以导向为主要职能,引导教育正确发展
  
  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引导学校科学发展。教育评估,是引导和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作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应结合本县(市)实际,制定一套适合本地区的教育评估体系。县(市)教育局在评估体系的建立方面,应着重关注德育教育、学科教学、体育教育、教师管理等方面。值得一提的是,评估体系的建立应在广泛征求学校及教师意见的基础上,既要体现群众意愿,又要体现适度超前的意识,否则无法发挥其引导的功能。
  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引导学校创新发展。我市从2005年开始,实行校长考核制度,制定了《高州市中心学校校长考核评价方案》和《高州市中学校长考核评价方案》,每学年对校长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评价。聘任期内对校长实行届中考核,从校长基本素质、组织领导能力和作风、履行职责情况、工作效绩等进行全面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校长评先、聘任、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在教师激励方面,我们开展了以“增强法纪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增强大局观念,讲奉献精神、讲工作方法,提高教育质量”为主要内容的“三增两讲一提高”专题教育活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组织模范教师报告团在全市城乡巡回报告30场,使全体教职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在学生激励方面,我们坚持每年一次的多种“十佳”评选活动。这些做法,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校长依法治校的能力,促进了教师进行自我提高,也促使了学生加强自我教育,实现全面发展。
  
  三、以协调为重要职能,统筹教育均衡发展
  
  县(市)教育局的协调功能,主要体现在统筹兼顾,合理谋划,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既要注重单所学校的发展,更要规划全县(市)教育的发展,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要按照教育发展趋势,按照本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抓好教育发展规划,使全市教育事业始终朝着协调、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
  (一)统筹师资,促进师资均衡
  一是创新人事调动机制。从2006年起,城区省一级学校所缺教师,主要从应届优秀本科毕业生中择优录取,原则上小学教师不能调入初中任教,农村小学教师不能调入城区任教,确保师资薄弱学校教师队伍的稳定。二是创新人事安排机制。将新招考录用的见习教师安排到山区镇欠编教师的中小学任教,重点向欠编较多的小学倾斜,而且原则上5年内不予调动。城区薄弱学校欠编教师,则从应届毕业生和农村教师中通过考试录用,缩小城区学校间的师资差距。三是创新师资扶持机制。从城区省一级中学选派优秀中层干部到农村中学任副校长,挂职支教;从山美、西岸、石仔岭中心学校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到农村小学支教。四是创新师资培养机制。选调农村学校骨干教师到城区省一级学校跟班学习。从而有效地加强了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促进了全市师资均衡。
  (二)统筹规划,促进布局均衡
  学校的布局对于整个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要保证学有所教,要使学校合理地分布于居民区,方便群众子女就读。以我市为例,早在1994年实施“普九”初期,我市便以均衡发展的战略眼光规划建设农村初中,取消了镇办、联办初中,每镇统一规划建设2至3所初中,有效地保证了农村初中学位。在高中方面,我们除着力打造高州中学、高州一中、高州二中、高州四中4所城区省一级学校外,加大对其他14所有发展潜力的郊区或农村高中的扶持力度,而这14所学校又基本平均分布在东南西北4个方位,极大地方便了群众。至目前为止,基本形成了“一个龙头”(高州中学),“三驾马车”(高州一中、二中、四中),“十四个增长点”(其他高中)的高中发展局面,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统筹发展,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
  近年来,我局正是着力于统筹安排,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改革开放30年来,摘除了198所学校的“薄弱”帽子,为84所老区、山区小学建起总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的90多幢教学楼,对65所中小学校进行布局调整,撤销40多个小学教学点。2007年,全市共投入1亿多元用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危房改造工程,共拆除D级危房校舍263幢,拆除面积10万多平方米,维修C级校舍116幢,维修面积4万多平方米,新建校舍226幢,面积达15万多平方米,消除了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全部C、D级危房。城乡教育差距明显缩小,全市现有的289所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一级学校中,农村学校占了90%的比例,其中农村的省一级学校达7所,茂名市一级学校37所。从类别上看,全市广东省一级学校中,独立高中4所,完全中学3所,初中3所,小学5所,有全国示范性普通高中1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所,广东省中等职业实训中心1个。基本实现了各级各类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高州市教育局)
其他文献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绩效管理的基础是对员工的绩效进行透明而有效的考核,而有效的绩效考核有赖于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不同的企业在设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时要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各有侧重,而即使是同一个企业,对于不同岗位的员工考核指标也应有所差别。  一、绩效考核指标的分类  绩效考核指标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三类:  第一类是能力考核指标。即员工具有创造哪方面绩效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如
期刊
随着网络高科技技术的日益革新,不单单是互联网技术得到发展,随之而来的网络新媒体也日益发展壮大。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传统媒体特别是纸媒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传媒市场与生存环境日新月异,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类传媒企业之间日趋激烈的商业竞争。纸媒的产业结构单一,仅仅是通过广告收入维持正常运营。在目前市场环境下,这一收入来源已无法达到良好的盈利效果。所以需要通过多元化经营来摆脱现有的困境,纸媒通过推动和发展“全
【摘要】当前我国正在加速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工程建设规模大幅增加,技术难度不断加大,一些地区监督力量不足,人员紧缺问题突出,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从实际工作中提出打造过硬质监队伍,加强协调能力及善于、严格执法等,提出提高质监队伍人员素质,树立良好形象,使之认真履职、不负众望,确保打造精品工程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提出拙见。  【关键词】人员现状 素质提高服务于民  加强建筑质监队伍建设,是当前经济社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导致人口对住房的需求越来越大,从根本上促进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由于气候的影响,导致近几年我国冬季气温偏低,人们对供暖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建筑供暖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焦点。供热系统是居民住宅中重要的生活设施,其设计的规范化、合理化、人性化和自动化成为我国民用建筑供暖工程的追求目标。  【关键词】民用建筑;供暖系统;新能源  引言  
期刊
教育关乎国家命运、民族未来和人民福祉。国务院制定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下称《纲要》),在“加快社会事业发展”部分首先提出“优先发展教育”,这既是对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呼应,也反映出国家层面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乃至全广东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  改革开放30余年,广东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从缴费上学到免费上学的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