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是教师神圣的天职。我们不能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只能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
我们目前倡导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但长期以来,初中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是许多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且它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日趋严重,以致到了九年级,很多学生开始放弃英语,使得英语教学堕入了被动难堪的场面。因此,我认为如何运用新课程理念,转化英语学困生,使其英语学习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解决两极分化问题,是每一位一线教师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初中英语教学两极分化的成因
每个学科都存在两极分化,英语表现得特别突出,为什么英语两极分化现象明显比其他学科严重?这需要我们认真分析。
(一)初中生自身特质是学生两极分化的潜在主因。在七年级的英语课堂上,部分学生因学习基础差从一开始就跟不上全班同学的学习步伐,成了英语学科的学困生。学困生因无明确的学习目标,用消极悲观的态度看待自己的学习,又处在身心发育阶段,意志力薄弱,逆反心理强,基本上没有预习和复习等好习惯。部分教师对这样的学生黔驴技穷,最后只能听之任之,而这些学生也自暴自弃,不求进取,这直接影响了英语教学效果,导致很多学生成为后进生。
(二)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得当。学习方法是发挥学生学习才能的手腕,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途径。假如有良好的学习能力而无恰当的学习方法,犹如有箭无弓。
学生是在汉语环境中学习英语的,因而受母语的影响很大,习惯用汉语思想方式学习英语,这样干扰了英语学习的开展。随着对英语新颖感的消逝和教材内容难度的加深,不少学生开始慢慢对英语产生厌倦的情绪,兴趣和积极性下降,学习成绩必然下滑。长此下去这些学生也就成为了后进生。
二、有效消除两极分化现象的途径
(一)切实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实施分层教育,对症下药。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营造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把学语言、用语言结合起来,既体现语言的实践性,又体现学生学习语言的主体性。教师要以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根据后进生的实际情况,对后进生进行分层,后进生往往分为“调皮注意力差型”、“偏科差生”、“基础过差生”三类。“调皮注意力差型”学生脑子灵,反应快,稍微懂了就不愿听,注意力很难集中,他们好胜心强,爱动、贪玩。教师要想办法把他们的精力聚到英语学习这个焦点上,激发他们的热情。“偏科差生”中以女生为多,她们爱面子,羞于发问,学习上死记硬背,灵活运用少。可通过观察、谈心,促使她们改进学习方法。不断提高信心,促进英语学习。“基础过差生”虽然比例最少,但他们大都自卑心理重。教师可采取感情倾斜的方法,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树立自信,迎头赶上。
(二)寄予期望,培养情商。情感是教育的窗口,它不仅具有感受事物的作用,而且是知识活动的动力系统。因此,没有情感的教育是难以想象的。英语教学要取得成功,只有将智商与情商有机地统一起来,融为一体。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具有双重身份特征,他们既是学生,又是具有自主思想的人。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而且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应该把这一过程作为向学生倾注爱的渠道。课堂上那洒向全体学生充满无限信任、关切的眼神;那不躁不怒、抑扬顿挫的语言;讲解时那一遍遍不厌其烦的解释;提问时那一句句彬彬有礼的“please.”……通过这些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传递鼓励、信任的情感信息。在这种其乐融融的教育环境中,学生有了感情基础,就会在一种自觉和不自觉的状态中去听、去想。后进生一般都比较脆弱,心理上都有一定的压力和自卑感。这样,学生不仅接受了知识,最重要的是得到了美好情感的体验,这是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前提,也是施行愉快教学的关键。所以我们对待学生,多用肯定取代否定,以激励取代批评。只有教师对学生怀有真挚的情感,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情意浓浓的教学环境对学生感受快乐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重视情感的迁移作用,才会让学生在愉快教学中求发展,求进步。
每个学生除共性之外,还各有特点,他们对英语知识的接受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合理评价,因人而异。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为学生主动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
(三)培养兴趣,增强动力。英语成绩差的学生除了学习习惯差外,往往对英语没有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兴趣的培养,对转化后进生尤其重要。课堂上举例时尽量选用贴近日常生活的事例,缩短英语与日常生活的距离,使学生产生兴趣。
为了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学习,必须从两方面努力,一是培养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二是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诱因条件。英语是一门以语言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所有英语教育活动中最吸引学生、最易让学生产生兴趣的就是语言交流。因此,只要学生有要求,就给他们提供交流的时间和场所,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将那些注意力不稳定、习惯差的学生的兴趣激发到最佳状态,使之精力集中,以愉快的情绪自觉地投入到有趣、有用的英语学习中,必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英语可以说是英语教学的启蒙阶段,只要教师综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知识,从多角度预测和发现问题,主动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心中有后进生,关爱后进生,以理服人,肯多花一些心血,则多数后进生是完全可以转化的,甚至可以转化为优等生。
我们目前倡导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但长期以来,初中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是许多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且它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日趋严重,以致到了九年级,很多学生开始放弃英语,使得英语教学堕入了被动难堪的场面。因此,我认为如何运用新课程理念,转化英语学困生,使其英语学习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解决两极分化问题,是每一位一线教师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初中英语教学两极分化的成因
每个学科都存在两极分化,英语表现得特别突出,为什么英语两极分化现象明显比其他学科严重?这需要我们认真分析。
(一)初中生自身特质是学生两极分化的潜在主因。在七年级的英语课堂上,部分学生因学习基础差从一开始就跟不上全班同学的学习步伐,成了英语学科的学困生。学困生因无明确的学习目标,用消极悲观的态度看待自己的学习,又处在身心发育阶段,意志力薄弱,逆反心理强,基本上没有预习和复习等好习惯。部分教师对这样的学生黔驴技穷,最后只能听之任之,而这些学生也自暴自弃,不求进取,这直接影响了英语教学效果,导致很多学生成为后进生。
(二)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得当。学习方法是发挥学生学习才能的手腕,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途径。假如有良好的学习能力而无恰当的学习方法,犹如有箭无弓。
学生是在汉语环境中学习英语的,因而受母语的影响很大,习惯用汉语思想方式学习英语,这样干扰了英语学习的开展。随着对英语新颖感的消逝和教材内容难度的加深,不少学生开始慢慢对英语产生厌倦的情绪,兴趣和积极性下降,学习成绩必然下滑。长此下去这些学生也就成为了后进生。
二、有效消除两极分化现象的途径
(一)切实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实施分层教育,对症下药。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营造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把学语言、用语言结合起来,既体现语言的实践性,又体现学生学习语言的主体性。教师要以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根据后进生的实际情况,对后进生进行分层,后进生往往分为“调皮注意力差型”、“偏科差生”、“基础过差生”三类。“调皮注意力差型”学生脑子灵,反应快,稍微懂了就不愿听,注意力很难集中,他们好胜心强,爱动、贪玩。教师要想办法把他们的精力聚到英语学习这个焦点上,激发他们的热情。“偏科差生”中以女生为多,她们爱面子,羞于发问,学习上死记硬背,灵活运用少。可通过观察、谈心,促使她们改进学习方法。不断提高信心,促进英语学习。“基础过差生”虽然比例最少,但他们大都自卑心理重。教师可采取感情倾斜的方法,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树立自信,迎头赶上。
(二)寄予期望,培养情商。情感是教育的窗口,它不仅具有感受事物的作用,而且是知识活动的动力系统。因此,没有情感的教育是难以想象的。英语教学要取得成功,只有将智商与情商有机地统一起来,融为一体。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具有双重身份特征,他们既是学生,又是具有自主思想的人。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而且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应该把这一过程作为向学生倾注爱的渠道。课堂上那洒向全体学生充满无限信任、关切的眼神;那不躁不怒、抑扬顿挫的语言;讲解时那一遍遍不厌其烦的解释;提问时那一句句彬彬有礼的“please.”……通过这些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传递鼓励、信任的情感信息。在这种其乐融融的教育环境中,学生有了感情基础,就会在一种自觉和不自觉的状态中去听、去想。后进生一般都比较脆弱,心理上都有一定的压力和自卑感。这样,学生不仅接受了知识,最重要的是得到了美好情感的体验,这是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前提,也是施行愉快教学的关键。所以我们对待学生,多用肯定取代否定,以激励取代批评。只有教师对学生怀有真挚的情感,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情意浓浓的教学环境对学生感受快乐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重视情感的迁移作用,才会让学生在愉快教学中求发展,求进步。
每个学生除共性之外,还各有特点,他们对英语知识的接受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合理评价,因人而异。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为学生主动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
(三)培养兴趣,增强动力。英语成绩差的学生除了学习习惯差外,往往对英语没有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兴趣的培养,对转化后进生尤其重要。课堂上举例时尽量选用贴近日常生活的事例,缩短英语与日常生活的距离,使学生产生兴趣。
为了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学习,必须从两方面努力,一是培养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二是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诱因条件。英语是一门以语言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所有英语教育活动中最吸引学生、最易让学生产生兴趣的就是语言交流。因此,只要学生有要求,就给他们提供交流的时间和场所,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将那些注意力不稳定、习惯差的学生的兴趣激发到最佳状态,使之精力集中,以愉快的情绪自觉地投入到有趣、有用的英语学习中,必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英语可以说是英语教学的启蒙阶段,只要教师综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知识,从多角度预测和发现问题,主动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心中有后进生,关爱后进生,以理服人,肯多花一些心血,则多数后进生是完全可以转化的,甚至可以转化为优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