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中立还是竞争礼让——美国对华反补贴中的国有企业歧视性待遇研究

来源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u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政府提供货物"到国有企业补贴,美国对华反补贴调查当中将补贴主体资格扩展至国有企业、对"事实上专向性"的承认与"外部基准"的广泛使用,对中国及其他新兴经济体形成了隐性贸易壁垒。此种做法表面上看与其一贯鼓吹的竞争中立理念一脉相承,但与欧盟竞争中立实践相比照可知,美式反补贴调查实际要求国企在竞争中进行礼让,放弃与私营企业的竞争。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需要竞争中立理念,但在国际贸易新规则谈判当中,仍有必要借"中立"的理念对抗他国的歧视。
其他文献
当代作家秦牧说过:“一个作家应有三个素材仓库:一个是直接素材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素材;一个是间接素材的仓库,装从书籍资料里得来的素材;另一个就是收集人民的语言的仓库。”第一个仓库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我们虽很难进行干预,但可以引导;第三个仓库对学生来说有点高要求了;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在第二个素材仓库上做些文章呢?笔者围绕“文本素材”进行了一系列的写作教学的实践和探究,发现了文本素材在写作指导中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