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历史课堂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gaoy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为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良好条件。
  关键词:思维 能力 历史教学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人的高级认识形式。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落脚点是学生的有效学习。而有效的学习应该是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的学习。如何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最有效的培养开发呢?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巧妙设问,开启学生思维能力
  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但并非所有的提问过程都是思维教学过程。质疑能否激思,关键在于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否富有吸引力和启发性,高而可攀、循序渐进、富有启发的课堂设问,有利于知识的联系与迁移,也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和共鸣,在学习《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时,我在导入新课时这样提问: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分别指的是哪两件事?指导学生阅读书本找出答案,在学生答出是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后,接着提问,为什么这样说呢?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立即被调动了起来,这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让学生弄清一些重大发明和事件的时间顺序,笔者在课堂提问中尽量避免常规、老套的问法,而是创设一些能吸引学生眼球和内心的情境,如:判断以下情境是否属实,依据是什么?①马克思坐着火车去巴黎;②林肯坐在电灯下审阅《解放黑人奴隶宣言》;③林肯坐着汽车检阅黑人兵团等。我发现,在这一过程中所有学生的思维都动了起来,积极地参与着课堂学习。
   二、善用对比,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乌申斯基说:“‘比较法’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石”。比较法是指在历史教学中,对历史事物、现象进行纵向或横向的比较,辨别异同,认识本质,揭示规律的思维方法。在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将比较作为一项重要的能力要求提出来;在中高考历史学科考试中,比较也是一项重要的能力考查要求,体现在各种题型中。
  通过实践,我认为采用对比教学有以下好处:首先,能克服死记硬背带来的种种弊端,如:易忘、易混、易错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知识主干和脉络;其次,能够拉近历史的时空距离,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进而增强探究动力;第三,能够使感性的认识得到升华,使规律的东西得以提炼,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课堂让位,激活学生思维能力
  传统教学观念认为学生只有在班级里,面对黑板,面对滔滔不绝的老师,才能获得知识。我们常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问学生学习中是否有问题时,得到的答案几乎是一致的:没有!他们为什么会没有问题呢?因为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完全是被动的接受者。其实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我在实践中做了许多尝试,努力改变学生的思路,让他们去解决问题,大胆发挥想象力,只有教师先打开自己的思维,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
  四、打破常规,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思维能力的发展方向,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教育改革的主题。但人们在思考、认识问题时,往往会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所谓“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受已有知识经验的影响,在解决问题时产生的倾向性心理准备,这种心理上的“惯性”,会严重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发挥,使其思维活动处于休眠状态,只是被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结果学习效率必然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经常改变教学模式,多创设有利于学生展开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学习情境,还要发扬教学民主,提倡多思多想,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乐于聆听学生“古怪”、“刁钻”的问题,以获得思维的解放,形成开放性的思维结构。
  1.重视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发散思维是指为解决某一问题,大胆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探究,以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没有思维的发散,就谈不上思维的广度、深度和独创。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思考问题、寻找答案。
  例如,讲完《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一课后,在分析了“当今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之后,向学生提出:“你认为用什么方法可以促进世界和平,你理想中的世界格局是怎样的?”等,有的答案并非唯一,却饶有趣味、发人深思,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争论和探索,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使命感。
  2.重视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如果说正向思维是由因导果,那么逆向思维就是由果溯因。逆向思维是指从问题的反面去思考、解决的思维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一些假设性推测的题目,启发学生从问题的另一个角度去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以促进学生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相互发展。
  培养逆向思维,可以丰富学生想象,开拓解题思路,例如,学习《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第一帝国》时,可提出:“假如没有拿破仑这样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法国的形势将会怎样发展?法国的历史会不会改写呢?”又如:在学习了珍妮机的发明后,向学生提问:假如珍妮机在中国被发明,会不会像英国那样引起工业领域的巨大变革呢?为什么?启发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条件)寻找答案。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为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良好条件。思维能力不仅是各学科考查的重点,对学生将来的终身学习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明确思维的目的,调动其学习的能动性,激发其思维活力,进而全面提高学习效率。
  (河北省藁城市第四中学)
其他文献
一、提高教师教的有效行为,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俗话说“国无君,民亦乱”,在课堂教学中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教师来带领这群无忧无虑的孩子,那么,再好的孩子也不过是“一盘散沙”,不能成就大业。  1.走到学生中,和学生融为一体。良好的师生关系,直接关系着课堂的教学效果,只有师生关系良好,使学生爱学、好学,才能激发学习兴趣。记得以前,我每次上课都站在讲台上,从不走到
期刊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合作、探究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以便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新形势下,我们每位教师都必须思索的现实问题。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在赏识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的卑微者。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满信心,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  这样,就为学生
期刊
8年了,在甘肃省平凉市柳湖乡一所农村学校看到的场景依然记忆犹新。   那是一所农村小学,学校使用3年了,校园的墙壁上根本看不到球印和脚印,依然如新。每间教室的门前都放有一块麻袋或硬纸片,孩子们进教室前都会在麻袋上使劲跺几脚,把尘土留下。我当时很是惊讶,一所农村学校,为何要这样做?问校长,说是乡里一位副书记让孩子们这么做的。再问那位副书记,他说是“受了耻辱后才这样要求的”!乡里的书记继续说,为了建学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和远程教育的现状,阐述了现代教育技术如何应用在远程教育的各个环节,对远程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起到怎样的推动作用。同时,说明了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远程教育中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关键字:现代教育技术 远程教育 网络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以计算机技术为主媒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受众对象广泛,教学资源
期刊
物理规律(包括定律、定理、原理和定则等)是物理现象、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必然趋势及其本质联系的反映。它是中专物理基础知识最重要的内容,是物理知识结构体系的枢纽。因此,规律教学是中专物理教学的中心任务。怎样才能搞好规律教学呢?本人经过多年的物理教学,总结出了有关规律教学的一些见解。  1物理规律的类型  中专物理规律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1实验规律物理学中的绝大多数规律,都是在观
期刊
初中历史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简称PBL)可以表示为:教师首先根据历史新课标的要求和课本内容设计出教学目标,然后围绕教学目标提出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问题进行探究。  初中历史基于问题的学习的模式,其基本过程可以概括为六个环节:确定教学目标——设计问题情境——组建学习小组——实施问题解决——-汇报成果——反思评价。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
期刊
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以计算机技术及其运用技术教育成为学校教学的重要课程之一。  当然,信息技术教育进人学校决不是只增加了一门课程而已,而是需要学生掌握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工具性学科,同时必将引起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使教育理念、教
期刊
摘要: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这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研读的自主性,让学生从被动到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教学的主人。   关键词:初中语文 研究性 阅读    所谓研究性阅读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分小组或独自研读文章,从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然后收集、筛选、归纳和整理相关阅读资料,进而总结规律,形成创见,在班上交流学习所得的一种学习活动
期刊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以禽鸟作为意象是一种常见的手法,归纳起来大概分为三类:一是最求宏大的意境,进行拼搏而获自由的意象;二是无处投宿,迷茫徘徊不知如何获得自由的意象;三是选择退守,远离主流群体而获自由的意象。归隐后的陶渊明在他的诗中常常用“归鸟”这一代表性的意象表达自己夙愿已尝的心情。探究它能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诗人的精神世界和诗歌的艺术魅力。 鸟这一意象贯穿陶诗始终。早期的“翩翩飞鸟”,出仕
期刊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利于学习有条不紊的进行,有利于知识的习得,有利于学生学习独立性的养成。如果不是*习惯,许许多多看似平常的事做起来就会显得手忙脚乱。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论述教育的根本宗旨时指出:“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生以之。以为教育可以把学生所需要的全部给他们,学生出了学校再不用自己探讨追求了。这种认识是根本不对的。”叶老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育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