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p5211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产出导向法”和“对分课堂”理论指导,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坚持传统教学的精华,按照“课文高频材料、课文讲解、课文复习与拓展、图片描述与单词听写、作文仿写、作业讲评”的教学流程进行课堂教学实验。两学期的教学实践表明,该教学实验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对实验课堂整体效果评价较高。
  关键词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验;产出导向法;对分课堂
  中图分类号 G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35-0047-04
  一、应用技术型高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
  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模式存在诸多问题,传统的教学方式“重知识的传授和获取,轻知识的加工和问题的思考,学生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普遍欠缺,从而导致了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不足”[1]。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课堂自主参与能力不足,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听课跟着教师走,看书跟着教材走,考试跟着复习范围走”[2]。学校对学生的学习观念、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和学习状态缺乏指导和激发,“特别是对学生的学习产出研究、重视和评价不够”[3]。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其2015级二本普通理科招生258人,英语高考成绩平均分67.80分,及格率12.40%,最高分110分,最低分21.3分。学生入学英语水平普遍不高,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较差,很多学生在中学就对英语不够重视甚至失去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差,自律能力低,大学英语课堂上玩手机、睡觉的学生较多,认真听讲的学生反倒成了少数。这给大学英语课堂和授课教师带来巨大压力,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理论依托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培养本科层次人才,突出强调实践教学[4]。《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倡导大学英语教学应该贯彻“因材施教”的思想[5],制订中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也提倡教学多样性、差异性和灵活性[6]。地方应用技术本科院校的学生入学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如何加强实践并做到“因材施教”是本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验的关键。本实验课堂主要以“产出导向法”和“对分课堂”为指导。
  文秋芳教授研究多年,在“输出驱动假设”[7]“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8]的基础上最终确立了“产出导向法”[9],其教学理念包括“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和“全人教育说”。“学习中心说”强调教学活动要服务于有效学习,教师在各种课堂活动形式中选择哪种要取决于课堂教学目标,要关注学生学习效果。“学用一体说”提倡“输入性学习”应该紧密结合“产出性运用”,力求“边学边用,学中用,用中学,学用结合”[10]。“全人教育说”认为教师可以通过选择有助于学生“正三观”的话题及为其服务的输入材料,加之有效的教学活动形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此外,文教授的“选择性学习假设”提出“根据产出需要,从输入材料中挑选出有用的部分进行深度加工、联系和记忆”[11]。
  张学新教授基于自身教学实践活动提出“对分课堂”。 “对分课堂”,即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其教学理念是“把一半課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12]。“对分课堂”顺应心理学的“内化”过程,要求教师先讲授,学生后交流讨论,并刻意将两个时间错开,以便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消化吸收教师所讲内容,为课堂讨论做好充分准备。“在考核方法上,对分课堂强调过程性评价,并关注不同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能够根据其个人的学习目标确定对课程的投入”[13]。
  三、实施情况
  “大学英语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提升和拓展,主要目的是在高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14]。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就是知识的应用能力,就是面对不同的要求,能够灵活地应用知识,通过动脑、动手、动嘴和策划、组织、设计、制作、调试、运行、经营等相应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5]。据此,本大学英语实验课堂针对听、说、读、写、译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环节。
  2015-2016学年的两个学期里,在任教的两个教学班(共68人)进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验。所用教材为《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系列教材第一、二册。每学期授16周,每周4课时,每两周完成一个教学单元,每学期完成8个单元。教学操作流程如下:课文音频材料课文讲解课文复习与拓展图片描述、单词听写、作文仿写作业讲评。
  在每个单元学习前,教师先将该单元的单词和课文音频材料上传到QQ群供学生听练,逐步掌握单词发音和课文内容,要求学生在整个单元学习结束前根据自身听练情况适时提交音频作业(朗读全部生词和任意一段课文)。在第一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用3个课时讲解本单元的两篇课文,课后上传课文参考译文帮助学生利用两周内的隔堂时间内化吸收课文内容。在第二周的课堂教学中,2课时供学生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复习总结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重要句式(要求学生从课文和课后练习中找出含有所列词和短语的句子,以英译汉形式加强理解,从而总结出用法),教师适时解答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并做简短小结;1课时进行课文精彩段落背诵(要求学生在课文译文的帮助下,以汉译英的形式接力背诵课文,并逐步鼓励英语能力较好的学生独立挑战内容较长的背诵)和课文拓展内容学习(以英译汉形式进行);1课时完成本单元生词听写、图片描述(口语练习,与课文内容相关,鼓励学生用课文中的内容对图片进行英语描述)或作文仿写(书面练习,要求学生借鉴课文写作模式和课文复习内容在规定时间内写出作文,并在组内相互修改评分,批注优缺点)。本单元学习结束后,要求学生以书面形式对本单元学习进行总结,不限格式,但必须包括单元所学内容和学习心得两个部分。下一个教学周,师生用1个课时以分析讨论的形式讲评本单元的作业(教师在课前已将隐藏了学生信息的优秀作业和典型作业案例发到群里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赏析)。之后进行下一个单元教学,以此类推。   学生的成绩评定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由平时成绩(40%)和期末考试成绩(60%)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出勤(10%)、音频作业(5%)、单元总结(5%)、阅读(5%)、单词听写(5%)、作文(5%)和图片描述(5%),每项作业的最终得分为该项作业的学期平均分。
  四、实施效果和适应性分析
  两学期实验课堂结束后,以调查问卷形式调查了教学实验的效果及学生的态度。调查问卷主要采用李克特 5级计分形式来衡量学生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认可度、达成度和对教学整体效果的评价。问卷内容在张学新的“对分课堂教学效果调查问卷”基础上,细化了各个教学环节。问卷用“问卷星”平台发出和回收,共收回有效问卷66份。问卷数据使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具体见表1。
  在教学环节,实验课堂通过教师先讲授,帮助学生熟悉单元内容,克服重点难点,为学生随后的课后自主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对此高度认可(M=4.41,S=0.894),认为这个目标达成度较高(M=3.80,S=1.231)。在需要学生课前准备,课上积极参与的单元复习与拓展环节如单词构词归类、课文句子段落英汉互译、图片描述、单词听写、阅读问答、作文仿写、作业点评等操作步骤上,学生认可度很高(平均值介于4.30和4.48之间,标准差介于0.862和1.081之间)。 这些目标的达成度也比较高(M大于3.82,S介于1.123和1.262之间),尤其是优秀作业点评得到了非常高的达成度(M=4.08,S=1.127)。
  在成绩评定环节,实验课堂把原来的期中成绩和部分期末成绩评定细化落实到平时成绩,而不是将成绩全部积压到两次考试上,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以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又减轻了学生的临考压力。参与实验教学的学生高度认可这一目标(M=4.45, S=0.980),并且认为这一目标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M=4.06, S=1.108)。实验课堂平时成绩在教学过程中是透明的,学生随时可以知道自己的哪项作业得了多少分,和同学相比有多大差距,在哪方面需要努力。学生对自己的成绩有较大的控制度还体现在实验课堂对学生的优秀表现(如积极参与讨论,积极探讨回答问题,认真完成作业和学习不断取得进步)和一些不良习惯(如缺勤、迟到、早退,上课不带或带错课本或用手机做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情,抄袭作业或延后提交作业等)采取了奖惩措施,学生可以用优秀表现所得奖励分弥补因自身的一些不良习惯导致的惩罚扣分,这有利于学生取长补短,以优势弥补不足,从而逐步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对这一目标的认可度也非常高(M=4.30, S=1.136),这一目标达成度很高(M=4.03, S=1.202)。在阅读考核中,教师课前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通过多种方式理解阅读材料,课上随机抽取若干名学生接受考查,几人所得分数的平均分为全班同学该单元该项作业的得分,从而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集体意识和个人担当。学生对此目标高度认可(M=4.21,S=1.130),这一目标的达成度也很好(M=3.95,S=1.182)。 表2显示,学生们高度认可实验课程选用的教材,62.1%的学生认为就“非常適合”。外研社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对这些学生难度适中,课文值得反复学习。多数学生都能从中有所收获,学有所用。当被问到实验课堂的学习负担时,45.5%的学生选择“比较适合”,28.8%的学生选择“负担很轻”,有15.1%的学生选择“负担太重”或“负担比较重”,这说明实验课堂在没有降低学业要求的前提下,没有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在课堂学习兴趣方面,有不到14%的学生选择“非常枯燥”和“比较枯燥”,这表明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已被调动起来。在学习效果方面,高达47%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非常满意,有16.7%的学生不满意。“与传统课堂相比,你对本门课采用实验课堂的总体评价如何?”该问题学生们的意见分歧表较大,51%的学生倾向实验课堂,而坚持传统课堂的学生占到28.8%,保持中立的学生也占到21.2%。一半以上的学生喜欢实验课堂,是因为他们觉得学习负担比较合适,学习兴趣也被调动起来并对自己的学习效果满意。有人喜欢传统课堂,一方面,证明传统课堂的精华依然有魅力;另一方面,也表明部分学生学习的确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结语
  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实验组教师坚守传统教学的精华,注重通过单词听写、英汉互译、背诵和仿写等形式学习词、短语、句子、段落和篇章结构,逐步夯实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做到学中用,用中学,输入输出相互促进。教师和学生在不同的教学形式中担当不同的角色,教师成了讲授者、指导者、教学设计者、团队协作者,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自觉的学习者和积极参与者。
  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对分课堂”理念,首先由教师讲授单元内容,采用隔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有较长的时间内化吸收。作业设计在时间上灵活性大,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弹性完成作业,减少作业压力导致的焦虑。同时,作业难度呈阶梯结构,既可以让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稍加努力就可参与,又可以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考核环节,教师量化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将其记入总成绩,既减轻学生考试压力,又注重过程性评价。惩罚分小惩大诫,奖励分弘扬正能量,阅读考核在学习中树德。教师将学习心得定为单元学习总结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也是服务于“全人教育”[16],以此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从问卷的分析结果来看,学生对实验课堂各个环节的教学目标认可度高,认为这些目标较好地达成,肯定了实验课堂。在教学中也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实验课堂上被调动起来,认真听课参与讨论的学生越来越多。但是学生对所有教学目标认可度高而达成度相对低,这是实验课堂需要进一步突破的地方,有待于进一步寻找原因,设计解决方案,完善课堂教学。
其他文献
关于科普类文章的教学,许多教师会走进这样两大误区:第一,在课堂中大讲特讲科学发展的知识,不走进课文,不进行语言训练,将语文课上成了科学课,这样的课堂就遮挡了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是“读文”,而不是“科普”。第二,有的老师认为科普类文章的教学,就得讲说明方法,否则就没有紧扣文本的特点,就没有完成教学目标。这样一来,文本叙述简洁的语言,就被直接得只剩下“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和概念化的生动
坐在记者面前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吴唯佳教授面带倦色,翻开他的工作日程你就能明白这种疲倦从何而来,各种项目会议、研讨、教学、考察,把他的时间填充得满满当当,让他像永动机一样不停地辗转在各个工作环境之下。  不了解城市规划工作的人对他们充满了误解,认为搞城市规划的人就是坐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喝着咖啡,对着电脑,比比划划,畅想未来的一群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不假,畅想未来也不假,因为“城市规划
生活中,我们常常能见到一群群可爱的鸟儿高高地栖在电线杆或是输电线上,煞是悠闲自在。可专家却告诉我们:对于我们人类生活至关重要的电力系统来说,这些安静的小家伙带来的麻烦可不小呢!  这是一场席卷全球的“战争”。“敌人”正对着我们的电网、变电站和输电塔不停歇地进行着攻击。即便我们建造的电网已经能够抵御最狂暴的雷击,可面对这些“敌人”源源不断的攻击,我们的电网系统还是有些招架不住了。更何况,这样的战争一
摘 要 职业教育活动周作为一种国家制度性、常态性活动至今已举办两届。在此期间,职业教育日益受到民众关注与社会认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风潮汹涌,“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价值观渐成时代风尚。基于这一点,职业教育活动周可以说是以观念变革推动职业教育更好发展由大到强的一次思想启蒙。继续办好职业教育活动周,对于不断深化和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发展认识,推动职业教育开创新局具有重要意义。关照当下的经济
一、转变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促进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之间必不可少的中介和桥梁。所以,音乐教师的角色转变至关重要,将直接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产生影响。教师必须走出“教师中心”“独奏者”的角色,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给学生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上台当一次音乐老师。学生都有想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愿望,在学生眼里,老师是伟大而神圣的。当学生自己成为老师的
采用新的基于ICT的应用程序  上述所有基于ICT的应用程序在TVET领域中都具有如下优势:  第一,可以超越时间、距离和社会障碍,而且不必要求教师和学习者必须在同一时间出现在同一地点,不同地理位置的学习者可以同步或非同步地获得优质学习经验,而且不限人数。如果用其他方式,这是无法实现的或者会很昂贵。  第二,课程和课件是由专家或者专家团队开发并教授的,在其专业领域内,他们在知识和经验方面都是佼佼者
策划人语:行走在教育的路上,你驻足思考过什么是教育智慧吗?如果你以为一个甜甜的微笑,一句发自内心的赞美,一个温情的拥抱,就能让淘气顽皮的孩子转变过来,你得到的只能是阿Q精神胜利的自我安慰。不,教育智慧不是一招一式。如果你以为琳琅满目的课件、赏心悦目的表演、眼前一亮的设计,足以让课堂满堂生辉,学生因此得到成长,你得到的只能是自我陶醉。不,教育智慧不是雕虫小技。教育智慧也不是某种单一固定的方法。迅猛的
师:小球能滚动出我们熟悉的图形,猜一猜哪个小球行的路程长一些?(课件演示小球滚动成正方形和正六边形,如图1)  [边长8厘米][边长4厘米][图1 图2]  生:正方形里小球行的路程长一些。  师:你是怎么猜的?  生:因为正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正六边形的周长是24厘米,正方形的周长长些。  师:小球行的路程分别是这两个图形的(生:周长)。一算周长就知道了。  师:小球
我想开花,不问结果  鱼贯地涌入  逆游向上  顺流而下  铿锵有力的每一步  咖——咖——咖——咖  电扶梯的扶手处  长满了花朵  每一排  每日通勤  我最爱的那朵  那是一朵冷酷却不无情  爱面子却又善良的  山茶花  曾倨傲山头  现流于都市  她说她享受这种流动  享受  自由开花的成就  再不被世俗左右  不在新闻报道里  不在地理杂志中  不在人们比较间  在权力与人民取得平衡间 
我心中的“五味”数学是指:体现数学教学本质的“数学味”、关联数学与生活的“生活味”、体会数学知识文化背景的“文化味”、品味数学教学潜移默化而熏陶的“美味”、凸显数学学习的“趣味”。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有效整合,努力构建“五味”合一、“多滋多味”而又充满魅力的数学课堂。  一、彰显魅力的数学味  舞蹈注重一个“韵”味,语文注重一个“品”味,数学课要体现学科价值——要有“数学味”。有“数学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