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老战士讲述抗战岁月当年我和哥哥一起打鬼子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ky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场战斗来来回回打了七次,到最后吃上馒头的时候,就已经快没力气了。当时手全是泥土,但是肚子饿,也就管不了那么多了,狼吞虎咽地边吃边撤。
  他是一名抗日救国的八路军战士,曾是甘肃玉门市第一任公安局长,担任过安西地区邮电局长,为支援西北建设的无数知青送去过家中的祝福。如今,这位抗战老兵仍豪迈地说:“只要国家一声令下,我照样上战场。”在抗战的峥嵘岁月,头部受伤的他,在战地医院里,看着同样抗日负伤命悬一线的亲哥哥,眼泪只能往肚子里咽!时至今日,这位被后人称为“抗日兄弟”的老人家,依旧蜗居在60平方米的平房。这位老人,便是抗战老兵刘善明。如今,刘善明老人60年没回过老家了,他第一次想求组织,帮他找找老家的兄弟,不知他们还在不在!
  从来不给组织上添麻烦
  刘善明,这名已经90多岁的老兵,至今还住在上世纪50年代的平房中。岁月的更迭,老人昔日帅气的面庞如今褶皱纵横,但瘦弱的身躯仍旧保持着军人的作风。
  当记者走进刘善明的家中时,老人倔强的让儿女把他从病床上扶起,用尽全身力气,敬了一个军礼。从刘善明老人儿女的叙述中,记者得知,老人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分到一套单位楼房,但是他仍坚持住在华林坪的老屋里。老人的小儿子告诉记者:“父亲艰苦了大半辈子,他觉得,组织上已经安排给他一间屋子,就不要再添麻烦了。”刘善明老人的家中,除了一台液晶电视机和老人睡的医用病床,其他的陈设,都给人一种置身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感觉。在这间上世纪80年代初期味道浓郁的老屋中,老人平淡地说:“现在有的吃,有的住,不打仗,别给组织添麻烦。”
  在记者来之前的几个月,刘善民老人不幸摔倒骨折,由于年龄的原因,不能接受手术治疗,老人的生活就只能局限在家中。如今坐轮椅之前,都要坚强的站立一会才肯坐下去。而他的爱好,现在也只剩下了看电视:“我爱看战争片,尤其是抗日电视剧。如果我能年轻40岁,只要国家一声令下,我照样上战场。”
  一顿饭时间参加7次战斗
  1940年中,16岁的刘善明与哥哥走出家门,加入八路军。因为刘善明机敏能干,被分配到了一二零师的特务团,参与侦察敌人动向和师部卫戍的工作。“我们不参加侦察任务的时候就在师部站岗,有时候看见贺老总、徐老总的时候,就比谁站的直,远远看见师长的时候,心里就特别激动!”刘善明说。
  随着1940年底百团大战的结束,侵华日军对各根据地展开血腥围剿,各部队分散突围。在突围过程中,刘善明和战友们一次次与侵华日军展开战斗,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在一次突围战斗中,刚从包围圈中冲出来的刘善明正在和战友们吃饭,当馒头刚送到嘴边的时候,只听得外围警戒哨响起了枪声,刘善明随即把馒头揣进兜里,抄起步枪跑向阻击阵地。在打退敌人后,刘善明赶紧从兜里拿出馒头,伴着战火就吃起来,吃了没两口,日军的一枚榴弹在阵地前又炸响了,刘善明再一次收起了馒头。
  “这场战斗来来回回打了七次,到最后吃上馒头的时候,就已经快没力气了。当时手全是泥土,但是肚子饿,也就管不了那么多了,狼吞虎咽地边吃边撤。”刘善明笑呵呵地说着。1941年至1942年,随着日军的囚笼政策的紧逼,抗日根据地迎来了最艰苦的时期,一两天见不到粮食已经让大家习以为常,树皮和观音土在饿急的时候也能充当“口粮”。
  “有一次我们在平原附近的一个村子里,当地老百姓把节省出来的黑豆分给我们一些,我们都舍不得吃,但是你看看现在生活多好,顿顿都有肉。”随着中午时间的临近,居民区的饭香让刘善明又想起了反囚笼时期的往事。
  在战地医院看见哥哥
  1944年,随着抗日战争的深入,刘善明所在的特务团被派往忻县附近,要拔掉日军的炮楼。岂料这一仗,差点成了刘善明兄弟俩的最后一次见面。在抵达任务区之前,刘善明和哥哥在行军中短暂地见了一面,但是随着战事的推进,兄弟俩又分开了。
  “一开始我们打的很顺利,外围阵地上的鬼子都被打的躲到炮楼里去了。但是我们没有炮,步枪和手榴弹对炮楼没有多大作用。当时担心我哥是不是牺牲了,就稍微抬头看了看炮楼。”刘善明一边介绍着,一边摸着头部一个宽达一指的凹槽。在抬头后,还没看清情况的刘善明忽然被一枚子弹擦头而过,军帽被打飞。他检查后发现自己身上没有中弹,觉得头顶上有东西流下来。一摸后,疼得呲了一下牙。随后,因为团里神枪手的发威,在打哑两处火力点的情况下,战士们开始冲锋了。但是刚站起来,又是一枚子弹在刘善明的左臂上打了一个对穿。“日本人给我一场战斗留了两处伤。”刘善明指着头上和手臂上的伤痕说。
  战斗结束后,刘善明被送到后方医院紧急处理两处枪伤,为了节约药品,两处伤的消毒使用了大量盐水,疼的刘善明直哼哼。在伤口包扎完毕后,刘善明在医院找起了哥哥。经过一番打听后找到了哥哥,但是结果却让刘善明比受伤更难受。“哥哥面部严重受伤,下巴上的整块骨头都被打碎了,半张脸都没了,听说是掩护战友被迫击炮炸的。”说起哥哥的伤势,刘善明没有过多的描述。
  在临时的战地医院,刘善明在哥哥的病床边守候了很久,但是始终没有哭。老人说,他看到哥哥受重伤时心里的确难过,但是再难过也要把眼泪往肚子里咽。
  邢大军举据《兰州晚报》整理
其他文献
清华国学院成立后,梁启超便向校方极力举荐了陈寅恪。后来,两人同列清华国学院导师之位,关系不是一般的好。然而,两人却因为陶渊明,有了一场“恩怨”。梁启超认为陶渊明归隐最主要的动机,是士大夫的寡廉鲜耻,你纵然没有力量移风易俗,但起码也不能同流合污,把自己的人格丧掉。而陈寅恪却认为陶渊明的归隐是“耻事二姓”。而在当时,梁启超正称自己“无论是从政还是从教,都不在乎是在清朝还是在民国”。这种做法显然是不被陈
期刊
史岚是史铁生的妹妹,本文是她在哥哥去世一周年时写的一篇回忆文章,文字真切感人,细腻地叙述了史铁生早期的生活、创作情况及去世的最后情景,这些回忆弥足珍贵,对我们深刻了解作家的早期生活及写作的轨迹有着莫大的帮助。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出生在北京,原籍河北涿县。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中国当代作家,曾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驻会作家,中国作协第五、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作家协
期刊
他们都曾担任红军重要军事将领,都以杰出的才能和生命保卫了早期人民政权。他们的功绩足以与1955年授衔的十位大将相媲美。  朱云卿:助毛泽东活捉张辉瓒  朱云卿,最高职务是红军总参谋长。他毕业于黄埔三期,北伐后在广东领导农民运动。秋收起义后,他率农民自卫军上了井冈山,出任红四军31团团长,取得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1929年,朱云卿调任红四军参谋长。任职期间,他协助毛泽东、朱德制定出击东江的作战计划,
期刊
我给我家先生取了个“花心先生”的外号,他非但不恼,还说这是我对他最大的褒奖。  一天,朋友小聚,小美说:“昨天,我老公又请我在外面吃饭了,饭后还看了场电影。”在场的女人都无比羡慕:“你家老公好有情趣!”小美的老公坐在一旁不说话,脸上却写满了自豪。小美说:“切,你们以为他生来就会啊,还不都是我培养的。”小美老公连声称是,末了还不忘补上一句:“但也得说咱有这潜力不是?”  回到家,我对先生说:“小美的
期刊
人称“毛主席管家”的吴连登,是江苏盐城人,1942年出生,种过田,务过工,当过服务员。1964年,22岁的吴连登被毛泽东请去管理家务。虽然吴连登的年龄比毛主席的女儿李敏和李讷还小,但按毛主席的“家规”,她们还得叫吴连登“叔叔”。  吴连登老师的家简朴、狭小,客厅正中摆放着毛主席的全身塑像和半身像……和笔者一起翻开家中的老相册,凡是看到有毛主席的照片,吴连登的目光都变得很轻很柔,他指着一张照片说,“
期刊
梁思成与林徽因住在东总布胡同三号时,家里常常是高朋满座、觥筹交错。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聚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女主人的美丽、热情、健谈。然而,冰心却往这个“文化沙龙”投了一枚“重磅炸弹”。1933年10月,冰心发表短篇小说《太太的客厅》。小说里,她将女主人公写成了一个庸俗、势利、风骚,专以勾引男子为乐的阔太太,小说里客厅的样式、陈设,乃至来参加聚会的人,都与现实中的梁家相差无几。这还不算,小说竟还一再
期刊
北京卫视新年大戏《少帅》已播了十来集,为给大家添点和这个戏有关的谈资。从本期开始,我将带着大家,一起来扒一扒与这部戏有关的历史。  今天,我首先要和大家来聊一聊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是如何从一个一文不名的穷孩子变成“东北王”的。因为张学良若是没有张作霖这样一个老子,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成为我们后来知道的张学良的。  出身寒微投身绿林  张作霖,字雨亭,1875年3月19日出生在奉天省海城县小洼村,祖籍河
期刊
著名演员侯勇在知道本报的国庆特别策划后,尽管忙碌仍旧抽出空来接受采访。记者给他打电话时,他刚刚参加完第24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正在去机场的路上,他坦言身为演员与普通的职业不同,经常会身不由己,一旦进了剧组,自己的时间完全按照剧组拍摄进度,中秋节和国庆节都很少能够在家过。下一个戏在国庆节后开机,他要在中秋节赶回老家和父母团圆,国庆节就回北京和朋友们见见面,感受一下节日的气氛,然后就要收拾一下行囊,10
期刊
从奥古斯都时期开始,罗马人就迷恋上了丝绸。公元1世纪意大利哲学家普林尼对此很不以为然,他在《自然史》里,摆出道学家的面孔抱怨说:“半透明的丝绸让妇女们看上去就像赤身裸体,实在有伤风化。”光有伤风化也就算了,还那么贵!据说价格高的时候,一磅丝绸可以换一磅黄金。普林尼估算:来自遥远的赛里斯的“丝绸一年至少会让罗马帝国流失一亿赛斯特斯。”他还说:“赛里斯人都是红头发、蓝眼睛,嗓门粗糙,没有语言。也不与其
期刊
“这是国家上星期给我的,我戴着它看了阅兵式,看着咱国家这么强大,我这心里特别激动。”92岁的抗战老兵史万显小心抚摸着手中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因为年事已高,史万显述说起70多年前的峥嵘岁月,思路不甚明朗,口齿也不太清晰。但他那飞扬的神采和激动的语调,却仿若年轻人,眼睛里闪烁着坚毅光芒,慢慢地讲述了那段尘封的历史。  1923年,史万显出生于史家营(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区西北部山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