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篱蔷薇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a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家屋后,一篱野蔷薇长得格外茂盛,不到一年就成了一道让鸡鸭过不去,野狗进不来的篱笆,很得娘的欢心,娘每次浇菜时,总会留几勺肥水与它。
  春天的头茬阳光,嫩生生地洒遍了村庄,娘去菜园子摘菜了。我忙找来耙松针的长柄耙子,勾了一根桃枝下来,一簇桃花扑在我的脸上,馥郁柔和,我贪心顿起,想要整个枝条。于是踮起脚尖,伸长胳膊,用尽力气,准备倾力折枝。
  “四丫,在干什么?”娘的断喝,在身后响起。
  我只好松了耙子,桃枝欢快地弹了回去。我悻悻地来到屋后,发现蔷薇篱笆上竟然抽出了很多还没打花苞的嫩条,好像竹丛中的竹笋子一般。我欣喜地折了,把皮一剥就往嘴里放,有点酸,有点甜,还有点涩,但青嫩得很,入口嚼几下就化了,这实在是大自然对嘴馋孩子的一丝慰藉。
  太阳是所有花儿的情人。在含苞待放的日子,所有的花儿都像川端康成在凌晨四点看到的海棠一样未眠,都要赶在太阳出来之前绽放,就像一个女子要在丈夫醒来之前装扮好自己一样。当蜜蜂嗡嗡地从窗格飞进,我睁开了眼睛,一股浓郁而甜腻的香味直扑鼻子,我知道,蔷薇花开了!我翻身起床,趿拉着布鞋往屋后跑。
  呀,一篱笆的蔷薇花都约上了,都约在昨天晚上齐开了,谁也不赶早,谁也不甘晚,纯白的,浅粉的,挨挨挤挤,满枝满篱地开了,长长的绿篱上,仿佛哪位仙女遗落的一件云裳。飽满润泽的花瓣中,一簇簇的黄蕊在风中招摇,引得蜂嗡蝶舞。我再也忍不住了,摘了一朵又一朵,直到满手满襟。我把一朵朵蔷薇轻轻地放在一个竹筛里,就像把熟睡的白雪公主放入摇篮一样。从菜园边割来一些新长成的竹枝,就可以开始我的游戏了。这个时候,娘是不会给我派活儿的,如果经过我身边,还会停下她忙碌的脚步,饶有兴致地瞧瞧,耸耸鼻翼。
  我先把竹枝的每一个分枝上端针一样的竹叶扯出来,在小孔里插上纯白的、浅粉的蔷薇花,插满后,举着竹枝满庭院跑,大喊“竹子开花啰——”往往会引来院子里同龄或更小的孩子羡慕、抢要。有时还会引来隔壁的一颗牙也没有了的瘪嘴太奶奶,看着我那疯样,太奶奶咂吧着嘴说:“竹子开花啰,四丫该嫁了。”说完咧嘴大笑,羞得我脸红红的。
  被她笑过几次,我也开始回嘴:“牙齿掉光了,太奶该嫁了。”
  太奶奶听了就不笑了,沉吟半晌,嘀咕道:“是该远嫁了。”
  我不领会她的忧伤,忙着跟伙伴们用蔷薇竹枝做花环,戴在头上扮公主,做新娘,彩排我们心中一个又一个的童话。
  等我们玩够了,蔷薇花也就一朵一朵地隐住了。过不了多久,透过一根根蔷薇枝,你会看到青青的金樱子已经挂上了。当白露为霜,秋风渐起,浑身是刺的金樱子,就由青转黄转红了,味道也会从涩入甜。为了这点甜味,我们不怕衣服被扯烂,手臂被划伤,一只只小手往蔷薇的荆棘中试探、找寻,摘下后就用鞋底磨掉金樱子身上的刺,用嘴咬开它的肚皮,用手指挖出它一肚子毛刺刺的籽,终于剩下薄薄黄黄的果皮,洗也不洗,迫不及待地放进嘴里,享受一点点酸甜。
  当我们意兴阑珊时,娘开始行动了。她戴上棉手套,换上厚实的旧衣服,拿着剪刀,把篱笆上的金樱子一个不落地剪下来,放在大木盆里用井水洗净,再用竹筛晾干,装进酒缸,然后用上等烧酒浸没、密封,让金樱子和烧酒在黑夜里相依相伴,相互成就。两三个月后,这场艳遇完成,深红清亮醇厚的金樱子酒堪比盛在夜光杯里的葡萄美酒,和平时代的老爹比古代那些驰骋沙场的将士幸运,没有“琵琶马上催”,可以每天黄昏,坐在八仙桌上首,悠然品尝娘酿制的金樱子酒。
  雪花飘飞,屋前屋后的树木干枯空荡,只有那一篱蔷薇依然青翠稠密,各种虫儿、雀儿躲进蔷薇枝叶之间,在它们的蔷薇山庄亦歌亦食,等待春姑娘的到来。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我过去曾跟许多不同级别的首长同桌吃过饭,随着时间的变化,有的印象已经不深了,但跟开国少将李曼村在同一桌子吃饭的往事,却终生难忘。  那是1963年冬天,我们连队正在北京南苑机场参加建设一项国防工程。当时全军上下正在进行“反修”教育,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李曼村少将带着牛荫西中校到我连队搞试点教育。当时47岁的李曼村将军穿着一件黄呢子大衣,他中等个头儿,圆脸庞,前额头有点儿谢顶,表情和蔼,讲起话来声音
期刊
高一那年,中秋节一大早,村里人正忙着准备过节的东西,我和同学方林和他哥哥方树,一人骑一辆自行车,从村里往罗田三里畈进发,准备贩柿子。方树大哥年龄比我们大,他已经结婚,刚刚做了父亲。  从我们村到团陂镇这一段,我们轻车熟路。过团陂镇往北,是华桂山,这是浠水北部最高的山,据说山名是唐明皇所赐。尤其是我们骑车沿土公路,上到某座山峰顶处的时候,再回头一望,更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山脚下整齐的稻田,是平铺的黄
期刊
静波和我是双城周家中学的初中同学、师范同学,让我一想起她就脸红的女同学。  1962年上半年,我因父亲的工作变动,初三上半学期转到本县兰棱中学就读。在周家中学读书时,我和静波经常参加学校的文艺活动,记得她和其他两名男同学曾表演过小评戏《人老心红》,以她的文艺天赋,优美甜润、韵味十足的大口落子唱腔和几近专业演员的形象表演,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爱国爱家的农村老大娘,给全校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无巧不成
期刊
退休之后,淡定闲坐,我喜欢听字正腔圆、宛转悠扬的豫剧、越调,也喜欢听缠绵悱恻、如泣如诉的越剧、黄梅;还喜欢听蒋大为演唱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更喜欢听邓丽君演唱的《小城故事多》。  家乡人最喜欢看豫剧,那时不叫豫剧叫河南梆子。当时在睢(县)、杞(县)、民(权)一带,曾流传着“拆了屋子卖了梁,也要看看陈素真的《卖苗郎》”“不吃饭来不睡觉,也要看看陈素真的《三上轿》”“不讲吃来不讲穿,也要看看大猫的
期刊
“你从哪里来的?”  “我……大概是别的地方。”  “你从哪里来的?”  他的面目模糊,长着白瘢点的黑眼珠突然空翻,走到我身边时这么问道。他第二次陡然在“来”字上加重语气,我像是来历不明的人,无端地心惊肉跳起来。  我醒来时,才发现天色还在黑暗之中。我长久失眠,偶然撞入的梦乡,是一片荒野,一条灰头土脸的公路,一间灰头土脸的土屋,我孤独地站在土屋的前方,瞻望公路上的空阒。他不再问我的话,而是转身钻进
期刊
大雨滂沱之际,我立在堂屋的门口静静地看向院子。分不清哪是天,哪是雨,眼前茫茫一片,任何人、鸟、兽及机车的声音尽皆掩去,花、草、树木在洪流中仅存着淡淡的影像,只凭雷声滚滚。闪电如一柄利刃,在天与地之间随意切割。风的身影却分外诡异,从不显现真身,或许藏在雨中,或许藏在雷中,抑或利刃本是它的杰作。  这一切散去,我便一眼寻向厢房。  厢房是家中神圣所在,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父亲刚出生不久,
期刊
周六早晨,母亲电话里说:“你要的蟹爪兰压活了,赶紧回家捧走吧!”  我愣了一下,才记起那天我陪母亲聊天,见窗台上那盆蟹爪兰长势很旺,便夸母亲会养花,又说学校食堂的窗台上也有这样一盆花,开得正盛,拥拥挤挤,一串接一串,色泽明亮,粉嘟嘟的,煞是好看。  母亲见我描述得绘声绘色,笑着说:“你稀罕这花啊!等咱家这盆花开了,一定更好看。不信我给你压几棵小苗,养几年试试。”  我点头答应:“蟹爪兰开花真好看,
期刊
每当我月下清闲独享之时,便不自觉地想起了那个月下夜晚,那也许就是我心中那幅画的开端吧!  那是我到县城上学的前一天夜晚,那快满的月不知什么时候已跳到了高空,我默默地望着那明晃晃的月,妈妈说:“去吧!放心去吧!八月十五让你爹把月饼给你送去。”想着八月十五,我便想起了以往我们几个伙伴在月下啃着月饼跑着玩的情景,便想起了到外地孤独的心情,我心里多不情愿,为什么要我去那么远上学,我默默地望着那快满的月,想
期刊
雪后的耒阳,连日晴好,阳光暖暖。正值春运高峰期,耒阳火车站,高铁西站,不堪重负的列车,牵动一节节乡愁,喘着粗气,呼啸而来。城区各汽车站,人流涌动,潮水般淹没了一个“年”字。行色匆匆的游子,目光如思念的箭,射向故乡的方向。  今年春晚,主题是“回家过大年”。而卫计部门和计生协,正在开展“把健康带回家”关怀关爱流动人口的行动。春节,一个浓缩着团聚和欢庆的节日,望断了多少慈母的眼眸,又剥离了多少游子的仰
期刊
村里的孩子总喜欢将比自己大十多岁的姑娘喊作姑姑。我也有一个姑姑,名叫小芳,就住在我家的西屋。  从外观看,三间土房房脊高大规整挺拔,一扇房门立中间,两侧窗户擦得锃明瓦亮。我家住东屋,芳姑姑家和宝叔家住西屋,芳姑姑家在北炕,宝叔家住南炕。两家,不,三家共用中间的灶房。灶房两侧共四个灶台,我家用东侧的两个灶台,西侧两个灶台一个宝叔家用,一个芳姑姑家用。自打被划作富农成分没收家产后,芳姑姑的父亲就上吊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