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内部控制是中小企业机构设置及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体制是企业决策、管理的重要参考,并带动动企业进入良好的发展模式。随着内部控制理论体系的逐步完善及内部控制规范要求的逐渐形成,中小企业的管理经营也在日趋走向成熟。目前很多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倒闭破产的问题,实则体现出中小企业未建立适合的内部控制制度。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 风险管理
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管理者对内部控制认识严重不足
很多中小型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阶段,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监督;认为内部控制制度是做给别人看的;或者认为强化内部控制就是增加管理人员;或者认为中小企业由于受规模、财力和人力的限制很难进行内部控制。
(二)财务报告数据的严肃性认识不足,会计制度流于形式
会计处理不规范,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具体表现为:随意编造虚假的会计信息。一些单位或因为内部管理松弛而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账目混乱,数据失真,或为了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任意伪造、变造虚假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不少企业管理者对会计制度的认识和重视远远落后于现实的需要,有时甚至为了谋取个人利益或企业利益而无视会计法律法规的存在,有章不循、执法不严,使会计制度失去了刚性和严肃性。
(三)没有充分认识到内外审计的重要性
现行的内部审计主要是在行政干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暂行规定》要求“大中型企事业组织应当建立内部审计监督制度”,这说明我国内部审计的组建带有很浓厚的行政命令色彩,而这种过多依靠行政干预建立起来的内部审计机构很难受到企业重视,被调查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是从财会部门转来的,大多未经过专门培训,缺乏审计专业知识,这种情况下组建起来的内部审计很难发挥其应有作用。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再控制,本身应客观公正地对企业的经济监督进行再监督,它的地位应当是独立的。而外部审计包括政府审计、社会审计,政府审计带有目的性、强制性,主要是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很难顾及到中小型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的民营企业。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治理结构不规范
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条件,而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治理结构不规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内部控制的运行,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这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
1、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分离
在中小企业刚起步发展的时候,由于组织规模小、产品样式单一、员工人数少且管理方式略为简单,是可以促进企业的运营效率的。但是随着企业的组织规模越来越大,家族式的治理模式会让非家族员工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导致员工之间缺乏信任和支持,可能造成较大的人员流动性;家族是模式的两权合一极有可能架空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机制,使企业的管理一片混乱。
2、缺乏权利制衡机构
中小企业的两权合一致使所有者与经营者制衡的机制在中小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中形同虚设。《公司法》中明确规定,董事会是作为公司股东利益的代表者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者进行监督的。但是,在中小企业中,大多都是“内聘董事”构成了董事会。这些“内聘董事”主要负责对企业进行监督,但同时又隶属于公司经理管理,致使他们都要听命于总经理。与此同时,中小企业的家族色彩浓烈,很多员工可能与企业所有者有着血缘上的关系,他们在中小企业内部也是公司经理的部下,因此,民营企业的监事会也是徒有虚名的。
(二)内部审计职能弱化
1、内部审计范围狭窄
在时间范围上,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往往知识涉及到事后审计,基本不考虑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在空间范围上,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一般只限于企业财务会计审计方面,审计的对象仅仅包括会计报表、账本、凭证和其他相关的资料。
2、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
审计最重要的就是独立性,但是中小企业很多特点造就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强。第一,在很多中小企业中存在所有权与经营权未分离,这种情况往往造成董事长一人说了算。第二,中小企业家族色彩浓厚,往往以亲友关系来管理公司。第三,大多数中小企業内部审计没有设立专门的部门,导致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进一步下降。
3、内部审计定位不明确
因为内部审计发展的时间并不长,内部审计定位在中小企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定位侧重于经济监督型这一类型。内部审计在我国发展的初期,国有企业被要求在其管理内部设置内部审计这个机构作为国家审计的一个补充,于是这就给内部审计加上了—个类似监督执法的形象,而不是将他作为可以参与管理、制定决策的管理者角色,这就影响了企业本身的发展。
4、内部审计部门与会计部门混淆
在大多数中小企业,尽管有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但是为了节省成本内部审计部门的人员很多都是从会计部门调配过来的,由他们来对企业进行监督会加大内部审计徇私舞弊的可能性。
(三)风险管理水平落后
风险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可以持续经营的重要工具。但中小企业存在的种种特点制约着其管理思路,往往轻视风险管理,急功近利的生产经营型管理理念很可能使管理者忽视存在的风险,具有很强的盲目性,这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
很多中小企业管理者往往由个人发家创业,与家族有连带关系,企业管理的水平一般不高,基础管理相对薄弱,使得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普遍比较落后。
(四)中小企业文化落后
企业文化是一种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制度依存于企业而存在的共同价值观念的组合。它对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有着长远且不可直接估量的影响。 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并没有形成与战略、管理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对企业文化缺乏正确的认识。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不到位直接影响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执行。
三、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是复杂多样的,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来解决。
(一)规范法人治理结构
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所以中小企业必须改善其现有的家族治理模式,使企业的治理模式能够适应目前的经济环境,以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第一,对企业的融通资金增多,就会改变企业的股权结构分散了企业面对的风险,也解决了企业中“一股独大”的现象,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中小企业改变其家族式“两权合一”的治理模式。这时需要通过政府的力量来健全企业的外部市场体系。
第二,雇佣职业经理人对企业进行管理。引入职业经理人,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就能够彻底分离,从而使董事会、股东与管理者之间形成一种强有力的权力制衡关系。
(二)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
第一,内部审计的职能不能仅仅止步于监督,而应该更多的在经济咨询、评价服务方面施展拳脚。这个服务职能主要是指,内部审计部门要在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发现可能的风险与一些影响内部控制的缺陷,对其进行分析并向企业管理层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设性的意见,使得企业的经营管理得到改善,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第二,内部审计部门必須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部门,只隶属于公司董事会管理。同时,中小企业要建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是董事会设立的专门工作机构,主要负责公司内、外部审计的沟通、监督和核查工作。
第三,内部审计应从传统的防弊纠错逐渐转向管理效益审计、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等方面,从事后审计向事中审计、事前审计转变,从而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
第四,加强内部审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部门原有员工的知识储备,建立考核制度,保证内部审计部门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招录内部审计部门需要的各种知识型人才。
(三)建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中小企业赖以生存的经济环境和企业内部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都是企业内部控制必须考虑的因素。而在企业所有可能面临的风险中,财务风险才是重要的风险,因此,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中小企业改善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可以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第一,设立一个专门的组织机构来进行风险预警,也可以从属于企业其他的管理部门。
第二,建立完善的财务预警的信息库,是企业建立财务预警机制的关键步骤。
第三,它是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中最重要的部分,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可能的风险事件,并对其原因、类型及程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得出具体的参考数据。
第四,财务风险处理系统是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最终环节,在这个环节就可以直接看到风险预警机制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
(四)加强中小企业文化建设
首先,企业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其实就是企业家文化,因而中小企业的企业家对企业文化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以及如何审时度势地打造并践行企业文化,显得及其重要。
其次,企业文化建设不单单只是为了建设企业文化,而是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为员工带来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因此,企业必须建立激励机制,通过激励调动员工建设企业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
最后,以企业精神为指导,做好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在员工中培育形一种氛围,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集体意识,让员工有归属感,把企业与员工塑造成一个命运共同体。
【参考文献】
[1]成中英.中国企业内部管理哲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8).
[2]刘云霞.浅析如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M].中国乡镇企业出版社,2011,(2).
[3]黄文颂.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J].企业经贸,2013,(4).
[4]吴新华.浅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J].财经界,2012,(5).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 风险管理
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管理者对内部控制认识严重不足
很多中小型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阶段,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监督;认为内部控制制度是做给别人看的;或者认为强化内部控制就是增加管理人员;或者认为中小企业由于受规模、财力和人力的限制很难进行内部控制。
(二)财务报告数据的严肃性认识不足,会计制度流于形式
会计处理不规范,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具体表现为:随意编造虚假的会计信息。一些单位或因为内部管理松弛而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账目混乱,数据失真,或为了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任意伪造、变造虚假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不少企业管理者对会计制度的认识和重视远远落后于现实的需要,有时甚至为了谋取个人利益或企业利益而无视会计法律法规的存在,有章不循、执法不严,使会计制度失去了刚性和严肃性。
(三)没有充分认识到内外审计的重要性
现行的内部审计主要是在行政干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暂行规定》要求“大中型企事业组织应当建立内部审计监督制度”,这说明我国内部审计的组建带有很浓厚的行政命令色彩,而这种过多依靠行政干预建立起来的内部审计机构很难受到企业重视,被调查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是从财会部门转来的,大多未经过专门培训,缺乏审计专业知识,这种情况下组建起来的内部审计很难发挥其应有作用。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再控制,本身应客观公正地对企业的经济监督进行再监督,它的地位应当是独立的。而外部审计包括政府审计、社会审计,政府审计带有目的性、强制性,主要是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很难顾及到中小型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的民营企业。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治理结构不规范
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条件,而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治理结构不规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内部控制的运行,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这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
1、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分离
在中小企业刚起步发展的时候,由于组织规模小、产品样式单一、员工人数少且管理方式略为简单,是可以促进企业的运营效率的。但是随着企业的组织规模越来越大,家族式的治理模式会让非家族员工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导致员工之间缺乏信任和支持,可能造成较大的人员流动性;家族是模式的两权合一极有可能架空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机制,使企业的管理一片混乱。
2、缺乏权利制衡机构
中小企业的两权合一致使所有者与经营者制衡的机制在中小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中形同虚设。《公司法》中明确规定,董事会是作为公司股东利益的代表者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者进行监督的。但是,在中小企业中,大多都是“内聘董事”构成了董事会。这些“内聘董事”主要负责对企业进行监督,但同时又隶属于公司经理管理,致使他们都要听命于总经理。与此同时,中小企业的家族色彩浓烈,很多员工可能与企业所有者有着血缘上的关系,他们在中小企业内部也是公司经理的部下,因此,民营企业的监事会也是徒有虚名的。
(二)内部审计职能弱化
1、内部审计范围狭窄
在时间范围上,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往往知识涉及到事后审计,基本不考虑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在空间范围上,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一般只限于企业财务会计审计方面,审计的对象仅仅包括会计报表、账本、凭证和其他相关的资料。
2、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
审计最重要的就是独立性,但是中小企业很多特点造就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强。第一,在很多中小企业中存在所有权与经营权未分离,这种情况往往造成董事长一人说了算。第二,中小企业家族色彩浓厚,往往以亲友关系来管理公司。第三,大多数中小企業内部审计没有设立专门的部门,导致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进一步下降。
3、内部审计定位不明确
因为内部审计发展的时间并不长,内部审计定位在中小企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定位侧重于经济监督型这一类型。内部审计在我国发展的初期,国有企业被要求在其管理内部设置内部审计这个机构作为国家审计的一个补充,于是这就给内部审计加上了—个类似监督执法的形象,而不是将他作为可以参与管理、制定决策的管理者角色,这就影响了企业本身的发展。
4、内部审计部门与会计部门混淆
在大多数中小企业,尽管有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但是为了节省成本内部审计部门的人员很多都是从会计部门调配过来的,由他们来对企业进行监督会加大内部审计徇私舞弊的可能性。
(三)风险管理水平落后
风险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可以持续经营的重要工具。但中小企业存在的种种特点制约着其管理思路,往往轻视风险管理,急功近利的生产经营型管理理念很可能使管理者忽视存在的风险,具有很强的盲目性,这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
很多中小企业管理者往往由个人发家创业,与家族有连带关系,企业管理的水平一般不高,基础管理相对薄弱,使得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普遍比较落后。
(四)中小企业文化落后
企业文化是一种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制度依存于企业而存在的共同价值观念的组合。它对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有着长远且不可直接估量的影响。 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并没有形成与战略、管理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对企业文化缺乏正确的认识。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不到位直接影响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执行。
三、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是复杂多样的,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来解决。
(一)规范法人治理结构
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所以中小企业必须改善其现有的家族治理模式,使企业的治理模式能够适应目前的经济环境,以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第一,对企业的融通资金增多,就会改变企业的股权结构分散了企业面对的风险,也解决了企业中“一股独大”的现象,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中小企业改变其家族式“两权合一”的治理模式。这时需要通过政府的力量来健全企业的外部市场体系。
第二,雇佣职业经理人对企业进行管理。引入职业经理人,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就能够彻底分离,从而使董事会、股东与管理者之间形成一种强有力的权力制衡关系。
(二)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
第一,内部审计的职能不能仅仅止步于监督,而应该更多的在经济咨询、评价服务方面施展拳脚。这个服务职能主要是指,内部审计部门要在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发现可能的风险与一些影响内部控制的缺陷,对其进行分析并向企业管理层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设性的意见,使得企业的经营管理得到改善,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第二,内部审计部门必須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部门,只隶属于公司董事会管理。同时,中小企业要建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是董事会设立的专门工作机构,主要负责公司内、外部审计的沟通、监督和核查工作。
第三,内部审计应从传统的防弊纠错逐渐转向管理效益审计、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等方面,从事后审计向事中审计、事前审计转变,从而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
第四,加强内部审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部门原有员工的知识储备,建立考核制度,保证内部审计部门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招录内部审计部门需要的各种知识型人才。
(三)建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中小企业赖以生存的经济环境和企业内部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都是企业内部控制必须考虑的因素。而在企业所有可能面临的风险中,财务风险才是重要的风险,因此,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中小企业改善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可以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第一,设立一个专门的组织机构来进行风险预警,也可以从属于企业其他的管理部门。
第二,建立完善的财务预警的信息库,是企业建立财务预警机制的关键步骤。
第三,它是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中最重要的部分,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可能的风险事件,并对其原因、类型及程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得出具体的参考数据。
第四,财务风险处理系统是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最终环节,在这个环节就可以直接看到风险预警机制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
(四)加强中小企业文化建设
首先,企业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其实就是企业家文化,因而中小企业的企业家对企业文化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以及如何审时度势地打造并践行企业文化,显得及其重要。
其次,企业文化建设不单单只是为了建设企业文化,而是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为员工带来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因此,企业必须建立激励机制,通过激励调动员工建设企业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
最后,以企业精神为指导,做好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在员工中培育形一种氛围,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集体意识,让员工有归属感,把企业与员工塑造成一个命运共同体。
【参考文献】
[1]成中英.中国企业内部管理哲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8).
[2]刘云霞.浅析如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M].中国乡镇企业出版社,2011,(2).
[3]黄文颂.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J].企业经贸,2013,(4).
[4]吴新华.浅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J].财经界,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