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戏剧是从古希腊时期流传的艺术形式.20世纪传入中国,命名为话剧.话剧凭借假定性、戏剧性以及不受时间地点影响、深刻反映现实的特点,很快在高校流行.高校戏剧由于主创人员的专业程度以及创作环境较为单一,与现实的戏剧市场有较大隔阂,难以适应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自2013年乌镇戏剧节建立以来,其设定的“青年竞演单元”,一直致力于培养本土人才和熏陶大众审美,让更多的普通人了解戏剧艺术,也让戏剧人更多地接触现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戏剧是从古希腊时期流传的艺术形式.20世纪传入中国,命名为话剧.话剧凭借假定性、戏剧性以及不受时间地点影响、深刻反映现实的特点,很快在高校流行.高校戏剧由于主创人员的专业程度以及创作环境较为单一,与现实的戏剧市场有较大隔阂,难以适应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自2013年乌镇戏剧节建立以来,其设定的“青年竞演单元”,一直致力于培养本土人才和熏陶大众审美,让更多的普通人了解戏剧艺术,也让戏剧人更多地接触现实.
其他文献
2021年3月30日,上海市宝山沪剧团经典沪剧《挑山女人》在上海美琪大剧院上演.该剧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自2012年10月26日首演至今,辗转多个城市,好评接连不断.该剧历时9年不减其盛况,曾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优秀剧目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等在内的22个文艺奖项.
2020年8月,《洋麻将》再次登上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舞台,成为疫情后首部上演的作品.《洋麻将》剧情简单明了,主要围绕魏勒和芳西雅两位养老院中的孤独老人展开.他们通过玩纸牌的游戏形式陪伴彼此,在不同的牌局间展现两人的脾气秉性与生活经历.而整部剧中最打动人的是两位主人公形象鲜明的性格特点.在魏勒身上,我们看到了他性格的偏激且暴躁;而芳西雅倔强、固执、自欺欺人.两个人所展现的正是台下生活中老年人的常见心态.
“大别山上红旗飘,革命旗帜永不倒.”为进一步宣传湖北大悟县的光辉革命历史,向党的百岁华诞献礼,由大悟县楚剧团历时3年精心打造的大型革命历史题材北路子花鼓现代戏《大悟烽火》,于6月16日在湖北孝感成功上演.大悟是湖北省著名的革命老区,全国十大将军县之一.自1925年境内成立党组织以来,大悟历经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4个时期,一直是红色政区的腹地和革命斗争中心.《大悟烽火》这样一部革命历史题材剧的上演,具有极大的社会现实意义.
红军被的意向性体现,温暖人心.《半条红军被》是长沙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献礼作品,也是省会长沙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江大河交响季百里画廊百年歌”系列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取材于1934年发生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的“半条被子”的感人事迹.虽然歌剧名为《半条红军被》,但说的其实是两个半条.徐解秀老人保存下来的那半条被子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可当年红军女战士还带走了另外半条.这半条被子,则引出了革命前辈为了信仰不断前行的故事.
童话的核心要义是“想象、幻想、夸张和故事性”.在童话故事教学中适时嵌入场景,融入戏剧元素,就形成了童话阅读所特有的戏剧式教学,从而让儿童“在故事中”培养与形成戏剧化讲述的能力.rn一、童话故事的戏剧样态rn在童话故事教学中适时嵌入场景,融入戏剧元素,就形成了童话阅读特有的戏剧式教学.戏剧化讲述,不是贯穿教学始终的行为,而是在教学实施中,在需要的时候临时切换,由传统的教学模式进入戏剧模式,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转变为角色关系.当师生成为童话故事中的角色伙伴,完全浸泡在故事中,就形成具有戏剧特征的沉浸式表达.而“沉
由长沙歌舞剧院推出的原创民族歌剧《半条红军被》,于7月9日、10日在长沙梅溪湖大剧院隆重上演.作为建党百年献礼剧目,该剧以当年红军在长征路上所发生的一个真实事件为基础,以歌剧的表现形式为载体,用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深刻地展现了红军与人民之间血浓于水的情义,并用艺术的手段诠释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内涵.rn《半条红军被》拥有强大的创演团队,编剧任卫新是我国著名词作家、文化项目策划人和撰稿人,作曲杜鸣是当前我国最活跃的戏剧作曲家,总导演黄定山是当今歌剧导演方面的佼佼者,指挥王燕则是目前
把一个英模人物写得如此真实、如此鲜活、如此动人,让人看了无法不动容,甚至下泪.这是初次看云南省话剧院演出的话剧《桂梅老师》留下的深刻印象.rn一、把英模人物当成普通人来写rn英模人物是时代的楷模,他们的事迹值得写,他们的精神值得弘扬.然而有的描写英模人物的戏不感人,不是英模人物的事迹不感人,而是描写英模人物的戏剧作品写得不感人.有时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看描写英模人物的戏不如看写英模人物的报告文学感动.有的戏剧作品甚至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有生活,没思考;有内容,没思想;有人物,没形象.
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民族歌剧是一个新生的事物,它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优秀的音乐文化,另一方面又吸收了西方歌剧的实践成果.民族歌剧最为本质的特点在于其民族性的表现上,至于如何确定歌剧民族性的问题,我国歌剧文化学者在对民族歌剧的定义上,就深刻地指出了戏曲声腔在确定歌剧民族性方面的重要作用.著名评论家、音乐学家居其宏认为,民族歌剧在创作上最为突出的特点在于用戏曲板腔体的形式去构筑核心人物角色的咏叹调唱段.这就说明了戏曲声腔的运用在厘清民族歌剧概念过程中的重要性.我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戏曲文化的国家,在民族歌剧的创
民族歌剧《刘三姐》是由中国歌剧舞剧院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共同打造,自2018年在广西桂林大剧院首演以来受到广泛的社会好评和关注.歌剧《刘三姐》创作素材基本以1960年电影版《刘三姐》、广西歌舞剧《刘三姐》故事情节为原型进行改编,通过刘三姐的“传歌” “盘歌” “斗歌”等经典故事情节刻画了美丽善良、勤劳勇敢的刘三姐艺术形象,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纯朴的性格和智慧,也展现了广西桂林的秀美自然风光及绚丽多彩的地方民族音乐文化.歌剧共有五幕,分别是“江畔人家” “茶山立约” “歌圩对唱” “榕树定
在我国当代声乐表演艺术中,源生于中国本土的民族唱法一枝独秀,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我国老百姓的喜爱,是我国声乐演唱、教学的主要流派之一.追溯起源,“民族唱法是在我国多民族地区民歌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既吸收了地方戏曲、曲艺的精华,同时又借鉴了西洋美声唱法的科学发声方法,以中华民族语言为基础、嗓音甜脆明亮为特征,行腔韵味为特色,强调情、字、腔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特点、欣赏习惯和审美意识”①.由此可见,民族唱法的演唱特点与我国的地方戏曲联系紧密,最初的演唱方式大量吸收了我国许多地方戏曲唱腔的特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