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学贵有疑。”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疑”才会思考,有思考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进而有所创新。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创新精神的培养正应从质疑开始,质疑中蕴含着创新的萌芽。有位教育家说:“在学习方面,人的最有价格的财富是一种积极的态度。而在这种态度下,头脑会因为产生一个新的思想而伸展,而不再仅仅停留在它原来的层面”。在教学中,通过质疑化被动为主动,迸发出创新的思维火花。
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并演好“配角”,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质疑”习惯的形成,则需要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营造氛围,激发质疑兴趣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致力于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对学习产生需求,从而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探索新知识。如,科学合理安排学生座位,让每个座位形成“一帮一”的学习对子。这样互补互助,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其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特定的情境。如教学《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时,我通过图片,展示了农耕社会的生活场景,使学生明白了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给人们带来了生活的巨变。这时,有位学生忽然发问:“课文为什么用‘呼风唤雨’而不用‘日新月异’?”对此质疑,我马上给予肯定、表扬,接着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观看影像演示,理解了科技翻天覆地的变化和上天入海的探索。像这样,抓住这类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课文,教师适时的启发诱导,激发了学生的质疑兴趣,诱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创造时机,培养质疑习惯
在教学中,我“因地制宜”地利用教材,有意识地创造时机,为学生搭建翱翔思维的舞台,逐步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让学生随时随处都有“用武之地”;
1.课前预习
良好的预习能使学习事半功倍。我充分利用课前预习,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如有疑难的地方提出问题,用笔在相应地方做记号。久而久之,学生学会了预习过程中思考各种问题,并记录下自己的思考。
2.课堂放手
学生质疑习惯的养成要有一个过程。课堂教学中,我注意放手,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独特见解。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叉吸引,设疑答疑。学生主动学习、思考、理解,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拓宽思路,提高質疑能力
“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教师应重视把握教学契机,发展学生的思维,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刚开始学习提问时,学生往往不知如何入手,我注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入手,进行思考质疑:
1.从题目入手
如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质疑,学生一时沉默。我就这样引导他们:“课文中主要描述诸葛亮用计取箭,再联系课题,想想有没有疑惑。”经过点拔,一位同学马上悟出:“课文其实是讲诸葛亮到曹营去骗箭,课题怎么会用‘借箭’?”这样,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立即进入思维状态,由无疑而激疑的效果就达到了。
2.从矛盾处入手
如在《乡下人家》一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合理想象乡下人家种花的情境后,学生很快从中发现矛盾:“这样华丽的景象。课文中为什么又说是‘朴素中带着华丽’?”这样,从看似矛盾却又统一的一对词语中,感受到乡下风光独特迷人的美,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除此之外,还可以从关键语句、标点符号、内容、中心等入手,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拓宽思路,从而提高他们的质疑能力。
四、铺设通道,拓展释疑途径
教师的责任是诱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探索、去认知、去求解,为学生铺设“质疑——释疑”的通道。只有讲求落实,学生质疑问难、探索解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得得到进一步的保护和最大程度的发展。引导落实释疑大致有三条途径:
1.寻找文中语句进行释疑
学生产生疑问,往往是因为忽略了文中的某些语句。碰到这种情况时,我就引导他们再细读课文,划出关键词句来理解、释疑。如教学《搭石》时,有学生这样质疑:“课文中写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怎么老人也没表示谢意?”其实,认真阅读了课文的同学都知道课文并非只讲了年轻人背老人。所以我引导他再细读课文,寻找文中的关键语句,从而明白了原来年轻人背老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习俗,从文中“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等词句可以看出:这种美好的品质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这位老人年轻时也这样背过年纪大的人;而这个年轻人老了以后,也会有别的年轻人背他过去。寻找文中语句,细细品读,不仅帮助学生释了疑,还帮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2.查找相关资料进行释疑
学生的质疑并不是教师在备课时就能预见到了,所以难免会遇到些一时无法解决问题。这时我一般采用“存疑”的方法,鼓励学生和教师一同去查找资料,整理组织,寻找答案。不懂装懂,只能适得其反,既在实质上影响了教师自身的形象,又打击了学生独立思考获取真知的积极性。
3.根据生活常识进行释疑
小学生对书面文字的理解与他们的生活体验并不总是同步发展的。所以当学生因为对文字语言欠缺理解而产生疑问时,我就尽量引导他们依据已获知的生活常识来进行理解、质疑。课文《白鹅》中,写到鹅的叫声分别用了几个词“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厉声叫骂”,学生就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同样是形容叫声,这些词可以互调吗?”这时,如果单从字面上解答,这些词意思似乎都一样,学生不容易理解。于是我就根据已知的生活常识进行引导。先让学生回忆家中小狗看见陌生人是怎么叫的,再想想,如果小偷偷了你的东西,被你抓到了,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学生依据生活经验,马上体会了三个词的细微动态特点。接着我让学生再读三个句子,经过引导、体会,学生很快明白了,白鹅对待不同的对象虽然同样是大叫,但叫声有所不同,叫声里蕴含的意思也不同,这三个词是不能调换的。根据生活常识思考,结合文本词句品析,才能有更深的感悟,促进思辨能力的发展。
推进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创新思维。小学生正是思维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离不开质疑和释疑。我们只有适时、适量、适度地引导学生质疑和释疑,把“学习目标”同思维训练密切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既长知识,又学方法。
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并演好“配角”,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质疑”习惯的形成,则需要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营造氛围,激发质疑兴趣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致力于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对学习产生需求,从而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探索新知识。如,科学合理安排学生座位,让每个座位形成“一帮一”的学习对子。这样互补互助,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其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特定的情境。如教学《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时,我通过图片,展示了农耕社会的生活场景,使学生明白了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给人们带来了生活的巨变。这时,有位学生忽然发问:“课文为什么用‘呼风唤雨’而不用‘日新月异’?”对此质疑,我马上给予肯定、表扬,接着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观看影像演示,理解了科技翻天覆地的变化和上天入海的探索。像这样,抓住这类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课文,教师适时的启发诱导,激发了学生的质疑兴趣,诱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创造时机,培养质疑习惯
在教学中,我“因地制宜”地利用教材,有意识地创造时机,为学生搭建翱翔思维的舞台,逐步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让学生随时随处都有“用武之地”;
1.课前预习
良好的预习能使学习事半功倍。我充分利用课前预习,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如有疑难的地方提出问题,用笔在相应地方做记号。久而久之,学生学会了预习过程中思考各种问题,并记录下自己的思考。
2.课堂放手
学生质疑习惯的养成要有一个过程。课堂教学中,我注意放手,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独特见解。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叉吸引,设疑答疑。学生主动学习、思考、理解,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拓宽思路,提高質疑能力
“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教师应重视把握教学契机,发展学生的思维,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刚开始学习提问时,学生往往不知如何入手,我注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入手,进行思考质疑:
1.从题目入手
如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质疑,学生一时沉默。我就这样引导他们:“课文中主要描述诸葛亮用计取箭,再联系课题,想想有没有疑惑。”经过点拔,一位同学马上悟出:“课文其实是讲诸葛亮到曹营去骗箭,课题怎么会用‘借箭’?”这样,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立即进入思维状态,由无疑而激疑的效果就达到了。
2.从矛盾处入手
如在《乡下人家》一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合理想象乡下人家种花的情境后,学生很快从中发现矛盾:“这样华丽的景象。课文中为什么又说是‘朴素中带着华丽’?”这样,从看似矛盾却又统一的一对词语中,感受到乡下风光独特迷人的美,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除此之外,还可以从关键语句、标点符号、内容、中心等入手,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拓宽思路,从而提高他们的质疑能力。
四、铺设通道,拓展释疑途径
教师的责任是诱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探索、去认知、去求解,为学生铺设“质疑——释疑”的通道。只有讲求落实,学生质疑问难、探索解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得得到进一步的保护和最大程度的发展。引导落实释疑大致有三条途径:
1.寻找文中语句进行释疑
学生产生疑问,往往是因为忽略了文中的某些语句。碰到这种情况时,我就引导他们再细读课文,划出关键词句来理解、释疑。如教学《搭石》时,有学生这样质疑:“课文中写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怎么老人也没表示谢意?”其实,认真阅读了课文的同学都知道课文并非只讲了年轻人背老人。所以我引导他再细读课文,寻找文中的关键语句,从而明白了原来年轻人背老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习俗,从文中“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等词句可以看出:这种美好的品质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这位老人年轻时也这样背过年纪大的人;而这个年轻人老了以后,也会有别的年轻人背他过去。寻找文中语句,细细品读,不仅帮助学生释了疑,还帮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2.查找相关资料进行释疑
学生的质疑并不是教师在备课时就能预见到了,所以难免会遇到些一时无法解决问题。这时我一般采用“存疑”的方法,鼓励学生和教师一同去查找资料,整理组织,寻找答案。不懂装懂,只能适得其反,既在实质上影响了教师自身的形象,又打击了学生独立思考获取真知的积极性。
3.根据生活常识进行释疑
小学生对书面文字的理解与他们的生活体验并不总是同步发展的。所以当学生因为对文字语言欠缺理解而产生疑问时,我就尽量引导他们依据已获知的生活常识来进行理解、质疑。课文《白鹅》中,写到鹅的叫声分别用了几个词“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厉声叫骂”,学生就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同样是形容叫声,这些词可以互调吗?”这时,如果单从字面上解答,这些词意思似乎都一样,学生不容易理解。于是我就根据已知的生活常识进行引导。先让学生回忆家中小狗看见陌生人是怎么叫的,再想想,如果小偷偷了你的东西,被你抓到了,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学生依据生活经验,马上体会了三个词的细微动态特点。接着我让学生再读三个句子,经过引导、体会,学生很快明白了,白鹅对待不同的对象虽然同样是大叫,但叫声有所不同,叫声里蕴含的意思也不同,这三个词是不能调换的。根据生活常识思考,结合文本词句品析,才能有更深的感悟,促进思辨能力的发展。
推进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创新思维。小学生正是思维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离不开质疑和释疑。我们只有适时、适量、适度地引导学生质疑和释疑,把“学习目标”同思维训练密切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既长知识,又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