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建立脓毒症心肌损伤小鼠模型,为脓毒症心肌损伤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一个稳定、可靠的实验手段。
方法将150只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假手术组(Sham组)及LPS 10、12、15 mg/kg模型组,每组30只。经腹腔注射相应剂量LPS制备脓毒症心肌损伤模型;Sham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NC组不进行任何处理。每组15只用于观察制模前后的一般状况,于制模后24 h行心脏超声检查心功能,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cTnI水平,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改变;其余15只用于观察制模后7 d死亡情况。
结果腹腔注射LPS后,小鼠均出现精神萎靡、毛发竖立、腹泻等脓毒症表现。与NC组比较,LPS 10、12、15 mg/kg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缩短分数(LVFS)均显著降低〔LVEF:0.459±0.044、0.432±0.034、0.348±0.064比0.588±0.019,LVFS:(22.36±2.60)%、(20.78±1.91)%、(16.27±3.31)%比(30.55±1.30)%,均P<0.01〕,血清cTnI水平显著增高(ng/L:270.40±43.50、281.14±41.79、298.39±42.05比192.59±16.90,均P<0.01)。各剂量LPS组小鼠均出现心肌组织损伤,光镜下观察可见心肌纤维变性,间质水肿、出血,炎性细胞浸润等改变,透射电镜下观察可见心肌纤维排列紊乱、线粒体肿胀和嵴减少等改变,且LPS剂量越高损伤越严重。Sham组各指标与N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PS 10、12、15 mg/kg组小鼠制模后7 d死亡率分别为33.3%、53.3%、86.7%;NC组及Sham组小鼠无死亡。
结论以腹腔注射12 mg/kg LPS建立脓毒症心肌损伤小鼠模型较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