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探析了官员群体的形象危机事件频发易发原因,指出了官员群体的形象危机事件频出后果,重点阐述了新时期政府官员如何展现新的风采。
关键词 官员 形象危机 新的风采
中图分类号:D625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迅速普及,让信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体验着信息时代的便捷。在这个信息铺天盖地的网络时代,官员的一举一动都纳入了公众视野。此前沸沸扬扬的“表哥”事件,无疑是个典型的例子,陕西省安全监督管理局原局长杨达才因其在交通事故现场“微笑”的照片,被发到网上而引发网友“围观”,并将其在公开场合亮相过的“手表”一一展示,杨达才最终因身陷“手表门”而被撤职调查。
一、官员群体的形象危机事件频发易发原因探析
1、部分官员存在着严重的“官本位”思想,工作方式脱离了群众。某些官员对自身学习的放松及道德修养的缺失,盲目决策,不充分听取民声民意,对群众愿望不上心,对群众生活不关心,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与民争利,侵害群众利益等。这些不良作风从根本上违背了中共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宗旨,严重损害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社会“不平等”,造成群众的心理落差。我国目前公务员人均月收入约为4000元,“表哥”杨达才一块价值25万元的金表便相当于普通工薪阶层5年的收入;我国人均住房面积约为36平方米,“房叔”蔡彬却拥有房产22套,总面积达7000多平方米。巨大的差距,极易引发群众的不满情绪,造成形象危机。
3、近几年来官员亲属事件与往年相比也有上涨,引发群众对官员清廉形象的质疑。官员配偶、子女的炫富行为以及违法乱纪行为,进一步突出了社会“不平等”,它营造出“权力家庭化”、权力代际转移的错觉,引发群众对官员清廉形象的质疑。这些行为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严重损害了政府官员形象。
4、部分公众对官员有着习惯性的质疑,以泄愤为目标对官员开展“人肉” 搜索。一些人在“仇腐”心态的影响下,弄虚作假、伪造照片,不断抹黑官员形象。
二、官员群体的形象危机事件频出后果分析
官员形象危机事件,一方面将直接影响政府的公信力,使政府“有令难行、有禁难止”,另一方面会使政府效率低下,无形中增加大量的工作量和行政成本。如2010年11月,北京市小学生张皓在家长和有关专业人士指导下,经过一系列抽检化验,得出北京市场上销售的九成蘑菇都含荧光增白剂,也就是“蘑菇被漂白”。北京市工商局随后发布抽检结果说北京市场上“食用菌合格率为97.73%”,中国食用菌协会也在媒体上表示“不相信小学生的实验结果”。但在一家网站发起的投票中,1100多票选择“相信小学生”,只有8票投向“相信工商局”。因为人们对政府公信力的判断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根据自己长期以来的切身感受和日常生活经历做出的。
三、新时期政府官员如何展现新的风采
从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到“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提出,全国刮起了一股强劲的清正之风。大环境督促着干部们对自身重新审视:正视自己、剖析自己。新时期政府官员如何展现新的风采?
(一)从制度上化解官员形象危机。
1、加强法制建设,让一切权力都受到法律监督。加强法律监督,建立健全各种约束制度和防范措施,即将权力置于法律规则的控制之下,一旦被监督者有违法擅权行为,就有能被察觉、防范、制止、惩戒的可能。许多发达国家有着刚性的制度约束、长效的监督机制和严厉的惩处手段,这使得当地官员不得不严格要求自已。如英国的文官制度严密严格,通过考核使文官队伍保持相对纯洁,在规范化的制度约束下,公务员如履薄冰,不敢“越雷池”一步。瑞典自古倡导“消除特权,官民平等”的法律精神,议会督察专员监督与政党监督、新闻监督相互配合,有效作用,由此成为北欧政治清廉的主要国家。新加坡是一个中华传统文化气息浓厚的国家,也是一个注重法制的国家,其廉政立法的健全和明确、廉政机构的独立和高效、廉政措施的严明和有力,都独具特色和魅力,值得我国在当今的制度完善中予以借鉴。
2、加强群众监督,让一切权力都受到公众的监督。一是地方领导客观地面对网络、电视、电话等媒体,直面监督与质询,成为更成熟的执政者。诚然,在到处都是“麦克风”和“摄像机”的时代,政府官员的一言一行随时随地处在公众的监督之下,随时可能因言行不当受到质疑,若停留在老观念、旧思维中,担心个体的“负面”会波及整体而“护犊情深”,结果只会适得其反,不但不能平息事件,反而会加剧事件的发展。因此,思想上,官员要多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增进了解,建立互相;行动上,对公众反映的问题要及时作答或跟踪,使曝出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落实。二是坚守职业操守。“三思而后行”,官员只有管好自已的手口脚,不该说的不说,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做到防微杜渐,用自身的职业操守和奉献精神,赢得公众的肯定和认同,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得以薪火相传、长久保持。
(二)从自身上化解官员形象危机。
1、树立为民形象,在老百姓当中树立公信力。树立官员为民形象,一是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把纳税人的钱集中用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领域和项目上来,用在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上来,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二是要学会爱民。树立爱民意识,就是要弄清楚群众到底想什么、盼什么、争什么,真正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把群众最需要、最急迫的事抓在手上,一件一件去落实。三是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珍惜民力,为民多干实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总而言之,只有将老百姓的呼声装在心里,虚心听取民意,及时解决老百姓的诉求,才能真正树立为民形象。
2、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基础做好群众工作,树立务实形象。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机遇和挑战并存,政府官员更要熟悉水性,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牢牢地把握工作的主动权。一是广纳善言,多听多问多学多看,直接获取最真实的信息。不但要敢于讲真话,而且要敢于接受来自各面的批评声音,越是尖锐的声音,越需要慎重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跟老百姓很好地互动,也才能使得决策更加科学化。二是要敢当挺立潮头的“弄潮儿”,面对征地拆迁、集体上访、群体性事件等复杂矛盾时,敢于挺身而出,弄清缘由,找准症结,提出解决办法。要敢于拍板负责,勇于承担过失。多办解民困、惠民生的好事,多出解难题、促发展的实招。只有常怀务实之心,多做实事好事,做好示范带好头,才能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筑牢党群干群的血肉联系。
3、修身律己,正确运用权力,树立清廉形象。政府官员要始终坚持把清廉作为一种思想境界来提升,作为一种职业操守来要求,作为一种工作能力来培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利观、地位观和利益观。一是守住“底线”。部分官员生活堕落腐化,贪污、受贿、包二奶等等,都是因为关键时候没能坚守自身底线。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党员干部的工作、生活、社交空间日益拓宽,这就要求政府官员坚持正确的生活态度,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规定,坚守自身底线。二是抵制诱惑。纵观近年来一些贪官甚至高官的落马,无不与经不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有关。新时期政府官员务必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自觉抵制权、钱、色的诱惑,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始终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锻炼意志品质,提高精神境界,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做到“时刻警惕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
(作者单位:广东省怀集县发展和改革局)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官员形象危机2012报告》。
[2]陕西省传播学会、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所联合开展的研究课题《2012年度陕西网络传播十大案例分析》。
[3]新浪网.树立干部形象.
关键词 官员 形象危机 新的风采
中图分类号:D625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迅速普及,让信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体验着信息时代的便捷。在这个信息铺天盖地的网络时代,官员的一举一动都纳入了公众视野。此前沸沸扬扬的“表哥”事件,无疑是个典型的例子,陕西省安全监督管理局原局长杨达才因其在交通事故现场“微笑”的照片,被发到网上而引发网友“围观”,并将其在公开场合亮相过的“手表”一一展示,杨达才最终因身陷“手表门”而被撤职调查。
一、官员群体的形象危机事件频发易发原因探析
1、部分官员存在着严重的“官本位”思想,工作方式脱离了群众。某些官员对自身学习的放松及道德修养的缺失,盲目决策,不充分听取民声民意,对群众愿望不上心,对群众生活不关心,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与民争利,侵害群众利益等。这些不良作风从根本上违背了中共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宗旨,严重损害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社会“不平等”,造成群众的心理落差。我国目前公务员人均月收入约为4000元,“表哥”杨达才一块价值25万元的金表便相当于普通工薪阶层5年的收入;我国人均住房面积约为36平方米,“房叔”蔡彬却拥有房产22套,总面积达7000多平方米。巨大的差距,极易引发群众的不满情绪,造成形象危机。
3、近几年来官员亲属事件与往年相比也有上涨,引发群众对官员清廉形象的质疑。官员配偶、子女的炫富行为以及违法乱纪行为,进一步突出了社会“不平等”,它营造出“权力家庭化”、权力代际转移的错觉,引发群众对官员清廉形象的质疑。这些行为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严重损害了政府官员形象。
4、部分公众对官员有着习惯性的质疑,以泄愤为目标对官员开展“人肉” 搜索。一些人在“仇腐”心态的影响下,弄虚作假、伪造照片,不断抹黑官员形象。
二、官员群体的形象危机事件频出后果分析
官员形象危机事件,一方面将直接影响政府的公信力,使政府“有令难行、有禁难止”,另一方面会使政府效率低下,无形中增加大量的工作量和行政成本。如2010年11月,北京市小学生张皓在家长和有关专业人士指导下,经过一系列抽检化验,得出北京市场上销售的九成蘑菇都含荧光增白剂,也就是“蘑菇被漂白”。北京市工商局随后发布抽检结果说北京市场上“食用菌合格率为97.73%”,中国食用菌协会也在媒体上表示“不相信小学生的实验结果”。但在一家网站发起的投票中,1100多票选择“相信小学生”,只有8票投向“相信工商局”。因为人们对政府公信力的判断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根据自己长期以来的切身感受和日常生活经历做出的。
三、新时期政府官员如何展现新的风采
从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到“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提出,全国刮起了一股强劲的清正之风。大环境督促着干部们对自身重新审视:正视自己、剖析自己。新时期政府官员如何展现新的风采?
(一)从制度上化解官员形象危机。
1、加强法制建设,让一切权力都受到法律监督。加强法律监督,建立健全各种约束制度和防范措施,即将权力置于法律规则的控制之下,一旦被监督者有违法擅权行为,就有能被察觉、防范、制止、惩戒的可能。许多发达国家有着刚性的制度约束、长效的监督机制和严厉的惩处手段,这使得当地官员不得不严格要求自已。如英国的文官制度严密严格,通过考核使文官队伍保持相对纯洁,在规范化的制度约束下,公务员如履薄冰,不敢“越雷池”一步。瑞典自古倡导“消除特权,官民平等”的法律精神,议会督察专员监督与政党监督、新闻监督相互配合,有效作用,由此成为北欧政治清廉的主要国家。新加坡是一个中华传统文化气息浓厚的国家,也是一个注重法制的国家,其廉政立法的健全和明确、廉政机构的独立和高效、廉政措施的严明和有力,都独具特色和魅力,值得我国在当今的制度完善中予以借鉴。
2、加强群众监督,让一切权力都受到公众的监督。一是地方领导客观地面对网络、电视、电话等媒体,直面监督与质询,成为更成熟的执政者。诚然,在到处都是“麦克风”和“摄像机”的时代,政府官员的一言一行随时随地处在公众的监督之下,随时可能因言行不当受到质疑,若停留在老观念、旧思维中,担心个体的“负面”会波及整体而“护犊情深”,结果只会适得其反,不但不能平息事件,反而会加剧事件的发展。因此,思想上,官员要多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增进了解,建立互相;行动上,对公众反映的问题要及时作答或跟踪,使曝出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落实。二是坚守职业操守。“三思而后行”,官员只有管好自已的手口脚,不该说的不说,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做到防微杜渐,用自身的职业操守和奉献精神,赢得公众的肯定和认同,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得以薪火相传、长久保持。
(二)从自身上化解官员形象危机。
1、树立为民形象,在老百姓当中树立公信力。树立官员为民形象,一是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把纳税人的钱集中用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领域和项目上来,用在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上来,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二是要学会爱民。树立爱民意识,就是要弄清楚群众到底想什么、盼什么、争什么,真正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把群众最需要、最急迫的事抓在手上,一件一件去落实。三是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珍惜民力,为民多干实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总而言之,只有将老百姓的呼声装在心里,虚心听取民意,及时解决老百姓的诉求,才能真正树立为民形象。
2、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基础做好群众工作,树立务实形象。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机遇和挑战并存,政府官员更要熟悉水性,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牢牢地把握工作的主动权。一是广纳善言,多听多问多学多看,直接获取最真实的信息。不但要敢于讲真话,而且要敢于接受来自各面的批评声音,越是尖锐的声音,越需要慎重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跟老百姓很好地互动,也才能使得决策更加科学化。二是要敢当挺立潮头的“弄潮儿”,面对征地拆迁、集体上访、群体性事件等复杂矛盾时,敢于挺身而出,弄清缘由,找准症结,提出解决办法。要敢于拍板负责,勇于承担过失。多办解民困、惠民生的好事,多出解难题、促发展的实招。只有常怀务实之心,多做实事好事,做好示范带好头,才能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筑牢党群干群的血肉联系。
3、修身律己,正确运用权力,树立清廉形象。政府官员要始终坚持把清廉作为一种思想境界来提升,作为一种职业操守来要求,作为一种工作能力来培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利观、地位观和利益观。一是守住“底线”。部分官员生活堕落腐化,贪污、受贿、包二奶等等,都是因为关键时候没能坚守自身底线。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党员干部的工作、生活、社交空间日益拓宽,这就要求政府官员坚持正确的生活态度,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规定,坚守自身底线。二是抵制诱惑。纵观近年来一些贪官甚至高官的落马,无不与经不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有关。新时期政府官员务必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自觉抵制权、钱、色的诱惑,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始终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锻炼意志品质,提高精神境界,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做到“时刻警惕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
(作者单位:广东省怀集县发展和改革局)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官员形象危机2012报告》。
[2]陕西省传播学会、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所联合开展的研究课题《2012年度陕西网络传播十大案例分析》。
[3]新浪网.树立干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