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核心是塑造人物形象。
学习鉴赏小说就要重点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通过环境描写反映人物的活动背景
小说中的人物总是在一定环境中活动的人。小说的环境还包括与人物及其行动有关的特定的环境氛围。环境对人物的衬托作用有正衬和反衬两种。例如,《祝福》中写祥林嫂的死用的是反衬。色调是低沉与凄凉的,画面是悲惨的,祥林嫂却死在了欢乐热闹的“祝福”中。这两幅反差极大的画面,可以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二、通过情节描写透视人物的思想性格
小说的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结果,即人物性格是通过情节发展具体体现的。例如,《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司马懿如果不是深知诸葛亮善用伏兵之计,他就不会退兵;反之,如果诸葛亮不是深知司马懿生性多疑,他就不会冒险设“空城计”,那样“空城计”的情节也就无法产生了。故有“空城计”的情节发展是两个不同性格的人物发生联系后的必然结果。所以,我们才说把握好故事情节能透视人物的思想性格。
三、通过作者刻画人物的方式分析形象
在教学中,鉴赏小说通常凭借作者刻画人物的肖像、语言、心理等方式来进行。在小说中,作者往往借助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折射人物的命运或暗示小说主题。如《故乡》中的闰土,少年时“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及至中年“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作者抓住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肖像发生的巨大变化,反映闰土在旧社会不幸的人生经历和遭遇。
古人说:“言为心声。”语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镜子,是袒露人物内心世界的窗户。在《故乡》中“我”和杨二嫂的那段谈话,就形象地揭示了杨二嫂这个小市民刻薄、自私、鄙俗的性格特征,透视了她被剥削阶级意识和恶习侵染的丑恶灵魂。相比之下,“我”的神态则是愕然、惶恐、嗫嚅,直至闭了口,默然无言以对。由此可见,小说中每个人都用自己的语言表现着自己的性格特征。
心理描写能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例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有这样一段话:“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户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这里鲁达是很懂得孙子兵法中的“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的,描写了鲁达“细”的性格,细得令人佩服。
诸如此类,学生对小说人物鉴赏能力的运用,在社会实际生活中也会得以体现。如果我们在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时能够运用李悝的“识人五法”,既能引导学生全面、公正地评价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又对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李悝的“识人五法”,即:
其一,居视其所亲。看一个人平常都与谁在一起,如与贤人亲,则可重用;若与小人为伍,就要当心。
其二,富视其所与。看一个人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如只满足自己的私欲,贪图享乐,则不能重用;如接济穷人,或培植有为之士,则可重用。
其三,达视其所举。一个人处于显赫之时,就要看他如何选拔部属,若任人唯贤,则是良士真人;反之,则不可重用。
其四,窘视其所不为。当一个人处于困境时,就要看其操守如何,若不做苟且之事,不出卖良心,则可重用;反之,则不可用。
其五,贫视其所不取。人在贫困潦倒之际也不取不义之财,则可重用;反之,不可重用。
我们教学生鉴赏小说人物时,不妨结合李悝的识人之道来分析,会对学生步入社会,如何接触人,怎样结识人有帮助。《史记》记载:魏文侯想找一个贤能的人来当宰相,当时有两个候选人,一个是魏成子,一个是翟璜。这两个人都很有才干。魏文侯不知道应该如何取舍,就去请教他的一位大将李克(即李悝)。他列举了上述这五条识人标准,供魏文侯参考,结果魏文侯依李克提供的意见录用了魏成子。
在小说中,典型人物是作者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他虽然有别于真人真事,但在塑造时要“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如此典型的人物来反映生活真实,这样的人物更集中,更具有普遍的代表性。而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归根到底是从小说人物的艺术性趋向生活的现实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除了以文学的艺术性来鉴赏小说人物形象之外,还必须结合现实,为学生将来的人际交往提供理论依据,其现实意义是不可低估的。
(责任编辑 陈剑平)
学习鉴赏小说就要重点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通过环境描写反映人物的活动背景
小说中的人物总是在一定环境中活动的人。小说的环境还包括与人物及其行动有关的特定的环境氛围。环境对人物的衬托作用有正衬和反衬两种。例如,《祝福》中写祥林嫂的死用的是反衬。色调是低沉与凄凉的,画面是悲惨的,祥林嫂却死在了欢乐热闹的“祝福”中。这两幅反差极大的画面,可以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二、通过情节描写透视人物的思想性格
小说的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结果,即人物性格是通过情节发展具体体现的。例如,《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司马懿如果不是深知诸葛亮善用伏兵之计,他就不会退兵;反之,如果诸葛亮不是深知司马懿生性多疑,他就不会冒险设“空城计”,那样“空城计”的情节也就无法产生了。故有“空城计”的情节发展是两个不同性格的人物发生联系后的必然结果。所以,我们才说把握好故事情节能透视人物的思想性格。
三、通过作者刻画人物的方式分析形象
在教学中,鉴赏小说通常凭借作者刻画人物的肖像、语言、心理等方式来进行。在小说中,作者往往借助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折射人物的命运或暗示小说主题。如《故乡》中的闰土,少年时“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及至中年“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作者抓住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肖像发生的巨大变化,反映闰土在旧社会不幸的人生经历和遭遇。
古人说:“言为心声。”语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镜子,是袒露人物内心世界的窗户。在《故乡》中“我”和杨二嫂的那段谈话,就形象地揭示了杨二嫂这个小市民刻薄、自私、鄙俗的性格特征,透视了她被剥削阶级意识和恶习侵染的丑恶灵魂。相比之下,“我”的神态则是愕然、惶恐、嗫嚅,直至闭了口,默然无言以对。由此可见,小说中每个人都用自己的语言表现着自己的性格特征。
心理描写能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例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有这样一段话:“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户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这里鲁达是很懂得孙子兵法中的“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的,描写了鲁达“细”的性格,细得令人佩服。
诸如此类,学生对小说人物鉴赏能力的运用,在社会实际生活中也会得以体现。如果我们在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时能够运用李悝的“识人五法”,既能引导学生全面、公正地评价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又对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李悝的“识人五法”,即:
其一,居视其所亲。看一个人平常都与谁在一起,如与贤人亲,则可重用;若与小人为伍,就要当心。
其二,富视其所与。看一个人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如只满足自己的私欲,贪图享乐,则不能重用;如接济穷人,或培植有为之士,则可重用。
其三,达视其所举。一个人处于显赫之时,就要看他如何选拔部属,若任人唯贤,则是良士真人;反之,则不可重用。
其四,窘视其所不为。当一个人处于困境时,就要看其操守如何,若不做苟且之事,不出卖良心,则可重用;反之,则不可用。
其五,贫视其所不取。人在贫困潦倒之际也不取不义之财,则可重用;反之,不可重用。
我们教学生鉴赏小说人物时,不妨结合李悝的识人之道来分析,会对学生步入社会,如何接触人,怎样结识人有帮助。《史记》记载:魏文侯想找一个贤能的人来当宰相,当时有两个候选人,一个是魏成子,一个是翟璜。这两个人都很有才干。魏文侯不知道应该如何取舍,就去请教他的一位大将李克(即李悝)。他列举了上述这五条识人标准,供魏文侯参考,结果魏文侯依李克提供的意见录用了魏成子。
在小说中,典型人物是作者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他虽然有别于真人真事,但在塑造时要“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如此典型的人物来反映生活真实,这样的人物更集中,更具有普遍的代表性。而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归根到底是从小说人物的艺术性趋向生活的现实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除了以文学的艺术性来鉴赏小说人物形象之外,还必须结合现实,为学生将来的人际交往提供理论依据,其现实意义是不可低估的。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