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期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都被传统的教学思想所束缚,教师教学很辛苦,学生学起来也费力。如何让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拓展阅读教学、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和掌握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有效策略探究。
【关键词】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究方式方法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以及新教材的推广使用,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不断走向深入。但目前由于教师个人素质的差异,解读“新课标”的能力不同,致使钻研出来的各种“推陈出新”的绝招也令人眩目。故而,笔者在本文中将以语文教学本色与实效的结合作为切入点。课堂教学,是由“教”与“学”两个方面组成的,且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特备注重教师的教法,忽视学生的学习方法。因此,长期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都被传统的教学思想所束缚,教师教学很辛苦,学生学起来也费力。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科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是语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运用拓展迁移,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在阅读教学中,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使教师往往在不经意的情况下,沿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会出现教师津津有味地分析给学生听,使学生不得不接受教师分析的内容,使学生与文章之间形成一个无形的“鸿沟”。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就必须要认清楚阅读的本质是读,而不是一味的授。要想真正的发挥阅读教学的作用,就要在学生“悟”读的基础上,使学生与文本的作者产生心灵的交流,使作者的生命体验融合到学生的心灵世界中,从而产生一种作者正在向我们走来并且在倾心交谈的情感体验。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发现,有部分教学时做着“费力不讨好”的工作,大部分学生也在启而不发的困境中挣扎。
笔者认为教材虽是死的,但是阅读教学却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因此,教师要把教材作为一种教学模具,且能够在模具的基础上拓展迁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教学生内引与外连的学习方法。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引,就是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经验迁移到阅读的本文中,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丰富。语文阅读教学的外连,就是把阅读文本后得到的成果引导到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要运用教学方法使学生明白运用“有限”的时间去明白“无限”的道理,换言之,就是让学生清楚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去感受文学作品的无限魅力,使时间的“有限”与文学作品的“无限”结合起来,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
展现知识的最好方法就是通过问题的表述使学生轻松的掌握和接受,也能够融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中,从而转化为学生的精神食粮,陶冶学生的情操。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且给予高度的重视。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教给学生在阅读基础上质疑,辅以教师的点拨,就能达到“教师之教,不在于全部讲授,而在于相机诱导”的境界,有助于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1、引导学生对优美语句的提问。文学作品都是由语句和段落组成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理解语句和段落大意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的理解文学作品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阅读内容创设情景,使学生品读文学作品的重点语句和重点段落。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情景和概念等进行对比,只要不一致的表述都会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疑问;对文本中需要解释的尝试或者事实进行疑问;对文本的主要内容,展开新的设想,并且结合自己的思想去验证设想,从而产生疑问。
2、引导学生对主要内容的提问。对文本的主要内容质疑,往往指向阅读的目标和要求。因此,就其来说具有很强的集中性,对理解文本的重点与难点起到导向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围绕文本的主旨提出疑问,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顺利的解决阅读的目标和要求。
三、掌握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
指导阅读方式方法时,教师要从多角度入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阅读,使学生全方面的体会文学作品带来的情感熏陶和艺术形象。
1、表演。在教材中,我们可以发现有些文本描述的故事情节曲折离奇,人物个性突出形象鲜明。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内心的理解,把人物形象表演出来,加深学生对人物的理解。
2、感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避免教师步步分析,学生只能听讲的教学模式,要给予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来感悟文本的机会,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文本作者的精神世界。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既不能够单向的采用一种教学方法,也不能够沿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抑制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教师要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去开展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使学生能够与文本作者产生共鸣,深层次的理解文本。另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把课内的知识与课外的知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付兴超.以读促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5)
[2]吴丽芬.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意识教育[J].青年与社会.2012(02)
【关键词】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究方式方法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以及新教材的推广使用,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不断走向深入。但目前由于教师个人素质的差异,解读“新课标”的能力不同,致使钻研出来的各种“推陈出新”的绝招也令人眩目。故而,笔者在本文中将以语文教学本色与实效的结合作为切入点。课堂教学,是由“教”与“学”两个方面组成的,且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特备注重教师的教法,忽视学生的学习方法。因此,长期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都被传统的教学思想所束缚,教师教学很辛苦,学生学起来也费力。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科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是语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运用拓展迁移,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在阅读教学中,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使教师往往在不经意的情况下,沿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会出现教师津津有味地分析给学生听,使学生不得不接受教师分析的内容,使学生与文章之间形成一个无形的“鸿沟”。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就必须要认清楚阅读的本质是读,而不是一味的授。要想真正的发挥阅读教学的作用,就要在学生“悟”读的基础上,使学生与文本的作者产生心灵的交流,使作者的生命体验融合到学生的心灵世界中,从而产生一种作者正在向我们走来并且在倾心交谈的情感体验。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发现,有部分教学时做着“费力不讨好”的工作,大部分学生也在启而不发的困境中挣扎。
笔者认为教材虽是死的,但是阅读教学却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因此,教师要把教材作为一种教学模具,且能够在模具的基础上拓展迁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教学生内引与外连的学习方法。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引,就是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经验迁移到阅读的本文中,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丰富。语文阅读教学的外连,就是把阅读文本后得到的成果引导到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要运用教学方法使学生明白运用“有限”的时间去明白“无限”的道理,换言之,就是让学生清楚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去感受文学作品的无限魅力,使时间的“有限”与文学作品的“无限”结合起来,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
展现知识的最好方法就是通过问题的表述使学生轻松的掌握和接受,也能够融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中,从而转化为学生的精神食粮,陶冶学生的情操。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且给予高度的重视。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教给学生在阅读基础上质疑,辅以教师的点拨,就能达到“教师之教,不在于全部讲授,而在于相机诱导”的境界,有助于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1、引导学生对优美语句的提问。文学作品都是由语句和段落组成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理解语句和段落大意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的理解文学作品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阅读内容创设情景,使学生品读文学作品的重点语句和重点段落。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情景和概念等进行对比,只要不一致的表述都会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疑问;对文本中需要解释的尝试或者事实进行疑问;对文本的主要内容,展开新的设想,并且结合自己的思想去验证设想,从而产生疑问。
2、引导学生对主要内容的提问。对文本的主要内容质疑,往往指向阅读的目标和要求。因此,就其来说具有很强的集中性,对理解文本的重点与难点起到导向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围绕文本的主旨提出疑问,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顺利的解决阅读的目标和要求。
三、掌握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
指导阅读方式方法时,教师要从多角度入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阅读,使学生全方面的体会文学作品带来的情感熏陶和艺术形象。
1、表演。在教材中,我们可以发现有些文本描述的故事情节曲折离奇,人物个性突出形象鲜明。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内心的理解,把人物形象表演出来,加深学生对人物的理解。
2、感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避免教师步步分析,学生只能听讲的教学模式,要给予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来感悟文本的机会,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文本作者的精神世界。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既不能够单向的采用一种教学方法,也不能够沿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抑制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教师要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去开展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使学生能够与文本作者产生共鸣,深层次的理解文本。另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把课内的知识与课外的知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付兴超.以读促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5)
[2]吴丽芬.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意识教育[J].青年与社会.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