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入小学教材的文章,都是文情并茂的美文,她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和民族智慧。课文语言和文字不仅承载着人、事、景、物的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语言和文字这一载体寄托了作者的情感、意愿,乃至整个心灵,涌动着作者生命的活力。作为教师,我们要想方设法让一个个方块字发出生命的最强音。
一、揣摩,感知文字的温度
文字是有温度的,这温度来自文字的情。没有情的参与,文字就会显得苍白无力。然而,凭着学生的资历、阅历往往无法领略文章中的精髓,需要教师点拨,引导学生细细揣摩。如课文《月光曲》中有这样一句: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师:“随便说说”是什么意思?
生:没有考虑,顺便说的话。
师:“随便说说”指的是哪句话?
生:指的是“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
师:盲姑娘真的是随便说的吗?
生(沉思):不是。因为这首曲子很难弹,她非常渴望能亲耳听到贝多芬弹奏。
师:既然不是随便说的,那她为什么又说是“随便说说”的呢?
生:因为她家太穷,住的是茅草屋,钢琴也是破旧的,怎么买得起音乐会的入场券呢。
生:她知道哥哥是个皮鞋匠,微薄的收入只能维持兄妹俩的生活,她理解哥哥贫困的处境,不能再增加哥哥的负担。
生:她为刚才说的那句让哥哥难过的话感到不安,很后悔。
生:说明她很懂事,会体贴人,是个很善良的人。
师:对。“随便说说”说明了盲姑娘对哥哥的体谅和理解,对自己说的那句话感到不安和后悔。盲姑娘是多么懂事、多么体贴人啊。
通过这样的揣摩对话,使学生感知了“随便说说”这一词语的丰富内涵,感受到了盲姑娘渴望音乐但又理解哥哥的复杂心情。盲姑娘对艺术的追求以及善解人意的品格,如暖暖的春风沁入学生心脾。这是文字的一种无声滋养,可以使学生在解读深思之后舒展筋骨,浑身通畅。
二、品悟,体味文字的深度
文字是有深度的,文字的深度是一种精神,它生存于文字的深处。课文《触摸春天》中有这样一句:“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许久,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张望”一词用在盲童安静身上有着深度的含义:她用什么来张望?“用耳朵听,此时她仿佛听到蝴蝶说:‘谢谢你安静,是你的善良使我有了重生的机会,好人一生有好报,祝你早日获得光明。’”“用‘心’感悟,此时她仿佛看见蝴蝶扇动着那美丽的翅膀翩翩起舞”“仿佛看见蝴蝶扇动着翅膀越飞越高,消失在蓝蓝的天空中”“仿佛看见蝴蝶跳着舞向安静告别”……是啊,这一切的一切出现在安静的脑子里,也刻在安静的心上,这瞬间神奇成为永恒的美丽,向安静八岁的人生述说着飞翔的概念。这“张望”里道出了盲童对蝴蝶生命的怜惜,对光明的渴望,对春天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
课文《鸟的天堂》中有这样一句:“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其中“卧”的意义大大超越了字典中的“躺下”,这里的“卧”暗示着这棵大榕树就像一个巨大的“卧佛”一样,很安详。彰显着她体态的美,也暗示年代的久远,占地面积之大。她像一位慈爱的母亲以她那优美的体态、博大的胸怀孕育着鸟儿的生命。课文《慈母情怀》中“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一句,通过“掏”字,可见母亲劳作的艰辛、生活的拮据、对儿女的疼爱,“掏”出了平凡的、辛劳的、贫寒的母亲形象,使学生从文字中体会到母亲的伟大,母爱的圣洁。
三、体验,瞻仰文字的高度
文字是有高度的。《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纵身跳下深谷。”“屹立”“纵身跳下”写出了五壮士无畏的英雄主义。他们心里装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深眷恋,装着对情同手足的战友的无限热爱,装着对敌人的无比仇恨……通过对这两个词的品味,五壮士的形象不断在学生心中升腾,成了学生心灵的丰碑。《索溪峪的“野”》中“走进张家界的索溪峪,脑子里只剩下了一个字:野。”其中的“野”,从感情色彩来说是贬义词,“蛮横不讲理,粗鲁没礼貌”的意思,但这里却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那种惊险、磅礴、浩气、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赞美情怀。你看:索溪峪的水“野”,从山谷中蹦跳而出,充满着野孩子的灵性;索溪峪的山“野”,几十丈高的断壁悬崖拔地而起,半边悬空的巨石在山风中摇摇晃晃,使人望而生畏。什么“一线天”,什么“百丈峡”,听着名字就让人胆颤。这种美,是一种磅礴的美:不是一峰独秀,也不是三五峰呼应,而是千峰万仞绵亘蜿蜒,“十里画廊”“西海峰林”,令人浩气长舒。这种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索溪峪的人“野”,姑娘大嚼玉米棒,老人蹦跳于石块间,许多游人光着脚踏水,陶醉于大自然物我两忘。这种“野”,洒脱又浪漫:浩气又磅礴,给人一种心旷神怡、胸怀若谷的感觉,这就是文字的高度。
四、物化,触摸文字的质感
文字的质感是什么?质感就是文思,文思是文字的承载体,它是你从文字背后感觉到的一种厚实和实在。但语文教材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文本是一个沉寂的符号世界,文字符号所承载的思想内容、文字材料组织的方式方法以及所渗透的情感、韵味,不可能轻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必须把语言文字转换成意义,经过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文字物化,实施破冰之举,是触摸文字质感不可逾越的过程。
如《西门豹》中“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等词描写了西门豹治理邺之前的社会状况。我这样引导学生触摸它的质感:
师:你在读这个词的时候,脑子里出现了什么?
生1:我脑子里出现了电视广告《节约用水》的镜头,太阳炙烤着大地,土地裂开了一道道缝——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你自己的眼泪。
生2:田里的庄稼全枯萎了,枯黄一片。
生3:在广阔的田野上,没有人干活,野草占据了庄稼的地盘。
生4:远处的树枝上,不时传来乌鸦“哇一哇一”的叫声。
师:棒极了!谁能把同学们讲的场景用一段话说出来?
生5: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几乎看不到劳动的人,田里的水都被蒸发了,还裂开了一道道缝,庄稼都枯萎了,遍地都是野草,远处的树枝上,不时传来乌鸦“哇一哇一”的哀号声。好一片凄凉的景象啊!
生6:我读着“人烟稀少”脑子里出现了路上行人很少,三三两两的,低着头走路。
生7:村子里家家屋门紧闭,窗上、门上都积满了厚厚的尘土,烟囱里一点儿烟也没有。
生8:推开家门,老鼠在桌上上蹿下跳,蜘蛛网布满了每个角落,蚊子“嗡嗡嗡”猖狂地唱着歌,俨然成了屋子的主人。
生9:太阳还挂在天空,田间、路上早已没了人影,好像发生了什么瘟疫似的。一点儿也没有生气,好可怕啊! 通过物化,赋无形以有形,变不可感为可感,使抽象事物具象而生动感人起来。这就是文字的魅力,文字的力量,文字的质感。
语文教材中大量的文学作品,字里行间蕴含着饱满的情感、生命的张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感受它们带来的震撼。
(浙江省瑞安市马鞍山实验小学 325200)
一、揣摩,感知文字的温度
文字是有温度的,这温度来自文字的情。没有情的参与,文字就会显得苍白无力。然而,凭着学生的资历、阅历往往无法领略文章中的精髓,需要教师点拨,引导学生细细揣摩。如课文《月光曲》中有这样一句: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师:“随便说说”是什么意思?
生:没有考虑,顺便说的话。
师:“随便说说”指的是哪句话?
生:指的是“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
师:盲姑娘真的是随便说的吗?
生(沉思):不是。因为这首曲子很难弹,她非常渴望能亲耳听到贝多芬弹奏。
师:既然不是随便说的,那她为什么又说是“随便说说”的呢?
生:因为她家太穷,住的是茅草屋,钢琴也是破旧的,怎么买得起音乐会的入场券呢。
生:她知道哥哥是个皮鞋匠,微薄的收入只能维持兄妹俩的生活,她理解哥哥贫困的处境,不能再增加哥哥的负担。
生:她为刚才说的那句让哥哥难过的话感到不安,很后悔。
生:说明她很懂事,会体贴人,是个很善良的人。
师:对。“随便说说”说明了盲姑娘对哥哥的体谅和理解,对自己说的那句话感到不安和后悔。盲姑娘是多么懂事、多么体贴人啊。
通过这样的揣摩对话,使学生感知了“随便说说”这一词语的丰富内涵,感受到了盲姑娘渴望音乐但又理解哥哥的复杂心情。盲姑娘对艺术的追求以及善解人意的品格,如暖暖的春风沁入学生心脾。这是文字的一种无声滋养,可以使学生在解读深思之后舒展筋骨,浑身通畅。
二、品悟,体味文字的深度
文字是有深度的,文字的深度是一种精神,它生存于文字的深处。课文《触摸春天》中有这样一句:“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许久,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张望”一词用在盲童安静身上有着深度的含义:她用什么来张望?“用耳朵听,此时她仿佛听到蝴蝶说:‘谢谢你安静,是你的善良使我有了重生的机会,好人一生有好报,祝你早日获得光明。’”“用‘心’感悟,此时她仿佛看见蝴蝶扇动着那美丽的翅膀翩翩起舞”“仿佛看见蝴蝶扇动着翅膀越飞越高,消失在蓝蓝的天空中”“仿佛看见蝴蝶跳着舞向安静告别”……是啊,这一切的一切出现在安静的脑子里,也刻在安静的心上,这瞬间神奇成为永恒的美丽,向安静八岁的人生述说着飞翔的概念。这“张望”里道出了盲童对蝴蝶生命的怜惜,对光明的渴望,对春天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
课文《鸟的天堂》中有这样一句:“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其中“卧”的意义大大超越了字典中的“躺下”,这里的“卧”暗示着这棵大榕树就像一个巨大的“卧佛”一样,很安详。彰显着她体态的美,也暗示年代的久远,占地面积之大。她像一位慈爱的母亲以她那优美的体态、博大的胸怀孕育着鸟儿的生命。课文《慈母情怀》中“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一句,通过“掏”字,可见母亲劳作的艰辛、生活的拮据、对儿女的疼爱,“掏”出了平凡的、辛劳的、贫寒的母亲形象,使学生从文字中体会到母亲的伟大,母爱的圣洁。
三、体验,瞻仰文字的高度
文字是有高度的。《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纵身跳下深谷。”“屹立”“纵身跳下”写出了五壮士无畏的英雄主义。他们心里装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深眷恋,装着对情同手足的战友的无限热爱,装着对敌人的无比仇恨……通过对这两个词的品味,五壮士的形象不断在学生心中升腾,成了学生心灵的丰碑。《索溪峪的“野”》中“走进张家界的索溪峪,脑子里只剩下了一个字:野。”其中的“野”,从感情色彩来说是贬义词,“蛮横不讲理,粗鲁没礼貌”的意思,但这里却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那种惊险、磅礴、浩气、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赞美情怀。你看:索溪峪的水“野”,从山谷中蹦跳而出,充满着野孩子的灵性;索溪峪的山“野”,几十丈高的断壁悬崖拔地而起,半边悬空的巨石在山风中摇摇晃晃,使人望而生畏。什么“一线天”,什么“百丈峡”,听着名字就让人胆颤。这种美,是一种磅礴的美:不是一峰独秀,也不是三五峰呼应,而是千峰万仞绵亘蜿蜒,“十里画廊”“西海峰林”,令人浩气长舒。这种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索溪峪的人“野”,姑娘大嚼玉米棒,老人蹦跳于石块间,许多游人光着脚踏水,陶醉于大自然物我两忘。这种“野”,洒脱又浪漫:浩气又磅礴,给人一种心旷神怡、胸怀若谷的感觉,这就是文字的高度。
四、物化,触摸文字的质感
文字的质感是什么?质感就是文思,文思是文字的承载体,它是你从文字背后感觉到的一种厚实和实在。但语文教材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文本是一个沉寂的符号世界,文字符号所承载的思想内容、文字材料组织的方式方法以及所渗透的情感、韵味,不可能轻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必须把语言文字转换成意义,经过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文字物化,实施破冰之举,是触摸文字质感不可逾越的过程。
如《西门豹》中“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等词描写了西门豹治理邺之前的社会状况。我这样引导学生触摸它的质感:
师:你在读这个词的时候,脑子里出现了什么?
生1:我脑子里出现了电视广告《节约用水》的镜头,太阳炙烤着大地,土地裂开了一道道缝——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你自己的眼泪。
生2:田里的庄稼全枯萎了,枯黄一片。
生3:在广阔的田野上,没有人干活,野草占据了庄稼的地盘。
生4:远处的树枝上,不时传来乌鸦“哇一哇一”的叫声。
师:棒极了!谁能把同学们讲的场景用一段话说出来?
生5: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几乎看不到劳动的人,田里的水都被蒸发了,还裂开了一道道缝,庄稼都枯萎了,遍地都是野草,远处的树枝上,不时传来乌鸦“哇一哇一”的哀号声。好一片凄凉的景象啊!
生6:我读着“人烟稀少”脑子里出现了路上行人很少,三三两两的,低着头走路。
生7:村子里家家屋门紧闭,窗上、门上都积满了厚厚的尘土,烟囱里一点儿烟也没有。
生8:推开家门,老鼠在桌上上蹿下跳,蜘蛛网布满了每个角落,蚊子“嗡嗡嗡”猖狂地唱着歌,俨然成了屋子的主人。
生9:太阳还挂在天空,田间、路上早已没了人影,好像发生了什么瘟疫似的。一点儿也没有生气,好可怕啊! 通过物化,赋无形以有形,变不可感为可感,使抽象事物具象而生动感人起来。这就是文字的魅力,文字的力量,文字的质感。
语文教材中大量的文学作品,字里行间蕴含着饱满的情感、生命的张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感受它们带来的震撼。
(浙江省瑞安市马鞍山实验小学 32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