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总结股骨颈骨折采用骨折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分析治疗效果。方法:2008年以来收治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260例,在“C”形臂X线透视机的定位下,骨折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有计划的进行康复功能锻炼。结果:260股骨颈骨折患者中,4例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8例,骨折延迟愈合12例;其余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未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病例均存在内固定术后活动不当及过早负重的因素,骨折延迟愈合大多与骨折复位不满意关系较大。结论:采用骨折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手术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手术创伤小、疗效较为确切。但在术后康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
关键词 加压螺纹钉 股骨颈 骨折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1.105
2008年以来采用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的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260例,男184例,女76例;年龄14~76岁,平均54岁。根据Garden分型[1]:Ⅰ型48例,Ⅱ型169例,Ⅲ型43例。260例患者均为外伤所致骨折。对年龄较大合并有内科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糖尿病等术前均做了相应的处理。
手术方法: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后,患者仰卧在骨折闭合牵引复位床上,常规患肢牵引使骨折闭合复位,“C”形臂X线透视机透视下视骨折复位满意,固定患肢。在大腿上端的前方,将1枚细克氏针顺股骨颈方向放置在耻骨联合与髂前上棘连线的中点用胶布固定,且顺克氏针划线标志,“C”形臂X线透视机透视指导下,以做定位标志。术区常规消毒、铺无菌巾。用2.0直径克氏针作为导针参照原克氏针定位划线标志,在股骨大粗隆下方约2.0cm的大腿外侧皮肤处合适的位置进针,顺股骨颈方向分别将3枚克氏针导针旋入股骨颈内。注意掌握前倾角、尽量使3枚导针与股骨颈相平衡、均分、不在一个平面上,以使螺纹钉固定后增加其稳定性,3枚导针进入长度要适中。“C”形臂X线透视机正、侧位透视下视导针位置合适,分别测量进入股骨颈3根导针的长度后用克氏剪剪去导针尾端多余部分,小剪刀在导针进入皮肤处作小切口以备旋入内固定螺纹钉用,选择与测量进入股骨颈3根导针相同长度的双螺纹加压空心螺纹钉,分别套在克氏针导针上,顺克氏针导针位置和方向分别将3根加压螺纹钉旋入股骨颈内,“C”形臂X线透视机正侧位再次透视,视3枚加压螺纹钉位置合适(如图1),拔出导针,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切口,缝合切口,无菌敷料包扎。术毕。
术后处理:术后常规应用抗菌素预防切口感染,切口定期换药,应用抗凝药等其他辅助用药。麻醉恢复后即开始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行患肢功能锻。患者卧床休息3个月,3个月后扶双拐下地活动,患肢不负量至9个月,X线拍片视骨折愈合、无股骨头坏死征方可恢复正常负重。术后要定期X线片复查。
结 果
术后经过1~3年的随访,260股骨颈骨折患者4例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8例,骨折延迟愈合12例;其余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未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骨折愈合时间3~24个月,平均7个月。
讨 论
股骨颈骨折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儿童有一定的发病率,发病原因大多创伤所致,偶见于病理性骨折。鉴于解剖上的特点,骨折后,特别是移位较严重的股骨头下型骨折,骨折近端股骨头处于缺血状态,所以骨折后难于愈合,且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可能性较大。在治疗上,对于年龄较大的65岁以上的患者、骨折移位明显的Garden Ⅲ度以上的头下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尽量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方法治疗,术后患者能够早期下地活动,防止高龄患者长期卧床的并发症的发生,避免了由于移位明显的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后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发生率的存在[2]。骨折在Garden Ⅲ度以下的、较年轻的患者采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的方法治疗。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是一较为传统而且有效的方法。但是,除严格掌握适应症外,骨折的良好复位、牢固的內固定及术后的进一步康复治疗都是非常重要的。总结本组260例治疗患者中的20例未能正常治愈的患者中,骨折的部位均为头下型,4例骨折不愈合、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例均存在内固定术后活动不当及过早负重的因素,骨折延迟愈合大多与骨折复位不满意关系较大。通过上述260例患者的治疗经验体会,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康复治疗应注意患肢直腿抬高的股四头肌锻炼及踝关节的遮屈背伸的小腿肌群锻炼时动作要缓柔。术后卧床休息3个,患肢不盘腿、不外旋、不内收、患侧髋关节不过屈(患髋关节屈曲角度>90°)。上
关键词 加压螺纹钉 股骨颈 骨折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1.105
2008年以来采用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的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260例,男184例,女76例;年龄14~76岁,平均54岁。根据Garden分型[1]:Ⅰ型48例,Ⅱ型169例,Ⅲ型43例。260例患者均为外伤所致骨折。对年龄较大合并有内科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糖尿病等术前均做了相应的处理。
手术方法: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后,患者仰卧在骨折闭合牵引复位床上,常规患肢牵引使骨折闭合复位,“C”形臂X线透视机透视下视骨折复位满意,固定患肢。在大腿上端的前方,将1枚细克氏针顺股骨颈方向放置在耻骨联合与髂前上棘连线的中点用胶布固定,且顺克氏针划线标志,“C”形臂X线透视机透视指导下,以做定位标志。术区常规消毒、铺无菌巾。用2.0直径克氏针作为导针参照原克氏针定位划线标志,在股骨大粗隆下方约2.0cm的大腿外侧皮肤处合适的位置进针,顺股骨颈方向分别将3枚克氏针导针旋入股骨颈内。注意掌握前倾角、尽量使3枚导针与股骨颈相平衡、均分、不在一个平面上,以使螺纹钉固定后增加其稳定性,3枚导针进入长度要适中。“C”形臂X线透视机正、侧位透视下视导针位置合适,分别测量进入股骨颈3根导针的长度后用克氏剪剪去导针尾端多余部分,小剪刀在导针进入皮肤处作小切口以备旋入内固定螺纹钉用,选择与测量进入股骨颈3根导针相同长度的双螺纹加压空心螺纹钉,分别套在克氏针导针上,顺克氏针导针位置和方向分别将3根加压螺纹钉旋入股骨颈内,“C”形臂X线透视机正侧位再次透视,视3枚加压螺纹钉位置合适(如图1),拔出导针,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切口,缝合切口,无菌敷料包扎。术毕。
术后处理:术后常规应用抗菌素预防切口感染,切口定期换药,应用抗凝药等其他辅助用药。麻醉恢复后即开始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行患肢功能锻。患者卧床休息3个月,3个月后扶双拐下地活动,患肢不负量至9个月,X线拍片视骨折愈合、无股骨头坏死征方可恢复正常负重。术后要定期X线片复查。
结 果
术后经过1~3年的随访,260股骨颈骨折患者4例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8例,骨折延迟愈合12例;其余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未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骨折愈合时间3~24个月,平均7个月。
讨 论
股骨颈骨折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儿童有一定的发病率,发病原因大多创伤所致,偶见于病理性骨折。鉴于解剖上的特点,骨折后,特别是移位较严重的股骨头下型骨折,骨折近端股骨头处于缺血状态,所以骨折后难于愈合,且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可能性较大。在治疗上,对于年龄较大的65岁以上的患者、骨折移位明显的Garden Ⅲ度以上的头下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尽量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方法治疗,术后患者能够早期下地活动,防止高龄患者长期卧床的并发症的发生,避免了由于移位明显的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后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发生率的存在[2]。骨折在Garden Ⅲ度以下的、较年轻的患者采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的方法治疗。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是一较为传统而且有效的方法。但是,除严格掌握适应症外,骨折的良好复位、牢固的內固定及术后的进一步康复治疗都是非常重要的。总结本组260例治疗患者中的20例未能正常治愈的患者中,骨折的部位均为头下型,4例骨折不愈合、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例均存在内固定术后活动不当及过早负重的因素,骨折延迟愈合大多与骨折复位不满意关系较大。通过上述260例患者的治疗经验体会,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康复治疗应注意患肢直腿抬高的股四头肌锻炼及踝关节的遮屈背伸的小腿肌群锻炼时动作要缓柔。术后卧床休息3个,患肢不盘腿、不外旋、不内收、患侧髋关节不过屈(患髋关节屈曲角度>90°)。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