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是由教育部、中国科协和香港周凯旋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一项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选拔和奖励活动,创立于2000年。活动接受全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高二年级学生的自由申报。旨在透过学生个人的科学研究项目,重点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现一批具有科学潜质和发展后劲的学生,向著名高等院校推荐,并资助他们进入大学后。继续进行研究活动,鼓励他们投身于自然科学研究事业,并立志成为未来优秀的科学家。主办单位不仅关注获奖学生。而且表彰支持获奖学生开展研究活动的学校和研究机构。
2011年11月15-21日,第11届“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终评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24个省(区)的97名青少年科学英才齐聚一堂,接受专家学者的测评,角逐活动各个奖项。本届奖励活动自2011年5月开始启动,在为期1个月的申报期内,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600名高二学生提交了申报材料。为保证评审工作的科学、严谨、权威和公正,组委会在国内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聘请了百余名教授、研究员组成评审委员会,经过资格审查、初评、复评,最终确定100名申报者入围终评决赛。
在为期7天的终评活动中,97位参赛学生(3名弃权)先后接受了研究项目问辩、知识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考查等一系列环节的测评。评委会专家除了要测评参赛学生研究项目以外,还要通过综合素质考查的“聊天对话”,考查学生的知识储备、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评审委员会严格评审,最终评选出“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获得者3名、一等奖12名、二等奖35名和三等奖47名。
“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是一项全国性的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但与其他国内的科技竞赛相比,具有相当鲜明的特点。
特点鲜明的活动宗旨和奖励方式
严格的参赛资格要求
从创立之初,“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就致力于优秀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通过多环节、多方面的考查,评选出具有科研潜质的“好苗子”。任何国内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均有机会直接报名参加,但是需要具有一些特定的条件:拥有独立完成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品学兼优,而且申报还需要2名具有正教授(研究员)职称的专家联合推荐。这样稍显“苛刻”的条件,是为了保证参加竞赛的是那些学有余力、对于自然科学研究有着相当的兴趣,并且已经在这方面有了一定研究经历的学生,以便能够从中选拔出具有研究潜质的科研后备人才。
奖励政策鼓励学生和学校的继续发展
主办单位为所有获奖学生发放奖学金,资助他们在升入大学后继续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同时,对获得二等奖及以上奖项的学生所在学校和辅导机构,发放相应数额的奖金,以促进他们持续开展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工作。
推荐优秀学生,并对学生未来发展进行持续关注
每届活动筹备阶段,组委会办公室都会向国内重点高校宣传推广此项活动,吸引他们对活动的关注。终评活动前,组委会办公室会邀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重点高校招生办公室派员到现场观摩。教育部还为此项活动出台了高考奖励政策。在组织好每届竞赛活动的同时,组委会还非常关注往届获奖学生的后续发展情况,定期对往届学生进行回访调查、持续信息跟踪,成立往届学生自发自治的“明天俱乐部”,每届活动终评邀请往届学生担任志愿者,参加往届生科技论坛,交流思想,共话成长。这些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优秀青少年科技人才通过活动平台涌现出来,通过活动的桥梁走入重点高校,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为实现“明天科学家”创造良好的环境。
规范、公正而有效的评审程序与评审机制
评审是竞赛活动的核心和关键。评审程序科学性、评审结果公正性是参赛学生、家长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组委会工作的重点。本届活动,在延续往届评审成功经验基础上,在资格审查、评审程序、评价标准、评审监督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委托专业机构研发了评审数据统计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性;加大资格审查力度,初评环节首次实行评委区域回避制度,大幅增加评委数量;终评现场问辩环节实行大学科组专家问辩,增加了参赛学生和专家交流展示的机会;改进了综合素质考查评价维度和考查方式;增设了优秀学生集中展示和投票评选“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测试环节,终评成绩登录工作首次引入机读卡工作模式。为做好评审监督工作,本届活动由教育部、中国科协和周凯旋基金会代表组成评审监督委员会,对各环节评审工作进行全程监督。通过实行以上措施,有力地保证了评审工作的公正、公平,提升活动在参赛学生、家长、高等院校及广大公众中的权威性与公信力,确保活动的良好秩序和健康发展。
丰富多彩的青少年科技创新交流活动
在终评环节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是“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的特色之一,因为该项活动不仅仅是要“选拔”,而且还注重“培养”。一直以来,主办单位都致力于通过“明天小小科学家”活动,为学生提供体验、学习、交流的难得机会,为其未来成长提供积极的影响和良好的机会,凸显活动的人文关怀与育人价值。本届终评活动安排在北京市第八中学举行,策划实施了“走进八中,共享科学之美”系列交流活动,内容包括参赛学生走进班级的科技主题班会、专家与骨干教师研讨、往届获奖学生与科技俱乐部学生交流、美国科学家与八中师生对话等一系列学习交流活动。这些面向学校师生开展的科学交流活动,使活动的社会效应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实现了科技竞赛活动和学校教育的多方嵌入和有机结合,在宣传推广活动、传递科学精神、提升活动形象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终评期间组委会组织学生参观了中华航天博物馆及钱学森青少年航天科学院,了解航天科技的发展,体验航天发射的过程,感受我国科技的腾飞和进步;特别邀请了2位国际著名科学家为参赛学生做主题演讲,进行面对面交流,分享科学研究的经历和体会;组织学生到打工子弟学校开展“青少年科学实验手拉手”活动,与小学生们一起分享科学实验的乐趣,传播科学知识,增强参赛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精神;组织学生前往国家大剧院,聆听纽约布鲁克林骑士重奏乐团的精彩演出,感受艺术之美,陶冶艺术情操;组织学生参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近距离感受科学研究的氛围;邀请了10位著名科学家与参赛学生进行座谈,使他们感悟老一辈科学家的人格魅力。
为了加强不同届次参赛学生间的联系,促进相互交流、学习,本届活动在邀请往届获奖学生担任志愿者的同时,还首次设立了“往届获奖学生活动日”,集中邀请往届获奖学生作为嘉宾参加观摩交流活动,与本届参赛学生和八中科技爱好者分别进行了交流。活动期间,还成立了“往届获奖学生俱乐部”,组织了“往届获奖学生发展论坛”,来自国内外的50多位获奖学生代表与特邀嘉宾进行了主题对话。
活动组织者希望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交流、体验和学习活动,让参赛学生亲身体验前沿科研成果,与科学大家面对面交流,聆听来自世界各地科学家成长的经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科研、热爱科研,激发他们投身科研事业的兴趣。同时,通过打乱地区和学科分组活动、组内交流完成团队任务等方式,增进参赛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其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终评时间虽然短暂,但对于每一位参赛者来说,都是一次不平凡的经历,在思想上、观念上都有很深的触动。为了让读者对终评活动有一个更为直观的了解,以下综合摘录了几名本届参赛学生7天活动经历的日记:
2011年11月15-21日,第11届“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终评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24个省(区)的97名青少年科学英才齐聚一堂,接受专家学者的测评,角逐活动各个奖项。本届奖励活动自2011年5月开始启动,在为期1个月的申报期内,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600名高二学生提交了申报材料。为保证评审工作的科学、严谨、权威和公正,组委会在国内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聘请了百余名教授、研究员组成评审委员会,经过资格审查、初评、复评,最终确定100名申报者入围终评决赛。
在为期7天的终评活动中,97位参赛学生(3名弃权)先后接受了研究项目问辩、知识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考查等一系列环节的测评。评委会专家除了要测评参赛学生研究项目以外,还要通过综合素质考查的“聊天对话”,考查学生的知识储备、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评审委员会严格评审,最终评选出“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获得者3名、一等奖12名、二等奖35名和三等奖47名。
“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是一项全国性的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但与其他国内的科技竞赛相比,具有相当鲜明的特点。
特点鲜明的活动宗旨和奖励方式
严格的参赛资格要求
从创立之初,“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就致力于优秀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通过多环节、多方面的考查,评选出具有科研潜质的“好苗子”。任何国内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均有机会直接报名参加,但是需要具有一些特定的条件:拥有独立完成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品学兼优,而且申报还需要2名具有正教授(研究员)职称的专家联合推荐。这样稍显“苛刻”的条件,是为了保证参加竞赛的是那些学有余力、对于自然科学研究有着相当的兴趣,并且已经在这方面有了一定研究经历的学生,以便能够从中选拔出具有研究潜质的科研后备人才。
奖励政策鼓励学生和学校的继续发展
主办单位为所有获奖学生发放奖学金,资助他们在升入大学后继续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同时,对获得二等奖及以上奖项的学生所在学校和辅导机构,发放相应数额的奖金,以促进他们持续开展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工作。
推荐优秀学生,并对学生未来发展进行持续关注
每届活动筹备阶段,组委会办公室都会向国内重点高校宣传推广此项活动,吸引他们对活动的关注。终评活动前,组委会办公室会邀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重点高校招生办公室派员到现场观摩。教育部还为此项活动出台了高考奖励政策。在组织好每届竞赛活动的同时,组委会还非常关注往届获奖学生的后续发展情况,定期对往届学生进行回访调查、持续信息跟踪,成立往届学生自发自治的“明天俱乐部”,每届活动终评邀请往届学生担任志愿者,参加往届生科技论坛,交流思想,共话成长。这些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优秀青少年科技人才通过活动平台涌现出来,通过活动的桥梁走入重点高校,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为实现“明天科学家”创造良好的环境。
规范、公正而有效的评审程序与评审机制
评审是竞赛活动的核心和关键。评审程序科学性、评审结果公正性是参赛学生、家长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组委会工作的重点。本届活动,在延续往届评审成功经验基础上,在资格审查、评审程序、评价标准、评审监督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委托专业机构研发了评审数据统计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性;加大资格审查力度,初评环节首次实行评委区域回避制度,大幅增加评委数量;终评现场问辩环节实行大学科组专家问辩,增加了参赛学生和专家交流展示的机会;改进了综合素质考查评价维度和考查方式;增设了优秀学生集中展示和投票评选“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测试环节,终评成绩登录工作首次引入机读卡工作模式。为做好评审监督工作,本届活动由教育部、中国科协和周凯旋基金会代表组成评审监督委员会,对各环节评审工作进行全程监督。通过实行以上措施,有力地保证了评审工作的公正、公平,提升活动在参赛学生、家长、高等院校及广大公众中的权威性与公信力,确保活动的良好秩序和健康发展。
丰富多彩的青少年科技创新交流活动
在终评环节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是“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的特色之一,因为该项活动不仅仅是要“选拔”,而且还注重“培养”。一直以来,主办单位都致力于通过“明天小小科学家”活动,为学生提供体验、学习、交流的难得机会,为其未来成长提供积极的影响和良好的机会,凸显活动的人文关怀与育人价值。本届终评活动安排在北京市第八中学举行,策划实施了“走进八中,共享科学之美”系列交流活动,内容包括参赛学生走进班级的科技主题班会、专家与骨干教师研讨、往届获奖学生与科技俱乐部学生交流、美国科学家与八中师生对话等一系列学习交流活动。这些面向学校师生开展的科学交流活动,使活动的社会效应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实现了科技竞赛活动和学校教育的多方嵌入和有机结合,在宣传推广活动、传递科学精神、提升活动形象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终评期间组委会组织学生参观了中华航天博物馆及钱学森青少年航天科学院,了解航天科技的发展,体验航天发射的过程,感受我国科技的腾飞和进步;特别邀请了2位国际著名科学家为参赛学生做主题演讲,进行面对面交流,分享科学研究的经历和体会;组织学生到打工子弟学校开展“青少年科学实验手拉手”活动,与小学生们一起分享科学实验的乐趣,传播科学知识,增强参赛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精神;组织学生前往国家大剧院,聆听纽约布鲁克林骑士重奏乐团的精彩演出,感受艺术之美,陶冶艺术情操;组织学生参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近距离感受科学研究的氛围;邀请了10位著名科学家与参赛学生进行座谈,使他们感悟老一辈科学家的人格魅力。
为了加强不同届次参赛学生间的联系,促进相互交流、学习,本届活动在邀请往届获奖学生担任志愿者的同时,还首次设立了“往届获奖学生活动日”,集中邀请往届获奖学生作为嘉宾参加观摩交流活动,与本届参赛学生和八中科技爱好者分别进行了交流。活动期间,还成立了“往届获奖学生俱乐部”,组织了“往届获奖学生发展论坛”,来自国内外的50多位获奖学生代表与特邀嘉宾进行了主题对话。
活动组织者希望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交流、体验和学习活动,让参赛学生亲身体验前沿科研成果,与科学大家面对面交流,聆听来自世界各地科学家成长的经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科研、热爱科研,激发他们投身科研事业的兴趣。同时,通过打乱地区和学科分组活动、组内交流完成团队任务等方式,增进参赛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其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终评时间虽然短暂,但对于每一位参赛者来说,都是一次不平凡的经历,在思想上、观念上都有很深的触动。为了让读者对终评活动有一个更为直观的了解,以下综合摘录了几名本届参赛学生7天活动经历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