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道既然称之为道,当有规范、法度等讲究,后人学之亦有规程可循。王羲之晚年为其子王献之等学字,亦仿前贤蔡邕、卫恒、索靖、卫夫人(铄)等著《九势》《四体书势》《草书势》《笔阵图》等,为后人留下了《笔势论十二章并序》等经验之谈。在文中,王羲之开篇即说:“告汝子敬,吾察汝书性过人,仍未闲规矩。父不亲教,自古有之。今述《笔势论》一篇,开汝之悟。凡斯字势,犹有十二章,章有指归,定其模楷,详其舛(chuan)谬,撮其要实,录此使宜。或变体处多,罕斟其本,转笔处众,莫识其源。悬针垂露之踪,难为体制,扬波腾气之势,足可迷人。故辨其所由,堪愈膏肓之疾。今书《乐毅论》一本及《笔势论》一篇,贻尔藏之,勿播于外,缄之秘之,不可示知诸友。穷研篆籀,功省而易成,纂集专精,形彰而势显。存意学者,两月可见其功;无灵性者,百日亦知其本。此之笔论,可谓家宝家珍,学而秘之,世有名誉。笔削久矣,罕有奇者,始克有成,研精覃思,考诸规矩,存其要略,以为斯论。”尽管此文真伪在书界仍有争论,但与王羲之诸多教子传说相比对,仍有可信之处。在文中,作者坦率地指出儿子学书虽有灵性,但由于规矩不严、基础不深,最终会影响其发展,甚至还会被某些现象所迷而误入歧途。为此,他告诫王献之要注重传统之“本”,甚至从篆籀开始,体悟经典作品的质朴与魅力。如此,即便是“无灵性者”,百日亦可有所开悟,进而还可逐步达到“宜”的理想境界。
读了这篇书圣留给爱子的家传书道学习秘籍,其后十二章具体的论述暂且不论,仅这小序中两次特别强调了“规矩”的问题,已足以使我们引起重视。为了引起儿子的重视,王羲之强调了打好基础后能有事半功倍和形彰势显的突出效果,而其中也的确反映出在书道学习中传统和基础的重要作用,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古往今来的书道演变历史已有无数的例证说明了这一问题。
到唐朝也有一典型案例能补充说明这一问题。著名狂草大家张旭虽以草书见称,然亦精于楷书。其创作渊源虽得益于“二王”,但又能独创新意。其楷书《郎官石柱记》能取欧阳询、虞世南笔法,端庄严谨,不失规矩,展现出楷书的精妙。宋《宣和书谱》中评说:“其名本以颠草,而至于小楷行草又不减草字之妙,其草字虽然奇怪百出,而求其源流,无一点画不该规矩者。”这说明,在书道上凡有成就者,其基础功力比在深且博,而不在虚且浮。有规矩自成方圆,无根基则难成气候。
图1 张旭善狂草,但楷书亦有很好的功力
由晋入唐,文治渐盛。三教争衡,均以规范入手①,自然也会影响到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至在书道发展史上开始出现“法”的概念与意识,“书法”(此前,“书法”专指史家修史的写法,到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唐李百药撰《北齐书》方有今天意义上的说法②)“法书”(此概念成型更晚,主要是对古代名家墨迹的尊称,包含对某书道作品“楷模”的评价)等概念的形成当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唐朝不仅在国子监“六学”中设有专门的“书学”,在科举考试中对人物的品评也将书道素养作为重要的参照,科举考试须从身(仪表体魄)、言(言语表达)、书(书写字体)、判(分析判断能力)四方面审视人才。而当时楷书大家辈出(唐一代能自立于书道历史者即有欧阳询、欧阳通、薛稷、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钟绍京等诸多)的兴盛、行草成就(行书以欧阳询、李世民、李邕、颜真卿、柳公权、冯承素等为代表,草书则有智永、孙过庭、贺知章等出类拔萃,而张旭、怀素等已达到顶峰)的辉煌灿烂,及书道理论的深入推进,都使人们感觉到了集大成的气象与定于一尊的自信。
到达了文化与疏导的高峰,未来的路如何走,唐人自己也有所思考。一方面,唐代的篆隶略显羸弱,与先秦汉魏的传统有所疏离;另一方面,创新的积淀又形成了专注结构、拘谨已甚的法度与风格,也使不少后来者望而生畏。对此,孙过庭在《书谱》中大呼:“贤者改观,愚夫继声”,努力推进书道的发展与创新,鼓励世人在书道上有所作为。他同时也指出,书道的学习与创作需要经历由“平(学习规范与传统)”入“险(力求创新和出奇)”,再复归于“平(达到形成新的规范的境地)”的基本过程,揭示了书道探索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在其之后,学者韩愈一方面倡导儒学要确立道统直继先秦孔孟衣钵,同时兼容佛道之长欲继往开来,为宋明理学(新儒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也作诗赞扬古代石鼓文的美妙,用“文以载道”的思想影响书道的进一步发展,使日益专门化的书学复归于思想文化发展的大环境之中。
宋以后,思想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与解放,以及书写材料与技术的进一步改善,都继续推进书道的规范与创新。特别是宋元佛道思想及儒家“心学”(以陆九渊、王阳明等为代表)的影响,使个性的张扬和自我的尊重意识在书道发展中又有了新的增长。一方面,宋人开始编辑“阁帖”(如《淳化阁帖》《汝帖》《泉州帖》《绛州帖》等),集“三代而下迄于五季字书百家”刻成,金文、篆、隶、楷、行、草诸体兼备,是古代碑帖之集成,为便时人及后世效法;另一方面,宋代书道有了更加文人化的倾向,将书史推向了一个个性鲜明的高峰。苏东坡以豪放气质入字,倡导“天真烂漫是吾师”,“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为书坛带来了“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倏忽踏九州”的超逸与激情,形成了“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特色,且不忘强调规范与创新的辩证关系;米芾则勇于挑战前贤,认为“欧虞褚柳颜,皆一笔书也。安排费工,岂能垂世”,倡导“随意落笔,皆得自然,备其古雅”,唱响了宋人“尚意”及书风纵情放达的进行曲;黄山谷则悟道开示,批评“凡书之害,姿媚是其小疵,轻佻是其大病”,并能援篆法、参禅意,在学、思、实践并行③的基础上形成“神闲意秾”(康有为语)的崭新气象,使宋一代书风强力突破了唐末宋初“应规入矩”的藩篱,积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道作品与思想。
而在这方面值得提及的,还有作出过重要和多方面贡献的那位“爱艺术不爱江山”的书画皇帝宋徽宗赵佶。他不仅注重传统书画经典的集成,为朝野学书提供了丰厚的学习资源,还亲历亲为、体验感悟,创造了在中国书道史上具有革命性、突破性意义的“瘦金”书体,为宋以后书道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本体和专业的指导与启发。
宋以后,书道与文化均偏重普及,元明两代虽有赵孟頫、康里巎巎、鲜于枢、饶介、宋克、杜环、李东阳、沈周、祝允明、陈献章、文徵明、王宠、徐渭、张瑞图、董其昌、米万钟、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赵宦光、宋珏等大家迭出,也有人推崇赵、鲜二人为元代书坛巨臂(明陆深语),赞董其昌于明朝“开一代书风”,但从总体上看,还是继承者居多、创新者尤少,唯以“二王”为圭臬的“帖学”影响与科举“馆阁”束缚的仕途诱惑使得当时书风仍难跳出唐宋窠臼。
清代初起,无有定式,既倡文治,便有乾嘉学派的恢弘气象。在朴(汉)学复兴与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学术繁荣,直承前秦遗绪,历代经典得到挖掘与整理,书道发展亦有了多方面新的突破。清初各帝不仅喜好书道,且耗资集成《三希堂法帖》,石印传播,推进了书道经典的普及;同时,注意推进书道方面的学术研究,支持“碑学”对“帖学”的挑战和补充,使书道渊源得以丰富和开拓,并对历代书论加以梳理和品评,还使“扬州八怪”④在书画领域能有所突破和施展,使终身布衣身份的经学宿儒邓石如在当世书坛能鹤立鸡群,开风气之先,为清代书坛注入了久违的清新空气。
图2 扬州八怪之一金农所创之漆书
邓石如之所以能篆、隶、真、草、行五体皆精,被誉为“国朝第一”,是因其一生淡漠仕途,故有充沛的精力从事汲古和创新。对于各种书体的经典,邓石如均能悉心探索、刻骨摹写、兼收并蓄碑(包括彝器款识、石鼓、封泥、瓦当、摩崖石刻等)、帖各自之长;在此基础上还能突破程式、开门立派,使其作品结字紧密、踔厉风发、迟涩飘逸、貌丰骨劲、气象开阔、意境苍茫、刚健婀娜、雄浑古朴,将统治书坛数百年的“馆阁”时俗远远地抛在身后,也为众多致力于书道发展和创新的探索者树立了榜样和信心,使清季书坛在经历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之后,又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和活力。
有了扬州八怪和邓石如的成功实践在先,阮元、包世臣、何绍基、刘熙载、赵之谦、周星莲、康有为等便奋起响应,或阐发惊世之论,或别有新奇之作,学古法经典全为“以立我法”(清宋曹《书法约言》语)服务,提倡博学自得,逐渐成为书坛追捧的时尚。继乾嘉兴盛之后,随着甲骨文的发现,随着敦煌学等研究的兴起,在帖学与碑学之外,人们又看到了简牍、帛书等更多、更新奇的书道资源,“源远流长”的理论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蕴含了更为丰富、深刻的内涵,也为书家的继承与创新打开了更为开阔的眼界。
在清代诸多的书论中,康有为的“革命”思想比起他在政治上的“改良”梦想走得更为极端。这也许是他在“维新”受挫后将变革的激情注入到书道发展的思考所致,然其中亦不乏精辟的见解,较之包世臣所论有更为开阔的视野与抱负。其文虽通篇倡“变”,抨击泥古潮流,但并不盲目弃古,较好地论述了汲古与创新、道与技相得益彰的关系,并在梳理历代书道时尚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体变”“分变”“本汉”“卑唐”“碑品”“述学”等有著名的书学概念和论题,尽管其中有一些试图矫枉过正的偏颇,对“帖学”传统的贬抑有失公允,但对中国书道的继承与发展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按照中国的文化、思维与学习的传统,继承与发展、规范与创新、“破旧”与“立新”犹如中国文化中对转互动的阴阳,也犹如水上航船所用的双楫,相反相生、相辅相成,失去其一便难以远航、难有整体的发展与前行,而此至于书道的继承与弘扬亦是可资借鉴的辩证通理。
近代以来,于右任先生一方面着手规范草书,另一方面又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独到的作品风格,亦是领悟了书道发展、创新的真谛。正如《礼记
读了这篇书圣留给爱子的家传书道学习秘籍,其后十二章具体的论述暂且不论,仅这小序中两次特别强调了“规矩”的问题,已足以使我们引起重视。为了引起儿子的重视,王羲之强调了打好基础后能有事半功倍和形彰势显的突出效果,而其中也的确反映出在书道学习中传统和基础的重要作用,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古往今来的书道演变历史已有无数的例证说明了这一问题。
到唐朝也有一典型案例能补充说明这一问题。著名狂草大家张旭虽以草书见称,然亦精于楷书。其创作渊源虽得益于“二王”,但又能独创新意。其楷书《郎官石柱记》能取欧阳询、虞世南笔法,端庄严谨,不失规矩,展现出楷书的精妙。宋《宣和书谱》中评说:“其名本以颠草,而至于小楷行草又不减草字之妙,其草字虽然奇怪百出,而求其源流,无一点画不该规矩者。”这说明,在书道上凡有成就者,其基础功力比在深且博,而不在虚且浮。有规矩自成方圆,无根基则难成气候。
图1 张旭善狂草,但楷书亦有很好的功力
由晋入唐,文治渐盛。三教争衡,均以规范入手①,自然也会影响到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至在书道发展史上开始出现“法”的概念与意识,“书法”(此前,“书法”专指史家修史的写法,到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唐李百药撰《北齐书》方有今天意义上的说法②)“法书”(此概念成型更晚,主要是对古代名家墨迹的尊称,包含对某书道作品“楷模”的评价)等概念的形成当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唐朝不仅在国子监“六学”中设有专门的“书学”,在科举考试中对人物的品评也将书道素养作为重要的参照,科举考试须从身(仪表体魄)、言(言语表达)、书(书写字体)、判(分析判断能力)四方面审视人才。而当时楷书大家辈出(唐一代能自立于书道历史者即有欧阳询、欧阳通、薛稷、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钟绍京等诸多)的兴盛、行草成就(行书以欧阳询、李世民、李邕、颜真卿、柳公权、冯承素等为代表,草书则有智永、孙过庭、贺知章等出类拔萃,而张旭、怀素等已达到顶峰)的辉煌灿烂,及书道理论的深入推进,都使人们感觉到了集大成的气象与定于一尊的自信。
到达了文化与疏导的高峰,未来的路如何走,唐人自己也有所思考。一方面,唐代的篆隶略显羸弱,与先秦汉魏的传统有所疏离;另一方面,创新的积淀又形成了专注结构、拘谨已甚的法度与风格,也使不少后来者望而生畏。对此,孙过庭在《书谱》中大呼:“贤者改观,愚夫继声”,努力推进书道的发展与创新,鼓励世人在书道上有所作为。他同时也指出,书道的学习与创作需要经历由“平(学习规范与传统)”入“险(力求创新和出奇)”,再复归于“平(达到形成新的规范的境地)”的基本过程,揭示了书道探索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在其之后,学者韩愈一方面倡导儒学要确立道统直继先秦孔孟衣钵,同时兼容佛道之长欲继往开来,为宋明理学(新儒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也作诗赞扬古代石鼓文的美妙,用“文以载道”的思想影响书道的进一步发展,使日益专门化的书学复归于思想文化发展的大环境之中。
宋以后,思想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与解放,以及书写材料与技术的进一步改善,都继续推进书道的规范与创新。特别是宋元佛道思想及儒家“心学”(以陆九渊、王阳明等为代表)的影响,使个性的张扬和自我的尊重意识在书道发展中又有了新的增长。一方面,宋人开始编辑“阁帖”(如《淳化阁帖》《汝帖》《泉州帖》《绛州帖》等),集“三代而下迄于五季字书百家”刻成,金文、篆、隶、楷、行、草诸体兼备,是古代碑帖之集成,为便时人及后世效法;另一方面,宋代书道有了更加文人化的倾向,将书史推向了一个个性鲜明的高峰。苏东坡以豪放气质入字,倡导“天真烂漫是吾师”,“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为书坛带来了“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倏忽踏九州”的超逸与激情,形成了“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特色,且不忘强调规范与创新的辩证关系;米芾则勇于挑战前贤,认为“欧虞褚柳颜,皆一笔书也。安排费工,岂能垂世”,倡导“随意落笔,皆得自然,备其古雅”,唱响了宋人“尚意”及书风纵情放达的进行曲;黄山谷则悟道开示,批评“凡书之害,姿媚是其小疵,轻佻是其大病”,并能援篆法、参禅意,在学、思、实践并行③的基础上形成“神闲意秾”(康有为语)的崭新气象,使宋一代书风强力突破了唐末宋初“应规入矩”的藩篱,积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道作品与思想。
而在这方面值得提及的,还有作出过重要和多方面贡献的那位“爱艺术不爱江山”的书画皇帝宋徽宗赵佶。他不仅注重传统书画经典的集成,为朝野学书提供了丰厚的学习资源,还亲历亲为、体验感悟,创造了在中国书道史上具有革命性、突破性意义的“瘦金”书体,为宋以后书道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本体和专业的指导与启发。
宋以后,书道与文化均偏重普及,元明两代虽有赵孟頫、康里巎巎、鲜于枢、饶介、宋克、杜环、李东阳、沈周、祝允明、陈献章、文徵明、王宠、徐渭、张瑞图、董其昌、米万钟、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赵宦光、宋珏等大家迭出,也有人推崇赵、鲜二人为元代书坛巨臂(明陆深语),赞董其昌于明朝“开一代书风”,但从总体上看,还是继承者居多、创新者尤少,唯以“二王”为圭臬的“帖学”影响与科举“馆阁”束缚的仕途诱惑使得当时书风仍难跳出唐宋窠臼。
清代初起,无有定式,既倡文治,便有乾嘉学派的恢弘气象。在朴(汉)学复兴与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学术繁荣,直承前秦遗绪,历代经典得到挖掘与整理,书道发展亦有了多方面新的突破。清初各帝不仅喜好书道,且耗资集成《三希堂法帖》,石印传播,推进了书道经典的普及;同时,注意推进书道方面的学术研究,支持“碑学”对“帖学”的挑战和补充,使书道渊源得以丰富和开拓,并对历代书论加以梳理和品评,还使“扬州八怪”④在书画领域能有所突破和施展,使终身布衣身份的经学宿儒邓石如在当世书坛能鹤立鸡群,开风气之先,为清代书坛注入了久违的清新空气。
图2 扬州八怪之一金农所创之漆书
邓石如之所以能篆、隶、真、草、行五体皆精,被誉为“国朝第一”,是因其一生淡漠仕途,故有充沛的精力从事汲古和创新。对于各种书体的经典,邓石如均能悉心探索、刻骨摹写、兼收并蓄碑(包括彝器款识、石鼓、封泥、瓦当、摩崖石刻等)、帖各自之长;在此基础上还能突破程式、开门立派,使其作品结字紧密、踔厉风发、迟涩飘逸、貌丰骨劲、气象开阔、意境苍茫、刚健婀娜、雄浑古朴,将统治书坛数百年的“馆阁”时俗远远地抛在身后,也为众多致力于书道发展和创新的探索者树立了榜样和信心,使清季书坛在经历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之后,又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和活力。
有了扬州八怪和邓石如的成功实践在先,阮元、包世臣、何绍基、刘熙载、赵之谦、周星莲、康有为等便奋起响应,或阐发惊世之论,或别有新奇之作,学古法经典全为“以立我法”(清宋曹《书法约言》语)服务,提倡博学自得,逐渐成为书坛追捧的时尚。继乾嘉兴盛之后,随着甲骨文的发现,随着敦煌学等研究的兴起,在帖学与碑学之外,人们又看到了简牍、帛书等更多、更新奇的书道资源,“源远流长”的理论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蕴含了更为丰富、深刻的内涵,也为书家的继承与创新打开了更为开阔的眼界。
在清代诸多的书论中,康有为的“革命”思想比起他在政治上的“改良”梦想走得更为极端。这也许是他在“维新”受挫后将变革的激情注入到书道发展的思考所致,然其中亦不乏精辟的见解,较之包世臣所论有更为开阔的视野与抱负。其文虽通篇倡“变”,抨击泥古潮流,但并不盲目弃古,较好地论述了汲古与创新、道与技相得益彰的关系,并在梳理历代书道时尚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体变”“分变”“本汉”“卑唐”“碑品”“述学”等有著名的书学概念和论题,尽管其中有一些试图矫枉过正的偏颇,对“帖学”传统的贬抑有失公允,但对中国书道的继承与发展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按照中国的文化、思维与学习的传统,继承与发展、规范与创新、“破旧”与“立新”犹如中国文化中对转互动的阴阳,也犹如水上航船所用的双楫,相反相生、相辅相成,失去其一便难以远航、难有整体的发展与前行,而此至于书道的继承与弘扬亦是可资借鉴的辩证通理。
近代以来,于右任先生一方面着手规范草书,另一方面又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独到的作品风格,亦是领悟了书道发展、创新的真谛。正如《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