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弯弯手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ckbao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公去世后,母亲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家里家外的活儿,都少不了她的份儿。她在十七八岁时就加入了“铁姑娘队”,挖水渠,修梯田,掏地道,什么重活累活都得干。从那时起,过度的重体力劳动,使她的两只手形成了半握状,似乎岁月握住了她的手不肯松开。五十多年过去了,时光染白了她的黑发,却没有牵直她的手,弯弯的,像镰刀,每个手指的中间骨节高高凸起,显得笨拙、粗糙,像松树皮一样。
  可不能小觑母亲的这双弯弯手,巧着呢。
  上世纪70年代初,缝纫机还是个新物件。有一年秋天,父亲粜了油菜籽后,买回来一台缝纫机。令父亲想不到的是,豆大的字不识一麻袋的母亲,竟然上手就会用缝纫机。到了腊月,母亲就买回来布料给我们做新衣。量体裁衣,母亲就用她那弯弯手,在我们身上一伸一曲地拃几下,然后在平展的布匹上拃几下,拿粉笔画出框架,只听剪刀咔嚓咔嚓声声响起,不一会儿就裁剪好了。之后,她就爬在那台有着时代印迹的缝纫机前,一会儿转动手轮,一会儿穿针引线,一会儿翻转布料,手脚并用,花上一两天时间才能做成一件棉袄。棉袄虽款式老土,显得臃肿,但大小刚好,温暖无比。从此,每逢过年,我们兄妹四人都能穿上母亲做的新棉袄,两手焐在袖筒里,像是怀里揣了个暖宝宝,浑身暖暖的,心里也热乎乎的,风和寒冷狼狈为奸,也休想进入我们瘦小的身体。
  母亲的手擀面也是出了名的。弟弟大学毕业后,分配在敦煌,爸妈也跟随去了敦煌。在这里,爸妈曾推着三轮车在街头卖过手擀面。一段时间后,回头客越来越多,但好多人都不相信这是手擀的。顾客的怀疑是不无道理的——手擀面怎么能和压面机压的面条一样匀称呢,而且比机器面更劲道和爽滑。尤其是一位60多岁的老爷爷,特别喜欢吃,天天来买,就是不相信这是手工擀的面。后来,他提出要亲自看看老妈擀面的过程,毕竟眼见为实嘛。
  有一天,母亲满足了这位老爷爷的请求。老爷爷就在旁边看,母亲先在一个大盆子里和好面,然后放到面板上不停地揉。把面团揉光滑、揉结实后,再用擀面杖开始擀。
  擀面的过程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要把面擀得厚薄均匀,首先要把面张心擀实,就跟做人一样,心要实在。还要把面张擀圆,擀成跟一分硬币一样薄厚。然后,在上面撒一点干面粉,把擀开的面张对折,再对折,成扇形状。与众不同的是,别人都是在切面,而母亲则是在用刀犁面,弯弯手此时却宛如一把尺子附在面张上,右手拿着切刀紧贴着左手,切刀微微抬头,顺着对折的线条,就像靠着尺子划线一样,随着两手同时向前划动,一根根笔直的面条就像织毛衣的竹签一样,粗细均匀、慢条斯理地躺在一边,足足有二尺多长。
  老爷爷看了后,佩服得不得了,直呼想不到,想不到真是手擀的。后来,这位老爷爷不仅成了常客,还带来了很多的顾客,母亲的手擀面很快扬名敦煌。
  据母亲讲,在她当姑娘的那个年代,村里有个习俗,新娘嫁到婆家的第二天早上,婆家会给新娘设置三道关口考验新娘,其中有一道关口就是犁面条。生性好强的母亲从小就练就了一手“绝活儿”,这让和她同龄的姑娘们都羡慕不已。
  上个月父亲过生日,本来说好要到酒店去过,可是到了生日那天,他们却不去酒店了。我知道,不去酒店是为了省钱,当然最主要的是父亲想吃母亲擀的长寿面了。
  生日那天,我推门进去,看到母亲在厨房内擀面。她面朝窗户,看不见脸庞,只见她低着头,两只手在来回晃动,身子也跟着轻微晃动。一束亮光射进来,把她的影子拽得很长很长,塞满了整个厨房,像一尊雕像。
  不一会儿,面擀好了。吃饭时,桌子上的大盘鸡、大盘鱼之类的,我们都吃得不多,倒是配着浆汁的长寿面每人吃了一大碗。吃到嘴里,爽滑、劲道,面粉的原汁原味,香溢满嘴,越嚼越有味,岂能一个“爽”字了得?“好吃,比饭馆里的好吃。”就连平常吃饭比较挑剔的10岁的儿子,都在夸赞奶奶做的长寿面好吃。
  “现在生活这么好,吃了长寿面,让我们更加健康长寿,好好享受清福。”老爸说,母亲的手擀面他吃了一辈子了,天天吃,都吃不烦。
  在我的印象当中,小时候家里穷,每次我们兄妹过生日,没有蛋糕、没有生日礼物,有的只是慈母擀的长壽面和两个鸡蛋。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能吃一碗长寿面,是无比温暖和开心。每次家中来了亲朋好友,母亲总是拿出她的“绝活”——擀面条招待客人。平时舍不得吃稠饭,这时往往是稠饭。面条擀好后,配上腌制的酸白菜、土豆丝混合炒的小菜,和着母亲的热情,让客人们打心底里开心。母亲以心换心,以情易情,用朴实的热情赢得了亲朋好友的尊重,无论她走到谁家,都能得到亲朋好友的热情款待。
  我们从小就吃惯了妈妈的味道,如果出差一段时间,或者是隔几天不吃一顿她的擀面条,心里总感觉空落落的。有时候甚至在调侃自己,在酒店吃了大鱼大肉,总是比不上母亲的一碗手擀面来的实在和舒服。
  母亲的剪纸手艺也非常了得。在甘肃老家,每逢过年、乔迁新居或婚庆嫁娶,人们都要在牛肋巴窗户上贴上干净、透亮的白纸,然后在窗户的四角和中间位置贴上各种图案的或大红或粉红的窗花,图个喜庆和吉利。尤其在过年前,村里八十多户人家,大多会带上红纸过来找母亲帮忙剪窗花,母亲往往要白天黑夜地忙活二十多天。有时为此耽误自家的活儿,父亲大发雷霆,母亲也不吭声,还有人拿纸来剪,她也不会拒绝。她剪出的老鼠、牛、老虎、兔子、大龙、蛇、马、山羊、猴子、公鸡、猪、狗十二生肖图,以及凤凰、喜鹊等各种各样的鸟类和梅花、牡丹等植物,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鸟类、昆虫,都是憨态可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贴在门窗上、墙上,格外增加了几份节日的喜庆和色彩。
  母亲现在年近七旬,她那双弯弯手依然消停不下来。父亲的一日三餐都包揽在她的身上,重情重义、相扶相携,每天变换着花样,把父亲伺候得服服帖帖,而她也在锅碗瓢盆间练就了高超厨艺。她只放盐巴、生姜、大葱等寥寥几种作料,却能把饭菜做得香气扑鼻、美味十足。去年大年初二,她做的黄焖羊肉、清炖牛排被前来拜年的亲戚朋友一扫而光,就连开酒店的朋友都赞不绝口,一次次向母亲探问制作秘方,母亲只笑而答不出来。
  母亲这双镰刀手,在教育我们时,却能把握很好的尺度,从未“砍”过我们,我们像她手下的面条一样,顺从、听话、懂事,从未给家里惹过麻烦。小时候家里来客人了,我们偶尔也会任性,但她从来不当着客人的面教训我们。她最忌讳“来人打儿子,吃饭擤鼻涕”。我们犯错了,她更多时候做给我们看,而很少批评我们;有时候给我们讲道理,也是三言两语,从来不会没完没了地唠唠叨叨,更不说一句言重的话,当然也很少听到夸赞我们的话。父亲生病了,有时莫名其妙地冲她发脾气,她也从来不会顶撞,有时气得独自偷偷哭,泪往心里流,也不会给别人诉半点委屈。
  都说婆媳关系不好处,可母亲和两个儿媳相处20多年了,从没红过脸、吵过架。母亲对两个儿媳从不说半个“不”字,更多时候也是用那双长满岁月斑点的弯弯手代替了说,用包容和沉默去感化她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现在我们的女儿都二十出头了,一大家人还天天在一个锅里吃饭,有关家,所有的内容都包含其中了。
  ——选自《巴音郭楞日报》(2020年1月)
其他文献
马镇人的记忆是在槐树道生根发芽的。那棵占地一亩经历了五百多年沧桑的老槐树,用一年一度的繁花记录了焦杨二姓子民百代的兴衰传承,并如黄河水一样滋养着每个游子的思乡梦,在某个不经意的夜晚就会撩拨了那根敏感的心弦……  马镇村的居民依山傍水而建筑呈“丁”字形居住,槐树道就位于“丁”的横竖衔接的咽喉要道,在沿黄公路的毛胚路还没有开通前,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交通要地。东西走向的横依着高高的有猪形石的
期刊
一、老家那弯弯的湖柳  我的老家在干旱少雨的内蒙乌海市,年降水才一百多毫米,下场雨像是给干渴的大地点眼药水。降水少,植被就少,早些年,老家到处是裸露的荒山秃岭和随风尘扬的沙地。  几年前,老家人在流经市区的黄河干流拦腰建起了拦河坝,把汹涌的黄河水拦截了,老家人给老家添了一盆水──“乌海湖”。  母亲在世时,我年年都从我客居地南方归心似箭回老家与母亲过春节。又是一年没见老家人,大年节探亲访友,我乘车
期刊
正值盛夏,苗苗穿着那双白色高跟鞋,拖着沉重的行李来到了陕北。一下火车,骄阳凶猛地炙烤着大地!在南方,在苗苗的家乡,夏天即便是热,但湿度也是有的。然而在陕北,苗苗感觉太阳直直地晒在头皮上,像是快要被烤焦了一样。苗苗的白色高跟鞋也跟着煎熬。  苗苗是南方人,在西安上的大学。她的个子不是很高,所以总喜欢穿高跟鞋。苗苗最爱的,是那双白色的高跟鞋,穿上显得朝气蓬勃,极富青春活力!苗苗上大学的那几年,正值陕北
期刊
说起来,自因王宽余《乡梓情缘》付印前,杨天举为该书写《跋》谦让我予以修改而知其名,到2016年9月23日参加泽州县纪念赵树理诞辰座谈会与其人相识,至今快五年了,虽交往次数屈指可数,但他为人心性活络、心志坦然、心怀博爱、心胸宽广之品性,早已在我心中扎下了深深的友情之根。庚子年初新冠疫情爆发,有了更多读书的时间。在这样的时候,读《乡梓情缘》而品其味,纳《乡愁悠悠》而思其情,拥《亲情烙印》而怀其深,步《
期刊
山青水秀,林木葱茏,坐落在其中的村子,如诗如画。潇水,在村前俏丽地跳了一个“之”字形舞,悠缓地淌过。村子名曰潇江湾,面朝潇水,背倚后龙山。  潇江湾村位于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最北端的沱江镇,与道县毗邻。距离县城只有十八公里,离207国道、洛湛铁路、道贺高速只有六七公里远。是一个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潇江湾,乡土俗名——潇湾。顾名思义,潇水在这里拐了个弯。历史上,潇江湾村除了一九五五年至一九八八
期刊
南无阿弥陀佛!我在跨出的那一瞬间,似乎遁入了佛门,脑海里,有的只是一泓湖水般的岑静……  十年前,那群曾作为我嫁妆的健壮的羊群,被我残忍地卖掉。我曾经的男人,他拽着弟弟,给一个化工厂入股,随后成了堂堂正正的正式工。而我,却呆在穷苦的家里,有苦又累地守候着一亩三分地。卖蔬菜、跑零活,为了这个风雨飘扬的家,厮守着生活的煎熬。如是这样,却换不来他的理解。  后来,他嫌工资不够高,上班不自由,一气之下离开
期刊
错过了三月的杜鹃花,错过了夭夭桃花,错过了白满老树的梨花,心中不免有些遗憾,好在我又遇见了五月的杜鹃花。  五月的杜鹃花,迟缓地绽放在僻静的会泽大海乡二荒箐三千四百米海拔之峰。它相信自己是一棵开花的树,春天,百花绚烂过后,它不紧不慢地在少为人知的角落中开放。它洁白清丽,不媚俗,比庭院花开得有气场。它就这样盛大地开满山坡。  五月的天空,湛蓝如洗。迎着太阳的笑靥,我们驶向了离县城约八十公里的二荒箐。
期刊
父爱,流溢在沟壑纵深的黄土高原  每当从书中,或者电视里看到有关父亲的片断,总有一股难言的滋味在心头。  父亲是个精明的农村基层干部。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总是对子女疼爱有加,记得有一年冬天,天气寒冷,父亲接到公社通知,要他到县城开会。因为有手扶拖拉机坐,我嚷嚷着要去看看县城的花花世界,一向严厉的父亲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竟在母亲的劝说下,答应带上我。没料到的是,手扶拖拉机在半道抛锚,一时难以起程。为了赶
期刊
我对猫咪的喜爱由来已久,追根溯源的话,要从我记事起。  我出生在农村。小时候,父母都忙于农活,披星戴月的劳作也挣不到几个工分,就靠一些家庭副业来贴补生计。除了养猪鸭鸡,还编制草席,方言“打席”,我们整个乡、村,家家户户都编制草席,以致后来成了很有名的草席之乡。  我有两个哥哥,因家中就我一个女孩儿,又最小,父母哥哥很宠我。妈妈每次去农田干活时,就叮嘱我两个哥哥,不要带妹妹去河边危险的地方玩等等。 
期刊
这是一块从未被开垦过的处女地,这是一片以花海、险峰、幽洞、奇石著称而自成一景的原生态自然村,它孤独而又低调地绽放在大山深处。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它都不曾改变,依然静静地美丽着、轮回着、寂寞着……这片神圣净土就是大海乡二荒箐村。  沧桑古朴的石头村  大海乡二荒箐村位于会泽县城东南面,距会泽县城66公里,距大海乡政府37公里,最高海拔4015米,最低海拔2300米,国土面积24.5平方公里。因地理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