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在100例利凡诺引产中的协作效用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er03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利凡诺 引产
  
  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术仍是目前最常用的中晚期妊娠引产方法。由于中晚期妊娠引产者的宫颈不成熟,宫颈扩张的潜伏期延长,容易出现宫缩乏力、产后出血增多、宫颈撕裂伤等并发症。米非司酮是一种作用于受体水平的抗孕酮药,具有良好的促宫颈成熟和扩张作用,有利于孕产物的排出[1]。 我们对100例中孕引产者加用米非司酮口服,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我院自2001年1月~2006年1月住院引产的中晚期妊娠患者200例,孕龄在14~36周之间,随机分为A组100例和B组100例,两组孕妇年龄、产次、孕周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方法:所有患者术前三大常规,肝、肾功能无异常。A组羊膜腔内注入利凡诺l00mg后同时口服米非司酮50mg,每8小时1次,共3次,总量l50mg;B组单给予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引产。
  观察指标:①注药后出现有效宫缩时间;②有效宫缩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③产时出血量,指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或清宫结束;④宫颈撕裂情况:⑤用药组不良反应,术后复查肝功能。
  统计学处理:用X2检验。
  
  结 果
  
  A、B组注药至有效宫缩至胎盘排出时间见表1。A组引产成功率100%。B组宫缩乏力21例,加用米索前列醇或静滴催产素后引产成功。
  A、B两组子宫出血量及宫颈撕裂份情况见表2。
  


  不良反应:A组患者服米非司酮后有5例出现恶心、潮热、乳胀等不适、均可耐受。其余患者无不良反应,复查肝功能无损害。
  
  讨 论
  
  羊膜腔内利凡诺能有效刺激宫缩、引产成功率95%以上。但由于中晚期妊娠引产者宫颈均不成熟,管长质硬,难于和宫缩协调一致,宫口扩张速度缓慢,使产程潜伏期延长,导致产程延长,宫缩乏力,产后出血增多及宫颈撕裂伤等。米非司酮是近年国内外广泛使用的一种受体水平的抗孕激素药,靶器宫是子宫内膜(或蜕膜),特别是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它能取代体内孕酮与孕酮受体相结合,从而抑制孕酮活性,引起蜕膜和绒毛变性,导致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增加了子宫肌层的活性[2]。在口服米非司酮48小时后,镜下可见子宫颈组织胶原纤维溶解,还可见到宫颈组织中明显的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浸润,类似急性炎症现象,进一步促进宫颈软化并扩张[3]从本组资料结果可以肯定米非司酮在利凡诺引产中的协助作用,促使子宫颈的软化、扩张、达到与宫缩协调一致,缩短了引产时间,产程进展较快,还明显减少了产后出血量和官颈撕裂伤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廖爱华,米非司酮的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实用妇产科杂志. 1994.1:15
  2 王淑贞.实用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969
  3 翁梨驹,焦丽娅,唐小奈.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终止早孕的子宫颈组织学变化,中华妇产科杂志.1995·30(1):524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通过对60例应用尿激酶溶栓后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资料分析。其临床再通率为70%,溶栓后出血率为5%,住院期再梗率为3.3,35天死亡率为11.7%,比我院93年急性心肌梗死`93例临床分析中35天病死率19.4%下降7.7%,提示尿激酶溶栓是安全的,可以使AMI病死率明显下降。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尿激酶 溶栓治疗    资料与方法    本文收集5年来在我院内1科,保健科住院的103
期刊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男78例,女38例;年龄38~89岁,平均68.6岁。116例中有102例有高血压病病史,大脑半球出血95例(其中基底节区出血79例,丘脑出血8例),小脑出血4例,脑干出血5例,脑室出血12例。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3~5分16例,6~8分66例,9~12分23例,13~15分11例。合并2种以上病者89例,包括糖尿病、冠心病、肺心病、慢支炎肺气肿、乙型肝炎、肝肾功不全、
期刊
摘 要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在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CRP水平进行动态观察(病程第1、7及14天),并与90例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从病程第1天即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31分)。选自同期来我院体检健康的体检者作对照组,共90例,男50例,女40例,年龄65.3±5.0岁。两组病人均进行血压、血脂、血糖、血黏
期刊
笔者收集2002~2006年住院的高血压伴左室肥厚254例,其中具备肥厚性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标准,即高血压——肥厚性心肌病“综合征35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诊断标准:①5年以上高血压病史,无肥厚性心肌病家族史;②室间隔增厚≥16mm,伴回声增强;③室间隔呈向心性肥厚,或不对称性增厚,与后壁厚度比值≥1.3;④心电图右室肥大伴劳损;⑤右心径115mmHg。②临床上突出表现慢性心
期刊
摘 要目的:氨氯地平对60例高血压患者脉压的影响。方法:60例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脉压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脉压平均为61±10mmHg,治疗后脉压平均为55±10mmHg,差别有明显性意义。结论:氨氯地平能降低脉压,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脉压 氨氯地平     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表明,收缩压(SBP),舒张压(DSP)及平均动脉压(MAP)是心脑血管疾病危险的预测
期刊
摘 要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老年人颅脑损伤中易出现的颅内疾病,需经手术治疗。本文总结手术治疗34例临床经验,分析易出现的并发症,说明手术操作应注重的七大技巧是防治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手术治疗 手术技巧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指发生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的血肿,多于伤后3周后出现临床症状,多见于老年人。近几年随着人口的老龄化、CT诊断技术的普及,其诊断率明显提高。正确手术治疗是提高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肥胖T2DM病人的胰岛素联合治疗方案。方法:口服降糖药联合晚睡前注射诺和灵N,观察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FPG及HbA1c。 结果: 在胰岛素剂量不变的情况下,血糖持续下降,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后1个月血糖下降值比较,仍有临床意义。 结论:补充胰岛素与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同时治疗,可以使血糖平稳、持续的降低,与拜糖平联合有更好的作用。  关键词 联合 肥胖 型糖尿病   
期刊
资料与方法    我院自2003~2005年间,对20例白内障常规进行白内障人工晶体植换术前后检查,男13例,女7例,61岁到78岁,仪器选用美国尖端影像,探头7.5MHz。眼轴位声像图:探头置于眼睑中部,超声束通过眼睑从角膜表面中心通过前房、瞳孔、晶体、玻璃体、球壁至球后神经,在同一张图像显示一定有角膜、晶体、视神经,球后圆锥呈等腰三角形,用这张图测量眼轴及眼球内是否正常。  20例白内障患者,
期刊
资料与方法    2002年3月~2006年12月对我院132例经间接喉镜或喉头纤维镜除外恶性肿瘤的慢性咽喉炎患者,进行胃镜及其24小时pH监测检查。发现68例慢性咽炎患者存在胃食管反流。  132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或住院患者,男71例,女51例,年龄23~67岁,平均47岁。症状:反复咽部异物感96例,(72%);咽喉痛21例,(16%),吞咽不畅15例,占12%。症状存在 至少3个月以上,最长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男20例、女18例,培养出致病菌10种30株。结论:糖尿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在治疗上控制血糖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应并重。  关键词 糖尿病 肺部感染 抗生素    资料与分析    2003年1月~2006年6月共收治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38例,年龄30~65岁,女18例(47%),男20例(5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