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学内容的确定谈教学方法的选定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知道,教学目标的确定决定了教学内容的预设方向,而语文教材的选文类型则决定了语文教材教学目标的确定。按照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的观点,将语文教材的选文分为四类: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定篇,是指构成文学、文化素养现实所指的经典篇目;例文或者样本,是指在教学中主要当做听说读写的知识、技能、方法、策略、态度等方面学习的选文;用件,是指利用教材选文中涉及的事物引导学生从事与之相关的听说读写实践活动的选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的“单元说明”写道:学习本单元,除了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最好能够调动自己平时阅读作品的艺术体验,与文章中的相关评论作一番比较。不妨参照这些文章的写法,试着对自己熟悉的作品也作一点分析和论说。”从人教社的编辑意图,我们可以确定这个单元的选文类型是属于例文或者样本或者用件的。这不同于“定篇”的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实现“教教材”。
  因此,对于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的教学目标确定,主要是将课文当做听说读写的知识、技能、方法、策略、态度等方面实践训练去考虑,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教材”。“教教材”的关键是我们要“教什么”。一般说来,就某套特定的教材,要确定“教什么”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第一,看教材的編排体例或教材结构;
  第二,看教材的单元说明;
  第三,看教材的“思考和练习”部分的教学建议。
  这个单元所选的三篇课文分别是朱光潜的 《咬文嚼字》、林庚的《说“木叶”》和钱钟书的《谈中国诗》,它们属于文艺评论和随笔,多是对某一文艺话题谈个人的感受和发现,是一种倾向于自由表达的文体。其基本的特点是以概念、判断和逻辑推理来表达作者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看法。按照学生学习发展状况的实际情况来说,学生经过系统的诗歌散文鉴赏学习,已经具备文艺鉴赏的能力和水平。
  依照单元说明所提示的人教社的编辑意图,按照学生实际情况,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大致有以下方面:
  第一,概括和提炼文本的观点、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二,调动艺术体验积累,学习论说和比较分析文学作品,并能做出初步的艺术评价。
  厘清了文艺随笔类文本“教什么”的问题,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讨论“怎么教”的问题。
  首先,要区分文艺随笔类文本和传统经典篇目在选文类型的不同,从而确定文艺随笔类文本“用教材教”的方向,因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如此就不能以诵读或涵咏的方法处理文本的研读,要让学生在速读中把握和提炼文本的观点,课堂研讨不必拘泥于课文的实例,可以以老师的知识储备调动学生知识储备开展师生对话或生生对话。
  其次,要重视文艺随笔类文本的特殊性,能入选教材的文艺随笔类文本都是凝聚了编者匠心和心血的“教材例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但这个“教材例子”是特殊的“例子”,我们的课堂研讨和训练拓展必须依托于文本,最后回归到由文本生发的能力训练上,而不是一味追求出彩,架空甚至是脱离了文本。
  第三,小组讨论的方式也要遵从文艺随笔类文本的特殊性,且不说目前学生小组合作研讨方式的实效有多大,单从三篇课文的文艺美学高度来讲,如果不对小组合作研讨的内容和方式作精心设计的话,恐怕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第四,在多媒体技术教学辅助手段的选择上,也必须依照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确定来设计,防止死扣文本或脱离文本的不良倾向。
  把握好文艺随笔类的文本特点,进而确定文艺随笔类文本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设计学生语言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文艺随笔类文本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切实做到以教学内容的确定来选定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最终落实教学目标,这是设计好一节优质课教学的最好的路径。
  王席选,甘肃张掖二中教师。
其他文献
古诗词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每年高考古诗词鉴赏题的得分都较低,本文针对学生做高考古诗词鉴赏题的三个难点——读不懂、说不清、答不全进行研究。  一、读不懂:五个必看,读懂诗歌  看标题,标题是古诗词鉴赏的切入点,因为标题富含诸多信息,可以这样说,古诗词的标题是古诗词鉴赏的向导。如2015年新课标全国Ⅰ卷岑参的《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从标题便知这首诗表达的是边塞送别之情,另外,标题还能直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美国社区学院的成功经验,结合深圳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探讨了深圳发展社区学院的必要性,提出了深圳职业教育要创新要发展,必须建设以社区学院为主体的职业教育新模式。   【关键词】社区学院 职业教育 必要性 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0(a)-0250-02      自1993创办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以来,深圳的职业技
提起唐宋,是基于家喻户晓的唐诗宋词:带着音韵、平仄、对仗枷锁跳舞的汉字,其美学表达功能被唐宋前贤发挥到极致,并深深影响到我们今天风景摄影的创作和审美情趣.rn再,我们今
席慕蓉曾说:“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那过河的人。”而她又说,河流左岸是遗忘,右岸是铭记,我们都在这中间穿梭。我想,她这样说,无非是想说明,我们的目标虽然一致,
我是一个越剧迷。对越剧的喜爱,应该是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那一折《楼台会》开始的。“久别重逢梁山伯,倒叫我又是欢喜又伤悲”的伴唱声中,英台长袖曳地、莲步沉沉、掩面
《祖父的园子》选自作家萧红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内容。这篇课文以樸素诗化的语言,从儿童的视角描写了小萧红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而自由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深深怀念。  著名作家茅盾赞誉《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定位在语言文字学习和情感学习,让学生初步感受萧红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她和祖父的一段亲情。
期刊
时光悄然流转于世上尘纷的罅隙之间,迈着轻盈的脚步散落一地,我未曾察觉。踏过了无数风花雪月后,我蓦然发现,她老了,真的。于是,年少的心开始不安,开始恐惧,开始迫不及待地回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优秀的篇章,借千姿百态的自然景物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反映出深刻的主题。通观千变万化的景物描写,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示和深化主题  作品的主题是作品思想的内核,一方面可以通过人物的言行和作者的议论抒情来表现,也可以运用富有特征的景物描写从侧面揭示和深化。  例如《祝福》的结尾处写道:“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
期刊
还记得若干年前一位女大学生因为崇拜刘德华,而造成家破人亡,投身大海的苦果吗?rn——于是有批评家开始慷慨陈词了:“偶像脱胎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偶像就是“返祖”,就是历
人生的五味瓶就是不定时的炸弹,至于什么时候打翻归功于上天的选择,这有些无法承认,但又有几分恰当.对于喜乐哀怒,我们无法时时刻刻提防,太多的突发事件打断生活的节奏,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