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时代H5新闻专题报道的创新路径研究

来源 :新媒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澎湃新闻创作的H5新闻产品《海拔四千米之上》为分析样本,从内容策划、媒体融合、受众参与、新闻立意四个方面探寻H5新闻在专题报道中的创新路径,希望为我国新闻媒体行业进行“走转改”提升传播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场景;H5新闻;新闻融合;专题报道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9-0059-03
  随着移动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新闻报道发生了新的变革,逐渐开始以电视,报纸为主单一的媒介形态转向以三微多端为中心的多形态,全方位。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使得新闻报道在传播方式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在内容上采用趣味性,互动性,沉浸性的方式代替严肃报道。近几年新闻媒体的H5产品通过构建新闻叙事场景,个性化设计与游戏式的互动模式,在进行信息传播的同时提升了用户的阅读体验,激发用户的情感共鸣,为新闻报道提供了新的传播路径。

1 场景时代下的H5新闻


  “场景”这一概念最早由国外记者罗伯特·斯考伯与谢尔·伊斯雷尔在《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这一著作中提出,他们预测未来人类社会将进入到由大数据,社交媒体,传感器,定位系统与移动设备共同打造出的场景时代[1]。直到今天,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场景”也融入了新闻传播领域,并成为在移动时代新闻传播的新元素。在新闻报道中,“场景”有了新的内涵,除了各技术间的合作建构以外,新闻媒体将人的体验也置于场景之中,“场景”具备了空间与环境,用户状态,用户生活惯性与社交氛围四个要素[2]。以场景为发展导向,“万物互联”成为当下新闻媒体的生存基础,互联网技术建构出全新的移动场景空间,情景重现,实时沟通,裂变式传播与自主性互动成为新闻报道的新模式。新闻媒体通过采用网络数字技术不断构建新的叙事场景,这种移动场景的形成颠覆了以往宣传式的报道方式与受众被动接收信息的习惯,新闻媒体将在场景时代焕发生机。
  场景时代,新闻媒体采用H5这一新型传播形态给信息报道注入了新鲜血液。H5全称为HTML5,是由互联网技术孕育出的新产品,具备包容性强,传播速度快,应用面广与互动性强等特点。在新闻传播领域,H5为创新性新闻报道提供了技术支撑,可将文字,图片,视频,动画,游戏互动等元素融为一体,为受众营造出场景式的阅读体验。受众通过点击H5新闻作品链 接就可进入新闻场景,通过采用各种形态语言调动受众的多感官体验。与此同时,通过对新闻叙事构建,带动受众与新闻产品的互动与情感认同。H5新闻的可视化,互动性,沉浸性的传播优势得到了新闻传媒行业的广泛应用。近几年,随着5G,AR与VR等多元技术的出现与融合,使H5新闻作品在内容丰富性与阅读体验上有了显著的提升。2019年由澎湃新闻集体创作的实景互动H5作品《海拔四千米之上》获得了第29届中国新闻奖“融合创新”类一等奖,得到了受众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2 《海拔四千米之上》H5新闻专题报道中的创新路径


  2.1 内容策划:切合热点,开展深度报道
  在“流量为王”的引诱下,新闻报道开始注重提升报道形式的新颖,娱乐性、创意性成为新闻报道的主流。不少媒体采用H5形式提升新闻报道的效果,带有科技感的炫酷界面,往往会轻松吸引受众的关注。在注意力时代,争夺用户眼球成为新闻媒体的重要任务,为了提升信息的浏览量与关注度过度追求形式上的趣味性,但往往也会忽视新闻事件的重要性。盲目追求形式创新带来的用户流量会降低新闻媒体的权威性与公信力[3]。
  面对移动网络中的碎片化,视频化的新闻报道,“形式胜于内容”是网络新闻传播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H5新闻产品在做到形式创新的同时也要注重新闻内容。2019年由澎湃新闻精心制作的H5新闻产品《海拔四千米之上》是一部全媒体专题报道,采用多种报道形式对三江源国家公园展开了深度报道。2018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明确公布了《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并将在2020年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的体制试点,为全面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推动绿色发展,建成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起到了重要作用。澎湃新闻密切关注国家议题,针对三江源国家公园开展了专题策划。在H5新闻作品中,澎湃新闻将内容划分为黄河源,澜沧江源与长江源三部分,也应对了三江源的含义。新闻记者深入三江源内,对每个江源经行分类策划。根据三个江源的地形特色采用不同语境的解说不仅提升了产品层次感也呈现出了三种不同风格的主题,各主题内容之间相互补充,勾勒出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多姿多彩。在澜沧江源部分中,澎湃新闻记者以当地牧民登山保護雪豹行动为主题,跟随牧民用VR镜头记录雪豹的足迹。而在长江源部分,新闻内容以研究员蒲健辰登玉珠峰为核心,通过他的解说与记录向受众详细介绍了三江源冰川消融的情况,随后澎湃新闻将采访素材制作成简短的纪录片加入H5作品中,新闻报道注入精品内容。
  移动网络环境中,创意型报道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受众对信息的接受度,更能提升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但过于追求形式将会颠覆新闻报道所要具备的新闻价值。因此,H5新闻产品的出现依旧要将优质的新闻内容放置首位,加之运用融媒体技术强化新闻信息的呈现方式,打造内容与形式并重的优质新闻。
  2.2 实景还原:全媒体融合,营造沉浸体验
  虚拟技术的充分使用是澎湃新闻H5作品的一大亮点。在H5作品《海拔四千米之上》中,澎湃新闻采用漫游VR技术向受众还原黄河源纵横交错的河流与星罗棋布的湖泊,澜沧江源气势磅礴的高原峡谷,长江源地势险峻的高原腹地。画面中加入了大量的视频内容,采用航拍,延时拍摄,常规拍摄等多种类型的拍摄手法,将三江源国家公园实景展示在受众面前。在详细报道过程中,对于记者采访的画面,作品采用360全景图片与定点VR视频等技术,受众通过滑动屏幕可对周围环境进行360度细节观察,让受众可以切身的感受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每一个角落。除了新媒介技术的应用给受众带来场景中的沉浸感之外,在音频处理中也注重还原新闻现场的真实性,对于作品中环境视频的拍摄坚持采用现场环境声,潺潺的流水声,高原的风声,还原三江源的真实场景。引子视频中的音频,为了给受众营造真实的采访现场采用记者采访原声,打造出沉浸式的阅读体验[4]。澎湃新闻的H5作品《海拔四千米之上》除了在内容上运用大量的新媒体技术外,在作品封面设计上也采用了随机打开可变技术,切实将多形态和多种技术与新闻报道深度融合。   360度全景图片,定点VR视频与漫游VR视频等技术的采用,给无法进入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受众带来沉静式体验。受众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感受新闻现场,在技术的协助下,调动受众的视觉,听觉与触觉,从而超越时空的界限,有助于提升受众对新闻报道的理解与感知,强化受众的沉浸体验。
  2.3 情景交互:主动参与,弥合媒体与受众隔阂
  新媒介技术的融合使受众与媒体的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在移动媒体时期,新闻媒体不再局限于单方面传播与受众被动式接收,二者之间呈现出交流互动的趋势。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受众往往随着新闻内容来表达观点,开展互动行为。H5新闻产品为受众参与新闻报道提供了新渠道,用户通过点击H5新闻链接进行探索式的信息获取,早期的H5新闻较多采用场景切换式的传播方式,受众通过简单的上下滑动来操作界面,互动形式较为单一。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H5新闻容纳了重力传感器,屏幕触控与虚实结合等多种互动效果,有效调动了受众参与新闻的主动性。
  H5新闻融合了VR、AR、视频等多形态报道方式将传统的静态化新闻报道转向场景化,交互性的立体报道。虚拟技术的采用使受众从新闻信息的被动传授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带动受众参与新闻事件现场。在H5新闻作品《海拔四千米之上》中,澎湃新闻将三江源国家公园分为黄河源,澜沧江源与长江源三部分,受众可根据阅读喜好自主选择内容浏览,进入具体章节,记者采访画面采用360度全景照片与定点VR视频技术还原现实场景,受众可通过滑动屏幕360度全方位的观察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每一个角落。同时在全景画面中还设有区域特色景点标注,点击标注可进入不同的新闻场景。H5新闻采用与用户互动的方式来进行新闻报道,受众通过自主选择,主动滑动场景来进行参与,另外画面中充满的未知性与探索性给受众带来了惊喜的阅读体验。H5作品《海拔四千米之上》通过网络技术能够与各大App进行兼容,受众可以在不同媒介平台上进行转发与分享,给受众带来了无处不在的传播体验,使作品内容与读者紧紧联系在一起,获得了受众的广泛关注与体验。
  以360全景照片,定点VR视频与漫游VR视频等技术共同创作的新闻报道所带来的沉浸式交互体验,使受众通过移动设备“触摸”到三江源国家公园美轮美奂的真实场景。H5新闻作品的互动特性促使受众主动寻求新闻信息,受众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信息的选择权,能够自主选择新闻报道角度,控制新闻报道顺序,颠覆了传统新闻媒体单向度宣传式的报道模式,有效弥合了新闻媒体与受众之间的隔阂,为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提供了范本。
  2.4 整合专题:凝聚新闻立意,彰显报道价值
  网络移动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新闻媒体以文字,图片为主的报道方式,通过互联网技术将视频,音频,动画等虚拟技术融合,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信息呈现。当下全媒体的新闻报道模式丰富了新闻信息内容资源,能够以多样化的表达方式诠释新闻,满足不同受众阅读习惯的需求。H5技术的出现为专题报道提供了信息资源整合的技术支持,H5新闻作品可以通过画面切换与导航栏设置将专题新闻又细划为一个个小专题,专题之间相互链接,最终汇聚在产品中,实现了新闻报道内容的高度整合。
  与传统媒体的文字式报道方式相比,互动性,可视化的新闻报道方式更容易得到受众的喜爱。如何使新闻报道在形式上满足受众需求,同时还要兼具高度的新闻立意,彰显新闻价值,成为新闻媒体工作的重点[5]。高度的新闻立意是衡量一篇新闻报道是否具有价值的重要标准,坚定维护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是树立高度的新闻立意的核心内容。澎湃新闻创作的全媒体报道专题H5作品《海拔四千米之上》從宏观上看,选题密切关注国家的重大议题,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是党中央确立全面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颁布的一项重要举措,根据这项国家议题澎湃新闻记者进入园区核心地区进行深度调查,采用H5技术将多种新媒体报道形式进行专题融合,通过策划新闻内容与创新报道模式,向受众生动立体的呈现出国家公园体制在三江源国家公园中的探索,调查与确立过程。《海拔四千米之上》以报道方式的全媒体化与直击问题根本收到了广大受众与专业人士的广泛好评,关键在于作品抓住新闻报道内容的核心,紧扣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用虚拟数字技术真实的还原新闻场景让受众感受到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探索工作的艰辛与认可。从微观上看H5新闻作品以全景化的互动方式让受众领悟到人与自然在进行和谐共生的过程中遇到的矛盾,感触与困境。合理把控宏观政策与微观力度,才能使专题报道具备高度的新闻立意,提升新闻价值。
  做好重大专题报道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H5技术为新闻媒体进行专题整合提供了新思路。将H5技术引入新闻报道中需要新闻媒体具备逻辑清晰,核心内容筛查与整合能力,使其能够在新媒体环境下提升内容质量,呈现出形式丰富,并且具备高新闻价值的专题报道。

3 结语


  移动互联网时代,受众与新闻媒体的身份地位发生了重大改变,受众的主体性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也促使新闻媒体的传播模式随之加以改变。伴随数字虚拟技术的提升与应用,H5新闻的出现为新闻媒体的报道方式提供了新型的呈现方式,将场景化,互动性的新闻内容进行融合,在提升新闻报道形态多样性的同时积极调动受众参与,有效的提升新闻传播效果。然而部分新闻媒体机构过度重视信息表达方式的多样性,产生了在报道内容上的片面性,忽视新闻价值,背离新闻媒体的责任与使命。2019年澎湃新闻创作的H5新闻产品《海拔四千米之上》在形式上采用全媒体技术创新了报道方式,同时在内容上兼顾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具备高度的新闻价值。《海拔四千米之上》作品的精心制作不仅赢得了受众与专业人士的广泛好评,也为我国新闻媒体行业进行“走转改”,践行媒体“四力”,提升新闻传播效果提供了优秀的范本。
  参考文献
  [1]罗伯特·斯考伯,谢尔·伊斯雷尔.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11.
  [2]彭兰.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J].新闻记者,2015(3):20-27.
  [3]杨超,朱小阳.移动优先与媒体融合:基于H5的移动数字出版交互式传播策略[J].编辑学刊,2019(2):55-59.
  [4]李云芳.忘掉“流量”天地宽:澎湃新闻三江源国家公园全媒体报道始末[J].青年记者,2020(1):38-40.
  [5]戴浪青.精打磨、深立意、强互动,让主题报道更具影响力[J].视听界,2019(1):110-111.
其他文献
西园定情,定情曦元。  赖有西园明月,照我孤城青雪,十里白庵。  一  顾公馆里有个西园,园中一片竹林,早些年因顾老太太爱看戏,便搭了个戏台子,每逢喜事,便请上戏班子,热热闹闹唱上几天。  旖旎的风情,道不尽的戏文,曲终人散后的清寒午夜,西园里似乎还回响着那些绵软唱腔,唏嘘故事。  一片寂寥中,静静聆听的,惟有天上的月,西园的竹和林间穿过的风。  这一年,顾青雪十七岁,于西园中初遇曦元。  他刚从
期刊
摘 要 互联网搭建的虚拟空间内,由于“土味”表演者的泛滥,因此在受众的感知里,乡村场景总是与土味文化相联结,被加上了“媚俗”“落后”的刻板标签。而“蜀中桃子姐”的短视频跳脱出恶俗的固化印象和理想化的标签,注重美食元素与生活化的联结,构建了一幅真实化的乡村生活场景。  关键词 蜀中桃子姐;场景构建;走红原因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9-0055-
期刊
楔子  农历七月十四,中元前夜,凶,不宜出行。  这夜很深,沉沉雾霭暗了天边那轮冷月,也将这白日里不曾被留意过的小林子显露出来。  林子没什么特别,除了外面挂了个年代久远的破烂牌子,牌子上歪歪扭扭地写着“书生与狗不得入内”的警告标语,标语旁扑了个红色掌印外,一切都很和谐。  但这不曾被正眼瞧过的林子又被人们小心翼翼地不断提起,在茶余饭后,在热腾腾的过客面中,在人们微醺却依旧清醒的结结巴巴措辞里,渐
期刊
摘 要 过去的3年,电视开机率逐年减少,而新媒体受众则呈现跨越式增长,因此不少传统媒体陆续转战新媒体平台。《今日关注》是广东收视率最高的电视新闻栏目,自2019年起开始转型构建融媒体传播矩阵,利用电视媒体的优势和原有栏目的影响力,专注制作短视频,用不到一年半时间,就打造出千万级的官方抖音号。文章围绕《今日关注》为什么要打造官方抖音号,电视媒体如何转型发展短视频,如何打造抖音千万级大号进行分析与思考
期刊
摘 要 网络短视频中的“审丑”现象成为如今短视频的乱象之一,从异化理论的角度出发,以“迷人的郭老师”为例探讨短视频平台中“审丑”传播的异化表现,即对主播、受众、平台的生态的异化,认为主播摆脱不了人设的制约,成为逐利机器;受众变为“数字劳工”和“单向度的人”;主播和受众共同造成短视频平台的异化。竭力说明短视频平台中的“审丑”现象会对社会大众文化产生异化,即大众精神文化底线受到冲击,主流价值观可能也会
期刊
摘 要 农村地区的健康传播是基层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环境下,农村居民的健康信息需求和媒介接触都发生了变化。文章从传播的四个层面对农村居民的健康信息接触进行考察,并探究影响健康信念形成和健康行为采纳的因素。  关键词 健康传播;健康信念;健康中国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9-0092-03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
期刊
摘 要 如今科普杂志媒介融合已完成初步探索,进一步加深融合却难以继续,因其发展陷入“表面融合,内在独立”的困境。科普杂志作为专业类传统媒体,在开展和推进媒介融合工作中缺乏积极主动性,进程缓慢依赖国家政策;新旧媒体分开经营导致纸媒与新媒体间内容断联;新媒体人才的缺失使得科普杂志的媒介融合在实操层面难以推进。措施在于整合传播内容,创新线上科普方式,校企联合培养人才。  关键词 科普杂志;新媒体;媒介融
期刊
摘 要 美学空间建构是新媒体影视的重要创意维度,其策略对新媒体影视的传播有重大影响。《丁真的世界》是一部宣传甘孜州旅游业的新媒体短片,在短片中,丁真和理塘被建构为具备特定美学风格的传播内容,向受众呈现了具有浪漫主义美学特征的他者和边城。这一美学空间的建构契合了当前生活在工业化社会的主流网络受众的美学趣味,使短片获得了传播的成功。  关键词 新媒体影视;丁真的世界;浪漫主义;美学空间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 数字乡村建设推动传播生态变革,众多乡村网民成为互联网的内容生产者,乡村网红群体崛起。网红效应催生农村网红产业和网红经济,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契机。文章从农村网红传播特征出发,阐述农村网红经济发展。研究提出乡村振兴的策略选择,即规范乡村网红发展,推动网红产业可持续发展;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夯实人才队伍,培养乡村振兴变革力量。  关键词 乡村振兴;农村网红;传播模式;商业模
期刊
关键词 广东共青团;哔哩哔哩;视频号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8-0014-04  互联网是政治传播的主要平台之一,政务新媒体在社交媒体的矩阵包括官方微博、微信、短视频平台。目前学者已有文献多将研究重点放于“两微一抖”,涉及哔哩哔哩网站的研究不多。截至2020年12月,全国经新浪微博认证的政务机构微博共140 837个,广东省开通政务机构微博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