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气温前冬与后冬反相的变化特征及可能影响因子

来源 :大气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yue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亚冬季气温除了季节平均外,其显著的季内起伏也对国民生活及经济活动有着深远影响.本文利用1959~2018年台站及再分析资料,使用S-EOF (Season-reliant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方法提取东亚冬季气温季内起伏的主要年际变化模态,其主要模态表现为前冬暖(冷)、后冬冷(暖),即为前、后冬反相,其方差贡献达到31.1%.这种前后冬反相的特征并非局地现象,在北半球大尺度均存在.环流场上它表现为欧亚遥相关型波列(Eurasian telecounection,EU)从前冬12月的负位相(正位相)向后冬2月正位相(负位相)的转变,相伴随的是低层西伯利亚高压与阿留申低压的强度在前、后冬转折,高层副热带急流的变化也与之匹配.分析发现,欧亚遥相关型的季内转向可能与北大西洋涛动(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NAO)在前冬12月与后冬2月的转向有关,后者通过北大西洋热通量作用进而影响下游EU波列的转向.此外,宽窄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事件也有一定贡献,当厄尔尼诺(E1 Ni(n)o)发生时,经向上更宽(窄)的海温异常利于前冬气温偏高(低)向后冬气温偏低(高)的转向;而当拉尼娜(LaNi(n)a)事件发生时,情况与厄尔尼诺年相反.
其他文献
相对于传统考试系统,基于B/S构架的在线考试系统具有灵活、高效、便于开发和使用等优点,其无纸化考试过程尤其适合于远程教育的在线考试.基于B/S构架的在线考试系统实现了在线出题、组卷、在线考试、评分和核分的功能,系统采用了PHP程序设计语言编写,利用MySQL数据库作为存储工具,具有高效、便捷、便于集成的特点.目前系统已经上线运行,学生端通过web浏览器即可访问,具有较好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