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T联合DCE-MRI在致密型乳腺癌中应用价值研究

来源 :临床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数字乳腺断层合成摄影(DBT)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致密型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接诊的96例致密型乳腺癌患者作为致密型乳腺癌组研究对象,另外同期搜集52例非致密型乳腺癌作为非致密型乳腺癌组研究对象,两组均行DBT、DCE-MRI检查,并以组织病理学检验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诊断价值.结果 与DBT、DCE-MRI单项诊断相比,DBT联合DCE-MRI对乳腺癌组织病理学的诊断价值较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致密型乳腺癌组在平均直径、边缘平整、内部强化占比与非致密型乳腺癌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DBT单项诊断致密型乳腺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值、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0.862、83.33%、77.28%、82.49%,DCE-MRI单项诊断致密型乳腺癌的AUC值、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0.896、84.48%、75.37%、87.23%,DBT联合DCE-MRI诊断致密型乳腺癌的AUC值、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944、95.23%、70.12%、93.35%,DBT联合DCE-MRI诊断价值明显高于单项诊断,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DBT联合DCE-MRI可有效提高对致密型乳腺癌的诊断敏感度及准确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SMART原则在社区老年人高尿酸血症管理中的应用,探索出适合老年人的高尿酸血症管理方法.方法 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09月期间65岁以上高尿酸血症患者18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91人,管理6个月后,观察两组高尿酸血症相关知识、血尿酸(UA)、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情况.结果 基于SMART原则管理6个月后,实验组高尿酸血症相关知识、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指标较对照组增高,血尿酸(UA)、血肌酐(Scr)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外泌体调控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促进牙周膜干细胞(PDLSCs)成骨分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原代培养BMMSCs和PDLSCs,取第3代BMMSCs细胞分离外泌体,取第3代PDLSCs细胞进行成骨诱导并分组,外泌体组加入15μg/mL重悬于磷酸盐缓冲液(PBS)的外泌体,PBS组加入等体积PBS,拮抗剂组加入15μg/mL外泌体和50μmol/L以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的STAT3拮抗剂AG490,外泌体+DMSO组加入15μg/mL外泌
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健康[1,2].研究数据表明,70%~80%的肝癌患者就诊时已失去手术切除的时机[3],经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局部消融、放射治疗及系统治疗等已成为不可手术切除病例的重要疗法[4].自2018年至今,TACE治疗在国内外的发展愈加迅猛,出现了许多高质量、高级别、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证据,而目前我国尚缺乏肝癌TACE治疗护理实践规范.为规范TACE围术期护理管理,通过总结国内外研究进展、临床实践
期刊
目的:了解绍兴市部分中学生恒牙龋病患病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恒牙龋病预防措施,以提高中学生口腔保健水平.方法:选择2021年6~8月在杭州口腔医院绍兴分院进行口腔检查的12~20岁中学生1526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中学生恒牙龋病患病有关的影响因素.结果:受调查对象中恒牙龋病患病460人,患病率为30.46%.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每日食用甜食(≥1次)(OR=1.955,95%CI:1.494~2.559)、经常或每晚睡前进食(OR=2.311,95%CI:1.7
目的 采用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方法,对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加权成像(DSC-PWI)、3D动脉自旋标记(3D-ASL)和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三种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进行建模分析,以期构建一种效能最高的胶质瘤术前分级预测模型,为临床医师对胶质瘤患者术前分级的评估和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和帮助.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被病理证实胶质瘤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测量患者DSC-PWI得到瘤侧和对应健康侧的脑血容量(CBV)和脑血流量(CBF)值,3D-ASL得到瘤侧和对应健康侧的C
目的 结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和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的影像组学与机器学习构建醒后卒中的发病时间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搜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就诊的明确发病时间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26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n=185)和测试集(n=81),另搜集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就诊的明确发病时间的AIS患者(n=56)为验证集,并根据患者发病时间将其分为≤4.5 h和>4.5 h两组.采用A.K.软件提取DWI和FLAIR影像组学特征并构建影像组学
目的 基于冠状动脉追踪冻结技术(SSF)重组的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中,探索图像滤波对于C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20年9月至2020年11月在本院胸痛中心接受CCTA检查的50例、临床诊断疑似冠心病的患者,基于扫描后重组的SSF组,在图像后处理中选择smooth 3D+滤波函数,产生一组smooth 3D+图像.然后导入smooth 3D+图像,再利用Edge-2滤波函数,生成一组Edge-2图像.测量、比较SSF组与Edge-2组图像之间冠状动脉的CT值、信噪比(SNR)
目的 研究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和术前MRI强化特征预测GBM患者术后复发风险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5例GB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GBM切除术,对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根据患者GBM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n=64)和未复发组(n=51).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居住地、受教育时间、是否吸烟或酗酒、发病时间、术前卡氏(KPS)评分、发病部位(功能区或非功能区)、瘤体直径、肿瘤侧别、肿瘤部位(颞叶、
初级纤毛作为信号传感器存在于大多数哺乳动物细胞表面,其结构和功能缺陷会导致一系列被称为纤毛病的人类多系统综合征.部分纤毛病患者表现出明显软骨发育不良,严重影响包括颅颌面部在内的骨骼系统发育,初级纤毛在软骨发育和稳态维持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初级纤毛的结构和功能与软骨细胞的机械感知密切相关.本文就初级纤毛在调控软骨细胞命运及机械转导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目的 探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模型在胸部CT图像上对肋骨区域的自动分割与三维重组的价值.方法 搜集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在本院行胸部CT检查者共130例(共计33280张轴位图像),以其中的80例作为训练集,20例作为测试集,来自另外三台不同CT设备的被检者各10例作为独立验证集,评价基于四种3D分割网络(UNet 3D、VNet、DenseNet 3D与DenseVoxelNet)的深度学习模型对CT图像上肋骨区域的分割效果,并将结果应用于肋骨三维重组.结果 基于四种3D分割网络的深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