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随着节约型社会建设步伐加快,强化水资源动态、精细、定量和科学管理,切实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是当前的现实需要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以当前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和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为切入点,着重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探究水利及水资源管理信息化这一热点话题。
关键词:水资源;水利;管理;信息化
随着我国水行政主管部门水资源管理职能的加强,水资源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为推进水资源管理信息化提供了可能和提出了要求。
一、概述
水利信息化的核心是为实现水利现代化。从水利信息管理方面来看,包括水资源管理系统、防汛抗旱指挥管理系统。其中水资源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库、信息查询、决策支持及水资源业务管理系统。推进水资源管理信息化是实现水利信息化、现代化乃至于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水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涵义。水利信息化建设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资源管理信息化作为水利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就是要在水资源管理中普遍应用现代通信、计算机网络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充分开发与水有关的信息资源,实现水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服务的网络化与智能化,全面提升水资源管理各项活动的效率和效能,直接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等综合管理及水环境保护、治理等决策服务,提高水的科学管理水平。
(二)发展水资源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推进水资源管理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水资源管理信息化是实现新时期新治水思路和理念的需要,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需要。推进水资源管理信息化是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对于建设节水型社会,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推进水资源管理信息化是实现资源共享、降低行政成本的必然要求。
二、我国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相关部门严格遵循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方针,结合全国水利发展的规划和水资源管理的实际,我国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我国在推进水资源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始终坚持与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方针和原则相一致,坚持符合信息化技术发展的趋势,保证技术的先进性。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开发和利用各种有关水的信息资源,建设和完善水资源管理信息化网络,推进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快办公自动化的进程,培养信息化人才,制定和完善水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政策和技术标准,构筑和不断完善水资源管理信息化体系。
目前,我国已经建设完成水利信息网、水利数据中心、水资源信息采集系统等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建立和完善了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我国的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实践中,着力解决信息资源不足、共享难得问题。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大力丰富信息源,积极采取措施实现资源共享。着力抓龙头推项目,攻克技术难关。以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为龙头和有效抓手,依托关键技术开发、试验和示范系统建设,集中力量攻克技术难题和业务应用中的困难,将信息技术更广泛地应用于水资源管理日常工作中。着力抓行政效率提升和水資源管理科学化。以信息化提升水资源管理行政效率,提高水资源管理行政决策水平,力求做到科学管理。着力建章立制,注重信息化保障环境的建设。完善标准、政策和管理体制,积极探索信息化建设与运行维护管理的长效机制。
三、我国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我国的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绩,但是,仍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正在严重制约着我国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一)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在水资源信息源建设方面,信息采集点少,信息采集人员不足,信息采集种类少。如实时险情、灾情、潮情、城区积水信息、实时监视图象、气象雷达信息等重要信息采集不及时不到位;难以满足防汛防旱和水资源管理的需要。在水资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国各地很多大中小型水利工程尚未建立安全监控系统,大量的堤围泵闸仍有相当部分是手工操作运行管理,急需建设以自动化监控和安全监控为重点的水利工程自动化监控管理系统。
(二)人才缺乏。由于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工作的特殊性、专业性,全国各地普遍缺乏具备水资源管理、专业信息技术这两个专业素质的交叉型人才,而知识复合型的高级专业人才则更为缺乏,信息化建设工作就很容易产生开发与使用“两张皮”现象,开发与使用脱节,开发出来的系统无法满足实际使用要求,造成信息化建设的疲软,从而影响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三)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工作滞后。随着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突出,需要开发的水信息资源越来越多,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要求越来越高,但信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致使目前我国在水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信息服务方面,与国际的差距有逐渐拉大的趋势。主要表现在未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为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信息化的质量还不能适应现代化的需要。
(四)水资源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滞后。当前虽已建立水利及水资源综合数据库信息,但却存在信息系统规模小,集成度低,功能单一,软硬件环境难以统一利用;信息资源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和系统,难以实现综合利用,信息资源共享困难,整合难度较大。同时一些重要的信息资源还停留在纸质材料或者个人的头脑里,没有录入到可共享的平台,整个水资源信息资源开发不足,尚未形成综合数据库信息平台。在信息管理和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方面,基本的办公自动化尚未实现,不少地方仍然处于传统手工办公状态。业务应用系统的协同推进仍是水利信息化建设中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 四、推进我国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推进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转变思路、多方发力、多措并举,从传统水资源管理向数字化、信息化、科学化管理转变,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
(一)政府主动作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对信息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推进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政府在新形势下、新环境中主动担责、主动作为,认真履行职责,要健全工作机构,强化职能。通过整合资源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投入大力培养专业人才和注重人才的持续培养,政府积极协调各方整合各系统、各部门信息资源,着力推进大数据、大平台建设,扎实推进水资源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工作。
(二)注重人才培养和使用。当今世界,各国,各行各业日益严峻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凸显的人才匮乏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发展。需要不断加大投入,培养水利方面和信息化方面的专业人才和交叉人才,并注重建立完善动态管理、培养体系,进行人才的持续培养和锻炼。同时注重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研发、应用脱节问题,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研究型人才的实践锻炼。多措并举,切实做到有人才可用、人才有用、人才持续有用。
(三)加快水利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和规范化管理体系对信息化建设的有序开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应紧跟国家信息化发展方向和信息技术发展潮流,遵循国家信息化标准和规范,结合水利和水资源管理工作实际,尽快建立起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信息化标准体系,要编制好发展规划,完善技术标准,并与时俱进进行修改调整,做到标准体系符合实际、方便操作、有助管理。要采取措施切实避免重复建设,保证不同网络系统间互联互通,提高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效益。
(四)推进数字水利和智慧水利工程。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要主动迎接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浪潮,要创新服务模式,努力打造全天候服务平台。要强化新技术应用,加快数字水利向智慧水利的转变。要加快建立“水利一张图”等数据资源的定期和动态更新维护机制,保证信息资源及时更新和可持续利用。加快推进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建设,完善防汛抗旱决策支撑体系;要全面完成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工程;同时,要重视水资源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提升安全防护能力,建立起完善的网络信息安全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机制。
五、结语
实现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任重道远。故此,政府、社会和个人应清醒认识到加快推进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笔者相信,只要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有力的对策和措施,就能够解决水利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逐步推进水资源管理信息化、现代化发展,实现农村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助推实现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 王学全.我国水资源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内蒙古水利,1999(4).
[2] 张维明.信息化与信息化发展.信息技术及其应用[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水资源;水利;管理;信息化
随着我国水行政主管部门水资源管理职能的加强,水资源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为推进水资源管理信息化提供了可能和提出了要求。
一、概述
水利信息化的核心是为实现水利现代化。从水利信息管理方面来看,包括水资源管理系统、防汛抗旱指挥管理系统。其中水资源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库、信息查询、决策支持及水资源业务管理系统。推进水资源管理信息化是实现水利信息化、现代化乃至于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水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涵义。水利信息化建设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资源管理信息化作为水利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就是要在水资源管理中普遍应用现代通信、计算机网络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充分开发与水有关的信息资源,实现水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服务的网络化与智能化,全面提升水资源管理各项活动的效率和效能,直接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等综合管理及水环境保护、治理等决策服务,提高水的科学管理水平。
(二)发展水资源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推进水资源管理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水资源管理信息化是实现新时期新治水思路和理念的需要,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需要。推进水资源管理信息化是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对于建设节水型社会,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推进水资源管理信息化是实现资源共享、降低行政成本的必然要求。
二、我国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相关部门严格遵循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方针,结合全国水利发展的规划和水资源管理的实际,我国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我国在推进水资源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始终坚持与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方针和原则相一致,坚持符合信息化技术发展的趋势,保证技术的先进性。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开发和利用各种有关水的信息资源,建设和完善水资源管理信息化网络,推进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快办公自动化的进程,培养信息化人才,制定和完善水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政策和技术标准,构筑和不断完善水资源管理信息化体系。
目前,我国已经建设完成水利信息网、水利数据中心、水资源信息采集系统等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建立和完善了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我国的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实践中,着力解决信息资源不足、共享难得问题。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大力丰富信息源,积极采取措施实现资源共享。着力抓龙头推项目,攻克技术难关。以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为龙头和有效抓手,依托关键技术开发、试验和示范系统建设,集中力量攻克技术难题和业务应用中的困难,将信息技术更广泛地应用于水资源管理日常工作中。着力抓行政效率提升和水資源管理科学化。以信息化提升水资源管理行政效率,提高水资源管理行政决策水平,力求做到科学管理。着力建章立制,注重信息化保障环境的建设。完善标准、政策和管理体制,积极探索信息化建设与运行维护管理的长效机制。
三、我国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我国的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绩,但是,仍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正在严重制约着我国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一)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在水资源信息源建设方面,信息采集点少,信息采集人员不足,信息采集种类少。如实时险情、灾情、潮情、城区积水信息、实时监视图象、气象雷达信息等重要信息采集不及时不到位;难以满足防汛防旱和水资源管理的需要。在水资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国各地很多大中小型水利工程尚未建立安全监控系统,大量的堤围泵闸仍有相当部分是手工操作运行管理,急需建设以自动化监控和安全监控为重点的水利工程自动化监控管理系统。
(二)人才缺乏。由于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工作的特殊性、专业性,全国各地普遍缺乏具备水资源管理、专业信息技术这两个专业素质的交叉型人才,而知识复合型的高级专业人才则更为缺乏,信息化建设工作就很容易产生开发与使用“两张皮”现象,开发与使用脱节,开发出来的系统无法满足实际使用要求,造成信息化建设的疲软,从而影响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三)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工作滞后。随着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突出,需要开发的水信息资源越来越多,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要求越来越高,但信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致使目前我国在水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信息服务方面,与国际的差距有逐渐拉大的趋势。主要表现在未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为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信息化的质量还不能适应现代化的需要。
(四)水资源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滞后。当前虽已建立水利及水资源综合数据库信息,但却存在信息系统规模小,集成度低,功能单一,软硬件环境难以统一利用;信息资源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和系统,难以实现综合利用,信息资源共享困难,整合难度较大。同时一些重要的信息资源还停留在纸质材料或者个人的头脑里,没有录入到可共享的平台,整个水资源信息资源开发不足,尚未形成综合数据库信息平台。在信息管理和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方面,基本的办公自动化尚未实现,不少地方仍然处于传统手工办公状态。业务应用系统的协同推进仍是水利信息化建设中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 四、推进我国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推进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转变思路、多方发力、多措并举,从传统水资源管理向数字化、信息化、科学化管理转变,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
(一)政府主动作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对信息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推进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政府在新形势下、新环境中主动担责、主动作为,认真履行职责,要健全工作机构,强化职能。通过整合资源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投入大力培养专业人才和注重人才的持续培养,政府积极协调各方整合各系统、各部门信息资源,着力推进大数据、大平台建设,扎实推进水资源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工作。
(二)注重人才培养和使用。当今世界,各国,各行各业日益严峻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凸显的人才匮乏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发展。需要不断加大投入,培养水利方面和信息化方面的专业人才和交叉人才,并注重建立完善动态管理、培养体系,进行人才的持续培养和锻炼。同时注重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研发、应用脱节问题,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研究型人才的实践锻炼。多措并举,切实做到有人才可用、人才有用、人才持续有用。
(三)加快水利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和规范化管理体系对信息化建设的有序开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应紧跟国家信息化发展方向和信息技术发展潮流,遵循国家信息化标准和规范,结合水利和水资源管理工作实际,尽快建立起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信息化标准体系,要编制好发展规划,完善技术标准,并与时俱进进行修改调整,做到标准体系符合实际、方便操作、有助管理。要采取措施切实避免重复建设,保证不同网络系统间互联互通,提高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效益。
(四)推进数字水利和智慧水利工程。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要主动迎接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浪潮,要创新服务模式,努力打造全天候服务平台。要强化新技术应用,加快数字水利向智慧水利的转变。要加快建立“水利一张图”等数据资源的定期和动态更新维护机制,保证信息资源及时更新和可持续利用。加快推进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建设,完善防汛抗旱决策支撑体系;要全面完成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工程;同时,要重视水资源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提升安全防护能力,建立起完善的网络信息安全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机制。
五、结语
实现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任重道远。故此,政府、社会和个人应清醒认识到加快推进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笔者相信,只要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有力的对策和措施,就能够解决水利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逐步推进水资源管理信息化、现代化发展,实现农村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助推实现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 王学全.我国水资源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内蒙古水利,1999(4).
[2] 张维明.信息化与信息化发展.信息技术及其应用[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