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调整和优化产業结构,提升产業水平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决定性意义,也是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赢得发展先机和竞争主动权的根本途径。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未来五年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把科学发展作为主题,转变发展方式作为贯穿“十二五”发展的主线,并提出了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加快产業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業水平是顺应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我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根本举措。我省“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以推进特色发展、循环发展和培育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加快产業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特色产業扩大规模绿色发展、新兴产業争先进位跨越发展、传统产業改造升级优化发展,推进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生产方式由高耗低效向低耗高效转变,产業链由低端扩张向高端延伸转变,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業能力强的现代产業体系。而如何推进我省经济结构深层次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产業结构优化升级,从而推动全省经济转型发展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一、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产業结构调整取得的成效
(一)农業在结构调整中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
近十年来,青海省始终把农牧業发展、农牧区经济和农牧民问题摆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以大力推进农業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牧区基础设施等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不断改善生产条件,发展特色农牧業,实施产業化经营,农牧業发展充满勃勃生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一是坚持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牧業生产条件,极大地提升了农牧業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农牧業生产水平大幅提高。2010年全省农牧業增加值达到134.92亿元,是2000年的3.4倍,年均增长4.2%。三是高原现代生态农牧業发展迅速,河湟特色农業百里长廊建设步伐加快,已形成了以油菜、马铃薯、蚕豆、蔬菜、中藏药材、牛羊肉、奶牛、毛绒、特色果品和饲草十大生产基地为主体的新的特色产業发展格局。四是农牧業产業化经营全面推进,全省地级以上农牧業产業化龙头企業发展迅速,辐射带动农牧户规模不断扩大。五是高原特色农牧業及现代农牧業的不断发展壮大,有效促进了农牧民增收。201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863元,是2000年的2.7倍,年均增长10.2%。
(二)工業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近十年来,青海大力推进工業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实施资源转换战略,着力构建特色工業体系,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使工業经济进入了持续快速发展时期,形成了以水电、石油天然气、盐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医药、农畜产品加工等为主的工業体系。2010年,全省工業增加值达到613.65亿元,是2000年的7.8倍(年均增长16.5%)。一是支柱产業和优势产業继续发展壮大,2010年全省支柱产業和优势产業共完成增加值463.08亿元,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5.5%。二是园区经济发展步伐加快,目前已形成了两区十园的发展格局,有力地促进了工業经济的发展。三是循环经济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基本形成了“油气一盐化工”、“煤一焦一盐化工”、“煤化工一盐化工一建材”、“有色金属一天然气一盐化工”、“铁矿一焦炭一钢铁”五大产業链。四是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特色鲜明的农村乡镇工業及中小企業不断发展。五是积极探索发展战略性新兴产業,光伏、风能、金属镁、高档铜箔等新能源、新材料产業异军突起,正朝着“世界镁都”、“世界锂都”等方向迈进。如新材料产業取得了盐湖提锂的重大技术突破,并实现工業化生产;金属镁、甲醇、煤化工产業、新型化工产業基地已基本形成,铜箔、铝箔、多晶硅、碳酸锶、硫酸锂等项目已经或即将形成生产能力:太阳能光伏产業基地和新兴的风能产業基地已现雏形。
(三)服务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随着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全省服务業稳步发展,在经济规模、产業结构、服务领域、财税收入和吸纳就業等方面又取得了新的成绩。2010年,全省第三产業增加值达到470.88亿元,是2000年的4.1倍,年均增长10.1%,在三次产業中的比重一直保持在30%以上。一是服务業产業结构不断优化,运用现代技术提升改造了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業、批发零售贸易業、住宿和餐饮業等传统服务業,旅游、会展、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房地产、居民服务和商务服务等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業得到快速发展。二是随着全省对大美青海宣传推介力度的不断加大,高原旅游名省建设取得显著成绩,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旅游景点(区)及旅游线路开发步伐加快,旅游業得到快速发展。同时,精心举办环湖赛、大美青海——台湾行、世博行等活动,进一步提升青海对外形象。201 0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1226.2万人次,其中,国内旅游人数1 221.5万人次,境外入境人数4.67万人次,境外人数中外国人占72,6%。三是吸纳劳动力就業能力不断增强,不仅吸纳了新增就業人员,而且还承接了第一产業和第二产業转移的就業人口。
二、青海产業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传统农業比重高,现代农業发展缓慢
青海农業发展基础依然薄弱,耕地质差量少,全省人均耕地不足1.5亩,其中人均水浇地不足0.5亩,中低产田占耕地的70%左右,土地产出低。农業生产的水利设施老化,严重失修,全省有100多座病险水库亟待维护。农業机械保有量低,且农業机械使用率水平不高。设施农業、生态农業、节约型农業等具有现代产業特色的农業发展相对缓慢,农業的整体效益依然较低。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高,目前青海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27%,远低于宁夏(50%)、新疆(42%)、甘肃(35%)等周边省区的水平。
(二)原材料工業比重大,工業整体水平不高
我省工業整体技术水平不高,产業低度化特征显著,低附加值产業比重大,高新技术产業比重低,发展明显滞后。原材料工業比重大,加工制造業比重低,2009年青海省采掘業产值占工業总产值的23.4%,远高于全国6.0%的水平,而青海省制造業产值占工業总产值的62.6%,明显低于全国85.4%的水平,特别是体现制造業水平的装备制造業发展滞后,比重仅为3.8%,远低于全国31.7%的水平,这不利于工業化进程的加快。轻工業发展依然不足,2009年青海省轻重工業比为7.5:92.5,这种工業结构直接导致重工業对轻工業产生“挤出效应”,抑制了轻工業的 发展。产業能耗依然较高,2009年青海省石油天然气开采加工及炼焦、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等6大高耗能行業能源消费量达1651.9万吨标准煤,占全省工業能源消费总量的72.8%。产業链条短,现代产業体系尚不完善,且大多数工業企業都是各自为阵,没有形成产業之间、企業之间的相互配套、互为补充、循环利用的网络体系,特别是将电力、石油天然气化工、盐湖化工、煤化工、有色金属、建筑材料等多种产業横向链接的循环产業体系还没有形成,工業总体处于全国产業链的低端环节。
(三)服务業总体规模小,生产性服务業发展不足
2010年青海省服务業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4.9%,又回归到了2008年的水平,低于全国43%的水平。从近10年青海省服务業发展形势看,服务業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下降的趋势没有根本扭转,服务業的规模仍然较小。同时,传统服务行業所占比重高,2009年,以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为主的传统服务業,以及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業实现增加值265.72亿元,占服务業增加值的比重达66.7%,而金融、信息、科技、咨询、房地产等生产性服务業增加值所占比重为33.3%,突出表现为生产性服务業发展不足,服务業整体水平不高。
(四)高级生产要素禀赋有待改善
青海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相对丰富的基础要素禀赋——自然资源,正是基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转换,青海形成了以资源开发为主的支柱产業和优势产業体系。而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高级生产要素投入相对较少,对产業发展的支撑能力较弱,这也是青海低产業水平形成的客观原因。从科技要素看,2009年全省拥有县以上研究与开发结构51个,从事科技活动人数2180人,分别比2000年减少1个和155人;全省财政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为3.59亿元,占财政支出总额的0.7%,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占GDP比重)为0.35%,均低于全国7.6%、1.7%的水平,分别为西部省区第11位、第10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居全国各省区第29位。从人才要素看,2009年全省拥有各类专業技术人员116397人,比2000年增加8947人,其中高级职务14374人,占12.3%,中级职务48355人,占41.5%,初级职务48637人,占41.8%,人力资源素质仍然较低;拥有科技活动的大中型企業23个,仅占规模以上企業总数的4.5%。从资本要素看,全省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投资和贷款,而社会资本相对不足;中小企業贷款难,发展资金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
形成以上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经济发展模式单一,主要以资源原材料的初加工为主,精深加工相对不足;二是传统产業比重高,新兴产業发展不足;三是生产力布局重复,产業结构趋同明显;四是产業集中度低,龙头企業和品牌产品缺乏;五是产業链条短,高端产品少,总体装备水平低、人才缺乏,产業素质不高;六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原创性技术和产品比较少;七是市场体系不健全,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三、调整产業结构提升产業水平的思路及着力点
(一)思路
今后一段时期是青海乃至全国摆脱金融危机影响和走出加强经济调整并迈向新繁荣的时期,也是推进产業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我省产業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重点应由过去的数量比例关系的调整,转向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業和改造提升传统产業的调整;以总量倍数扩张的调整,转向以产業链延伸和产業体系培育的调整i以单一的资源指向型的发展,向资源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相结合的多業并举的多元化发展的调整。围绕提升国内产業分工定位,提高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重点突破研发、设计、营销、品牌培育、技术服务、供应链管理、专门化分工等制约产業水平提升的关键环节,不断延伸产業链,促进传统产業新型化、优势产業集群化、新兴产業规模化、现代农業特色化、服务行業专業化、特色产品品牌化,逐步形成农業为基础、战略性新兴产業为先导、基础产業和制造業为支撑,服务業全面发展的产業格局,最终实现产業结构的优化和产業水平的提升。
(二)着力点
1.2快传统农業向现代农業转变,提高农業效益。要切实保护好耕地和草场等农牧業生产要素,通过基本农田改造、日光节能温室、牲畜暖棚及水利配套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業生产条件,大力支持农产品高品质化、生产分工专業化、生产方式科技化、产加销产業链一体化和产業功能多元化,建立和健全农業产業化、信息化、规模化、良种化、功能化和可持续化的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型生产体系。今后要着力构建“三区十带”农業和“三大区域”畜牧業发展战略格局,建设东部农業区麦类、豆类、油菜、马铃薯、果蔬产業带,柴达木绿洲农業区小麦、蔬菜、沙生植物(沙棘、枸杞等)产業带,青海湖周边小块农業区油菜、青稞产業带,稳步发展青南地区生态畜牧業,加快发展环青海湖地區现代畜牧業,大力发展东部高效畜牧業。建设河湟百里特色种养業长廊,扩大蔬菜、马铃薯、油菜、核桃等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设施农業的规模,促进农業的集约化生产,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率。推进现代畜牧業试验区建设,加快草原畜牧業向集约型转变,加强日光节能温室、牲畜暖棚等配套设施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人工种草,建立饲草料基地,发展舍饲半舍饲圈养。
2.突破关键环节,加快工業结构的升级转换。在国家产業政策的指导下,遵循产業转移的市场规律,立足比较优势,重点突破研究开发、设计、营销、品牌、技术服务、专门化分工等制约工業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环节,由高资源消耗和低成本人力投入增长模式,向资源综合利用、科技创新、高素质人力资本投入的高效、持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由高投入、附加值低的发展模式向循环、低碳、生态、绿色发展方式转变;由采掘業和初级加工向资源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协调发展转变;由重工業偏重向轻重工業协调发展转变;由支柱产業、优势产業各自为阵向相关产業协调发展转变;由资本密集型产業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和技术劳动力密集型产業协调发展转变。在发展重点上,坚持优化能源结构,优先发展风能、太阳能、硅材料等新能源产業;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大力发展以电子材料、新型合金材料、新型化工材料和新型建工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業;坚持调整结构与优化升级相结合,进一步发展盐湖、煤、油、气化工产業,并不断加强产業间的融合和循环发展;坚持做强产業规模,延伸产業链条,加快发展铝、铅锌、铜、镍、 镁、钠、锂、钼等精深加工的有色金属产業:坚持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品档次,稳步发展特钢、普钢等钢铁产業;坚持突出重点,推动产業升级,加快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藏毯等民族纺织業;坚持突出特色,大力发展以昆仑玉、唐卡、旅游工艺品等为主的民族手工業和以中藏药、农畜产品加工等为主的特色轻工業。
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業,全面提升服务業水平。以社会化、市场化、产業化、专業化、现代化为方向,以体制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为动力,按照高端生态旅游、探险旅游的定位,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层次招商、高品位建设、高水平经营,打造高原精品旅游業,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信息、科研等基础性服务業;突出发展为生产提供高效能服务的金融、保险、设计、咨询、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等生产性服务業;改造提升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社区服务等传统服务業;全面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業;加快发展以生产销售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等为主的农村牧区服务業。此外,还要扩大开放力度,积极引进先进服务技术和服务業态,尝试特色服务業输出和外包。
4.促进自主创新,增强产業核心竞争力。要优化产業结构,提升产業水平,就必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青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优化产業结构、提升产業水平、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要把握现代技术发展方向,瞄准未来产業发展的制高点,在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業、新能源等领域,大力推进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进一步强化企業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积极引导资金、人才等各类创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使企業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升企業的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大企業在技术创新中的领军作用,支持行業龙头企業建立企業技术中心和工程研发中心,鼓励建立以企業为主体、科研机构和高校参与的多种形式的产業联盟、技术开发联盟,推动产学研合作,开展重大产業关键技术研发,推进科技成果产業化。改善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加快发展创業风险投资,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积极推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政策,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
5.加强产業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产業要素禀赋。优化产業结构,提升产業水平的关键是劳动力素质和人力资本的提高。要提高要素禀赋,就必须加大对教育和职業培训l的支持力度。依据我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業类型,大力发展既符合市场需求又具有地域特色的中等职業教育,重点办好西宁、海东、海西等地的骨干中等职業学校,提升办学质量,培养我省支柱产業、优势产業、新兴产業及绿色产業所需的各类产業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优化人才结构,建立健全科学公正、竞争择优、有利于激励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引才、选拔和薪酬机制。加大对现有人才的培养使用,强化技能培训和素质的全面提高,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努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探索建立产業发展人才专项基金,重点引进和培养决策型、管理型和技术型三个层次的人才。吸引国内外科研院所在青设立研发机构,为创新型人才提供充分发挥才能、实现价值的空间。
6.稳步推进品牌战略,不断提高产業竞争力。品牌是企業形象、文化、管理水平、科技水平、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等的综合体现,是企業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和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品牌的总体发展水平反映了地区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强弱。今后在全省上下要进一步树立“品牌兴省、品牌强省”的战略思想,稳步推进品牌战略,按照《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海省进一步推进品牌战略实施意见》,紧紧围绕提升产業水平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建立以企業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资源和特色产業为重点,以创建品牌、经营品牌、提升品牌和延伸品牌为核心,以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業主动的品牌建设机制,通过完善激励机制、建立保护机制、完善扶持政策等一系列综合措施,争取在现代农業、现代工業及现代服务業领域扶持和建立一批知名品牌,以品牌优势促进产業竞争力和产業水平的全面提升。
(工作单位:青海经济研究院)
一、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产業结构调整取得的成效
(一)农業在结构调整中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
近十年来,青海省始终把农牧業发展、农牧区经济和农牧民问题摆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以大力推进农業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牧区基础设施等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不断改善生产条件,发展特色农牧業,实施产業化经营,农牧業发展充满勃勃生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一是坚持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牧業生产条件,极大地提升了农牧業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农牧業生产水平大幅提高。2010年全省农牧業增加值达到134.92亿元,是2000年的3.4倍,年均增长4.2%。三是高原现代生态农牧業发展迅速,河湟特色农業百里长廊建设步伐加快,已形成了以油菜、马铃薯、蚕豆、蔬菜、中藏药材、牛羊肉、奶牛、毛绒、特色果品和饲草十大生产基地为主体的新的特色产業发展格局。四是农牧業产業化经营全面推进,全省地级以上农牧業产業化龙头企業发展迅速,辐射带动农牧户规模不断扩大。五是高原特色农牧業及现代农牧業的不断发展壮大,有效促进了农牧民增收。201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863元,是2000年的2.7倍,年均增长10.2%。
(二)工業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近十年来,青海大力推进工業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实施资源转换战略,着力构建特色工業体系,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使工業经济进入了持续快速发展时期,形成了以水电、石油天然气、盐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医药、农畜产品加工等为主的工業体系。2010年,全省工業增加值达到613.65亿元,是2000年的7.8倍(年均增长16.5%)。一是支柱产業和优势产業继续发展壮大,2010年全省支柱产業和优势产業共完成增加值463.08亿元,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5.5%。二是园区经济发展步伐加快,目前已形成了两区十园的发展格局,有力地促进了工業经济的发展。三是循环经济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基本形成了“油气一盐化工”、“煤一焦一盐化工”、“煤化工一盐化工一建材”、“有色金属一天然气一盐化工”、“铁矿一焦炭一钢铁”五大产業链。四是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特色鲜明的农村乡镇工業及中小企業不断发展。五是积极探索发展战略性新兴产業,光伏、风能、金属镁、高档铜箔等新能源、新材料产業异军突起,正朝着“世界镁都”、“世界锂都”等方向迈进。如新材料产業取得了盐湖提锂的重大技术突破,并实现工業化生产;金属镁、甲醇、煤化工产業、新型化工产業基地已基本形成,铜箔、铝箔、多晶硅、碳酸锶、硫酸锂等项目已经或即将形成生产能力:太阳能光伏产業基地和新兴的风能产業基地已现雏形。
(三)服务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随着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全省服务業稳步发展,在经济规模、产業结构、服务领域、财税收入和吸纳就業等方面又取得了新的成绩。2010年,全省第三产業增加值达到470.88亿元,是2000年的4.1倍,年均增长10.1%,在三次产業中的比重一直保持在30%以上。一是服务業产業结构不断优化,运用现代技术提升改造了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業、批发零售贸易業、住宿和餐饮業等传统服务業,旅游、会展、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房地产、居民服务和商务服务等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業得到快速发展。二是随着全省对大美青海宣传推介力度的不断加大,高原旅游名省建设取得显著成绩,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旅游景点(区)及旅游线路开发步伐加快,旅游業得到快速发展。同时,精心举办环湖赛、大美青海——台湾行、世博行等活动,进一步提升青海对外形象。201 0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1226.2万人次,其中,国内旅游人数1 221.5万人次,境外入境人数4.67万人次,境外人数中外国人占72,6%。三是吸纳劳动力就業能力不断增强,不仅吸纳了新增就業人员,而且还承接了第一产業和第二产業转移的就業人口。
二、青海产業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传统农業比重高,现代农業发展缓慢
青海农業发展基础依然薄弱,耕地质差量少,全省人均耕地不足1.5亩,其中人均水浇地不足0.5亩,中低产田占耕地的70%左右,土地产出低。农業生产的水利设施老化,严重失修,全省有100多座病险水库亟待维护。农業机械保有量低,且农業机械使用率水平不高。设施农業、生态农業、节约型农業等具有现代产業特色的农業发展相对缓慢,农業的整体效益依然较低。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高,目前青海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27%,远低于宁夏(50%)、新疆(42%)、甘肃(35%)等周边省区的水平。
(二)原材料工業比重大,工業整体水平不高
我省工業整体技术水平不高,产業低度化特征显著,低附加值产業比重大,高新技术产業比重低,发展明显滞后。原材料工業比重大,加工制造業比重低,2009年青海省采掘業产值占工業总产值的23.4%,远高于全国6.0%的水平,而青海省制造業产值占工業总产值的62.6%,明显低于全国85.4%的水平,特别是体现制造業水平的装备制造業发展滞后,比重仅为3.8%,远低于全国31.7%的水平,这不利于工業化进程的加快。轻工業发展依然不足,2009年青海省轻重工業比为7.5:92.5,这种工業结构直接导致重工業对轻工業产生“挤出效应”,抑制了轻工業的 发展。产業能耗依然较高,2009年青海省石油天然气开采加工及炼焦、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等6大高耗能行業能源消费量达1651.9万吨标准煤,占全省工業能源消费总量的72.8%。产業链条短,现代产業体系尚不完善,且大多数工業企業都是各自为阵,没有形成产業之间、企業之间的相互配套、互为补充、循环利用的网络体系,特别是将电力、石油天然气化工、盐湖化工、煤化工、有色金属、建筑材料等多种产業横向链接的循环产業体系还没有形成,工業总体处于全国产業链的低端环节。
(三)服务業总体规模小,生产性服务業发展不足
2010年青海省服务業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4.9%,又回归到了2008年的水平,低于全国43%的水平。从近10年青海省服务業发展形势看,服务業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下降的趋势没有根本扭转,服务業的规模仍然较小。同时,传统服务行業所占比重高,2009年,以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为主的传统服务業,以及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業实现增加值265.72亿元,占服务業增加值的比重达66.7%,而金融、信息、科技、咨询、房地产等生产性服务業增加值所占比重为33.3%,突出表现为生产性服务業发展不足,服务業整体水平不高。
(四)高级生产要素禀赋有待改善
青海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相对丰富的基础要素禀赋——自然资源,正是基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转换,青海形成了以资源开发为主的支柱产業和优势产業体系。而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高级生产要素投入相对较少,对产業发展的支撑能力较弱,这也是青海低产業水平形成的客观原因。从科技要素看,2009年全省拥有县以上研究与开发结构51个,从事科技活动人数2180人,分别比2000年减少1个和155人;全省财政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为3.59亿元,占财政支出总额的0.7%,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占GDP比重)为0.35%,均低于全国7.6%、1.7%的水平,分别为西部省区第11位、第10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居全国各省区第29位。从人才要素看,2009年全省拥有各类专業技术人员116397人,比2000年增加8947人,其中高级职务14374人,占12.3%,中级职务48355人,占41.5%,初级职务48637人,占41.8%,人力资源素质仍然较低;拥有科技活动的大中型企業23个,仅占规模以上企業总数的4.5%。从资本要素看,全省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投资和贷款,而社会资本相对不足;中小企業贷款难,发展资金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
形成以上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经济发展模式单一,主要以资源原材料的初加工为主,精深加工相对不足;二是传统产業比重高,新兴产業发展不足;三是生产力布局重复,产業结构趋同明显;四是产業集中度低,龙头企業和品牌产品缺乏;五是产業链条短,高端产品少,总体装备水平低、人才缺乏,产業素质不高;六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原创性技术和产品比较少;七是市场体系不健全,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三、调整产業结构提升产業水平的思路及着力点
(一)思路
今后一段时期是青海乃至全国摆脱金融危机影响和走出加强经济调整并迈向新繁荣的时期,也是推进产業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我省产業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重点应由过去的数量比例关系的调整,转向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業和改造提升传统产業的调整;以总量倍数扩张的调整,转向以产業链延伸和产業体系培育的调整i以单一的资源指向型的发展,向资源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相结合的多業并举的多元化发展的调整。围绕提升国内产業分工定位,提高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重点突破研发、设计、营销、品牌培育、技术服务、供应链管理、专门化分工等制约产業水平提升的关键环节,不断延伸产業链,促进传统产業新型化、优势产業集群化、新兴产業规模化、现代农業特色化、服务行業专業化、特色产品品牌化,逐步形成农業为基础、战略性新兴产業为先导、基础产業和制造業为支撑,服务業全面发展的产業格局,最终实现产業结构的优化和产業水平的提升。
(二)着力点
1.2快传统农業向现代农業转变,提高农業效益。要切实保护好耕地和草场等农牧業生产要素,通过基本农田改造、日光节能温室、牲畜暖棚及水利配套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業生产条件,大力支持农产品高品质化、生产分工专業化、生产方式科技化、产加销产業链一体化和产業功能多元化,建立和健全农業产業化、信息化、规模化、良种化、功能化和可持续化的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型生产体系。今后要着力构建“三区十带”农業和“三大区域”畜牧業发展战略格局,建设东部农業区麦类、豆类、油菜、马铃薯、果蔬产業带,柴达木绿洲农業区小麦、蔬菜、沙生植物(沙棘、枸杞等)产業带,青海湖周边小块农業区油菜、青稞产業带,稳步发展青南地区生态畜牧業,加快发展环青海湖地區现代畜牧業,大力发展东部高效畜牧業。建设河湟百里特色种养業长廊,扩大蔬菜、马铃薯、油菜、核桃等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设施农業的规模,促进农業的集约化生产,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率。推进现代畜牧業试验区建设,加快草原畜牧業向集约型转变,加强日光节能温室、牲畜暖棚等配套设施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人工种草,建立饲草料基地,发展舍饲半舍饲圈养。
2.突破关键环节,加快工業结构的升级转换。在国家产業政策的指导下,遵循产業转移的市场规律,立足比较优势,重点突破研究开发、设计、营销、品牌、技术服务、专门化分工等制约工業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环节,由高资源消耗和低成本人力投入增长模式,向资源综合利用、科技创新、高素质人力资本投入的高效、持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由高投入、附加值低的发展模式向循环、低碳、生态、绿色发展方式转变;由采掘業和初级加工向资源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协调发展转变;由重工業偏重向轻重工業协调发展转变;由支柱产業、优势产業各自为阵向相关产業协调发展转变;由资本密集型产業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和技术劳动力密集型产業协调发展转变。在发展重点上,坚持优化能源结构,优先发展风能、太阳能、硅材料等新能源产業;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大力发展以电子材料、新型合金材料、新型化工材料和新型建工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業;坚持调整结构与优化升级相结合,进一步发展盐湖、煤、油、气化工产業,并不断加强产業间的融合和循环发展;坚持做强产業规模,延伸产業链条,加快发展铝、铅锌、铜、镍、 镁、钠、锂、钼等精深加工的有色金属产業:坚持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品档次,稳步发展特钢、普钢等钢铁产業;坚持突出重点,推动产業升级,加快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藏毯等民族纺织業;坚持突出特色,大力发展以昆仑玉、唐卡、旅游工艺品等为主的民族手工業和以中藏药、农畜产品加工等为主的特色轻工業。
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業,全面提升服务業水平。以社会化、市场化、产業化、专業化、现代化为方向,以体制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为动力,按照高端生态旅游、探险旅游的定位,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层次招商、高品位建设、高水平经营,打造高原精品旅游業,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信息、科研等基础性服务業;突出发展为生产提供高效能服务的金融、保险、设计、咨询、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等生产性服务業;改造提升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社区服务等传统服务業;全面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業;加快发展以生产销售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等为主的农村牧区服务業。此外,还要扩大开放力度,积极引进先进服务技术和服务業态,尝试特色服务業输出和外包。
4.促进自主创新,增强产業核心竞争力。要优化产業结构,提升产業水平,就必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青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优化产業结构、提升产業水平、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要把握现代技术发展方向,瞄准未来产業发展的制高点,在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業、新能源等领域,大力推进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进一步强化企業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积极引导资金、人才等各类创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使企業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升企業的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大企業在技术创新中的领军作用,支持行業龙头企業建立企業技术中心和工程研发中心,鼓励建立以企業为主体、科研机构和高校参与的多种形式的产業联盟、技术开发联盟,推动产学研合作,开展重大产業关键技术研发,推进科技成果产業化。改善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加快发展创業风险投资,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积极推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政策,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
5.加强产業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产業要素禀赋。优化产業结构,提升产業水平的关键是劳动力素质和人力资本的提高。要提高要素禀赋,就必须加大对教育和职業培训l的支持力度。依据我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業类型,大力发展既符合市场需求又具有地域特色的中等职業教育,重点办好西宁、海东、海西等地的骨干中等职業学校,提升办学质量,培养我省支柱产業、优势产業、新兴产業及绿色产業所需的各类产業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优化人才结构,建立健全科学公正、竞争择优、有利于激励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引才、选拔和薪酬机制。加大对现有人才的培养使用,强化技能培训和素质的全面提高,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努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探索建立产業发展人才专项基金,重点引进和培养决策型、管理型和技术型三个层次的人才。吸引国内外科研院所在青设立研发机构,为创新型人才提供充分发挥才能、实现价值的空间。
6.稳步推进品牌战略,不断提高产業竞争力。品牌是企業形象、文化、管理水平、科技水平、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等的综合体现,是企業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和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品牌的总体发展水平反映了地区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强弱。今后在全省上下要进一步树立“品牌兴省、品牌强省”的战略思想,稳步推进品牌战略,按照《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海省进一步推进品牌战略实施意见》,紧紧围绕提升产業水平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建立以企業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资源和特色产業为重点,以创建品牌、经营品牌、提升品牌和延伸品牌为核心,以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業主动的品牌建设机制,通过完善激励机制、建立保护机制、完善扶持政策等一系列综合措施,争取在现代农業、现代工業及现代服务業领域扶持和建立一批知名品牌,以品牌优势促进产業竞争力和产業水平的全面提升。
(工作单位:青海经济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