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识图谱”到“人机协同”

来源 :高教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wang4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落地教育领域,传统教育正在经历一场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动力,以个性化教育为灵魂的人工智能教育变革。人工智能教育一方面通过学业数据采集,形成“知识图谱”,推荐个性化学习资源,实现教育精准化;另一方面通过“知识主导”到“人机协同”的教学方式转变,使得教师的职责从事实上的“知识传播”为主转变为“思维方式培养”为主。面对新技术带来的冲击,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保持对技术和知识的双向学习能力,将教书和育人同步进行,才能完成角色重塑,将人工智能教育带来的挑战变为改革传统教育、创新未来教育的机遇。
  关键词:人工智能;知识图谱;人机协同;个性化教育;教师
  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大数据和硬件算力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这一概念在被提出60多年后,再次焕发了崭新的生命活力,并不断寻找着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1]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渗透进银行、教育、医疗、交通等各行各业。
  对于教育而言,相比于以往无论是农业时代、工业时代还是信息时代的技术变革,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的变革更为深刻。这是因为,之前时代的技术变革主要目的在于输出应用型人才,教育的中心是教师。而在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的助力使得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学生成为了教育的中心,教育的目的回归到“以育人为主”这一方面。那么,人工智能技术何以成就个性化教育呢?如图1所示,就人工智能技术本身而言,其发展依赖于三者:算法、数据和硬件算力。其中,硬件算力是基础;算法是給出预设的逻辑方法,指挥机器怎么做,让机器完成思考等;数据则是通过信息采集,寻找现有数据中的规律来推导未来。三者的共同发展造就了“知识图谱”和“人机协同”的产生。应用到教育实践中,人工智能通过精准化匹配学习者的能力和当前状态,以及与教师分工协作,达到精准教学和个性化教育的目的。
  教育在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同时,面临的冲击也不容小觑。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化应用,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思索,传统学校、传统课堂将来是否还会存在,教师是否会被机器所替代等一系列问题。此类思考有助于我们认清未来面临的挑战。就目前而言,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不断尝试及运用,人工智能将从本体层面上冲击我们对教育的认知和理解,而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必将进入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
  一、“知识图谱”助力教师实现教学内容“精准化”
  前面提到,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基本要素之一,就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而言,可以分为感知层、认知层和决策层,其所依赖的数据类型有所不同。感知层人工智能依赖于视觉、声音、运动等物理感知数据,通过各类传感器实现数据的采集,目前来看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例如语音识别正确率高达99%,人脸识别也已基本普及;认知层和决策层人工智能主要依赖的是知识类数据,目前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和应用,认知层人工智能的训练需要足够的知识数据输入,如何对输入知识进行有效组织和利用?这里需要明确的核心技术便是“知识图谱”。
  “知识图谱”这个词最先由谷歌在2012年提出,主要用于支撑下一代搜索和在线广告业务。“知识图谱”就是通过不同知识的关联性而形成的一个网状的知识结构图。对于机器而言,“知识图谱”是建立在对每个人的知识面及知识结构的分析和综合之后形成的图谱。它的主要目标是描述真实世界中存在的各种实体及概念,并用“图谱”的方式描述它们之间的强关联,通过不同知识的关联性形成一个网状的知识结构图。
  “知识图谱”虽然由谷歌提出,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其应用领域早已不限于搜索,还包括资讯、金融、泛娱乐等各行各业。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通用知识图谱”与相关行业进行定制化的过程,进而产生“行业知识图谱”,帮助该行业提升生产力,完成产业升级。
  在教育领域,精准化教育一直受技术手段、学生管理、教师数量、教学效率等条件制约,教育大方向还滞留于批量化生产的大工业时代。例如,对于教师来说,学情评估主要靠分数,无法对每个学生进行长期跟踪,教师只能照本宣科,无法实现个性化教学;对于学生而言,错题收集整理繁琐、训练题目具有重复性、练习效率低下等问题长期难以解决。那么,精准的个性化教育何以可能?“知识图谱”给出了答案。在人工智能时代,“知识图谱”以大数据为支撑,将精准的技术分析运用于教育。“知识图谱”不仅可以为学生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助力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还将帮助教师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实行真正的精准化教学。目前已有科技公司推出定制版“AI教师”服务,并取得一定的成果,有数据显示“松鼠AI与真人教师分别给同样程度的学生辅导4天后,人工智能以3613分超过了真人教师的2618分”[2],由此可见,人工智能教师能将其教学优势零失误、最大化地发挥,并在线完成教学,而这一切都是基于“知识图谱”背后的分析和应用的。
  首先,“知识图谱”“使用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把初步整理的数据通过统计推理的方法,分析学生的不良学习特征,分析和比较不同院校学生的学习保持率、学习进步和完成情况”。[3]“知识图谱”搭载了知识空间里的信息论,能够快速诊断出学生的薄弱知识点,并通过学生每一次的学习测试进行反馈,不断给出新的未知题目,来诊断学生到底是哪一个具体知识点出现问题,找到问题后给出一系列测试来巩固知识点。由于系统化知识图谱划分得非常细,对于学生知识点的把控就非常精准,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和能力强弱进行逻辑规划及推理,将教育内容自动化抽取、数据化整理、结构化存储。
  其次,系统在数据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形成新的“知识图谱”,可以反复制定适合个人的阶段性学习方案。不断更新的数据驱动人工智能不断学习,通过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贯穿大量的深度学习算法,不仅可以实时动态调整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路径,还可以预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多方位的学情分析,制定合适的阶段性学习方案,并不断调整优化下阶段方案。规律化模式的数据挖掘,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教育精准化变化的不是学习习惯,而是学习工具。   总之,“知识图谱”可以帮助学习者轻松掌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搜索更具针对性,并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从客观世界中获得知识。“知识图谱”的运用已经成为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石。
  二、“人机协同”推动教师实现教学模式“个性化”
  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处于应用创新阶段,就人工智能技术本身而言,已经处于阶段性成熟的状态,或者说其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触及天花板。如今人工智能可以说还只是一个专才,在走向通才之前,也就是从弱人工智能走向强人工智能之前,如何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人工智能的威力,在这方面,“人机协同”提供了一种思路。
  前面提到,人工智能包括感知层、认知层和决策层,在目前的“人机协同”过程中,由于深度神经网络的部分难题尚未解决,“人机协同”还处于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人工智能更多的是在感知层和初级认知层提供服务,而人类则负责高级认知层和决策层。因此,在现阶段甚至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人机协同”的过程主要还是以人类作为主导,推动自身与机器的和谐共存。
  在教育领域,“人机协同”的教学模式是真人教师与人工智能教师共同配合完成教学的模式。其中,真人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负有启发、监管以及助力学生兴趣培养等责任;而人工智能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帮助学生完成课前预习、课后评测、进行教学个性化学习策划和推进等,使教师的配备更加合理高效。虽然人工智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学的工作也必须要由人来进行,但人工智能技术无疑将推进教学内部的调整,推动教师实践“人机协同”教学模式,并使学生和教师共同受益于技术的进步。
  从学生维度看,“人机协同”有助于学生思考和探索深层知识,提升个人综合素养,并彰显主体地位。
  一方面,人工智能教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做好知识的预习和复习,解决原来学不会的复杂难题,还可以帮助学习者探索学习的本质,优化甚至颠覆传统的学习方式,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2019年网络春节联欢晚会主要是由人工智能主持人来主持的,但这样的人工智能主持人使用的是优秀主持人的原型及主持风格,加上真人主持人的“客串”,带来了不同于以往晚会的视觉盛宴。而人工智能教师也将带来这样的可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择教师。人工智能教师的风格是实际教师的原型,但又是博学、严谨而不失幽默的。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人工智能教师,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和思考。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在赋予学生更多民主选择权、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兼顾学生的成绩提升,优化学习体验,建立学生更加健康全面的成长体系。学生通过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的应用,不仅可以挖掘自身兴趣点,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学有所长,还可以加强自身创造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这必将引导中国的教育向着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并为学生带来更加公平的教育发展机会。
  从教师维度看,“人机协同”有助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和优质教师资源的标准化落地。
  一方面,人工智能从教育数据中学习知识、规律和方法,加速提升教和学各环节的效率和效果,从而节省教师大量工作时间,帮助他们更加高效地完成工作,全面提升其教学水平。当前教师教学的最大问题是,没有一个真人教师能够做到持续并且全方位地了解自己的所有学生,从而对学生不同阶段不同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估,但人工智能可以从这方面帮到教师,后者可以做出很多教师根本做不出来的分析判断,不仅可以将课前学生的预习数据提供给教师,让教师上课前就可以了解到整个班的学生预习情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还可以持续提供每个学生的实时学习数据、阶段性学习数据,甚至是对学生学习的预测数据。教师可以根据不断收集的数据全方位实时地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连一个学生有没有认真做题,有没有偷懒都清晰可见。
  人工智能还可以在教学中的很多环节取代教师做决策。技术赋能教学,教师将有更多时间督促学生的课后学习,并有针对性地鞭策后进生,或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对其进行分层提高。此外,“人机协同”不仅可以辅导学生,还可以辅导教师。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教师可以在没有他人在场的轻松状态下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大数据的方式,高效迅速地提升教學水平。由此可见,“人机协同”的教学模式将大幅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优化教师教学,使教师的工作更加高效且个性化,同时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最大的价值是将教师“教”的工作标准化,即由系统来分别完成内容和服务的工作,更有利于教学的针对性和连贯性。虽然目前该技术还不够成熟,国内大多数线上教育还停留在教师录课播放阶段,但“人工智能教师”这一概念,多次被提出,教学内容标准化意味着基于技术和内容进行研发,将优质教师的教学行为标准化,就可以实现教师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从而解决一些地区和学校面临的优质教师不足的问题。
  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将真实地应用于帮助教师完成重复性的工作上,提升教师教学效率。这样的教学模式在保障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还突破“依赖优秀教师”这一限制,而且这种模式是固定的,不因学生数量增加而受限。由此可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充分借鉴那些具有良好课堂表现的优秀教师,将他们的教学行为标准化,可以有效地解决师资不足带来的问题。
  综上,人工智能(AI)与人类智能(HI)的高度协同可大大提升教学环境的个性化服务水平,为实现泛在学习提供良好支持。未来很长时间,优秀教师依然是稀缺资源,如何将稀缺资源合理分布,让更多学生受益,是教育亟需解决的现实难题。“人机协同”的教学模式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这必然会从更广泛的环节改造学习方式,调整教育结构。技术改革教育,教育推进技术进步。“人机协同”的教学模式将带来真正的个性化教育,人工智能教师会成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伙伴,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人工智能教育对教师的重塑及挑战
  前面提到,伴随着“知识图谱”和“人机协同”技术的成熟,人工智能与教育正在进行着深度融合,并致力于实现教育内外部结构调整、共享知识与教育方法、创建更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环境以及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智慧创新型多元人才等目的。面对人工智能教育带来的上述挑战,教师将何去何从?对于人工智能教育这一新鲜事物,有些教师直接将技术拒之门外,一味对人工智能教育产品进行抵制,这种保守思想无疑违背了科学的发展观和教育的初衷;与之相对的是,有些教师坚持技术决定论,对于人工智能教育产品不分优劣地全盘接受,将学生交给人工智能,这种激进思想也与技术的发展背道而驰。我们知道,任何一个行业都要进行优胜劣汰,教育行业也不例外,虽然人工智能不会消灭教师这个职业,但是不代表所有教师都不会被淘汰,上面两类教师将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那么,作为教师,应该如何面对人工智能教育带来的挑战并完成自身的重塑呢?首先,教师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教学理念,贯彻应用创造性教育、素质教育、自我教育、终身教育等教育模式;其次,教师要努力具备知识和技术的双向学习能力,以主动开放的心态去拥抱技术,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助教”功能,使人工智能技术成为学校、教师和学习者共同进步的推动力;最后,教师要回归教书育人的目的,教书与育人同步进行,唤醒教育的价值回归。
  (一)创新教学理念——利用技术赋能教学
  面对“知识图谱”带来的精准化教育和“人机协同”中人工智能教师的双重挑战,教师亟待调整教学方式,创新教育理念,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并在教学实践中开展创新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的课程设计。具体而言,教师需要致力于研究创造性教育、素质教育、自我教育、终身教育等教育模式的教学理念创新,这样才能使人工智能技术最大程度上赋能教学实践。
  其一,创造性教育需要创新型教师。创造性教育是思维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新课题,也是人工智能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使命。创造性教育需要创新型教师,即那些善于接受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并将其积极应用于教育教学中,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教师。教师创新的内容主要包括创新的教育观、个性特征、知识体系、教学艺术和管理艺术等,特别是教育教学方法,这是培养和造就创造性人才的关键。
  创新型教师一方面可以根据每个学生图谱数据的反馈情况,发掘培养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性的学习模式;另一方面通过培养学生推理性思维,使其遇到问题以不变应万变,并引导他们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学以致用。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是创新型的呢?创新型教师头脑中不仅拥有所教学科的最全“知识图谱”,更重要的是拥有交叉学科的“知识图谱”,在跨学科知识的延展下,通过个性化的思维路径和知识联想,形成体现自己独特思维的花样“知识图谱”,并通过在教学中融入自己的生活经验,带给学生不同的学习视角。此外,教师还可以使用一些创造性的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同步人工智能的课评,让学生看到人工智能对教师的评价和建议;教师还可以和人工智能教师同步比拼知识点的讲解,让学生来评价;等等。总之,一个具有开放包容的心态和跨学科素养并不断进行自我突破和创新的教师一定是人工智能所无法超越的。
  其二,技术赋能素质教育,教师应将“学科教育”和“素质教育”同步进行。学科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融合将成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模式。这种新模式以学科教育作为知识学习的基础,以素质教育作为能力提高的手段,不仅满足了教育传授知识的要求,也践行了学以致用的学习原则。
  学生将来走入社会,不仅仅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更需要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如图2所示,这些能力对学生走入社会的个人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素质教育落地难的原因,一方面是长久以来“唯分数论”的价值导向,另一方面是素质教育中的这些“素质”很难在短期内显露出来并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而认知层人工智能就可以在这个维度上帮到教师。认知层人工智能可以在素质教育过程中,通过体验素质教育的产品,并对素质教育所需不同的能力反馈的成果进行量化,让教师有直观的感受,把握学生的素质教育情况。将效果量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让教师知道学生哪些能力掌握得好,哪些还需要提升。例如,人工智能可以模拟面试,通过抛出不同问题对学生不同维度的能力进行考查,甚至是表情管理、逻辑表达和反应力等都可以纳入量化考核。
  虽然人工智能可以将“素质”量化,但教师如何做到将“素质教育”与“学科教育”同行?如图2所示,很多适应社会的能力,是可以从学生阶段开始培养和训练出来的,如观察力、想象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这就对教师的能力提出更多挑战,学科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区别,在某种意义上是知识与能力的区别,知识只是意味着“知道”,能力则意味着“做到”,我们都知道“知易行难”,更进一步讲,对教师而言,教会学生如何做到其实更难。因此,教师不仅需要督促学生高效完成知识学习,宏观把控学生学科教育的“知识图谱”,还需要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和个人特质,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和培养模式,更重要的是,“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要以身作则,积极提高自身能力,在素质教育中,榜样的力量对学生的影响尤其明显。
  总之,未来教育的重点一定是以知识学习为主的学科教育和以能力培养为主的素质教育的结合。人工智能助力下的素质教育将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成为未来主流的教育发展方向。
  其三,自我教育是个人生存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必然选择。未来的学习将成为一种自助式的方式,那么教师该如何应对挑战?
  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让他们从认识自我出发,学会提高自我效能感,拒绝被机器“饲养”。智能社会,信息流动性强,不能深入和凝固的信息会毁掉人的深度思考能力。如果一个人长期接受视频尤其是短视频带来的高兴奋体验,不仅消磨大量时间,还会使其在面对纸质书籍这种刺激略低的媒介时,难以集中注意力。伴随人工智能的普及,人的主体地位会受到威胁,对人的判断力也提出了新的考验。教师要培养学生甄别有用知识并对知识进行价值判断的能力,避免学生被碎片化信息反噬。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设定清晰的人生目标,提升自我修炼素养,研习不同理念,培养独立的人格,依靠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成熟,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图谱”,根据个人的特点及目标,规划并形成一条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反思和再认识,从而在一次次正向反馈中,更好地把握自我,充分发挥机器所不具备的能力,在复杂的人机共存环境中生存。
  虽然智能技术的发展让自我教育成为可能,但自我教育对于个人的综合学习素养如个人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甚至个人品格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那些缺乏自控力及自学能力的人,更容易陷入智能娱乐中,被技术所宰制。因此,教師在进行自我教育的同时,要将自我教育的理念和方式言传身教于学生,将“授之以渔”付诸教学实践。   其四,终身教育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也是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基础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冲击,行业的洗牌时间将越来越短,新职业层出不穷,人工智能在很多行业中可以代替人类,越来越多的人将面临失业。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远远赶不上知识更新的速度。那种“毕业后工作,一干就是一生”的老一辈工作模式已不复存在。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技术革命,想要顺应变革,不被时代所淘汰,必须不断学习,不断重塑自己。那么对于教师而言,首先要做一位终身学习者,教师不能再简单地被视为是一种职业,而是身体力行终身教育的实践者、未来学习型社会的构建者和学生未来终身教育的引领人。
  当前,我们已经见证了教育技术带来的影响,如MOOC、可汗学院等众多自适应学习平台的出现,可帮助学习者实现终身学习。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被广泛关注,未来将有更多由人工智能驱动的终身学习伙伴可以陪伴学习者进行个性化学习,无论是学生还是成年人,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学习将不再需要集中化模式,利用新科技将知识化整为零,实现“随时学习,随处学习”,让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慢慢成为一种生活习惯。终身教育是一个持续而缓慢的过程,长久的学习必将带来不断的成长。
  综上所述,四种创新教育理念合力培养出适合智能社会发展的时代新人。创造性教育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保证学习者的高效率和拥有高浓度创造力方面的心态,为素质教育的实现奠定基础;素质教育则致力于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与学科教育的融合,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自我教育通过对自主学习的掌握,为终身教育提供条件保障和外力支持。以上三种教育理念最终是为了实现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一种长久的、渗透式的教育模式,是个人不断更新自我知识储备,实现长足发展而不被社会边缘化的必然选择。人工智能时代,人才的培养需要多种教育模式并行,这必将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作为教师,要以开放的学习心态,努力提升自我,并借助人工智能,从上述四种教育形式中实现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
  (二)具备技术和知识的双向学习能力——教师个人能力的现实要求
  “知识图谱”和“人机协同”等人工智能技术无疑可以助力教师的教学工作,然而,对于同样的教育产品,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这与使用者的熟练程度息息相关。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不仅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拓宽思维和提升智识水平,还要与时代接轨,具有技术和知识的双向学习能力。教师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完善“知识图谱”并提升教学质量;通过对技术的学习,提高教学的效率。
  一方面,教师要重视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学习,因为任何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对技术的掌握度也必须引起使用者的足够重视。就教育领域而言,杜威就曾注意到教育技术的重要性,认为教师“不仅需要所教学科的知识,而且需要教育技术性的知识”[4]。不懂新技术或不能熟练应用新技术的教师注定会被边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要学习并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熟练应用人工智能,并做好教学数据线下的收集及人工智能技术使用的直接反馈,促进人工智能教育软件的更新和升级,提升“人机协同”的适用性,让人工智能教师更加人性化并更好地辅佐教师教学。人工智能对教师而言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分担教师的教学压力,不会使用则有可能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但需要注意的是,取代教师的并不是人工智能,而是那些熟练使用人工智能的教师。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时代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人工智能支持下,未来教师的角色将发生极大变化,教师知识性的教学角色将变为“人机协同”的新模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对知识的学习可以松懈。学生利用“知识图谱”和人工智能教师完成课前预习,其数据将直接反馈给教师,因此教师有可能面对的情况是,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听课之前就已经很好地完成了新知识的学习,或者一个班的不同学生预习知识的程度存在极大的差别,那么该如何缩小学生间存在的知识差别,如何创新知识进行授课,如何从不同侧面来诠释知识,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这将对教师教学提出极大的挑战。
  学生越来越熟练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进行自我学习和提升,将倒逼教师深度反思和自修,并在教师学科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方面提出更大挑战。教师需要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并不断更新自我认知的知识库,才能在指引学生学习的同时,完善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落地应用,在知识传授和推进人工智能技术方面获得同步进步。一位优秀教师应该成为教育数据的收集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育目的的实现者、教学方法的探索者和教育成果的创造者。
  (三)坚持“教书”与“育人”同步进行——唤醒教育的价值回归
  教育的主体是人,这是由教育的本质决定的。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受教育者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也是教育价值得以实现的必然要求。因此,在智能社会,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教师更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将“育人”落到实处。
  其一,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人工智能时代的特点决定了这个时代的教育理念:重视主体的体验。这就要求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此外,“价值不是一个先验范畴,不是一种既定的存在,而是一个属人的范畴,是随着劳动创造人而出现的区别于一般事实性存在的意义”[5]。人有价值优先性,所以以人为本,才是教育的本质,才可以實现教育价值。“以人为本”要求教育活动应该以顺应主体的思想、人格、身心等多方面的发展为前提。从尊重主体、顺应主体的角度来实现教育价值。“人不仅是一种自然的、事实的存在物,更是一种价值的存在。”[6]因此,教育活动应该以重视学生的发展为前提,在“以人为本”的要求下,使学生从自然人过渡到社会人,实现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其二,关注学生的个体意识。
  教师要立足马克思的理论高度,关注“现实的人”[7]。虽然基于算法的大数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做到比人更了解人,但是人工智能不可能被赋予人类的情感。因此,不能用机器的思路将人的意识数据化,人的意识更不能用“算法”来计算。要“把意识看做是有生命的个人”[8],教师就要帮助学生认识到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辩证统一。从自主出发,保持自我与社会成员之间的合作、协调等关系,利用智能时代的数据资源,实现个人与社会的时代融合。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实践应该从对于主体生存的考察过渡到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共存与发展的主题上来,帮助学生完成教育的自我实践,做到实践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从工具理性迈向价值理性,增强人文关怀和情感共鸣。   其三,将“教书”与“育人”同步进行。
  “育人”不仅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教育的最高价值体现,人工智能时代更应该呼唤教育目的的回归。人工智能为教师的特质发展指明方向,赋予教师作为教学主体的不可替代性。教师的作用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投入情感和思想,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塑造其内在品格和外在品行,引导他们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更好地成为自己。
  教师不仅是教学的实践者,也是学生成长的守护者。教师的使命是教与育,并在其教与育的过程中推动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可感”到“可知”。①智能社会,教师将从知识的传播者,变为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者、学生学习的督促者、学生技术使用的指导顾问、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者、线下数据的收集与反馈者等角色。教师将充分利用“知识图谱”的“助教”功能,将教学模式从“知识主导”过渡到“人机协同”。
  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教师要成为真正的“传道受业解惑者”,将“育人”落到实处,让教育得以成人。教师应具备危机意识和教改意识,创新教学理念,实现由标准化走向非标准化的教学跨越,还要思考如何提高教师角色的不可替代性,思考如何利用技术推动教育进步和促进教育公平,思考未来教育的可能,以及思考如何培养人工智能时代所需人才等问题。合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带给教育的正向价值影响,以人为本,回归人性本真,回归教育本真,让教育最终将落脚点放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将人工智能教育带来的挑战变为改革传统教育、创新未来教育的机遇。
  四、结语
  每一次教育革命归根结底都来源于技术的变革。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一种具体的技术,对于教育价值实现的促进,注定它会融入到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然而,无论是历史经验或是现实的技术体验都揭示着这样一个事实:事物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当前阶段,由于“人工智能”概念过热,再加上市场受到“教育巨头进入”“大额融资”等事件的刺激,人工智能教育存在一定的炒作现象。从技术层面看,教育数据难以统一收集和人工智能技术难以突破成为现阶段人工智能教育发展及应用的技术瓶颈;从教育公平层面看,人工智能技术促进了教育公平,但由于技术水平本身存在差异,也有可能会强化教育的“马太效应”,导致更严重的教育不公现象。因此,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应该思考如何利用技术推动教育进步,促进教育公平。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客体,重构人性化的教育体系,从而回归教育本真,实现从实然的人工智能教育走向应然的教育人工智能。这不仅仅是技术的单纯性渗透,也是价值理念、个人情感等多方面的融合。
  注释:
  ①“知识从可感到可知”一说来自柏拉图的“四线段”。柏拉图认为,把一条直线分割成两个不相等的部分,然后再把每一部分按同样比例分割,部分代表可感和可知的序列,比例代表它们相对的清晰和模糊的程度。这样,认识就具有了四种形式,两种关于可感领域,两种关于可知领域。按照它们清晰程度之别,分别叫做幻想、信念、数学知识和理性知识。前两种属于意见,后两种属于知识。柏拉图认为,幻想是个人心中的想象或印象,一个可感对象对不同人的显现可能是不同的,因此,他认为诗歌和文艺属于此类。信念是可感事物的共同知觉,柏拉图承认信念属于真判断,但仍把它排除在知识之外,他认为物理学可以化为这一类。数学是比较低级的知识,柏拉图说“它介乎意见和理智之间”。纯理性的知识是纯粹的知识,哲学属于这种知识。文中知识从“可感”到“可知”,指的是对知识的认知从低级到高级、从表象到深层、从课本到生活、从现象世界到真理世界的过程。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确保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11-01.
  [2]王文革.人工智能关我什么事[M].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20:97.
  [3]ARNOLDKE,PISTILLIMD.CourseSignalsatPurdue:UsingLearningAnalyticstoIncreaseStudentSuccess[C]//Proceedingsofthe2n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LearningAnalyticsandKnowledge.Vancouver,BC:ACM,2012.
  [4]杜威.我們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24.
  [5][6]孙伟平.价值哲学方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15,117.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5.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5.
  (责任编辑 黄铭钊)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解产出优质教学的大学教师拥有何种教学哲学,本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选取来自不同大学的7位优秀教师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分析访谈资料发现,优秀教师在教学哲学上存在相通之处:教学职能定位从职业走向“育人”;教学内容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追求知识的“背后”;构建“师生共同体”的教学主体结构;教学方法走向“对话”;在教科管的冲突下坚持优质教学。教师个人教学哲学的构建对其指导与改进教学、促进大学优质教
期刊
摘 要:深圳特区建立以来,高等教育经历了开创期(1980-1991)、探索期(1992-2009)和腾飞期(2010年以来)三个历史阶段,构建了以一批高水平大学为载体的城市高等教育新体系,创造了城市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新典范。深圳40年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可归纳为:政府重视,不惜代价;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善借外力,开放包容。深圳高等教育至今仍然是特区发展中的“短板”,今后应从跨越式发展向高质
期刊
摘 要:女性在高等教育阶段甚至是就读博士的比例在不断攀升,但关于女性读博的体验却缺乏严谨的实证考察。借鉴满意度与学术职业社会化理论,基于《自然》杂志2019年对全球在读博士生的调查数据,本研究试图通过满意度的视角考察女性读博的压力问题。研究发现,女性读博的满意度显著低于男性,该差距在中国同样也显著。而导致读博满意度性别差异的最主要因素依次是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师生互动、读博动机。进一步分析发现,女博
期刊
摘 要:研发资源及其相关制度是研究型大学特别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必要条件。同国外一流大学的普遍情况相比较,可以明确国内研究型大学在相关条件上存在的问题与可改善之处。通过对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国内研究型大学一线科研人员的半结构化访谈,运用编码分析方法提出和阐释了当前中国研究型大学研发资源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研发制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研发基础性经费占比较低,科研项目资源分配存在不公平现象,管
期刊
摘 要:相异于高等教育学的分析进路,美国科学史学家威廉·克拉克从政治学等跨学科视角出发,借用“治理术”等理论工具,认为德国现代大学学术体制是在政府与市场导致的学术行为方式的变迁中所建构。大学学者学术资格的确认必须满足系列官僚化或理性化的标准与市场对某种劳动的偏好。政府借助于一系列的学术与知识小工具——目录、图标、表格、报告、问卷、卷宗、档案等等构造了现代大学学术体制的权力形式,现代大学学术体制的塑
期刊
摘要: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问题历来是高等教育哲学中讨论的重要课题,而课程设置是体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质量及比重的基石。通过对美国哥伦比亚密苏里大学艺术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分析与归纳,深入探讨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并重的美国艺术教育理念,以期在中国社会快速变化,高等教育高度扩张的今天,对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有所启示,更好地面向国际与未来。  关键词:专业教育;通识教育;艺术教育;课程设置  广
期刊
摘 要:美国文理学院使命“漂移”具体表现为:文理学院加强专业教育、开展职业技能教学、增设研究生教育、拓宽经费来源渠道等。基于新制度主义学派合法性机制的视角,其使命“漂移”的成因主要源于三个方面:政府相关法案的出台为文理学院的转型施加了压力,同时也提供了法律层面的保障;追求专业化学习和高深研究的社会观念已深入人心,这能够推动文理学院变革来策应社会的不同需求;知识经济和利益至上的文化氛围也潜移默化地影
期刊
摘 要:海外分校作为跨境高等教育的重要实践形式之一,推动了全球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跨境流动。莫纳什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作为国际分校中的佼佼者,在22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有效地协调了各方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保证了引入的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在本土的良性运转,呈现出共治与融合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适应输入国政府规制以获取合法身份,迁移母体高校质量保障机制以保证声誉,坚持学术本位以维护大学
期刊
摘要:师门组会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载体,然而目前人文社科类博士研究生的组会发言积极性不高,组会的功能未能有效发挥。借鉴计划行为理论,利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发现人文社科博士研究生组会发言意愿受到“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方面的影响,“发言体验”通过影响“态度”进而影响“发言行为”。导师应平衡自由与约束,在准备环节提高契约的效能,在组会现场提供宽松自由的交流氛围,采用差别化
期刊
摘 要:基于2012、2013、2015年三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混合截面数据,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等教育对我国社会阶层流动的作用以及高等教育和城乡差距、地区差异的交互作用对社会阶层流动的影响。结果显示:接受高等教育者阶层向上流动概率远大于未接受高等教育者;乡村人口阶层向上流动概率大于城镇人口,中西部地区人口阶层向上流动概率大于东部地区人口;高等教育加大了弱势群体阶层向上流动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