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具有日常口语交际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个教学目标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新要求。然而在农村,很多同学由于环境因素,缺少锻炼的机会,有的胆子小不想说,有的甚至不敢说。
要让同学们开口说话,就必须充分激发大家的兴趣,让大家树立自信心,大胆地说,自由地说。通过这几年口语教学实践,结合农村学校学生的特点,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强调目的,明确意义
在思想上,同学们要明白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同学们都有自己的主见,教师单纯的说教无法使大家产生交流的欲望,让同学们进行抽象的表达更是难上加难,但我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逐步引导。如:上课前三分钟,让同学们说说生活中的趣事;课后找老师谈心,让大家有目的地进行口语交际。
二、创设情境,激发交际兴趣
我常常在课内外创设各种交际情境,让同学们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例如在口语交际活动课——“我是小小推销员”中,课前我带同学们逛商店,让大家留意买卖双方的对话内容,搜集一些推销商品的知识、故事。每个同学选择一件商品,并把教室的一角布置成一个小商店。接着,先让同学轮流介绍各自搜集到的关于商品推销的知识、故事等。然后,我给大家播放一段推销商品的录像,让同学们边看边想:推销商品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通过我的引导,大家明白了:推销商品时要详细介绍商品的特点、性能,应根据顾客的需要进行讲解,让顾客品尝或试用,表述要清楚流畅、形象生动,态度要亲切、自然。
这种语言实践课,能激活同学们的思维,丰富说话的表情,激发大家的交际兴趣。
三、结合活动,培养交际意识
据了解,城市的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普遍比农村强。主要原因是城市推普工作搞得好,以及外来人口多,很多场合需用普通话交流。而农村在这方面则截然相反。为此,我结合学校的实际,把推普工作做到班里,创设一种以说普通话为荣的环境。鼓励学生不论上课发言,还是课后交流,一律使用普通话,这就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锻炼的机会。
四、挖掘资源,提升交际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不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点石成金的方法,培养交际的兴趣,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升。小学语文教材重视口语交际训练,从一年级起,教材中就有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课文,这些都是口语交际的素材。所以,在平时的阅读和习作教学中应渗透口语交际的训练内容。
1.在口头作文中训练。在习作教学中,我首先让同学们口头作文,指导大家就某个题目有条理、流利地讲述。
2.在演示中训练。演示直观形象,让同学们边演示边解说,培养大家口头表达的条理性。如教学《鲸》一课时,我让同学们把自己看成鲸鱼,边演示边解说。首先各小组的成员轮流演示,然后各小组推选代表上台演示。通过这样的演示活动,同学们加深对鲸鱼的了解,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提高素养,训练交际礼仪
俗话说:“问路不施礼,多走二十里。”农村的民风纯朴,人们说话经常带口头禅。同学们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耳濡目染,与人交流时很容易带口头禅。因此,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说话要避免使用口头禅,必须在思想上认识到礼貌用语的重要性,“文明礼貌”是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基本要求,也是口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的内涵所在。所以,口语交际还应重视提高同学们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大家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总之,口语的培养是一个人一生都应该进行的,口语交际能力也是一个人一生所应具备的能力,而农村学校的口语训练更是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利用语文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同学们的口语交际能力,鼓励大家从小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大家成为一个能说会道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要让同学们开口说话,就必须充分激发大家的兴趣,让大家树立自信心,大胆地说,自由地说。通过这几年口语教学实践,结合农村学校学生的特点,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强调目的,明确意义
在思想上,同学们要明白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同学们都有自己的主见,教师单纯的说教无法使大家产生交流的欲望,让同学们进行抽象的表达更是难上加难,但我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逐步引导。如:上课前三分钟,让同学们说说生活中的趣事;课后找老师谈心,让大家有目的地进行口语交际。
二、创设情境,激发交际兴趣
我常常在课内外创设各种交际情境,让同学们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例如在口语交际活动课——“我是小小推销员”中,课前我带同学们逛商店,让大家留意买卖双方的对话内容,搜集一些推销商品的知识、故事。每个同学选择一件商品,并把教室的一角布置成一个小商店。接着,先让同学轮流介绍各自搜集到的关于商品推销的知识、故事等。然后,我给大家播放一段推销商品的录像,让同学们边看边想:推销商品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通过我的引导,大家明白了:推销商品时要详细介绍商品的特点、性能,应根据顾客的需要进行讲解,让顾客品尝或试用,表述要清楚流畅、形象生动,态度要亲切、自然。
这种语言实践课,能激活同学们的思维,丰富说话的表情,激发大家的交际兴趣。
三、结合活动,培养交际意识
据了解,城市的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普遍比农村强。主要原因是城市推普工作搞得好,以及外来人口多,很多场合需用普通话交流。而农村在这方面则截然相反。为此,我结合学校的实际,把推普工作做到班里,创设一种以说普通话为荣的环境。鼓励学生不论上课发言,还是课后交流,一律使用普通话,这就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锻炼的机会。
四、挖掘资源,提升交际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不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点石成金的方法,培养交际的兴趣,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升。小学语文教材重视口语交际训练,从一年级起,教材中就有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课文,这些都是口语交际的素材。所以,在平时的阅读和习作教学中应渗透口语交际的训练内容。
1.在口头作文中训练。在习作教学中,我首先让同学们口头作文,指导大家就某个题目有条理、流利地讲述。
2.在演示中训练。演示直观形象,让同学们边演示边解说,培养大家口头表达的条理性。如教学《鲸》一课时,我让同学们把自己看成鲸鱼,边演示边解说。首先各小组的成员轮流演示,然后各小组推选代表上台演示。通过这样的演示活动,同学们加深对鲸鱼的了解,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提高素养,训练交际礼仪
俗话说:“问路不施礼,多走二十里。”农村的民风纯朴,人们说话经常带口头禅。同学们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耳濡目染,与人交流时很容易带口头禅。因此,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说话要避免使用口头禅,必须在思想上认识到礼貌用语的重要性,“文明礼貌”是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基本要求,也是口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的内涵所在。所以,口语交际还应重视提高同学们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大家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总之,口语的培养是一个人一生都应该进行的,口语交际能力也是一个人一生所应具备的能力,而农村学校的口语训练更是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利用语文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同学们的口语交际能力,鼓励大家从小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大家成为一个能说会道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