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生活观念转变、青少年体质健康连续下降及体育课程自身因素,创新体育教学方法具有现实紧迫性。通过对制约体育教学的内外因素分析,提出应当树立实用有效的理念,开展有针对性、多样化、标准化的体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中学体育 教学方法 创新研究
一、创新中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一)生活观念转变,体育课程获得更多关注
随着全民健身各项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变化,体育运动走进大街小巷。强健的体魄是生存的根本,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体育课程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在中学教学中,对体育的关注度逐渐提升,需要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
(二)青少年体质健康连续下降,需要发挥体育课程的教育引导作用
面对竞争激烈的环境,学生的学习压力与日俱增,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室内学习,形成了“以静为主”的生活习惯,从而忽视了体育锻炼的必要性。这导致许多学生的耐力、柔韧性、肺活量等身体机能连续下降,从个人角度来看对学生的成长生活有着不利的影响,从国家角度来看也会影响我国人力资源强国的发展目标。因此,提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是必要的,创新体育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三)因地制宜,需要保证体育课程形式多样化
农村学校体育设施较为落后,如何让课程丰富多彩,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由自身着手显得尤为重要。过去的被动式教学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学生,他们是有独立思想、有青春活力的一代,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针对不同的环境、条件、群体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四)体育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科,需要不断地完善
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积极性,达到教学目标有重要作用。教学离不开理论知识传达基本的健身常识,确保学生有目的、有节奏的提高身体素质。同时,体育的特殊性也使得其必须与实践相结合,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更要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掌握、感受正确的体育锻炼方式、行为,才能让体育活动实现其价值。
二、制约中学体育教学的因素
(一)内在因素
1、学生对体育运动积极性不高
居住环境的改善、生活方式的转变,限制了学生的生活空间,改变了学生的生活方式。同时交通日益便捷,使得学生出行更加节省体力,减少了对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自然刺激。手机游戏相比体育活动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校园中课余也不乏低头族。
2、教学方式陈旧
碍于自身及条件限制,部分老教师观念上因循守旧,工作中创新意识不强,对新事物的学习没有跟上学生的步伐。或者年轻教师因经验不足无法创新,导致课堂学习枯燥乏味。由此产生沟通不畅的情况,也影响了学生对体育学习和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二)外在因素
1、课程内容安排不足
中学体育教学包括理论和实践,如果任课老师不能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时间,一方面会阻碍学生体育技能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正确认识,导致偏重理论知识或实践的现象。此外,学校对体育课程也应当合理安排,在保证文化课学习的同时,也应当确保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机会,培养全方位发展的人才。
2、竞技化一体化教学制约学生发展
竞技体育在生活中备受关注,但在体育教学中竞技化是不利于课程学习的。过于强调体育的应试作用,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也不利于对体育课程的全面学习。体育课程作为升学考试的组成部分,不仅需要对体育技能的学习,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此外,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个性,盲目追求整齐划一,对个体学习感受的重视,注重学习的过程更为关键。
3、设施条件制约
一些学生把没有足够的体育设施作为不喜欢体育课的一个因素。同时体育设施无法满足学生需要也是制约农村学校体育课程开展不可回避的因素。尽管政府规定了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配备标准,但实际执行中却相差甚大,特别是农村地区学校存在较大差距。
三、中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
(一)实用有效性
中学体育教学方法应当具备实用有效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注重将知识学习和兴趣培养相结合,避免填鸭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在掌握体育技能、完成学业课程的同时,提升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习惯和健康第一的理念。
(二)针对性教学
立足本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学校的条件设施,把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合理开展教学活动,并做好教学设计和课前准备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每一堂课。学校对于课程的安排也应当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学生成长的规律,将体育活动与文化活动相结合,注重各学科间的整体性,正视体育教学对思想道德及文化素养的作用。学生在学习体育课程上也可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未来规划,选择各类选修课程。
(三)形式多样化
走出单一模式的束缚,将各种教学模式综合利用,或侧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或侧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育。在课堂上注重师生互动,由被动说教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学习。在教学方法上,引用科技手段增加学习趣味性,例如通过多媒体观看比賽,同时讲解该项体育活动中的规则、方式等,将知识更加直观地展示给学生。
四、结语
创新中学体育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教师应当树立实用有效理念,确保体育课程有针对性、多样化和标准化,从思想到行动上以学生为本,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积极愉快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郑贺.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体育科技.2002.(07).
【2】吕贤清.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2).
作者简介:杨志民(1967——)男,汉族,安徽亳州人,中学一级职称,单位:亳州市谯城区十八里中学
【关键词】:中学体育 教学方法 创新研究
一、创新中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一)生活观念转变,体育课程获得更多关注
随着全民健身各项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变化,体育运动走进大街小巷。强健的体魄是生存的根本,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体育课程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在中学教学中,对体育的关注度逐渐提升,需要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
(二)青少年体质健康连续下降,需要发挥体育课程的教育引导作用
面对竞争激烈的环境,学生的学习压力与日俱增,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室内学习,形成了“以静为主”的生活习惯,从而忽视了体育锻炼的必要性。这导致许多学生的耐力、柔韧性、肺活量等身体机能连续下降,从个人角度来看对学生的成长生活有着不利的影响,从国家角度来看也会影响我国人力资源强国的发展目标。因此,提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是必要的,创新体育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三)因地制宜,需要保证体育课程形式多样化
农村学校体育设施较为落后,如何让课程丰富多彩,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由自身着手显得尤为重要。过去的被动式教学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学生,他们是有独立思想、有青春活力的一代,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针对不同的环境、条件、群体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四)体育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科,需要不断地完善
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积极性,达到教学目标有重要作用。教学离不开理论知识传达基本的健身常识,确保学生有目的、有节奏的提高身体素质。同时,体育的特殊性也使得其必须与实践相结合,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更要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掌握、感受正确的体育锻炼方式、行为,才能让体育活动实现其价值。
二、制约中学体育教学的因素
(一)内在因素
1、学生对体育运动积极性不高
居住环境的改善、生活方式的转变,限制了学生的生活空间,改变了学生的生活方式。同时交通日益便捷,使得学生出行更加节省体力,减少了对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自然刺激。手机游戏相比体育活动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校园中课余也不乏低头族。
2、教学方式陈旧
碍于自身及条件限制,部分老教师观念上因循守旧,工作中创新意识不强,对新事物的学习没有跟上学生的步伐。或者年轻教师因经验不足无法创新,导致课堂学习枯燥乏味。由此产生沟通不畅的情况,也影响了学生对体育学习和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二)外在因素
1、课程内容安排不足
中学体育教学包括理论和实践,如果任课老师不能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时间,一方面会阻碍学生体育技能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正确认识,导致偏重理论知识或实践的现象。此外,学校对体育课程也应当合理安排,在保证文化课学习的同时,也应当确保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机会,培养全方位发展的人才。
2、竞技化一体化教学制约学生发展
竞技体育在生活中备受关注,但在体育教学中竞技化是不利于课程学习的。过于强调体育的应试作用,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也不利于对体育课程的全面学习。体育课程作为升学考试的组成部分,不仅需要对体育技能的学习,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此外,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个性,盲目追求整齐划一,对个体学习感受的重视,注重学习的过程更为关键。
3、设施条件制约
一些学生把没有足够的体育设施作为不喜欢体育课的一个因素。同时体育设施无法满足学生需要也是制约农村学校体育课程开展不可回避的因素。尽管政府规定了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配备标准,但实际执行中却相差甚大,特别是农村地区学校存在较大差距。
三、中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
(一)实用有效性
中学体育教学方法应当具备实用有效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注重将知识学习和兴趣培养相结合,避免填鸭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在掌握体育技能、完成学业课程的同时,提升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习惯和健康第一的理念。
(二)针对性教学
立足本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学校的条件设施,把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合理开展教学活动,并做好教学设计和课前准备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每一堂课。学校对于课程的安排也应当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学生成长的规律,将体育活动与文化活动相结合,注重各学科间的整体性,正视体育教学对思想道德及文化素养的作用。学生在学习体育课程上也可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未来规划,选择各类选修课程。
(三)形式多样化
走出单一模式的束缚,将各种教学模式综合利用,或侧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或侧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育。在课堂上注重师生互动,由被动说教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学习。在教学方法上,引用科技手段增加学习趣味性,例如通过多媒体观看比賽,同时讲解该项体育活动中的规则、方式等,将知识更加直观地展示给学生。
四、结语
创新中学体育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教师应当树立实用有效理念,确保体育课程有针对性、多样化和标准化,从思想到行动上以学生为本,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积极愉快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郑贺.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体育科技.2002.(07).
【2】吕贤清.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2).
作者简介:杨志民(1967——)男,汉族,安徽亳州人,中学一级职称,单位:亳州市谯城区十八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