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节作为一种舶来品,已走过十几个年头,从曾今的几个音乐节到如今的上百个音乐节,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状态。虽然国内音乐节数量急剧上升,但是音乐节的质量除了几个知名音乐节以外大都是粗制滥造。针对这种现状,本文着重以中国音乐节的开山鼻祖—迷笛音乐节为例探析国内户外音乐节的发展策略,希望为未来的音乐节提供一些借鉴,以推动我国音乐节产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音乐节 迷笛 发展策略
户外音乐节不同于传统的音乐会与演唱会,而在于一个“节”字,它不仅是一次音乐的饕餮盛宴,更是一次节日的狂欢。近年来,我国户外音乐节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态势,2012年全国音乐节共举办了89次,持续233天,与2011年相比,同比增长28.99%,增加了20个音乐节,并且举办地点从东部发达地区迅速向全国范围扩展。①虽然音乐节的数量急剧上涨,但是从口碑和商业成功两大因素考量,国内户外音乐节能够榜上有名的屈指可数。在众多音乐节中,迷笛音乐节称得上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品牌音乐节,它被称为中国的伍德斯托克,是中国户外音乐节的先驱者,影响着中国户外音乐节的发展轨迹。每年的迷笛音乐节的观众人数都在上万甚至几十万人次,同时它也是国内外媒体报道最多的音乐节,并且迷笛音乐节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几个盈利的音乐节之一。因此,本文主要以迷笛音乐节为例来谈谈户外音乐节的发展策略,为国内户外音乐节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一、精良的演出制作
精良的演出制作主要包括专业的制作团队、演出队伍的选择、硬件设施和舞台管理等,这是音乐节成功的最基本保障。迷笛音乐节起源于迷笛音乐学校的一次教学成果的展示,多年来迷笛音乐学校为迷笛音乐节输送了大量人才,学校人才资源是其强有力的后盾。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迷笛音乐节拥有专业的策划团队,还注重输入新鲜的血液,不仅从自己学校输出人才,还加强与其他优秀人员及团队的合作,从主题策划到营销宣传,每一次都能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其次是演出队伍的选择,迷笛一直坚持原创和真实,面临音乐节内容同质化严重的问题,迷笛主要通过加强学校乐队的培养,不断提高其音乐素养及原创能力。然后就是硬件设施和舞台管理上,在2003年免费演出的时候,迷笛就坚持演出设备从灯光到音响,采用大型商业演出的标准,力求赢得好的口碑。随着演出规模的逐步拓展,迷笛仍然坚持高水准的演出制作,设备逐年升级,力求声场效果使人觉得物超所值。而在舞台管理上,邀请的是具有丰富舞台管理经验,以及可以在技术上把握整体声场效果,并处理各种演出的技术类突发事件的专业人才操刀,这样不仅有效保障了音乐的品质,还能给乐迷们一次视觉盛宴。
二、多元化的现场乐队
在演出队伍选择上,迷笛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注重原创与真实,这保证了音乐节的演出质量。为了满足人们对音乐节的休闲娱乐消费需求的不断提升,迷笛音乐节主要通过现场乐队多元化建设来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在演出乐队建设上,主要分为三类,包括是草根乐队、明星乐队及外国明星乐队。第一,邀请热爱音乐及坚持原创的草根乐队。草根乐队给整个音乐节带来的是最质朴与本真的表演,这对观众们来说是一次音乐的洗礼;第二,邀请明星乐队,诸如苏打绿、唐舞台及摇滚歌手崔健、谢天笑、郑钧等大牌,他们本身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与号召力,这对音乐节的前期宣传有很大的作用。就当下音乐节消费而言,真正热爱音乐的观众并不多,大多数仅是凑热闹,大打明星牌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保证音乐节成功的;第三,邀请外国明星乐队。外国明星乐队对于真正热爱摇滚乐、热爱音乐的一部分乐迷来说是相当具有吸引力的。摇滚乐最早起源于国外,国外的摇滚乐也一直是中国摇滚乐迷追捧的对象,并且鉴于最初的迷笛情结——中国的伍德斯托克,乐迷们对迷笛音乐节是具有期待的——能够有原生态的摇滚乐的出现,因此邀请外国明星乐队是音乐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除在演出乐队建设上,迷笛还致力于各种风格乐队的构建。在迷笛音乐节上,为了满足喜爱不同音乐风格的观众,除去主舞台演出,还搭建了各种小舞场,根据乐队的风格来做出合理的安排,例如有小清新的民谣风格专场,口味较浓的重金属风格专场,还有忧郁的哥特风专场等等,总有一种是观众喜欢的。
三、合理的票价及配套服务
按照国际惯例,大型音乐节的套票价格一般只占居民月收入的6.7%,而中国音乐节的总体票价还处在一个较高水平,这对音乐节的发展其实是不利的。在票价制定上,迷笛音乐节与国内大多数高票价策略走的是截然相反的道路,始终坚持低票价策略,迷笛音乐节单靠门票收入就能实现盈利却是其他音乐节不能想象的。坚持低票价策略源自其精准的消费者定位,迷笛音乐节的消费者定位为18-30岁的年轻人,而作为这类消费群的主力军大多数是学生群体,他们往往热衷参加这类音乐节,既可以享受音乐,又可以交到朋友,但是他们收入又有限。因此迷笛一直坚持低票价,并且还开设了学生票和团购票渠道。如在2013年上海迷笛音乐节门票全额票价也仅分为100元单日票和280元三日票两档,这对学生群体来说是可以接受的价格。这不仅为迷笛培养了大批铁杆粉丝,还赢得了极好的口碑。
细致的服务也是迷笛成功的关键。迷笛音乐节现场内不仅有价格低廉的各种软饮及快餐,还有成排的移动厕所,并且还为提前赶到的乐迷提供开阔的露营场所。这些细致的服务看似无关紧要,但实际上会为音乐节带来不同的效果。例如2005年的格根塔拉草原音乐节,由于准备的仓促和举办经验不足,使得蜂拥而至的观众住宿和吃饭成了很大问题,当地的羊肉串卖到十元钱一串,很多人只吃方便面啃面包,更谈不上现场可以给手机电脑充电,很多人与外界失去了联系,即时发稿更成了妄想。②本来是一次狂欢与享受,结果却成了恶魔般的回忆。而迷笛音乐节对配套服务相当看重,尤其近年来开始开放露营区域,更为乐迷享受狂欢提供了便利,这些周到的考虑解除了观众的后顾之忧,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节中,感受音乐节的轻松与快乐。 四、自由氛围的营造
迷笛的核心是摇滚,所谓摇滚精神就是要追求真实,不加掩饰,强调表现自己的想法与欲望,对崇高自由的一种追求。就如伍德斯托克的故事,是一群天真的理想主义者,在战争与暴力漫天烽火中,建立一个“爱与和平”的音乐乌托邦。而迷笛音乐节作为中国的伍德斯托克,它一直努力追求的不仅是音乐还包括一种自由的氛围。迷笛创始人张帆曾分析道:“在这个日益紧张的商业社会,忙碌、麻木、冷漠成为一种常态,表达态度的人很少,人们的自我表现欲望被压抑,需要一个宣泄的平台。虽然世界杯、演唱会也能成为狂欢宣泄的场合,但是点亮现场的是明星,观众处于仰视的状态。事实上,观众也需要表现自己,也需要展示自己的存在和个性。迷笛不是一个以明星为焦点的音乐节,而是一个以观众为主角的节日,这种氛围正是迷笛的卖点。”③
为了营造这种自由的氛围,迷笛音乐节在对待商业化的态度上有自己一贯的主张:不规避商业化但是也不过度商业化,不接受冠名,在选择广告赞助商的时候只接受与自己有相同理念的企业。例如当年可口可乐公司在与迷笛音乐节谈赞助的时候,因可口可乐公司坚持要在现场插入广告伞而迷笛认为这会影响到音乐节的纯净氛围,而最终选择放弃与其合作。在与赞助商合作时,迷笛音乐节强调内容的原生性,即合理将赞助商融入到整个氛围里,让其成为音乐节狂欢的一部分内容。例如2006年Lee牛仔裤首次赞助迷笛音乐节,即与音乐节现场举办了全国首创的Lee Tent活动,将Lee Tent分为造型区、涂鸦区、DJ区和休息区五个区域,将赞助商活动作为音乐节狂欢活动的一部分,以提高消费者的接受度。迷笛音乐节始终强调的是音乐节自由氛围的营造,把音乐节打造成对消费者而言是一次狂欢,是一次节日的度假,这也是迷笛音乐节一直坚持的核心理念。
五、表面混乱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迷笛音乐节成功的重要保障,而迷笛音乐节管理从表面看来似乎是混乱的,第一,迷笛音乐节的管理团队平时是散乱的,没有固定的职位分工,平时他们都是学校里的教职人员,各自做着自己的工作,一旦需要准备音乐节的工作,这批人员迅速集合。经过多年的历练,这批人员不但具有丰富的演出制作经验,还拥有团结协作的默契。对迷笛而言,这既能够发挥其人员各自所长,又达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第二,迷笛音乐节的现场管理主要依赖观众的自律。在迷笛音乐节实行观众自我约束的弹性管理时,国内很多业内专家并不看好,纷纷表示在大型音乐节演出上,依赖观众自我管理是一种妄想。然而事实上,多年来迷笛音乐节上几乎没有发生过任何安全事故及暴力事件。从2006年开始,迷笛音乐节实行统一票制,所有场地对买票进场的观众开放。迷笛的这种放手,是对观众的信任,是尊重观众的自由。这种放羊般的现场管理方式使得整个音乐节氛围更轻松活跃,大大增强了观众的音乐体验效果,也为迷笛音乐节赢得了更好的口碑。
六、契合时代潮流的主题
迷笛音乐节是一个有良心的音乐节,它不单纯仅是强调音乐的狂欢,还强调对社会的责任,它致力于举办具有文化内涵与思想深度的音乐节。迷笛音乐节注重公益活动,每年它都致力于通过音乐节的主题和口号启迪、鼓舞中国年轻人的思想和行动。迷笛音乐节的主题主要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关于社会、人性的感悟,例如2002年的主题为《向劳动致敬》,2004年的主题为《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2008年的主题为《宽容》;另一类是对往事的回顾与怀念,例如2006年的主题为《中国摇滚20年》,2009年的主题为《十年》,2010年10月的主题为《集结》,2013年的主题为《迷笛学校20年》;最重大的一类,几乎每隔一年都要举办一次的主题,即环保主题,例如2003年的主题为《摇滚支持动物保护》,2005年的主题为《拯救中国河流》,2007年的的主题为《绿色与和平》,2010年5月的主题为《低碳生活》,2011年的主题为《爱熊行动》,2012年的主题为《PM2.5》。每一年的主题都不一样,但是迷笛音乐节唯一不变的是对环保的热衷,它不只是喊出口号,而且环保主题始终贯穿音乐节的始终。比如2010年的主题口号为“低碳生活”,在迷笛音乐节现场,大到舞台的横幅,小到现场指导手册的内页,随处可见“低碳生活”的标语。其更是通过购买碳额度,使音乐节从耗电量、交通运输等方面,保证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一个平衡指标,并且还与环保组织C-Nature合作,进行垃圾分类,既保障了现场的环境,又利于资源的回收再利用。④迷笛音乐节的成功不仅在于它对于摇滚的忠贞及对自由的热爱,还在于它对于时代的使命感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用心去感染一代又一代年轻人。
参考文献
①道略文化产业研究中心,《2013中国户外音乐节发展研究报告》
②金燕,《大型露天摇滚音乐节可以盈利吗?—以迷笛音乐节个案分析》,《艺术评论》,2008(4)
③姜蓉、张辉,《迷笛:贩卖自由表现的氛围》,《中国经营报》,2007-5-21
④王乃竹,《从音乐节发展看唱片业盈利模式转型》,《中国外资》,2012(12)
责编:姚少宝
【关键词】音乐节 迷笛 发展策略
户外音乐节不同于传统的音乐会与演唱会,而在于一个“节”字,它不仅是一次音乐的饕餮盛宴,更是一次节日的狂欢。近年来,我国户外音乐节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态势,2012年全国音乐节共举办了89次,持续233天,与2011年相比,同比增长28.99%,增加了20个音乐节,并且举办地点从东部发达地区迅速向全国范围扩展。①虽然音乐节的数量急剧上涨,但是从口碑和商业成功两大因素考量,国内户外音乐节能够榜上有名的屈指可数。在众多音乐节中,迷笛音乐节称得上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品牌音乐节,它被称为中国的伍德斯托克,是中国户外音乐节的先驱者,影响着中国户外音乐节的发展轨迹。每年的迷笛音乐节的观众人数都在上万甚至几十万人次,同时它也是国内外媒体报道最多的音乐节,并且迷笛音乐节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几个盈利的音乐节之一。因此,本文主要以迷笛音乐节为例来谈谈户外音乐节的发展策略,为国内户外音乐节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一、精良的演出制作
精良的演出制作主要包括专业的制作团队、演出队伍的选择、硬件设施和舞台管理等,这是音乐节成功的最基本保障。迷笛音乐节起源于迷笛音乐学校的一次教学成果的展示,多年来迷笛音乐学校为迷笛音乐节输送了大量人才,学校人才资源是其强有力的后盾。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迷笛音乐节拥有专业的策划团队,还注重输入新鲜的血液,不仅从自己学校输出人才,还加强与其他优秀人员及团队的合作,从主题策划到营销宣传,每一次都能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其次是演出队伍的选择,迷笛一直坚持原创和真实,面临音乐节内容同质化严重的问题,迷笛主要通过加强学校乐队的培养,不断提高其音乐素养及原创能力。然后就是硬件设施和舞台管理上,在2003年免费演出的时候,迷笛就坚持演出设备从灯光到音响,采用大型商业演出的标准,力求赢得好的口碑。随着演出规模的逐步拓展,迷笛仍然坚持高水准的演出制作,设备逐年升级,力求声场效果使人觉得物超所值。而在舞台管理上,邀请的是具有丰富舞台管理经验,以及可以在技术上把握整体声场效果,并处理各种演出的技术类突发事件的专业人才操刀,这样不仅有效保障了音乐的品质,还能给乐迷们一次视觉盛宴。
二、多元化的现场乐队
在演出队伍选择上,迷笛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注重原创与真实,这保证了音乐节的演出质量。为了满足人们对音乐节的休闲娱乐消费需求的不断提升,迷笛音乐节主要通过现场乐队多元化建设来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在演出乐队建设上,主要分为三类,包括是草根乐队、明星乐队及外国明星乐队。第一,邀请热爱音乐及坚持原创的草根乐队。草根乐队给整个音乐节带来的是最质朴与本真的表演,这对观众们来说是一次音乐的洗礼;第二,邀请明星乐队,诸如苏打绿、唐舞台及摇滚歌手崔健、谢天笑、郑钧等大牌,他们本身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与号召力,这对音乐节的前期宣传有很大的作用。就当下音乐节消费而言,真正热爱音乐的观众并不多,大多数仅是凑热闹,大打明星牌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保证音乐节成功的;第三,邀请外国明星乐队。外国明星乐队对于真正热爱摇滚乐、热爱音乐的一部分乐迷来说是相当具有吸引力的。摇滚乐最早起源于国外,国外的摇滚乐也一直是中国摇滚乐迷追捧的对象,并且鉴于最初的迷笛情结——中国的伍德斯托克,乐迷们对迷笛音乐节是具有期待的——能够有原生态的摇滚乐的出现,因此邀请外国明星乐队是音乐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除在演出乐队建设上,迷笛还致力于各种风格乐队的构建。在迷笛音乐节上,为了满足喜爱不同音乐风格的观众,除去主舞台演出,还搭建了各种小舞场,根据乐队的风格来做出合理的安排,例如有小清新的民谣风格专场,口味较浓的重金属风格专场,还有忧郁的哥特风专场等等,总有一种是观众喜欢的。
三、合理的票价及配套服务
按照国际惯例,大型音乐节的套票价格一般只占居民月收入的6.7%,而中国音乐节的总体票价还处在一个较高水平,这对音乐节的发展其实是不利的。在票价制定上,迷笛音乐节与国内大多数高票价策略走的是截然相反的道路,始终坚持低票价策略,迷笛音乐节单靠门票收入就能实现盈利却是其他音乐节不能想象的。坚持低票价策略源自其精准的消费者定位,迷笛音乐节的消费者定位为18-30岁的年轻人,而作为这类消费群的主力军大多数是学生群体,他们往往热衷参加这类音乐节,既可以享受音乐,又可以交到朋友,但是他们收入又有限。因此迷笛一直坚持低票价,并且还开设了学生票和团购票渠道。如在2013年上海迷笛音乐节门票全额票价也仅分为100元单日票和280元三日票两档,这对学生群体来说是可以接受的价格。这不仅为迷笛培养了大批铁杆粉丝,还赢得了极好的口碑。
细致的服务也是迷笛成功的关键。迷笛音乐节现场内不仅有价格低廉的各种软饮及快餐,还有成排的移动厕所,并且还为提前赶到的乐迷提供开阔的露营场所。这些细致的服务看似无关紧要,但实际上会为音乐节带来不同的效果。例如2005年的格根塔拉草原音乐节,由于准备的仓促和举办经验不足,使得蜂拥而至的观众住宿和吃饭成了很大问题,当地的羊肉串卖到十元钱一串,很多人只吃方便面啃面包,更谈不上现场可以给手机电脑充电,很多人与外界失去了联系,即时发稿更成了妄想。②本来是一次狂欢与享受,结果却成了恶魔般的回忆。而迷笛音乐节对配套服务相当看重,尤其近年来开始开放露营区域,更为乐迷享受狂欢提供了便利,这些周到的考虑解除了观众的后顾之忧,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节中,感受音乐节的轻松与快乐。 四、自由氛围的营造
迷笛的核心是摇滚,所谓摇滚精神就是要追求真实,不加掩饰,强调表现自己的想法与欲望,对崇高自由的一种追求。就如伍德斯托克的故事,是一群天真的理想主义者,在战争与暴力漫天烽火中,建立一个“爱与和平”的音乐乌托邦。而迷笛音乐节作为中国的伍德斯托克,它一直努力追求的不仅是音乐还包括一种自由的氛围。迷笛创始人张帆曾分析道:“在这个日益紧张的商业社会,忙碌、麻木、冷漠成为一种常态,表达态度的人很少,人们的自我表现欲望被压抑,需要一个宣泄的平台。虽然世界杯、演唱会也能成为狂欢宣泄的场合,但是点亮现场的是明星,观众处于仰视的状态。事实上,观众也需要表现自己,也需要展示自己的存在和个性。迷笛不是一个以明星为焦点的音乐节,而是一个以观众为主角的节日,这种氛围正是迷笛的卖点。”③
为了营造这种自由的氛围,迷笛音乐节在对待商业化的态度上有自己一贯的主张:不规避商业化但是也不过度商业化,不接受冠名,在选择广告赞助商的时候只接受与自己有相同理念的企业。例如当年可口可乐公司在与迷笛音乐节谈赞助的时候,因可口可乐公司坚持要在现场插入广告伞而迷笛认为这会影响到音乐节的纯净氛围,而最终选择放弃与其合作。在与赞助商合作时,迷笛音乐节强调内容的原生性,即合理将赞助商融入到整个氛围里,让其成为音乐节狂欢的一部分内容。例如2006年Lee牛仔裤首次赞助迷笛音乐节,即与音乐节现场举办了全国首创的Lee Tent活动,将Lee Tent分为造型区、涂鸦区、DJ区和休息区五个区域,将赞助商活动作为音乐节狂欢活动的一部分,以提高消费者的接受度。迷笛音乐节始终强调的是音乐节自由氛围的营造,把音乐节打造成对消费者而言是一次狂欢,是一次节日的度假,这也是迷笛音乐节一直坚持的核心理念。
五、表面混乱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迷笛音乐节成功的重要保障,而迷笛音乐节管理从表面看来似乎是混乱的,第一,迷笛音乐节的管理团队平时是散乱的,没有固定的职位分工,平时他们都是学校里的教职人员,各自做着自己的工作,一旦需要准备音乐节的工作,这批人员迅速集合。经过多年的历练,这批人员不但具有丰富的演出制作经验,还拥有团结协作的默契。对迷笛而言,这既能够发挥其人员各自所长,又达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第二,迷笛音乐节的现场管理主要依赖观众的自律。在迷笛音乐节实行观众自我约束的弹性管理时,国内很多业内专家并不看好,纷纷表示在大型音乐节演出上,依赖观众自我管理是一种妄想。然而事实上,多年来迷笛音乐节上几乎没有发生过任何安全事故及暴力事件。从2006年开始,迷笛音乐节实行统一票制,所有场地对买票进场的观众开放。迷笛的这种放手,是对观众的信任,是尊重观众的自由。这种放羊般的现场管理方式使得整个音乐节氛围更轻松活跃,大大增强了观众的音乐体验效果,也为迷笛音乐节赢得了更好的口碑。
六、契合时代潮流的主题
迷笛音乐节是一个有良心的音乐节,它不单纯仅是强调音乐的狂欢,还强调对社会的责任,它致力于举办具有文化内涵与思想深度的音乐节。迷笛音乐节注重公益活动,每年它都致力于通过音乐节的主题和口号启迪、鼓舞中国年轻人的思想和行动。迷笛音乐节的主题主要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关于社会、人性的感悟,例如2002年的主题为《向劳动致敬》,2004年的主题为《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2008年的主题为《宽容》;另一类是对往事的回顾与怀念,例如2006年的主题为《中国摇滚20年》,2009年的主题为《十年》,2010年10月的主题为《集结》,2013年的主题为《迷笛学校20年》;最重大的一类,几乎每隔一年都要举办一次的主题,即环保主题,例如2003年的主题为《摇滚支持动物保护》,2005年的主题为《拯救中国河流》,2007年的的主题为《绿色与和平》,2010年5月的主题为《低碳生活》,2011年的主题为《爱熊行动》,2012年的主题为《PM2.5》。每一年的主题都不一样,但是迷笛音乐节唯一不变的是对环保的热衷,它不只是喊出口号,而且环保主题始终贯穿音乐节的始终。比如2010年的主题口号为“低碳生活”,在迷笛音乐节现场,大到舞台的横幅,小到现场指导手册的内页,随处可见“低碳生活”的标语。其更是通过购买碳额度,使音乐节从耗电量、交通运输等方面,保证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一个平衡指标,并且还与环保组织C-Nature合作,进行垃圾分类,既保障了现场的环境,又利于资源的回收再利用。④迷笛音乐节的成功不仅在于它对于摇滚的忠贞及对自由的热爱,还在于它对于时代的使命感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用心去感染一代又一代年轻人。
参考文献
①道略文化产业研究中心,《2013中国户外音乐节发展研究报告》
②金燕,《大型露天摇滚音乐节可以盈利吗?—以迷笛音乐节个案分析》,《艺术评论》,2008(4)
③姜蓉、张辉,《迷笛:贩卖自由表现的氛围》,《中国经营报》,2007-5-21
④王乃竹,《从音乐节发展看唱片业盈利模式转型》,《中国外资》,2012(12)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