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百日咳发病特点及诊断中联合呼吸道病毒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

来源 :中华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nbon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儿童百日咳的发病特点及诊断中联合呼吸道病毒检测的必要性,提高临床医生对儿童百日咳的认识,及早完善病原学诊断并规范治疗。

方法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感染门诊及住院的195例疑似百日咳患儿临床资料。

结果

195例疑似百日咳患儿均完成呼吸道分泌物百日咳鲍特菌核酸检测,其中172例同时完成呼吸道7种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A(INFA)、流感病毒B(INFB)、副流感病毒Ⅰ型(PIVⅠ)、副流感病毒Ⅱ型(PIVⅡ)、副流感病毒Ⅲ型(PIVⅢ)]直接免疫荧光检测。(1)百日咳核酸检测阳性80例(阳性率41.0%),男47例,女33例,年龄从1月龄至10岁,全部病例均有阵发性咳嗽(100.0%),伴痉挛性咳嗽50例(62.5%),咳嗽后呕吐9例(11.2%),咳嗽后青紫22例(27.5%),咳嗽后吸气性吼声13例(16.2%),伴明显呼吸困难4例(5.0%),胸X线片诊断为肺炎18例(22.5%),并发百日咳脑病1例(1.2%);(2)完成呼吸道病毒检测的172例中病毒病原阳性69例(检出阳性率40.1%),其中RSV阳性32例(18.6%),PIVⅢ阳性29例(16.8%);(3)80例百日咳核酸检测阳性病例中,66例完成了呼吸道病毒检测,阳性9例(9/66,13.6%),其中7例为PIVⅢ混合感染,临床表现为咳嗽后青紫6例,呼吸困难2例,肺部X线片诊断为肺炎3例,临床症状较普通百日咳患儿表现突出;(4)以确诊病原为分组依据,单纯百日咳组57例,RSV感染组32例,单纯PIVⅢ感染组22例,单纯百日咳组、RSV感染组、单纯PIVⅢ感染组痉挛性咳嗽分别为35例(61.4%)、7例(21.9%)、8例(36.4%),单纯百日咳组发生率高于其他2组(χ2=12.850、4.013,P<0.05),3组吸气性吼声分别为11例(19.3%)、1例(3.1%)、0例,单纯百日咳组发生率高于其他2组(χ2=4.596、4.932,P<0.05),3组呼吸困难分别为2例(3.5%)、11例(34.4%)、0例,RSV感染组发生率高于其他2组(χ2=15.654、9.487,P<0.01)。

结论

儿童百日咳并不少见,主要以未接种或未完成全程疫苗接种的小婴儿为主,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合并PIVⅢ感染可加重百日咳临床表现,早期行呼吸道分泌物百日咳鲍特菌核酸检测有助于诊断百日咳,RSV及PIVⅢ是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的主要病原,同时行呼吸道病毒检测有利于鉴别诊断,指导用药。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探索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对双节段非相邻脊髓压迫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多次重复移植是否更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方法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0只,数字随机分为对照组、单次移植组和重复移植组。通过硬膜外置入2F Fogarty球囊导管建立双节段非相邻脊髓压迫模型。在减压后第1天,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6×106个以3次分剂量(间隔3 d)和1次总剂量分别通过耳缘静脉移植入动物体内,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磷酸盐缓
目的建立并评价实验室自行研发的丝状真菌质谱鉴定前处理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复苏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同仁医院菌库中380株丝状真菌菌株,沙保弱葡萄糖琼脂平板(SDA)28 ℃培养至成熟状态,同时使用Bruker仪器推荐的垂直旋转法培养和本实验室研发的"水平震荡法"培养至足量菌落。3种方法培养菌株均采用"改良磁珠提取法"提取蛋白行质谱鉴定。结果380株真菌菌株,使用SDA培养时间需要3~1
目的调查分析我国中心城市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征兆及其自我管理水平。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对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我国内地(除西藏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家三级甲等医院的门诊哮喘患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哮喘发作的频率及征兆、从征兆出现到哮喘发作的时间、哮喘发作对患者工作生活的影响及哮喘自我管理。结果共纳入3 875例门诊哮喘患者。调查结果显示,78.1
期刊
目的评价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含铋剂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于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H.pylori阳性患者2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四联组:枸橼酸铋钾220 mg+雷贝拉唑钠肠溶片10 mg+阿莫西林1 000 mg+呋喃唑酮100 mg,2次/d口服,共10 d;短疗程益生菌组:在上述四联组基础上,自服药
期刊
目的探讨儿童肝移植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调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223例儿童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影响患儿移植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223例患者中51例发生术后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2.86%;其中在74例次医院感染中,血液系统(含中心静脉导管)感染38例次(5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