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个让人十分无奈的现象:课前精心准备,课堂上慷慨激昂,感觉学生也都听得津津有味,于是,成就感十足,可是一到考试,成绩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于是开始反思,是不是师生互动不够?或者,学生参与性不够?然后就开始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进行分组讨论、小组合作探究,但是结果往往还是不够理想,究其原因,往往是因为教学的有效性不够。
笔者认为,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师生互动等外在形式加以强化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还是要通过内在知识逻辑的梳理和源于生活、融于生活的设计,来达到促使学生主动思考、灵活运用的目的。笔者通过下面的一个教学实践案例加以说明。
笔者在教学《辛亥革命》一课时,这样设计教学过程:先学习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结果、意义等内容,然后让学生探究问题:辛亥革命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根据课堂所学的内容,学生比较容易得出自己的判断。有同学认为成功了,理由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华民国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新的资本主义共和政体,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有同学认为失败了,理由是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民主共和的政权几经颠覆,虽然推翻了帝制,但并没有推翻封建制度,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仍然没有完成,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双方争得面红耳赤。最后,我加以总结:从完成辛亥革命的初级目标的角度看,它成功了;从完成辛亥革命的最终目标的角度看,它失败了。所以,判断革命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是否达到了革命的预期目的。这堂课算是成功升华,圆满完成了。
从教学的过程来看,这堂课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师生互动有了,知识升华有了。但是通过仔细琢磨,又似乎缺了点什么东西,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偶然的机会,筆者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参加培训,有幸聆听赵希斌教授讲述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上,赵教授分享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高铁站台要划定一条黄线?我们作为学生七嘴八舌地加以回答:不是怕高铁高速经过时的气流把站台的行人推开,而是怕把人吸进轨道。最后成功地导入了一个物理结论:流体力学。至此,笔者豁然开朗。原来,笔者所设计的《辛亥革命》这一课,缺的不是内容,而是环节的设计。缺乏生动性,缺乏举一反三;脱离了生活,知识变得索然无味;脱离了运用,知识的升华是枯燥的。
回到学校,结合反思的结果,笔者迫不及待地对《辛亥革命》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做了修改。仍然先讲述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结果、意义等内容,然后在抛出“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这个问题后,笔者并没有着急让学生加以讨论,而是话锋一转,抛出另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生活中有过哪些成功或者失败的经历。这一下就炸开了锅,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讲述自己的某一段经历。在一个个“接地气”的鲜活的例子面前,同学们的情绪被调整到了最高点。见时机成熟,笔者马上抛出了第二个问题: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问题总结一下,什么叫成功,什么叫失败。在笔者的引导下,很快,一个大家都比较认可的结论逐渐清晰了起来: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叫成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叫失败。趁热打铁,紧接着,笔者又抛出了第三个问题:请问辛亥革命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超乎预料的是,同学们很快就总结出了我期望的结论,笔者倍感欣慰。按照之前的设计,笔者并没有停下设问的步伐:请结合今天所学的知识,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成功与失败?可惜的是,一堂课的时间有限,下课铃声响起,笔者没能在课堂上和同学们继续探讨这一问题,而是作为课后的思考题布置给了同学们。下课后,笔者一直在为自己的重新设计感到骄傲,认为这堂课经过这样的调整,比原来的设计效果理想了很多。让我没想到的是,到了第二天,我回到办公室,突然发现,每个同学都自觉地写了一篇关于成功与失败的小作文,里面都无一例外地列举了自己过去的一段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并加以了总结。
我只是对这堂课当中的一个设问进行了简单的改造,而课堂效果却完全不同。所以,我认为,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十分必要。
笔者认为,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师生互动等外在形式加以强化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还是要通过内在知识逻辑的梳理和源于生活、融于生活的设计,来达到促使学生主动思考、灵活运用的目的。笔者通过下面的一个教学实践案例加以说明。
笔者在教学《辛亥革命》一课时,这样设计教学过程:先学习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结果、意义等内容,然后让学生探究问题:辛亥革命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根据课堂所学的内容,学生比较容易得出自己的判断。有同学认为成功了,理由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华民国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新的资本主义共和政体,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有同学认为失败了,理由是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民主共和的政权几经颠覆,虽然推翻了帝制,但并没有推翻封建制度,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仍然没有完成,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双方争得面红耳赤。最后,我加以总结:从完成辛亥革命的初级目标的角度看,它成功了;从完成辛亥革命的最终目标的角度看,它失败了。所以,判断革命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是否达到了革命的预期目的。这堂课算是成功升华,圆满完成了。
从教学的过程来看,这堂课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师生互动有了,知识升华有了。但是通过仔细琢磨,又似乎缺了点什么东西,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偶然的机会,筆者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参加培训,有幸聆听赵希斌教授讲述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上,赵教授分享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高铁站台要划定一条黄线?我们作为学生七嘴八舌地加以回答:不是怕高铁高速经过时的气流把站台的行人推开,而是怕把人吸进轨道。最后成功地导入了一个物理结论:流体力学。至此,笔者豁然开朗。原来,笔者所设计的《辛亥革命》这一课,缺的不是内容,而是环节的设计。缺乏生动性,缺乏举一反三;脱离了生活,知识变得索然无味;脱离了运用,知识的升华是枯燥的。
回到学校,结合反思的结果,笔者迫不及待地对《辛亥革命》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做了修改。仍然先讲述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结果、意义等内容,然后在抛出“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这个问题后,笔者并没有着急让学生加以讨论,而是话锋一转,抛出另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生活中有过哪些成功或者失败的经历。这一下就炸开了锅,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讲述自己的某一段经历。在一个个“接地气”的鲜活的例子面前,同学们的情绪被调整到了最高点。见时机成熟,笔者马上抛出了第二个问题: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问题总结一下,什么叫成功,什么叫失败。在笔者的引导下,很快,一个大家都比较认可的结论逐渐清晰了起来: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叫成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叫失败。趁热打铁,紧接着,笔者又抛出了第三个问题:请问辛亥革命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超乎预料的是,同学们很快就总结出了我期望的结论,笔者倍感欣慰。按照之前的设计,笔者并没有停下设问的步伐:请结合今天所学的知识,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成功与失败?可惜的是,一堂课的时间有限,下课铃声响起,笔者没能在课堂上和同学们继续探讨这一问题,而是作为课后的思考题布置给了同学们。下课后,笔者一直在为自己的重新设计感到骄傲,认为这堂课经过这样的调整,比原来的设计效果理想了很多。让我没想到的是,到了第二天,我回到办公室,突然发现,每个同学都自觉地写了一篇关于成功与失败的小作文,里面都无一例外地列举了自己过去的一段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并加以了总结。
我只是对这堂课当中的一个设问进行了简单的改造,而课堂效果却完全不同。所以,我认为,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十分必要。